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尾山气象主题公园导游词-导游词【精彩3篇】

时间:2018-07-07 05:26:2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狐尾山气象主题公园导游词-导游词 篇一

大家好!欢迎来到狐尾山气象主题公园!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将带领大家探索这个神奇的地方。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狐尾山的背景。狐尾山是一个位于山西省的山脉,因其山形像狐尾而得名。这座山脉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正因如此,狐尾山气象主题公园应运而生。

我们首先来到公园的气象展览馆。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关于气象科学的一切。展览馆内设有各种展示区,包括气象仪器展示区、气象现象模拟区和气象历史展示区等等。你可以亲自操作气象仪器,体验气象现象的模拟,还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的气象历史数据和重大天气事件。这里是深入了解气象科学的最佳场所。

接下来,我们来到公园的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你可以俯瞰整个狐尾山脉壮丽的景色。这里四季如画,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美景。春天的狐尾山,万物复苏,山脚下的花海绚烂多彩;夏天的狐尾山,绿树成荫,凉风习习;秋天的狐尾山,红叶满山,如火如荼;冬天的狐尾山,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无论何时来到这里,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独特的气候变化。

除了观景台,公园内还有许多户外活动区域。你可以参加山地徒步旅行,感受狐尾山的原始风貌;也可以进行露营和野餐,享受大自然的怀抱;还可以尝试攀岩和高空滑索等刺激的运动项目。这些活动不仅能让你身心愉悦,还能更深入地了解狐尾山的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

最后,我们来到公园的气象科普区。在这里,你可以参加气象科普活动和讲座,学习气象知识。公园内设有专业的气象科普人员,他们会向大家介绍气象预报的原理、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环境等等。这里有各种互动体验项目,让你在玩乐中学到更多。

狐尾山气象主题公园是一个结合了自然美景和气象科学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无论你是对气象感兴趣,还是想要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这里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希望大家在这里度过愉快的时光,同时也能对气象科学有更深入的了解。谢谢大家!

狐尾山气象主题公园导游词-导游词 篇二

大家好!欢迎来到狐尾山气象主题公园!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将继续带领大家探索这个神奇的地方。

首先,我们来到公园的气象科普中心。这里是一个集展示、学习和互动于一体的场所。在这里,你可以参观各种气象仪器的展示,了解气象预报的原理和气象数据的采集过程。你还可以参加气象实验和互动活动,亲自体验气象科学的乐趣。在这里,你将对气象科学有更深入的认识。

接下来,我们来到公园内的气象探索区。这里模拟了不同的气象环境,让你亲身体验不同的天气情况。你可以在风雨模拟区感受暴风雨的力量;在雪景模拟区体验冰天雪地的寒冷;在晴天模拟区享受阳光明媚的温暖。这些模拟区不仅让你感受到不同的气候,还能增加对气象现象的理解和认知。

除了气象探索区,公园内还有一个气象科普展览区。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气象科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果。展览区内设有多个主题展示区,包括气象预报、气候变化、气象灾害等等。你可以通过展板、模型和多媒体展示,深入了解气象科学的各个方面。这里还有专业的讲解员,随时为你解答疑惑。

最后,我们来到公园的天文观测区。这里是一个专门观测天气和天文现象的地方。公园内设有多个望远镜和观测设备,你可以通过这些设备观测到星星、行星和流星等天文现象。如果运气好的话,你还有机会看到彩虹、日出和日落等美丽的天文景观。

狐尾山气象主题公园是一个集气象科学、气候观测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无论你是对气象感兴趣,还是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天气和气候的知识,这里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希望大家在这里度过愉快的时光,同时也能对气象科学有更深入的了解。谢谢大家!

狐尾山气象主题公园导游词-导游词 篇三

狐尾山气象主题公园导游词-导游词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导游,总归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一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遵照一定的游览路线、模拟游览活动而创作的。优秀的导游词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狐尾山气象主题公园导游词-导游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各位团友,大家好!很多自然现象经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可是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危害呢?今天我就要带大家去参观狐尾山气象主题公园,这是全国第一个以气象为主题的公园,让大家对气象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公园位于狐尾山顶,面积70.64公顷,由大小9个山峰组成,主峰海拔139.45米,绿树成荫,风景秀丽,是2019年厦门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由思明区委、区政府投资打造的。公园以狐尾山为载体,共有气象讯息广场、气象观测教育园区和世界气象交流文化广场三大功能区。

  公园共有三个入口,现在我们来到公园的南入口,这个地方叫气象讯息广场,也就是公园的主大门,位于湖滨北路和东渡路交叉口。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扇瑰丽的七彩拱门,像一道彩虹一样,拱门的下方分别有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以及二十四节气歌。大门外东侧,一字排开5根气象景观柱,分别演绎云、晴、雨、雾、雪5种天气现象。

