甘肃庆阳北石窟寺导游词(精简3篇)

时间:2015-07-04 05:10:1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甘肃庆阳北石窟寺导游词 篇一

欢迎大家来到甘肃庆阳北石窟寺!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北石窟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而闻名于世。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古老而神秘的佛教圣地。

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北约20公里处,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晚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寺庙建在崇山峻岭之间,地势险要,四周环绕着蔚蓝的天空和青山绿水,景色十分优美。

北石窟寺共有洞窟235个,分布在山腰和山顶,其中有大大小小的洞窟60多个,保存较完整的有20多个。这些洞窟里雕刻着大量的佛像和壁画,展示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瑰宝。

首先,我要介绍的是北石窟寺的主要洞窟之一——第5号窟。这个洞窟建于北魏晚期,是北石窟寺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个洞窟。进入洞窟,你会被壁画的绚丽色彩和精细雕琢所吸引。这些壁画描绘了佛教故事、佛陀的生平和佛教教义,以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场景,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除了壁画,北石窟寺的佛像也是其特色之一。在第5号窟中,你可以看到一个高达17米的巨大石佛像,被誉为“北方大佛”。这尊佛像造型庄严肃穆,神态庄重,给人以无穷的震撼力。

除了第5号窟,北石窟寺还有许多其他的洞窟也值得一看。比如第6号窟,它有一组精美的壁画,描绘了佛教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和神秘的佛教仪式。第7号窟则是北石窟寺中最早开凿的洞窟之一,内部保存着一尊高达15米的石佛像,其精细的雕刻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洞窟,北石窟寺还有一个不可错过的景点——山顶的观音殿。这座殿堂供奉着观音菩萨,是北石窟寺的最高点,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寺庙和周围的风景,视野非常开阔。

在参观北石窟寺时,我建议大家注意保持安静,不要触摸和损坏寺庙内的文物和壁画。同时,为了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保持寺庙的整洁和美丽。

感谢大家选择来到北石窟寺,希望你们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千年古刹的庄严和神秘,体验到佛教文化的深厚内涵。祝大家有一个愉快的旅程!

甘肃庆阳北石窟寺导游词 篇二

欢迎大家来到甘肃庆阳北石窟寺!这座古老的佛教圣地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寺庙的独特之处。

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北约20公里处,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瑰宝之一。寺庙建在崇山峻岭之间,四周环绕着蔚蓝的天空和青山绿水,景色十分优美。

北石窟寺的洞窟分布在山腰和山顶,共有235个洞窟,其中保存较完整的有20多个。这些洞窟里雕刻着大量的佛像和壁画,展示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瑰宝。

在北石窟寺中,最著名的洞窟之一是第5号窟。这个洞窟建于北魏晚期,保存着一组精美绝伦的壁画。这些壁画描绘了佛教故事、佛陀的生平和佛教教义,以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场景,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除了壁画,北石窟寺的佛像也是其特色之一。在第5号窟中,你可以看到一个高达17米的巨大石佛像,被誉为“北方大佛”。这尊佛像造型庄严肃穆,神态庄重,给人以无穷的震撼力。

除了第5号窟,北石窟寺还有许多其他的洞窟也值得一看。比如第6号窟,它有一组精美的壁画,描绘了佛教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和神秘的佛教仪式。第7号窟则是北石窟寺中最早开凿的洞窟之一,内部保存着一尊高达15米的石佛像,其精细的雕刻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洞窟,北石窟寺还有一个不可错过的景点——山顶的观音殿。这座殿堂供奉着观音菩萨,是北石窟寺的最高点,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寺庙和周围的风景,视野非常开阔。

在参观北石窟寺时,我建议大家注意保持安静,不要触摸和损坏寺庙内的文物和壁画。同时,为了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保持寺庙的整洁和美丽。

感谢大家选择来到北石窟寺,希望你们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千年古刹的庄严和神秘,体验到佛教文化的深厚内涵。祝大家有一个愉快的旅程!

