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占补平衡方案范文(通用6篇)

时间:2014-07-05 05:33: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绿地占补平衡方案范文 篇一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绿地的保护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为了保护和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绿地占补平衡方案势在必行。以下是一份绿地占补平衡方案范文,旨在提供一种参考思路。

一、绿地占补平衡的原则

1. 生态优先原则:保护原有绿地,优先选择绿地退化较轻的地块进行占补。

2. 社会公平原则:确保绿地占补的公平性,减少对居民生活的不便和影响。

3. 经济可行原则:平衡绿地占用和补偿成本,确保占补平衡方案的可持续性。

二、具体方案

1. 绿地占用方案

根据城市发展规划,确定新建和拓展的建设用地,优先选择未利用或者低效利用的土地。同时,尽量避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和绿地资源。对于不可避免的绿地占用,要进行科学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补偿措施。

2. 绿地补偿方案

为了保持绿地总面积的稳定,需要制定绿地补偿方案。在绿地占用的同时,应当选择具备良好生态功能和适宜的土地进行补偿。补偿的方式可以采用直接购买或租赁土地,也可以通过绿地公益基金等形式进行补偿。

3. 绿地保护与管理

除了绿地的占用和补偿,还需要加强绿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绿地保护机制,加强绿地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绿地的功能完善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绿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提高绿地运营效率。

三、实施策略

1. 加强规划引导:在城市发展规划中明确绿地占补平衡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引导城市发展与绿地保护有机结合。

2. 完善政策法规: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绿地占补的程序和标准,提高绿地占补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3. 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绿地资源的市场化交易,通过市场机制提高绿地占补效率和质量。

4. 加强监管与评估:建立绿地占补的监管机制,对绿地占补方案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绿地占补平衡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才能实现城市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绿地占补平衡方案范文 篇二

随着城市发展的加速,城市绿地的保护和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实现绿地占补平衡,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以下是一份绿地占补平衡方案范文,供参考。

一、绿地占补平衡的原则

1. 生态优先原则:保护生态环境,优先选择对生态影响较小的土地进行占补。

2. 公众参与原则: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确保绿地占补方案的公众参与性和公正性。

3. 经济可行原则:确保绿地占补方案的经济可行性,平衡绿地占用和补偿成本。

二、具体方案

1. 绿地占用方案

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确定新建和拓展的建设用地,优先选择未利用或者低效利用的土地。同时,要尽量避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和绿地资源。对于不可避免的绿地占用,要进行科学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补偿措施。

2. 绿地补偿方案

为了保持绿地总面积的稳定,需要制定绿地补偿方案。在绿地占用的同时,应当选择具备良好生态功能和适宜的土地进行补偿。补偿的方式可以采用直接购买或租赁土地,也可以通过绿地公益基金等形式进行补偿。

3. 绿地保护与管理

除了绿地的占用和补偿,还需要加强绿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绿地保护机制,加强绿地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绿地的功能完善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绿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提高绿地运营效率。

三、实施策略

1. 完善政策法规: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绿地占补的程序和标准,提高绿地占补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2. 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绿地资源的市场化交易,通过市场机制提高绿地占补效率和质量。

3.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绿地占补平衡的认识和参与度。

4. 加强监管与评估:建立绿地占补的监管机制,对绿地占补方案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绿地占补平衡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才能实现城市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绿地占补平衡方案范文 篇三

为加强企业的绿化管理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绿化管理工作之目标:通过精心合理的养护,确保生产小区绿化达到一级标准。

1、保存率:绿地保存率100%,新建绿地“黄土不见天”,不留死角,乔、灌、草等保存率95%以上,大乔木保存率98%以上。新建绿地中,植物成成活率95%以上。

2、乔灌草配置:绿地植物群落层次分明,季相分明,景观优美。植物间有适当的生长距离,绿地内植物覆盖率85%以上。绿化布置适应生产功能的要求。

3、绿化面貌:植物生长茂盛,乔灌木主干挺立,枝形完整优美。绿草如茵,绿篱连续、无空档、无死树枯枝;修剪合理、适时,绿地内清洁整齐;病、虫不造成明显危害,无药害;绿地设施及硬质景观保持良好形态。

二、绿化管理工作之养护标准:

(一)草皮

1、每年对草皮修剪2~4次,保证草皮在10厘米以内。

2、生长季节生长势良好,不枯黄,春季返青较好。

(二)花卉:

1、花卉生长繁茂,植株整齐,群体效果较好。

2、花卉应时开花,基本无病虫害和残花败叶。

3、花丛式花坛花卉整齐一致,不缺株,三季有花。

(三)绿篱:

1、断面形式、高度、宽度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2、适时修剪,保持篱顶篱壁平整。

3、生长健壮,枝叶细密,基本不缺株断条,无明显脱脚。

绿地占补平衡方案范文 篇四

一、绿化工作

绿化工作是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大楼、美化生活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崇州市人民法院的环境和形象,直接反映了物业公司的管理水平,绿化养护队应高度重视这一工作,严格遵守以下制度:

1、严格按照国家和市政府规定,确保住宅区绿化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40%以上,绿化完好率99%以上,管理处以此指标考核绿化队工作。

