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清明节手抄报图片

时间:2015-03-03 06:38:2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三年级清明节手抄报图片大全

  按照旧的清明节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下面我们为你带来三年级清明节手抄报图片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三年级清明节手抄报篇一

  清明节三大误区

  清明是个悲伤的节日

  清明是我国节日体系中,唯一把节日和节气相结合的日子,如果追本溯源,就会发现,清明其实既是个悲伤的日子,又是个欢乐的日子。

  “清明时节万物复苏,进入耕种时节。在宋代,清明把比它早几天的寒食节里的祭奠内容收纳进来,人们开始祭奠先祖。同时,清明还把农历三月上巳节中的春嬉等习俗收纳进来,发展了郊游踏青、户外体育娱乐等活动,成为一个综合性节日。”民俗专家布和朝鲁介绍。

  扫墓非得清明当天

  祭奠先人是清明节的'主题之一,扫墓则是人们缅怀先人的重要形式。不过,清明节扫墓本来就不该在清明当天进行。布和朝鲁说:“扫墓的时间,最好是在节前10天或节后10天农历的单日进行。中国文化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单日扫墓寄托了亲人的吉祥祝愿。而清明当天,则是僧人扫墓的时间,僧人在这一天表达自己不能为祖先传宗接代的歉意。”

  扫墓必须烧纸

  很多人在清明节扫墓时习惯烧纸,这也是一个误区。很多专家都认为,这种做法既不安全也不文明,而且,也并非传统的祭奠形式。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最原始的祭扫办法是‘挂压洒’。就如话剧《茶馆》最后一幕那样,把纸钱向空中扬去,或者在先人墓前用砖头压住一张纸钱,表示后继有人。”阿尔泰说,“现在较好的办法是买一束鲜花祭奠先人,祭拜过后将花瓣撒在墓前。”


  

  三年级清明节手抄报篇二

  清明茶

  茶中宠儿,就是“清明茶”,特指头茬新茶。清代《陇蜀余闻》中有这样的文字:“蒙顶贡茶从唐至清,同千多年里岁岁入官,年年进贡,以供皇室‘清明会’祭天祀祖之用。”

  不过,现在已不大听到 “清明茶”的提法了。不知何时,它已变身成为人人追捧的“明前茶”。其实,“明前茶”仍指新春的第一出茶,只不过将采摘时间提到了清明之前。

  入春后气温适中,此时新采之茶色泽绿翠,叶质柔软;又经过冬季休眠,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略丰富,口感鲜爽;且春茶一般无病虫危害,不必施用农药,茶叶未受污染。

  除此,“明前茶”之所以最金贵,还有另一重原因。

  要知道,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物以稀为贵”确为真实写照。

  是否清明节前采摘加工的茶叶都叫“明前茶”呢?

  原来,我国产茶区域广,可分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西南茶区和华南茶区地处中国南部,春天来得更早。每年春节,这些地区业已开始采茶,待到清明,距离头茶采摘已逾两月余。而江北茶区却不然。虽时令已到清明,却还未真正开采。

  因此,能真正称的上“明前茶”的,只有江南茶区的第一茬绿茶。因为青茶(乌龙茶)要等到鲜叶半成熟才开采,基本上无所谓“清明茶”了。

三年级清明节手抄报图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