甘肃庆阳北石窟寺导游词 篇三

甘肃庆阳北石窟寺导游词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到甘肃庆阳北石窟寺观光旅游!我很高兴能为大家提供导游服务,满足诸位客人的需求,使北石窟寺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

  庆阳北石窟寺与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一样,属甘肃早期的一座规模较大的石窟寺,其风格与山西云冈石窟和河南龙门石窟相近,在中国佛教石代佛教圣地,全面体现了古代陇东佛教活动的兴衰与发展。也是古丝绸之路东段上的一颗艺术明珠。

  陇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周先祖曾在董志塬一带开创了华夏农耕文化的先河。北石窟寺位于董志塬的西侧,东北距庆阳地区行署所在地西峰市25公里。这里古属雍州,秦属北地郡,西汉至晋代为安定郡,北魏时归泾州,唐代为宁州,五代、宋时属原州彭阳县,元代为镇原州,明清属镇原县。其地东抵陕西榆林,西通黑水,南接泾渭,北达贺兰,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北达宁夏、内蒙、西抵河西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冲。北魏以来,随着佛教的`兴盛和开窟造像的风靡,这里又成了萧关古道上的一大佛教胜地。据史料记载,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XX年)“泾州沙门刘慧汪聚众反,诏华州刺史奚康生讨之。”“康生久为,及临州尹,多所杀戮,而乃信向佛道,数舍其居宅以立寺塔,凡历四州皆有建置。”奚康生在泾州平定了沙门刘慧汪叛乱后,为了安定民心,巩固北魏王朝的统治政权,于宣武帝永平二年,大耗民财,“命匠呈奇,竞工开剖,积节移年,营构乃就”创建了北石窟寺和泾川的南石窟寺。无论奚康生当初开窟建寺的动机如何,足见当时佛事活动之兴盛,而陇东的劳动人民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才智,在粗犷的黄土高坡上为后世留下了一份极为精美的艺术瑰宝。

  北石窟寺自北魏开窟建寺后,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不断增修扩建,形成了这样一处规模宏大的石窟群。宋、清碑文记载,古代寺院、殿宇轩昂、龛像俨然,丹素炫彩、金玉垂辉、佛光普照、僧众云集、阁楼峻丽、蔚为壮观

。岁月悠悠,斗转星移、清末兵燹。战乱烽起、寺院建筑,付之一炬。僧众遭戮,佛事废弃。新中国成立,1959年甘肃文物工作队在陇东进行文物普查,重新发现了北石窟寺,1963年成立文管所,对这一佛教文化古迹开始清理保护。寺院现有大小窟龛296 个,石雕造像2126尊,碑碣7通,各代游人题记150余方。其窟龛分布密集,形如蜂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窟院南北长125米,宽40米,面积为 5000平方米。窟龛分布的岩石断面南北长120米、高20米,大小相间,可分三层雕凿,造像均为高浮雕和圆雕,形象逼真,风格各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陇东著名的旅游胜地。

  165号窟是北石窟寺最大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洞窟,位于窟区正中,是北魏永平二年奚康生主持开凿的“七佛窟”。窟门两侧高浮雕两尊守门天王,其事高5.8米,身着铠甲,足蹬战靴,怒目锁眉,神情威严,大有震慑一切邪魔的气魄。身旁横卧两尊雄狮,虽年久残损,然张口舞爪,威态犹存。

  该窟好象一座高大的殿堂,空间宏大,气势磅礴。覆斗式顶,距地面高14米,南北宽21.7米,进深15.7米,平面为长方形,面积340多平方米。窟内东(正壁)、北、南三壁雕七尊立佛,佛高8米,磨光高肉髻,面相方圆,细眉大眼,鼻大唇厚,体魄雄建,褒衣博带袈裟,施无畏手印。俨然一派华夏民族伟人的形象。关于七佛图和七佛造像题材,全国早期开凿的其他石窟出有实例,然而完整意义上的七佛窟和七佛造像,唯北石窟寺最早最宏伟最有代表性,为以后七佛窟的兴建开创了先例。《魏书·释老志》简述佛教经义时,曾说:“释迦前有六佛,释迦继六佛而成道,处今贤劫。文言将来有弥勒佛,方继释迦而降世。”《增一阿含经》卷四云:“七佛天中天,照明于世间。”

  这些记载,说明七佛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佛经中的七佛,不但能“宣说法教”, “照明于世间”,而且可“解除”一切众生的生死病痛之苦。北魏王朝编造七佛的种种“功德”,对七佛和弥勒的宣扬是在于极力沟通人神之间的界限。北魏从太祖拓跋硅到宣武帝元属正好七位皇帝,奚康生禀“皇帝即当今如来”之义旨,为北魏七个正式皇帝大造七佛,一则歌颂佛教历史,加强佛教正统思想的传播。二则讨好朝廷,歌颂皇帝功德,安抚民众,巩固北魏统治政权。因而供俸七佛在当时陇东地区十分盛行。七佛造像成为北石窟寺的一大特色,从北魏一直延续到晚唐,题材形象十分突出。这说明北石窟寺在陇东古代是一处非常正统的佛教圣地。而当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陇东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不惜血汗来雕凿如此宏伟、众多的七佛像,也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种种愿望。

甘肃庆阳北石窟寺导游词(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