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喻》阅读答案与翻译|鉴赏|全文-苏轼

日喻
苏 轼
①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   ,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②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③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④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⑤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注释】 ①籥:一种形状像笛的乐器。
24. 填入第①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      )
A. 乎
B. 耳
C. 焉
D. 矣
25. 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即其所见而名之”表现人们对事物观察粗心。
B. “莫之见而意之”表明受客观限制难把握实质。
C. 概括惑于所见、主观臆度两类求道的错误现象。
D. 表明当今之人谈论道时都受到不同的局限约束。
26. 第③段运用了引用的手法,请分析其作用。
27. 下列对第④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南方“没人”掌握“没水”譬喻,形象论证学以致道道理。
B. “日与水居”“生不识水”的差异是学没水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
C. 采用对比论证方法,以南方没人与北方勇者作对比,突出观点。
D. “七岁”“十岁”“十五”的连续叙述凸显长期实践的积累过程。
28. 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参考答案】
24. D  
25. C 
26. 引用孙武、子夏的话阐释观点“道可致而不可求”中关键词“致”的内涵,善战者之所以用兵如神,因久经沙场,熟识了战争规律;百工之所以能成其事,因日居其肆,熟悉技艺。这与“君子学以至其道”形成类比,使抽象的“致”形象具体地表达出来,道只能在亲自实践中领会和把握。    27. B 
28. 作者首先以“眇人”设喻,引出求“道”之过:没有直接体验、认识,难以认识客观事物。进而提出“道可致不可求”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学以致其道”的道理。

【解析】
【24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填入第①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这是考查文言虚词的运用。本题比较难,考生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语气以及词组的运用等做出正确的选择。首先要读懂语段的意思,尤其是该句的意思,其次是要熟悉所给的四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乎”:(一)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B项,“耳”:1.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2.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C项,“焉”:(一)兼词。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二)代词。1.相当于“之”。2.哪里,怎么。(三)语气词。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D项,“矣”:1、可以表陈述语气,“了”、“呢”。2、表示感叹语气,“啦”“吧”等。3、表示命令或请求的祈使语气,“啦”“吧”。“日之与钟、籥亦远……”的意思是:太阳与钟、籥差得远呢。故选D。
【25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首先理解第②段的意思。A项,“即其所见而名之” 的意思是有的人就他自己的理解来阐明它。这并不是表现人们观察事物的粗心。这是说人们不根据客观实际情况,而是凭借主观的想法来认识事物。
B项,“莫之见而意之”的意思是有的人没有理解它却主观猜度它。强调主观认识事物的重要性。D项,错在“受到不同的局限约束”。这并不是受到局限的原因,而是人们对抽象的道理或规律等难认识的情况的形象化比喻出现了偏差。故选C。
【26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第③段运用了引用的手法,请分析其作用。”这是考查对文本的论证方法的使用能力。首先要了解第③段的意思。第③段首先引用苏子的话回答了“然则道卒不可求欤?”即“道可致而不可求。”然后引用孙武和子夏的话阐释观点“道可致而不可求”中关键词“致”的内涵。善战者之所以用兵如神,因久经沙场,熟识了战争规律;百工之所以能成其事,因日居其肆,熟悉技艺。这与“君子学以至其道”形成类比,使抽象的“致”形象具体地表达出来,道只能在亲自实践中领会和把握。
【27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第④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和论证手法的使用的能力。B项,错在“学没水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日与水居”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一定是掌握了水的规律。“生不识水”即使到了壮年,见到了船也会害怕。向南方潜水的人请教怎样潜水的方法,按照他们说的方法到河里试着游泳,没有不淹死的。这两者的差异是有没有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于强求道。故选B。
【28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这是考查概括文本的论证思路。文章标题是“日喻”。《日喻》是一篇说理性散文,作者作文的目的在篇末已点明,即为了防止当时学习上的一种流弊——空谈求“道”而不重视实践的风气,针对此点,阐述了“道可致而不可求”,“学以致其道”的观点。文中运用了四个譬喻,每一譬喻都起到了其应有的作用,并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作者所要阐述的第一个观点是“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求”、“致”?第一个譬喻中,作者抓住了关键的一点,即眇者对于太阳“未尝见之”而没有亲身的感觉和自觉的认识,尽管以盘喻日、以烛喻日都已抓住了二者之间形、光的相似点。对既未见日又未见盘、烛的眇者来说,就必然“失之偏颇”而“谬之千里”了,这样一喻,使人领悟了一个客观的道理:没有直接的体验、认识,只是听之,意之,是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于是,下文对道的不可求的论述就自然使人容易接受了。因为,对于一个不知“道”的人来说,无异于眇者之于太阳。达者的“告知”,终究是间接、片面的一星半点,自然是不能使人对道有全面而本质的认识的。这个譬喻,以此喻彼,却是从比喻本身的有失之处着笔的,确实是新奇而又独特。引用孙武和子夏的话,实际是间接地用了两个譬喻。将军之所以能用兵如神,诱敌自至而后歼之,是因为久经沙场,从中熟识了战争规律;百工之所以能成其事,是因为日居其肆,熟悉技艺,积累经验而得心应手。这两个譬喻是太平常易解了,抽象的“致”随之也就形象具体了,“道”自然只能在亲自的实践中领会和掌握。这样一反一正作比,“道可致而不可求”的道理便深刻而透彻地阐明了。“南方多没人”的譬喻并非是前层意思的重复,而是观点的深入,它寓意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掌握规律的重要性,也就是文章的第二个观点“学以致其道。”在这一譬喻中,作者强调了由“涉”到“浮”到“没”的日趋熟练的游泳技巧是经过了由“七”而“十”而“十五”这样一个长期的锻炼积累的过程的,而北方之勇者虽壮,却只是按图索骥,所以虽壮而溺。举一反三,对“道”的认识亦如此,如果不注重从实践中学习,空谈一通,必然不领会其实质,而只有长期努力,逐步深入,才能达到“致”的程度。