2、积极培植各种花卉苗木,满足大楼绿地的补植、更新和本公司用花需要,不断学习、研究新技术,积极引进和培育品种。

3、根据季节、天气和花卉品种确定浇水量,选用不同淋水工具,种植幼苗孔花壶,中苗用粗孔壶,成苗或草坪用胶管套水龙头。花木、草坪每周淋透土水1次,草坪土壤湿度不低于5厘米。注意节约用水,不用水时关紧水龙头,水龙头坏了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4、除草及时,保持草坪、花圃清洁。结合除草进行松土、施肥;施肥应贯彻“勤施、薄施”的原则,避免肥料浓度过高造成肥害:

(1)花木每季度除草、松土1次,并结合施肥,视植株大小每株穴施复合肥2-4两,施后覆土淋水。

(2)草坪经常轧剪,草高度控制在5厘米以下,每季度施肥1次,每亩施复合肥5-10公斤,施后淋水,或雨后施用。

(3)绿篱在春、秋每月修剪1次,剪后淋水施肥,折合每亩施复合肥5-10公斤。

5、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防治,不要让其蔓延扩大。喷药时,农药要妥善保管,要按防治对象配置药剂,按规章做好防范工作,保证人畜花木协管队。在没有掌握适度的花剂浓度之前,要进行小量喷施实验后,再大量施用,既做到除病虫害又保证花木正常生长。

6、台风前对花木要做立支柱、疏剪枝叶的防风工作;风后清除花木折断的干、枝,扶正倒斜的花木。

7、绿化养护要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养成严格按操作规章施工的作风,加强业务培训,使员工成为一专多能的骨干力量。

8、爱护各种机械器具,使用时按操作规程,使用完后妥善保管,不经管理处主管同意不得外借。

二、绿化管理考评标准

1、草坪

(1)草地无石块、纸屑、垃圾等杂物,维护草地的卫生清洁,保洁达99%以上。

(2)草地不被人践踏,被破坏的能及时补植,草地完整率达98%以上。

(3)清除杂草,草地纯度达95%以上。

(4)适时适当浇水施肥,长势优良,绿地隔离设施完好。

2、修剪

(1)松土、施肥适当,保持花木适当生长量,长势优良,鲜花飘香、绿树成荫。

(2)整形、修剪满足园林功能要求及其生长特性,造型优美,景观丰富。

(3)适时对花木进行培土、树干涂白,防风害、日灼。

3、剪草

(1)严格草地管理,确保草地无石子的条件下剪草。

(2)草保持在6-8厘米高度,适时剪草,修剪平整、美观。

(3)正确并熟练使用园林机械,熟悉草地概况,剪草时避开不协管队的地方,确保机械的正常运转。

(4)定期清洁和检修园林机械。

4、植保

(1)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为原则,不污染环境。熟悉相关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发生规律和防治办法。

(3)预防草地病虫害,保持草地嫩绿。

(4)预防乔、灌木病虫害,花木生长健壮,枝叶茂盛,鲜花飘香。

三、绿化单项养护工作标准及检查办法

四、绿化养护标准及操作指南

五、季节性工作流程

绿地占补平衡方案范文 篇五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树立强烈的耕地保护意识,切实担负起保护耕地的主体责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耕地保护的关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强化过程监管,层层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确保耕地保护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承担自然资源管理和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履职尽责,形成保护耕地的合力。(责任主体:各乡镇政府;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

(二)强化执法监察。全面加强耕地保护监督检查,完善自然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强化耕地保护全流程监管。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制止毁坏耕地或破坏耕地耕作层的行为。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监管,严肃查处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行为。强化土地整治项目监管,严肃查处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违规行为。加强耕地保护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数据与信息部门共享机制。强化日常执法监管,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对违法占用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的,依法依规从严查处,严禁以罚代刑,坚决遏制违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行为。强化乡镇政府第一时间发现土地违法行为的责任意识,推进建立村级农民建房规划建设管理员和巡查信息员制度,加强基层综合执法,形成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的快速反应机制。(责任主体:各乡镇政府;责任单位:州生态环境局绿春分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草局)

(三)严格目标考核。探索编制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完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将州级下达我县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逐级分解下达到各乡镇政府,作为考核依据。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领导干部问责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对履职不力、监管不严、失职渎职的,依纪依规追究党政领导责任。(责任主体:各乡镇政府;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州生态环境局绿春分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草局,县水务局,县_)

绿地占补平衡方案范文 篇六

(一)全力提升耕地质量。积极稳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因地制宜,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用地与养地结合,多措并举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切实督促建设单位落实责任,将有关费用列入建设项目投资预算,提高补充耕地质量。加强耕地坡改梯、旱改水、土地平整及土壤培肥改良等,鼓励将劣质低效园地改造为耕地。综合采取工程、生物、农艺等措施,开展退化耕地综合治理、污染耕地阻控修复、石漠化耕地整治、坡耕地改造等,推进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加速土壤熟化提质,强化土壤肥力保护。(责任主体:各乡镇政府;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

(二)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妥善处理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规划设计阶段,要充分论证项目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坚守生态红线底线。原则上不在25度以上陡坡开垦耕地,禁止违规毁林开垦耕地,禁止将污染土地开垦、复垦为耕地。加大工程建设和矿山土地复垦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土地复垦工程质量。统筹实施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增强耕地的保土、保肥、保水能力,着力改善土地生态环境。(责任主体:各乡镇政府;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局,州生态环境局绿春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草局,县水务局)

绿地占补平衡方案范文(通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