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口炮台导游词(精选3篇)

时间:2017-03-05 04:22: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大沽口炮台导游词 篇一

大沽口炮台导游词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天津的大沽口炮台。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的炮台。

大沽口炮台位于天津市蓟县大沽口镇,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军事遗址之一。它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初建时是用来抵御来自海上的倭寇入侵的。后来,随着近代战争的爆发,大沽口炮台也成为了抵御外国侵略的重要防线。

大沽口炮台占地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有着坚固的城墙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这座炮台建造时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工艺和建筑技术,使其在外观上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进入炮台内部,你会看到一些重要的展览和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门古老的大炮,这是大沽口炮台的核心武器,也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的重要典范。这门大炮是由明朝时期的军事专家设计的,它的射程和威力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这门大炮见证了中国近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和演变。

除了大炮,炮台内还有一些关于历史的图片和文字介绍。这些展览向游客展示了大沽口炮台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通过这些展览,我们可以了解到炮台曾经是多么重要的军事防线,也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

大沽口炮台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还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旅游景点。炮台周围有着茂密的树林和碧蓝的海水,景色非常宜人。你可以在这里漫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在导游结束之后,你还可以参观周边的一些景点。比如大沽口渔港,这里有着丰富的海产品和海鲜,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海鲜美食。另外,你还可以乘坐游船,欣赏大沽口的美丽风景。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注意保护环境,文明旅游。请勿乱丢垃圾,保持景区的整洁和美观。同时,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感谢大家选择大沽口炮台作为旅游目的地。希望你们在这里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留下美好的回忆。谢谢!

大沽口炮台导游词 篇二

大沽口炮台导游词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天津的大沽口炮台。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的炮台。

大沽口炮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军事遗址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军事文化的重要代表。它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初建时是为了抵御来自海上的倭寇入侵。后来,随着近代战争的爆发,大沽口炮台成为了抵御外国侵略的重要防线。

大沽口炮台占地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古老的东方韵味。炮台的城墙高大厚实,构造坚固,曾经经受住了多次战火的考验。

进入炮台内部,你会看到一些重要的展览和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门古老的大炮,这是大沽口炮台的核心武器,也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的重要典范。这门大炮是由明朝时期的军事专家设计的,它的射程和威力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这门大炮见证了中国近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和演变。

除了大炮,炮台内还有一些关于历史的图片和文字介绍。这些展览向游客展示了大沽口炮台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通过这些展览,我们可以了解到炮台曾经是多么重要的军事防线,也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

大沽口炮台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还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旅游景点。炮台周围有着茂密的树林和碧蓝的海水,景色非常宜人。你可以在这里漫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在导游结束之后,你还可以参观周边的一些景点。比如大沽口渔港,这里有着丰富的海产品和海鲜,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海鲜美食。另外,你还可以乘坐游船,欣赏大沽口的美丽风景。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注意保护环境,文明旅游。请勿乱丢垃圾,保持景区的整洁和美观。同时,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感谢大家选择大沽口炮台作为旅游目的地。希望你们在这里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留下美好的回忆。谢谢!

大沽口炮台导游词 篇三

大沽口炮台导游词

  各位游客好!

  我们将要参观的景点是闻名中外的大沽口炮台遗址,

  大沽口炮台遗址始建于清代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在中国近代使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的前哨阵地。大沽口炮台曾与文州虎门炮台遥相呼应,共同捍卫我们祖国的南北大门。

  大沽口炮台遗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古往今来,无数的仁人志士到此凭吊,激发心中的文爱国主义热情。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解放前后曾两次亲临大沽口炮台,1919年3月,毛主席送赴法勤工俭学的留学生去上海。由北京出发,专程到天津下车到大沽口炮台参观凭吊,并和同志们畅谈祖国未来以及个人的远大理想。1954年4月23日,毛主席视察天津新港碱石后再次来到大沽口炮台并留影纪念,体现了伟人对大沽口炮台的重视和关心。

  游客们,我们现在参观的是大沽口炮台遗址纪念馆。它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其中包括:文字、图表、历史照片、实物赞美财现了大沽口炮台的历史过程。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石牌坊上的“海门古塞”四个大字,它将把我们带到那遥远的战火纷飞的年代,让我们目睹帝国主义列强是怎样践踏分割祖国母亲的躯体,以及中华儿女是如何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用自己血肉之躯组成抗击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不倒长城。为了纪念在四次大沽口保卫战中为国捐躯的先烈,市政府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建立了“大沽口炮台遗址纪念碑”,它镌刻着中国民不畏列强,抵御外侮的'英勇史迹和光荣传统。在四次大沽口保卫战中为国献身的英烈永垂不朽!