参考译文:
有一个生来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就向明眼人请教,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象铜盘。”说着敲击铜盘使瞎子听到了声音。有一天,瞎子听到钟声响,认为那就是太阳了。又有人告诉瞎子说:“太阳的光亮象蜡烛。”瞎子摸了蜡烛知道了形状。有一天,瞎子揣摩一支形状像蜡烛的乐器龠,又把它当作是太阳了。太阳与钟、籥差得远呢,但瞎子却不知道这三者的区别,是因为瞎子从未曾见过太阳而只是向他人求得太阳的知识的缘故。
抽象的“道”(道理、规律等)难认识的情况比太阳难认识的情况严重,而普通人尚未明白这个道理,这与瞎子不知道太阳没有什么差别。了解道的人要告诉别人什么是道,即使用巧妙的比喻去很好地开导,也并不比用铜盘与蜡烛的比喻来说明太阳的比喻的教法好。从用铜盘比喻太阳而到把铜钟当作太阳,从把铜钟当作太阳而到把乐器龠当作太阳,像这样辗转连续地推导它,难道还有个完吗?所以世上大谈“道”的人,有的就他自己的理解来阐明它,有的没有理解它却主观猜度它,这都是研求道的弊病。
既然这样,那么这个“道”最终不可能求得吗?苏先生说:“道是(通过自己的虚心学习,循序渐进而)自然得到的而不能强求的。”什么叫自然而然地得到?孙武说:“会作战的将军能招致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招致(处于被动的境地)。”子夏说:“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坐在店铺作坊里,来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获得他所追求的道。”不是强求道而是使道自己自然到来,这就是“致”的意思啊!
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这是因为天天与水为伴的缘故。他们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岁五就能潜入水里了。那些会潜水的人,难道是随随便便学会潜水的吗?一定是掌握了水的规律。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如果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到了船也会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潜水的人请教怎样潜水的方法,按照他们说的方法到河里试着游泳,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于强求道的,其实都象北方人学潜水一样。
过去国家以讲究声律的诗赋考试择取人才,所以士人所学繁杂而不是立志学习儒家之道;现在以经学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知道要追求儒道而不是专力踏踏实实地学。渤海人吴彦律,是有志对经学作实实在在地学习的人,正要到京城应试由礼部主管的进士考试,我写《日喻》来勉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