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南京中山陵导游词【精简5篇】

时间:2018-08-09 02:22:3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介绍南京中山陵导游词 篇一

南京中山陵,位于紫金山南麓,是中国现代近代史上的重要纪念建筑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山陵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修建的,也是中山陵景区的核心。

中山陵建筑群包括牌坊、墓道、祭堂、墓室和石刻群等,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气势宏伟。首先是牌坊,牌坊有两座,分别是“中山陵”和“民族解放”。牌坊上刻有巍峨的巨型字体,彰显了中山陵的庄严和威严。接着是墓道,墓道是连接牌坊和墓室的通道,两旁种满了参天大树,给人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感觉。然后是祭堂,祭堂是举行纪念活动的场所,内部陈列着孙中山先生的遗物和照片,让游客更加深入了解孙中山先生的事迹和贡献。最后是墓室,墓室是中山陵的核心,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安放在墓室内,四周是青铜浮雕和石刻群,展示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思想理念。

除了建筑群,中山陵还有一些其他的景点,比如纪念碑林和烈士陵园。纪念碑林是为了纪念那些为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碑林内建有各种不同形式的纪念碑,每一座碑上都铭刻着英勇战斗和无私奉献的烈士们的名字。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烈士们,整个陵园被修建成一片青山绿水的景色,寓意着烈士们的革命精神永远存在。

作为南京的标志性景点,中山陵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导游们会给游客们讲解中山陵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让游客更加了解中山陵的背后故事。同时,导游还会介绍中山陵附近的其他景点和美食,让游客们能够全面地感受南京的魅力。

在导游的带领下,游客们可以参观中山陵建筑群,了解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事迹,感受他对中国民族解放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游客们还可以在中山陵周边的公园内散步,欣赏美丽的自然风景,放松身心。总之,中山陵是一处集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景点,值得游客们前来一游。

介绍南京中山陵导游词 篇二

南京中山陵,是中国现代近代史上的重要纪念建筑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紫金山南麓。中山陵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修建的,也是中山陵景区的核心。

中山陵建筑群包括牌坊、墓道、祭堂、墓室和石刻群等,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气势宏伟。首先是牌坊,牌坊有两座,分别是“中山陵”和“民族解放”。牌坊上刻有巍峨的巨型字体,彰显了中山陵的庄严和威严。接着是墓道,墓道是连接牌坊和墓室的通道,两旁种满了参天大树,给人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感觉。然后是祭堂,祭堂是举行纪念活动的场所,内部陈列着孙中山先生的遗物和照片,让游客更加深入了解孙中山先生的事迹和贡献。最后是墓室,墓室是中山陵的核心,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安放在墓室内,四周是青铜浮雕和石刻群,展示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思想理念。

除了建筑群,中山陵还有一些其他的景点,比如纪念碑林和烈士陵园。纪念碑林是为了纪念那些为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碑林内建有各种不同形式的纪念碑,每一座碑上都铭刻着英勇战斗和无私奉献的烈士们的名字。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烈士们,整个陵园被修建成一片青山绿水的景色,寓意着烈士们的革命精神永远存在。

作为南京的标志性景点,中山陵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导游们会给游客们讲解中山陵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让游客更加了解中山陵的背后故事。同时,导游还会介绍中山陵附近的其他景点和美食,让游客们能够全面地感受南京的魅力。

在导游的带领下,游客们可以参观中山陵建筑群,了解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事迹,感受他对中国民族解放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游客们还可以在中山陵周边的公园内散步,欣赏美丽的自然风景,放松身心。总之,中山陵是一处集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景点,值得游客们前来一游。

介绍南京中山陵导游词 篇三

  中山陵各位朋友,来到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你们一定想去看看当地最有名气、最具特色的景点吧。到了南京,如果没去中山陵,可以说你只看到了半个南京城。尽管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拥有"金陵四十景"等众多名胜古迹,但中山陵无疑是其中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一个。

  说起中山陵,当然要提到它的主人--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先生本名孙文,字逸仙。外国友人都称呼他为"孙逸仙博士"。因为他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用过"中山樵"的化名,所以他在国内被尊称为孙中山先生。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少有大志,先后求学于檀香山、香港等地,毕业后在广州、澳门等地行医。后来他弃医从政,并于1905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提出了"驱除按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著名纲领,及"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孙先生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于次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此后,经历了"袁世凯窃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风风雨雨,1921年他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在1924年1月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年11月他应冯玉祥之邀抱病北上讨论国家大计,终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中山陵的`墓址是孙先生生前选定的。这里视野开阔,气象雄伟,的确是建造陵墓的好地方。你们也许会问;孙先生出生于广东,逝世在北京,毕生为革命奔波于各地,为什么要选择南京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呢?

