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应急处置方案范文【最新6篇】

时间:2012-05-09 09:20:4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土石坝应急处置方案范文 篇一

土石坝应急处置方案

1. 简介

土石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结构,用于固定水流或储存水源。然而,土石坝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问题,如泄漏、滑坡、决口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建立有效的土石坝应急处置方案至关重要。

2. 应急响应机制

在土石坝发生问题时,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快速、有效的处置。应急响应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紧急通知和报告:当发生土石坝问题时,相关责任单位应立即发出紧急通知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

2.2 应急指挥机构的成立:根据不同级别的土石坝,应设立相应级别的应急指挥机构,负责指挥、协调和监督应急处置工作。

2.3 人员调配和资源调度:应急指挥机构应及时调配相关人员和资源,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2.4 信息共享和协调合作:应急指挥机构应与相关单位建立信息共享和协调合作机制,及时获取和共享有关土石坝的信息,以便更好地应对应急情况。

3. 应急处置措施

针对不同的土石坝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急处置措施:

3.1 泄漏处理:当土石坝出现泄漏问题时,应立即采取堵漏措施,如增加防渗材料的厚度、修复破损部位等。

3.2 滑坡处理:当土石坝出现滑坡问题时,应采取加固措施,如设置挡土墙、加强土体稳定等。

3.3 决口处理:当土石坝出现决口问题时,应立即采取封堵措施,如使用临时防护材料、修复破损部位等。

3.4 疏导流量:当土石坝水位过高时,应采取疏导流量措施,如开闸放水、增加排水设施等,以减轻土石坝的压力。

4. 应急演练和培训

为了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高效性和专业性,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应急演练可以帮助相关人员熟悉应急处置流程和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培训课程可以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以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置水平。

5. 结束语

土石坝应急处置方案是确保土石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的重要保障。通过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采取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置措施、进行定期的应急演练和培训,可以提高土石坝应急处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土石坝应急处置方案范文 篇二

土石坝应急处置方案

1. 简介

土石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结构,用于固定水流或储存水源。然而,土石坝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问题,如泄漏、滑坡、决口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建立有效的土石坝应急处置方案至关重要。

2. 应急响应机制

在土石坝发生问题时,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快速、有效的处置。应急响应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紧急通知和报告:当发生土石坝问题时,相关责任单位应立即发出紧急通知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

2.2 应急指挥机构的成立:根据不同级别的土石坝,应设立相应级别的应急指挥机构,负责指挥、协调和监督应急处置工作。

2.3 人员调配和资源调度:应急指挥机构应及时调配相关人员和资源,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2.4 信息共享和协调合作:应急指挥机构应与相关单位建立信息共享和协调合作机制,及时获取和共享有关土石坝的信息,以便更好地应对应急情况。

3. 应急处置措施

针对不同的土石坝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急处置措施:

3.1 泄漏处理:当土石坝出现泄漏问题时,应立即采取堵漏措施,如增加防渗材料的厚度、修复破损部位等。

3.2 滑坡处理:当土石坝出现滑坡问题时,应采取加固措施,如设置挡土墙、加强土体稳定等。

3.3 决口处理:当土石坝出现决口问题时,应立即采取封堵措施,如使用临时防护材料、修复破损部位等。

3.4 疏导流量:当土石坝水位过高时,应采取疏导流量措施,如开闸放水、增加排水设施等,以减轻土石坝的压力。

4. 应急演练和培训

为了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高效性和专业性,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应急演练可以帮助相关人员熟悉应急处置流程和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培训课程可以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以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置水平。

5. 结束语

土石坝应急处置方案是确保土石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的重要保障。通过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采取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置措施、进行定期的应急演练和培训,可以提高土石坝应急处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土石坝应急处置方案范文 篇三

一、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以及《_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等法规和规范性文本,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编制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区行政区域内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所引起的,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或者已经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突发性特大型、大型和中型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

四、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防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管委会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管委会主任是本行政区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均应当服从管委会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

五、组织体系

(一)领导机构

1.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

2.指挥部职责

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分析、判断成灾或多次成灾的原因,确定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方案;部署和组织有关部门对受灾地进行紧急援救;检查、指导辖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做好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处理其它与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有关的重要事项。

(二)运行机制

针对本辖区的地质灾害分布特点、易发程度,建立和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土石坝应急处置方案范文 篇四

1 危险源与危险分析

安全风险

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风险,可能会导致发生高温中暑事故。

高温场所内作业;

日光曝晒环境中作业;

工作强度过大;

作业人员连续工作时间过长;

作业人员睡眠不足或过度疲劳。

发生事故的条件

高温场所内通风条件差;

日光曝晒下作业且无防暑降温措施;

在高湿度环境下作业;

作业人员患有相关疾病;

作业人员精神紧张或身体状况不良。

2 高温中暑防治措施

盛夏期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室内应开窗使空气流通,地面经常洒水,设遮阳窗帘等,有条件的安装空调。

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改善高温作业条件,加强隔热、通风、遮阳等降温措施,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开高温作业时间。

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对夏季露天作业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主动监测,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救治。

向高温环境作业人群提供预防性给药。

设置休息区域,配置供水点,发放饮水杯。

开展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增强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应急响应

