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雁门关导游词(精选6篇)

时间:2016-09-07 04:16:2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山西的雁门关导游词 篇一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是中国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军事要塞之一。雁门关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现在,请跟随我,一起来探索雁门关的魅力。

首先,我们来到雁门关的入口处。站在这里,你会看到两座高大的城楼,分别是北楼和南楼。北楼建于明代,南楼建于清代,两座楼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雁门关的门户。这里的城楼保存完好,是中国古代城楼建筑的典范。登上城楼,你可以俯瞰雁门关的全景,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如画般美丽。

接着,我们穿过城楼,来到雁门关的内部。这里有一条长约300米的石板大道,被称为“御道”。御道两旁是高大的城墙,城墙上建有敌楼和瞭望台,当年是守卫雁门关的重要设施。沿着御道前行,你会感受到古代士兵护卫边疆的威严气势。

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雁门关的核心区域,这里是关城。关城是雁门关的最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军事要塞的核心。关城内有一座名为“雁门关”的牌坊,上面刻有“雁门关”三个大字,气势磅礴。此外,关城内还有一座纪念碑,纪念碑上刻有历代朝廷对雁门关的表扬和奖励。

最后,我们来到雁门关的尽头,这里有一座名为“封天台”的高地。登上封天台,你可以俯瞰雁门关的全貌,同时也可以一览附近的山川美景。站在这里,你会被大自然的雄伟和壮丽所震撼。

雁门关作为中国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是一处自然风光优美的旅游景点。如果你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同时也喜欢大自然的美景,那么雁门关将是你不可错过的目的地。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雁门关的魅力,感受历史的厚重和自然的美丽吧。

山西的雁门关导游词 篇二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是中国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军事要塞之一。雁门关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现在,请跟随我,一起来探索雁门关的魅力。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雁门关的历史。据史书记载,雁门关的修建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其纳入长城的一部分。随后,雁门关变成了北方的军事要塞,历经了无数次的战火洗礼。明代时,雁门关经过重修,成为了中国古代军事建筑的典范之一。如今,虽然雁门关已不再承担军事任务,但它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依然吸引着众多游客。

接着,我们来到雁门关的入口处。站在这里,你会被两座高大的城楼所震撼。北楼和南楼分别建于明代和清代,是雁门关的门户所在。这里的城楼保存完好,是中国古代城楼建筑的杰作。登上城楼,你可以俯瞰雁门关的全景,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如画般美丽。

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雁门关的内部。这里有一条长约300米的石板大道,被称为“御道”。御道两旁是高大的城墙,城墙上建有敌楼和瞭望台,当年是守卫雁门关的重要设施。沿着御道前行,你会感受到古代士兵护卫边疆的威严气势。

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雁门关的核心区域,这里是关城。关城是雁门关的最重要部分,也是古代军事要塞的核心。关城内有一座名为“雁门关”的牌坊,上面刻有“雁门关”三个大字,气势磅礴。此外,关城内还有一座纪念碑,纪念碑上刻有历代朝廷对雁门关的表扬和奖励。

最后,我们来到雁门关的尽头,这里有一座名为“封天台”的高地。登上封天台,你可以俯瞰雁门关的全貌,同时也可以一览附近的山川美景。站在这里,你会被大自然的雄伟和壮丽所震撼。

雁门关作为中国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是一处自然风光优美的旅游景点。如果你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同时也喜欢大自然的美景,那么雁门关将是你不可错过的目的地。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雁门关的魅力,感受历史的厚重和自然的美丽吧。

山西的雁门关导游词 篇三

  山西省忻州市雁门关风景区,又名雁门塞、西隆关,位于代县城北30华里的沟注山。当您乘车到山阴县城之后,再向东南方向奔驰半小时左右,就会见到群山起伏、沟壑纵横的勾注山脉。在这些汉墓中,埋葬着无数个汉朝守卫雁门关将士之忠骨,行人路过此地,无不肃然起敬凭吊英魂。走出广武城,沿着同大公路顺沟前往,便进入一条狭谷,人称雁门古险道,两侧峰峦叠蟑,怪石凌空险恶,翻过一道陡峭山梁,雁门关即跃人眼帘。

  雁门关东临隆岭、雁门山,西靠隆山,两山对峙,形如闹门,每年大雁往飞其间,故称雁门。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在此置有雁门郡,唐朝置关,名曰西烃关,也名雁门关。;日址在雁门关西侧的雁门山上。明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吉安侯陆亭将关城移在此处,重新筑关。西门之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地利”。北门未建楼顶,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雁门关”三个大字,左右嵌镶砖刻对联一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关城之北筑有营房、东侧建置靖边寺,内有一对石狮、一竖石旗杆和一面石碑,碑文记述赵国名将李牧率兵屡胜匈奴的丰功伟绩。东南:方向设有练兵校场。

  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头关为内长城之“外三关”,这里峰峦叠蟑、山崖陡峭,关墙雉谍密集,烽猴遥相呼应,东西两面将老营口坷申池口、阳方口、东隆口、西烃口J匕楼口。隋扬帝杨广曾经率兵在此与突厥作战;唐将薛仁贵曾经在此追赶突厥兵马捷报频传;北宋杨业也曾几出雁门大破辽兵,使其闻风丧胆,博得“杨无敌”称号。英雄业绩,不胜枚举;生动故事,广为人知。