  据说,早在1912年孙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灵谷寺的住持和尚就曾向他推荐过这块"前临平川,后拥青嶂"的风水宝地。当年3月31日,中山先生为求南北和平统一,毅然辞去总统之职。4月初的一天,他与胡汉民等人到明孝陵一带打猎,来到现陵墓所在地休息。孙先生环顾四周,对左右说,我将来死后,想向国民求得这块土地以安葬(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当然,紫金山的气势风水还不是孙先生作此决定的根本原因。孙先生临终前嘱咐:"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因此,尽管孙先生在南京停留时间并不长,但南京对于孙先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他选择南京紫金山为墓址,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激励革命同仁。

介绍南京中山陵导游词 篇四

  各位团友, 我们现在来到了南京紫金山的第二峰, 小茅山的南麓, 这里就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所在地—中山陵.

  中山陵的墓址是孙中山先生生前所选定的. 1925年3月孙先生临终前, 他又嘱咐左右“吾死之后, 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 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 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 ”

  吕彦直所设计的中山陵, 平面为一“木铎”形, 形状如钟, 象征着中山先生精神如响亮钟声, 无远弗达, 这种设计也最符合先生遗嘱中“唤起民众”之意. 被“葬事筹备处”认为“简朴坚实且完全根据中国古代建筑精神”, 从而获“一致决定采用”, 陵墓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奠基, 1926年6月1日开工, 1929年春天完工.

介绍南京中山陵导游词 篇五

  各位游客:

  在到达中山陵之前,先向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孙中山,姓孙名文,字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他于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现已改为中山市),是中国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早年曾求学海外,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曾一度行医。20世纪初年的中国,灾难深重,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目睹清政府的****,孙中山毅然放弃行医,投身革命,于1905年8月和一批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带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组织“中国同盟会”,提出了“民族、民生、民权”即“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从1907年到1911年10月前,同盟会在我国华南地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特别是在1911年4月27日发动了广州起义。广州起义虽然最终遭到失败,但为同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从此各省纷纷响应,****了 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帝制,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刻、意义深远的一次伟大革命——辛亥革命。

  1911年12月29日,在中央临时政府会议上,大家一致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商议成立中国临时政府并定都南京,确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1912年1月l日,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但因袁世凯的扶持和革命党人的妥协,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并定都北京。革命虽然受到挫折,但是孙中山先生没有气馁,继续展开了护法运动、护国运动、讨袁运动。1924年1月同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并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直到肝癌晚期,他仍忍着病痛,北上与冯玉祥商讨国事。1925年3月12日,终因肝病恶化在北京逝世。

  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喜欢钟山(紫金山)。早在1912年,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就曾登山游览。同年4月1日被解除大总统之职后,来这里打猎,看到这里山水相依,气势雄伟,就有了他回长眠此山的想法。在北京弥留之际,他还念念不忘这一夙愿,再三叮嘱左右。当然,孙中山葬于紫金山,不仅仅是个人的愿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南京曾是革命的策源地和临时政府所在地,孙中山先生长眠于此,表示了讨伐帝制和继续革命的决心。

  为了尊重孙中山先生的遗愿,由孙夫人宋庆龄,儿子孙科等人组成的孙中山葬事筹备处,通过登报悬奖,征集陵墓设计方案。在众多的应征者中,年仅 33岁的青年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警钟形图案被一致评为首奖。他本人也被聘主持全部工程。吕彦直是山东省东平县人,1894年生于天津。早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被公费派往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得到美国著名设计师茂菲的指导,回国后,在上海开设“彦记建筑事务所”。为了设计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呕心沥血,不辞辛劳。在工程接近尾声时,身患肝癌,于1929年3月18日病逝,时年36岁。

介绍南京中山陵导游词【精简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