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人文化宫导游词(优选3篇)

时间:2014-07-02 06:31:2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长春工人文化宫导游词 篇一

长春工人文化宫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长春工人文化宫,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建筑。

长春工人文化宫是一座建于1959年的现代化文化设施,它的建设旨在满足工人阶级的文化需求,为工人提供丰富多样的精神食粮。宫殿式建筑以白色为主色调,外观庄重典雅,充满了艺术气息。

进入宫殿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的大厅。大厅面积达3000平方米,可容纳3000人同时参观。这是举办各种大型文化活动和展览的理想场所。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世界级的艺术表演、音乐会和戏剧演出。

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参观展览厅。长春工人文化宫的展览厅展示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收藏了大量珍贵艺术品的长春市美术馆。这里陈列着各种绘画、雕塑和摄影作品,展示了中国和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的才华和创作成果。

除了美术馆,我们还有陶瓷馆、雕塑馆和摄影馆等。这些展览馆展示了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让您可以领略到多元化的艺术魅力。

在参观完展览厅后,我将带领大家进入长春工人文化宫的图书馆。图书馆是一个安静、舒适的读书场所,收藏了大量的图书、报纸和期刊。这里有丰富的图书资源,满足了人们对知识和阅读的需求。

最后,我要介绍的是长春工人文化宫的音乐厅。音乐厅是一个具有良好音响设备和舒适座位的场所,经常举办各种音乐会和演出。这里有国内外著名乐团和音乐家的精彩演出,让您享受到美妙的音乐盛宴。

长春工人文化宫是一个集文化、艺术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世界级的艺术作品,体验到多种文化形式的魅力。欢迎大家光临长春工人文化宫,感受这座建筑背后蕴含的无限魅力!

谢谢大家!

长春工人文化宫导游词 篇二

长春工人文化宫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长春工人文化宫,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富有红色文化的建筑。

长春工人文化宫建于1959年,是为了弘扬和传承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精神而兴建的。它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方元素,具有浓厚的现代主义风格。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环境优美,充满了革命文化的气息。

长春工人文化宫以红色文化为主题,是一座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中国工人运动的历史和发展。在宫殿大门的两侧,镶嵌着雕塑作品,展示了工人运动的伟大历程和英勇斗争。

进入宫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长春工人文化宫的纪念馆。纪念馆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记录了长春工人运动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这里展示了先进工人、模范工人和英雄工人的事迹,让人们深刻感受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参观长春工人文化宫的展览厅。展览厅展示了大量关于工人阶级的艺术作品和手工艺品。这些作品以工人为主题,表达了工人们的劳动和创造精神。您可以欣赏到各种绘画、雕塑和手工艺品,感受到工人文化的魅力。

除了展览厅,我们还有多个主题馆。其中最重要的是革命历史馆,这里陈列着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和图片,让人们了解到中国工人运动的伟大历史。在这里,您可以近距离观看到工人们曾经经历的艰苦斗争和取得的伟大胜利。

最后,我要介绍的是长春工人文化宫的演播厅。演播厅是一个现代化的多功能场所,可以举办各种文艺演出和宣传活动。在这里,您可以观看到精彩纷呈的舞蹈、音乐和戏剧表演,感受到工人文化的无穷魅力。

长春工人文化宫是一座具有红色文化内涵的建筑,它记录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和发展。欢迎大家光临长春工人文化宫,感受这座建筑背后蕴含的无限魅力!

谢谢大家!

长春工人文化宫导游词 篇三

长春工人文化宫导游词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导游人员,时常需要用到导游词,导游词一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遵照一定的游览路线、模拟游览活动而创作的。那么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春工人文化宫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化广场原名地质宫广场,是全市最大的城市广场,坐落在市区中心,总面积20.5公顷,历史上地质宫广场曾被规划为伪满洲国的国都广场。

  文化广场以新民主大街道路中心线至地质宫广场主楼中央为南北主轴,中轴线全长429米,由南向北依次排列为:文化广场主入口、南北主路。中心广场的中央是太阳鸟雕塑,北面是露天音乐坛,跨过东西主路是1万平方米的主楼前庭广场,最北端为地质宫主楼。整个中轴线采用天然花岗石铺砌,给人以自然、庄严、厚重的感觉。中心广场至主入口两侧均为广场绿化用地和园路用地,总面积4万平方米,还饲养了3000只广场鸽,为整个广场增添情趣。

  文化广场建于1996年8月,是长春市最大的城市休闲广场,它坐落于市区中心。地处:东至东民主大街,南接解放大路,西至西民主大街,北邻是吉林大学朝阳校区,总占地面积20.5公顷,是国内城市中较大的休闲广场。