  第一次大沽口保卫战发生在1858年1月英法联军占领广州,为迫使清政府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侵略者公然叫嚣“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取胜,即占领天津直接威胁北京”。5月份英法联军进攻大沽口炮台,将士奋起反抗,击沉敌舢舨4只毙敌近百名,法军炮艇“ ”号受重创,艇长 。正当守台将士与敌人艰苦鏖战之际,手握兵权的直隶总督谭廷襄,布政使钱昕和却临阵脱逃,致使守军士气大挫。英法帝国主义乘机攻取大沽口炮台,第一次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北方大门,迫使清政府同沙俄、美国、法国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

  1859年6月,英、法、美三国公使借口到北京与清政府交换条约文本,率舰队到大沽口外,向清政府施加压力。清政府当即照会侵略军,换约可带少数随员由北塘登陆进京。但英法侵略者恃强成性,执意从大沽口登陆,武装护送公使进京,并于6月25日下午炮轰大沽口炮台,挑起第二次大沽口海战。中国军队被迫开炮自卫,新修建的大沽炮台发挥了强大的威力。结果进攻者完全失败。远征队只得退却,并且在战斗中损失三艘英国战舰,英军死伤464人、英军官死5人、伤23人。海军司令贺布也受了伤,这是第一次 战争以来,中国军队抵抗外国侵略军所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也是当时英帝国主义在亚洲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

  在这次战役中,清军将领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当时史荣椿守南岸中炮台,龙汝元守北岸前炮台。他们“奋勇先登,亲然巨炮,击中夷舰。”不幸的是二位爱国将领先后中炮,为国捎躯。

  现在我们看到的大沽口炮台是同治、光绪时期修建的后经“庚子事变”遭到八国联军破坏而残存下来的遗址。

  我们现在在登上的炮台是大沽口炮台“威、镇、海、门、高”五座炮台之中的“威”字炮台,也是当时惟一的一座圆形炮台。始建于第一次 战争的第二年,即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炮台高20余米

,马道长57.5米,炮台顶面直径30余米。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进行修复。这里陈列的铁炮是第二次 战争时期的前膛炮,火药从炮口填入,然后入入球形炮弹,用火种点燃,引信炮弹即打出,炮弹是实心的,打到目标只能砸一个洞。前面的四门铁炮是从炮台附近挖掘出来的,炮膛都已残缺,这是根据1901年《 》第八款规定:“拆毁大沽口炮台”而人为破坏的,它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证。中间的大铁炮是根据历史资料重新仿制的。

  大家都知道,天津历来是是北京的门户,而大沽海口又是“津门之屏”,自明代初期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大沽海口的战略地位就显得十分重要。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世宗为防倭患,开始在大沽口“宿重兵”并设置“铜铁大炮”。自此,大沽海口正式设防。当时置放大炮的炮位就是大沽口炮台的原始雏形。

  至清代,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清政府在大沽口两岸各建炮台1座,南岸炮台位于东大沽以东,称南炮台。北岸炮台位于于家堡以南,称北炮台。两座炮台皆青砖砌就。炮台高5米,宽3米,进深2米。这就是大沽口最早的炮台。

  纵观大沽口炮台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近百年,大沽口炮台饱经沧桑,几经兴废,它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证,教育后人“勿忘国耻”,牢记“落后挨打,科技兴国”的信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

  游客们,参观大沽品炮台遗址活动今天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但愿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大沽口炮台遗址已列入塘沽区旅游规划项目之一,在不久的将来这里还要重修“双忠祠”、建海战纪念馆和演练场,逐步建成集文物保护、遗址展示、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防教育于一体的炮台公园。欢迎大家携家人和朋友再次来这里参观和享受。谢谢大家,再见!

大沽口炮台导游词(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