山西的雁门关导游词 篇四

  2021年6月25日,雁门关作为明朝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山西雁门关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

  雄关雁门,居“天下九塞”之首(《吕氏春秋》)。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历代都把此地看作战略要地。赵置雁门郡,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唐书·地理志》描述这里“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径关,亦曰雁门关。”后经五代十国、宋、辽、金、元约四百余载。元朝设千户所,关城被毁。明代吉安侯陆享于洪武七年(1374)自监民工筑新关于旧关东北十里处的要道。南距代城县四十余里,北邻广武古城二十一里,地势更为险要。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曾亲临此地。他写道“雁门重关,山峦在(yan音演),霞飞云举,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飞雁出于其间。”该关城,周长二里,墙高二丈,石座砖身,雉堞为齿,洞口三重,曰东门、西门、小北门。东门上筑楼台,曰雁楼,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天险”(即“天险”)。西门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地利”(即“地利”)。小北门未设顶楼,但砖石结构,格外雄固。门额石匾横刻:“雁门关”三字。洞门两侧镶嵌砖镌楷书检联:“三关冲要无双地,丸塞尊崇第一关。”东门外北侧建有“靖边寺”祀战国时代的军事家赵将李收。西门外右侧建有关帝庙。关城正北置有驻军营房,东南设有练兵教场。整个关城建筑,虎踞龙盘,雄伟壮观。明清以后,关城虽屡有重建。但随着我多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失去,所属的雁门雄关也随之荒废。现在的关城仅在东门、西门、小北门三个门洞和靖边寺前的一对石狮,一副石旗杆,明镌李牧碑石一块,以及寺后的数株青松。

  傅山先生所书的“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对联也已化为灰烬了。但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仍写出了山西雁门关的豪迈气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流传至今。

  巍巍恒山,沿代县北境逶迤绵延。蜿蜒于山巅的长城,犹如玉带联珠,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门古塞就建筑在峻拔的雁门山脊。欢迎您来山西雁门关旅游。

山西的雁门关导游词 篇五

  雁门关乡位于代县西北部,距县城15公里,与原平、山阴、朔州相毗邻,208国道南北贯穿,大运高速公路就在界内,交通十分便利,全乡现有2198户,7505口人,总土地面积166.8平方公里,占全县的十分之一。

  境内有驰名中外的国家级文物雁门关和明朝内长城,还有—和阎锡山谈判窑洞和李闯王试刀石等众多文物景点,旅游优势较为明显。

  近五年来,全乡坚持“基地兴农、开发兴农、科技兴农、产业兴农”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发展的精神,始终把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作为推进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首先狠抓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新打深井8眼,维修恢复机井15眼,埋设节水管13000米,新修灌溉渠道12000米,新增和改善水浇地2600亩,水保初治2000亩,改造中低产田1650亩,秋机耕1.13万亩,南口、陈家庄、王庄三村1403口人,285头大牲畜解决了饮水问题。其次在道路建设方面,涉及16村90公里的通村路,也已全部硬化,连续三年超额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任务。

  在特色农业种植方面,重点推广农业新技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一是以上田为中心,发展玉米制种2000亩;二是以西五村为中心,发展优种谷子3000亩;三是以白草口、柳林为中心,发展红芸豆1000亩。另外,推广地膜覆盖4500亩,优种推广26000亩,推广配方施肥新技术15000亩,全乡玉米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6000亩以上,产量占到粮食总产量的35%以上。与此同时,还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面积达到2350亩。另外,猪、羊大畜的饲养量逐年上升,畜牧业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30%,“林、草、畜”的产业链条基本形成。

  雁门关乡隶属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雁门关乡辖:上田村、殿上村、陈家庄村、西段村、新庄村、野庄村、北王庄村、张家河村、西瓦窑头村、黑石头沟村、牛大沟村、城上村、前腰铺村、南口村、太和岭口村、试刀石村、白草口村、秦庄村、王庄村、小沟村、东水泉村、赵庄村、麻布袋沟村、罗庄村、后腰铺村、阜家坪村、高二沟村、雁门关村、大峪沟村、柳林村、老杏沟村等。

山西的雁门关导游词 篇六

  去年寒假,我们一家人回到家乡,一起游览了雄伟壮观的雁门关。

  首先,我们走进雁门关风景区的大门,眼前是一条蜿蜒向上的石板路,路的两旁是风格各异的小作坊,房子后面有一排高大耸立的松树。我慢下脚步,边走边看,忽然,一只小松鼠叼着一个松果窜过来,仿佛在和前来游览的人们打招呼呢!

  踏着斑驳的石板路,经过地利门,便来到了瓮城。这里是有名的点将台,正中央挂着三个盾牌,两旁放着饱经风霜的古战车。我不由地想到了爱国将领杨业及杨家将士们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

  告别了点将台,我们便向雁门关城楼进发。当到达了城楼脚下,我抬头仰望着这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城楼,它是用砖石砌筑成的,只见雕梁颜色脱落,飞檐上长满了杂草,在阳光的照耀下略显古旧。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城楼上,妈妈告诉我,雁门关是万里长城的重要关口。我站在城楼上,放眼望去,连绵不断的山峰,左右两边的城墙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山头。真不愧是“中华第一关”。

  看到雁门关气势恢弘的景象,不禁让人想起这样的诗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愿雁门精神源远流长。

山西的雁门关导游词(精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