  文化广场前身为地质宫广场,历史上地质宫广场曾是伪满州国的国都广场,始建于1933年,名为"帝宫广场"、"顺天广场",建国后,地质宫广场作为我市的大型—广场,在全市的政治生活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八十年代初期,广场东半部被改造成城市公共绿地。

  1996年初,经市政府批准,将地质宫广场改建命名为文化广场,同年五月拉开了彻底改造广场的序幕。长春市政府把文化广场的改建工程列为九六年为全市人民办的十二件实事之一。当年宋春华市长在长春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地质宫广场建设成以草坪为主,合理配植植物造景的文化广场。为了使广场改建工程有一个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控制,面向全国征集了改造规划方案,国内很多著名大专院校,规划设计院、所,对地质宫广场的改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热情。经过各路精英的激烈角逐和专家的最后评审,确定以清华大学的'设计方案为主,以长春规划院、长春市园林管理处的方案作为补充,由清华大学完成方案的综合工作。

  改建后的广场打破了多年来东西两侧"分而治之"的格局,采取中轴对称的手法使整个广场浑然成为一体。广场以新民主大街道路中心至长春科技大学主楼中央为南北主轴。中轴线全长420米,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着:广场入口3500平方米的主入口集散地,然后是35米宽100米长的南北主路至中心地段。主路以北衔接16000平方米,可容纳上万人的中心广场。中心广场中央建有37米高主体雕塑"太阳鸟"(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说太阳里有一只三足鸟或人面鸟身,腹部有一个太阳的羽人形象的传说,作者借用了神化传说的内容,运用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出太阳鸟这一形象,以表现人类对太阳的赞美和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

  南北分别为男女雕像,(南侧雕像是一个青年男子,充满热情张开双臂迎接太阳,拥抱大自然,呼唤未来,强壮的体魄蕴蓄着无限的创造力,表现了男性的阳刚之美。他也象征白天,与太阳鸟相呼应。女体雕像是一个卧着的女性,恬适、安详,表现了女性的阴柔之美,也包含人类生存状态的另一面。她象征夜晚,与水中月相呼应);女体雕像北邻半圆形稳式喷泉,北面为约200平方米的露天舞台,再向北跨越10米宽的东、西主路是10000平方米的主楼前广场。北端衔接长春科技大学主楼。整个中轴线采用天然花岗岩石铺装,给人以自然、沉稳、庄重之感。中轴线两侧由北向南依次为:主楼前庭广场,东西两侧分别为长春科技大学蓝排球场和田径运动场,中心广场至主入口两侧均

为广场绿化草坪和园林造景用地。广场总占地面积由三大部分构成:一、绿化用地面积11.2公顷,其中草坪面积9.97公顷,林带1.23公顷;二、道路和铺装广场用地面积5.5公顷;三、长春科技大学体育教学用地面积3.8公顷,总计20.5公顷。扣除长春科技大学体育教学用地,广场绿地率为67.1%。

  广场的绿化设计采用国内外比较流行的,以舒展的草坪为绿化主体的现代手法,给人以辽阔通透的意境。整个绿色空间的控制形式是:东西两侧用现有的高大乔木封闭,南侧开敞通透,充分展示主楼建筑姿态和广场的深远浩大。中心广场的四周是四块巨大的草坪,总面积为4万平方米。这四块草坪为U形路环抱,紧紧围绕着中心广场。U型路外,是疏林草地和曲折幽深的小径构成的绿色空间,为游人创造出比较完善的休闲场所。广场南面邻解放大路的东、西两端各植一片红松纯林,固定了广场外延,增加了广场的庄严与肃穆,广场西南是一片山杏林及乔灌木,东南角是京桃林、白桦林,西北角是一处造型别致的园林小品,东北角有20xx只白色广场鸽,使整个广场园林空间相映成趣,其间大量点缀了北方珍奇植物东北红豆杉,形态各异、千姿百态、增添了广场的整体景观效果。在生态造景要求下,广场树木栽植多采用季相变化相对突出的长白山植物群落,并加大针叶树的配植,使广场的季相变化四季分明、景色各异,具有北方特色。春有桃、杏、杜鹃竞相开放;夏有丁香、锦带、玫瑰增香添色;秋来枫叶,点缀草地;冬至青松翠柏傲立雪中。整个广场共有树木50余种,3000余棵,绿篱500延米,花池绿化彩化近3000平方米,中央广场两侧及主路种植着五颜六色花卉的花坛,争艳斗丽,为广场增添几分娇艳。

长春工人文化宫导游词(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