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鉴赏|全文-黄宗羲《柳敬亭传》

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当时演史小说者数十人。自此以来,其姓名不可得闻。乃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又期月,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悦。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亡何国变,宁南死。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
(选自黄宗羲《柳敬亭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B.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C.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D.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陵,南京。历史上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国家曾在这里建都。
B.缙绅,原意是插笏于带,此为官宦的装束,所以旧时用以泛指上层人物。
C.幕府,古代军中将帅治事的地方,也可以指军中或官署聘用的文书人员。
D.南面,指坐南朝北之位。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理政时皆南向坐,为尊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敬亭年少时凶悍强横却擅长说书。他因判死罪而逃到盱眙,后在盱眙跟随莫后光学习说书技艺,能凭借说书使人倾倒。
B.柳敬亭在技艺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为了提高技艺,他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勤学苦练、反复思考,最终超过了一般的水平。
C.柳敬亭誉满艺坛、受人赏识。他到扬州、杭州、金陵等地说书,声名显于达官贵人之中,后得到宁南侯重用,可参与军中机密大事。
D.柳敬亭历尽沧桑,具有忠义之心。他在亲历南明朝廷覆灭后,重操旧业,每讲一词一语,能使人产生亡国之恨,听不清伴奏的乐声。
13.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4分)
(2)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4分)
14.柳敬亭说书技艺超群的原因有哪些?请分条概括。(3分)


10.B【解析】“然必句性情”意为“然而必须勾画出所讲说人物的性格情态”,与前文“小技”形成对比;“简练揣摩”为并列关系,共同作谓语。
11.D【解析】“南面”应为坐北朝南之位。
12.A【解析】从“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可知,柳敬亭是后来渡过长江(到江南)才遇到莫后光。
13.(1)在豪华大厅的盛大聚会上,在悠闲亭阁的独坐之中,(人们)争着延请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艺,没有不从内心感到满足,说他演得好的。
【解析】“旅会”、“延”、“奏”、句意,各1分。“旅会”:大聚会;“延”:邀请,延请;“奏”:表演。)
(2)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这样。
【解析】“内交”、“要誉”、介词结构后置、句意,各1分。“内交”:结交;“要誉”:博取(求取)名誉。)
14.天赋异禀;莫后光的指导;丰富的阅历。
【解析】柳敬亭逃到盱眙城里给人说书,那时已能使市民佩服感动。此后见到莫后光,莫后光说:“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可见,柳敬亭具有说书天赋。在莫后光的指导下,技艺更超群。再者,丰富的人生阅历使他的艺术造诣更深。(答出1点得1分)


【参考译文】
我读了《东亭梦华录》和《武林旧事记》两部宋人笔记,知道当时说书艺人多达数十人。从那时以后,说书芑人的姓名就不为人们所知;仅在近几年人们才共同称赞柳敬亭的说书技艺。
柳敬亭,是扬州府泰州人,本姓曹。15岁时,因蛮狠凶悍强横刁钻,触犯刑法应判死刑,才改姓柳,逃到盱眙城里给人说书,那时已能使市民佩服感动。后来,渡过长江(又到了江南),松江府有个叫莫后光的读书人见了他,说:“这人机智灵活,可以帮助他用他的演技获得声名。”于是对柳敬亭说:“说书虽然是小小的技艺,但也必须勾画、描摹出所说人物的性格情态,熟悉各地的风土人情,像优孟那样善于用隐言和歌唱进行讽谏,然后才能够有所成就。”柳敬亭回到家里就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勤学苦练反复思考,过了一个月就前往莫后光处。莫后光说:“你说书,能够使人欢快喜悦大笑不止了。”又过了一个月,莫后光说:“你说书,能使人感慨悲叹痛哭流涕了。”又过了一个月,莫后光赞叹地说:“你还没有说话哀伤欢乐的感情就先表现出来了,使听众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这样就超过一般技艺了。”从此柳敬亭就到扬州、杭州、金陵说书,声名显扬于达官贵人之中。在豪华大厅的盛大集会上,在悠闲亭阁的独坐之中,人们争着延请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艺,没有不从内心感到满足,说他演得好的。
宁南侯(左良玉)渡江南下时,安徽提督杜宏域想结交左良玉,把柳敬亭介绍到左良玉的府署。左良玉认为与柳敬亭相见太晚,便让柳亭参与决定军中机密大事。军中官员也不敢以说书人看待柳敬亭。左良玉没有读过书,所有公文,都是幕下文人立意谋篇润色词句,引古证今,努力写成,左良玉都不满意。可是柳敬亭耳朵听的嘴里经常说的,从斜陋里巷的俗语常谈中引来的,没有不合左良玉的心意。柳敬亭曾奉命到南京,那时南明朝中群臣都畏左良玉,听说他派人来,无不倾倒以恭之礼相待,宰相以下的官吏都让柳亭坐在向南的尊位,称呼他柳将军,敬亭也心安理得。那些街上往日和柳亭不分你我的市民,在路边私下说:“这人是过去和我们一起说书的,如今他竟如知此的富贵了!”
不久,南明朝廷覆灭,左良玉也死了。柳敬亭的资财也差不多花费光了,又像昔日一样贫困,于是又开始走上街头重操旧业。柳敬亭在军中时间很长,那些强横狡诈不守法的人、杀人犯法逃亡在外的人、那些流离失所悲欢离合的事、国破家亡的事,他都亲眼见过,而且各地的方言,大众的爱好和崇尚,都是他经常看到听到的,每讲一词一语,让人听起来有的像刀枪碰撞铁骑突围,飒飒作响腾空而起,有的像狂风怒号久雨泣诉,鸟鹊悲鸣群兽惊骇,使人立即产生亡国之恨,听不清伴奏的乐声,其艺术造诣已不是莫后光的话所能说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