作业人员感觉到头痛、心慌时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饮水。

中暑后的症状

中暑先兆: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一段时间后,出现乏力、大量出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体温正常或略高。

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以上。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_无汗_,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中暑后的处置方法

及时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病人移到阴凉、通风地方,垫高头部,解开衣扣,平卧休息,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头部和大腿根部等部位,或用30%洒精擦身降温,并补充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含盐清凉饮料,清醒者也可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对日光照射病者应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等变化,头置冰供暖或冰帽,以冷水洗面及颈部,以降低体表温度,有意识障碍呈昏迷者,要注意防止因呕吐物误吸而引起窒息,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对重症中暑者应立即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土石坝应急处置方案范文 篇五

一、演练目的

为了检验在地质灾害发生的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险区受威胁住户,做好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和抢险救灾工作,提高村居、科室、有关企事业单位应对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演练时间:

20XX年5月1日-20XX年6月30日

三、演练地点:

辖区所有登记备案地质灾害隐患点

四、演练任务

凤城地区因遭受连续降雨、强降雨和三峡水库蓄水等因素诱发,滑坡崩塌、坍塌等地质灾害有可能产生的紧急情况下,及时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领导下,组织相关职能科室各司其职积极配合,由村居和企事业单位用最短的时间组织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的所有住户和人员用最快的时间最短的距离快速有序撤离到安全区域的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五、演练原则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遵照: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村居负责,群众参与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干群配合、假戏真做的原则。

六、演练步骤

1、全体演练单位及驻村人员于演练前30分钟集中村居委会,所有参演的工作人员就位待命。

2、村居委会书记演练零时宣布演练开始。

3、村居委会主任演练零时一分接到监测人报告,因连续降雨、强降雨等因素诱发,地质灾害隐患点活动性增强,有明显下滑趋势,地质灾害有可能随时发生。

4、村居委会主任立即向村居委会书记报告建议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经村居书记批准,于演练零时五分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单点应急预案并通知分别由村居委会书记、主任担任队长和副队长的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队伍,并报告街道地防办主任黄长丰、职能分管领导和驻村居领导。

5、村居综治专干、楼栋长、湾长、组长以及自愿者组成的抢险队伍立即赶赴现场,监测险情,于演练零时十分实行交通管制,根据地质灾害危险区范围设立危险区警戒线控制周边区域,阻止非抢险救灾工作人员进入危险区。同时,监测人员佩戴醒目抢险标志,于演练零时十分用话筒根据避险明白卡人员名单通知危险区域的每一个人让群众知晓险情,做好应急撤离准备。

6灾害点监测人于演练零时十五分鸣锣报警。受威胁群众听到鸣锣警报立即按照先人后物,先妇女、儿童、老人后青壮年的顺序开始撤离。综治专干、楼栋长、湾长、组长等抢险队员佩戴抢险标志迅速进入危险区按照避险明白卡人员名单对未撤离的人员进行清场,对拒绝撤离的立即按照4:1的比例安排强壮抢险队员依法强制带离。抢险队员要牢记使命、严格履职和避险人员积极配合、互相协调,务必将避险明白卡中人员全部转移出地质灾害危险区并带离到安全区域,做到紧急避险不放弃一人,抢险救灾不放弃一人,真正做到不离不弃(即群众不撤干部不走),真正做到宁愿群众骂不愿群众哭,与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夺取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的全面胜利。

7、演练零时三十分务必撤离完毕。

8、村居委会书记、主任演练零时三十一分到灾民转移临时安置点看望灾民撤离安置情况,村居主任组织灾民学习《江西小萍乡鸟嘴岭滑坡成功避险》,并对演习进行点评并进一步完善预案。

9、演练一时村居书记宣布演练结束。

七、各村居将20XX年度备案地灾隐患点演习方案和演习照片或视频于6月30日前报街道地防办。

土石坝应急处置方案范文 篇六

为进一步提高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学校全体教师工和全体学生的防灾避灾意识,根据上级要求和应急管理计划安排,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在20xx年x月x日举行一次突发地质灾害逃生演练。通过这次演练,保证在发生突发地质灾害的情况下,学校全体教师工和全体学生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危险区,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一、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

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设定20xx年x月x日x时x分,我市发生x级地震,震源深度x公里。我校及时启动《防范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指挥部的领导下,组织学校全体教师工和全体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尽快采取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二、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遵照: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互相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

1、由局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指挥部组织实施。

2、参加人员:学校全体教师工和全体学生。

四、演练时间

20xx年x月x日x时x分。

五、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

1、9:00时:突感地面震动,教学楼摇晃,预测地震发生,立即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指挥部下达撤离命令。

2、9:01时:学校吹响紧急撤离哨音,指挥部各成员分别把守各楼道口,按原定路线组织人员有序安全撤离办公楼。

3、9:04时:人员撤离到楼院空旷处,各单位对人员进行清点,并向指挥部报告。

4、9:06时:根据汇总情况,对未及时撤离人员进行救援。

5、9:08时:指挥部组织人员对学校全体教师工和全体学生安全情况进行统计。

6、9:18时:指挥部组织人员继续跟踪监测灾情,有情况迅速报告。

7、9:20时:演练工作讲评会。总指挥作演练讲评。

8、9:35时:宣布演练结束。

土石坝应急处置方案范文【最新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