  现在我们走进南入口,这是一条用红色沥青和鹅卵石铺就的气象常识导览路径。道路一侧,还有各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展示。

  气象常识导览路走到尽头,就到了气象观测教育园区。首先我们来到了中外气象名人园,这里不仅有中国气象名人苏颂、竺可桢、吕炯等,还有外国气象名人德凡特、伯杰龙等。其中苏颂是我们厦门本土的名人,他是宋代的天文学家、药学家,他曾经制造了水运仪象台,著有《新仪象法要》一书,叙述了水运仪象台的结构和制造,为我国天文学、气象学做出了贡献,是“钟表鼻祖”。

  这个园区的第二个看点是,园区内的台风解说区、大气层解说区、降水现象解说区、海象观测解说区、观云解说区、锋面解说区、气象仪器解说区7个气象主题教育解说区用石板小径串联起来,丰富了气象科普知识。让我们详细了解了降水是怎么来的,台风是如何形成的,雷电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重点来了解一下台风,因为每年的7-10月,都是台风盛行的季节。厦门历史上有关台风的'记载,最早始于明朝嘉靖年间。正面袭击厦门的台风,造成严重破坏的先后有4次。台风一来,昏天暗地,一是带来丰沛的雨量,甚至是连续几天的倾盆大雨;二是风力极大,严重的时候会掀倒正在行走的汽车,将大树连根拔起,造成停水、停电,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台风的能量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楚。据专家推算过,如果采用人工消灭一个强台风,大约需要200颗100万吨级的氢弹才能摧毁它。台风走的线路也十分复杂,它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变化很大,气象台记录无数次台风线路图,都很难发现有一条是重复的。

  台风的名字是怎么命名的?其实早在1998年12月上旬,台风委员会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的第31届会议上就决定,自2019年1月1日起,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含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在内)将采用新的命名方法。台风的英文命名和国际编号由日本东京台风中心负责确定,而名字分别由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老挝、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美国和越南各提供10个,共计140个,然后按台风的先后顺序依次命名,使每年的每一个台风都对应一个名字,命名表按各成员国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且循环使用。我们中央气象台提供的名字分别为:龙王、悟空、玉免、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海棠。

  现在我们穿越一片马尾松树林,这里原本是单一且病虫害较严重的马尾松,现在套种台湾的相思树、凤凰木、紫荆花、榕树、桃、竹、梅等观赏树种和木荷、火力楠等防火树种,已经长得很茂密了,是厦门市民和中外游客休闲活动的天然氧吧,很多厦门人早上晨练的地方就是在这里。园区西南角还规划了一处眺海观景台,以挑高木栈道穿越马尾松树林,到达山崖尽头,视野宽阔,风景绝佳。

  来到气象主题公园的世界气象交流文化广场上,围绕着巨大的世界气象组织标志,我们可以看到两座弧形景观墙上180多个会员国的会标。

  正对面就是“海上明珠塔”,这是整个公园的标志,它坐落在狐尾山顶,集气象灾害监测、科普教育、旅游观光和夜景等功能,尤其它的观景功能绝佳,是观看整个厦门的最佳观景点。

  塔楼为花瓶状,共19层,高77米,顶端海拔高度195米,2019年12月竣工,是厦门市第一座投入使用的钢结构建筑。裙楼有天文、气象科普馆、天象放映厅。浅绿色钢化玻璃外墙,把塔楼映衬得美丽多姿,现代化的光电技术,让塔楼为厦门市的夜景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塔顶的雷达天线罩,远看就像一颗明珠。如今,塔楼已成为厦门市一座标志性的建筑物。站在海拔高度195米的“海上明珠”塔顶上360度观光走廊里,可以看到整个厦门的全景,尤其是晚上,一片灯海,满城彩练,华光焕翠,特别漂亮!

  旁边就是厦门市青少年天文气象馆,它目前是中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福建省科普教育基地、福建省旅游定点基地和厦门市科普教育基地,是气象公园最突出的主体部分。这个馆由厦门市科协、厦门市教育局和厦门市气象局共同负责,由市气象局负责建设和管理的,2019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分为天文展厅和气象展厅两部分,占地面积超过2019平方米。

  天文气象展厅以现代科学技术介绍了大量的古今中外天文和气象知识,设置了许多适合青少年寓教于乐的项目:大量的展板、模型以及电脑查询、演示、游戏系统。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球体就是青少年天文气象馆天象厅,又叫穹幕影院。它是2019年7月建成的,面积840平方米,采用鱼眼镜头和德国DTS音响系统,球幕内观众看台设计为倾斜度21度的阶梯式看台,座位200个,穹幕直径约20米,作为一个以播放科普教育为主的特色影院,目前在整个福建省只有一家。

  今天带大家登高望远,不仅游狐尾山公园,还学气象常识,锻炼身体的同时更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想必大家都不枉此行!

狐尾山气象主题公园导游词-导游词【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