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调整实施方案范文(推荐6篇)

时间:2015-07-04 07:41:2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院系调整实施方案范文 篇一

院系调整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高等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我校决定进行院系调整。本文将详细介绍院系调整的目的、原则和具体实施方案。

二、目的和意义

1. 增强专业协同发展能力:通过调整院系结构,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2. 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通过优化院系设置和专业设置,提供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的课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 提升学校竞争力:通过院系调整,突出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学校的综合排名和声誉。

三、原则

1. 科学性原则:调整方案应基于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的结果,充分考虑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

2. 公平公正原则:调整过程应公开透明,充分听取师生意见,确保所有相关方的利益得到平等对待。

3. 兼顾稳定性原则:调整过程应稳妥进行,避免对学生学业造成过大影响,保证教学秩序和学生权益的稳定。

四、实施方案

1. 优化院系设置:根据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学科建设需要,对现有院系进行评估和调整。将重点学科集中、相关学科合并,形成更加协同发展的院系布局。

2. 调整专业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对现有专业进行调整和优化。优化课程设置,增设新兴专业,调整专业结构,提高专业质量和适应性。

3. 加强师资建设:通过调整院系,合理配置师资资源,提高师资结构和水平。加大对重点学科和新兴领域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4. 完善管理体制:根据新的院系设置和专业设置,调整院系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和决策科学性。加强院系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形成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

五、预期效果

1. 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优化院系和专业设置,提供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

2. 学科交叉融合的加强:通过院系调整,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3. 学校竞争力的增强:通过突出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学校的综合排名和声誉。

六、总结

院系调整是我校适应社会需求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科学的调整方案和合理的实施措施,我们有信心实现教育目标和提升学校竞争力。院系调整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支持,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院系调整将取得圆满成功。

院系调整实施方案范文 篇二

院系调整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高等教育也需要紧密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我校决定进行院系调整,以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本文将详细介绍院系调整的目的、原则和具体实施方案。

二、目的和意义

1.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调整院系结构和专业设置,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教学和科研效益。

2. 增强学科交叉融合能力:通过调整院系和专业设置,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3. 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通过调整院系,突出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科,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学校的综合排名和声誉。

三、原则

1. 科学性原则:调整方案应基于科学的研究和教育实践,充分考虑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

2. 公平公正原则:调整过程应公开透明,充分听取师生意见,确保所有相关方的利益得到平等对待。

3. 稳定性原则:调整过程应稳妥进行,避免对学生学业造成过大影响,保证教学秩序和学生权益的稳定。

四、实施方案

1. 优化院系设置:根据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学科建设需要,对现有院系进行评估和调整。将重点学科集中、相关学科合并,形成更加协同发展的院系布局。

2. 调整专业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对现有专业进行调整和优化。优化课程设置,增设新兴专业,调整专业结构,提高专业质量和适应性。

3. 加强师资建设:通过调整院系,合理配置师资资源,提高师资结构和水平。加大对重点学科和新兴领域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4. 完善管理体制:根据新的院系设置和专业设置,调整院系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和决策科学性。加强院系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形成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

五、预期效果

1. 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优化院系和专业设置,提供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

2. 学科交叉融合的加强:通过院系调整,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3. 学校竞争力的增强:通过突出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学校的综合排名和声誉。

六、总结

院系调整是我校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重要举措。通过科学的调整方案和合理的实施措施,我们有信心实现教育目标和提升学校竞争力。院系调整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支持,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院系调整将取得积极成效。

院系调整实施方案范文 篇三

一、基本情况

摆泥村位于兴仁镇政府驻地北部,根据上级要求,现摆泥村由原来的摆泥村、杉堡村、窑货村三个村组成。全村辖摆泥大寨、羊党寨、摆劳、金竹坪、杉木冲、花地、水落洞、窑货大寨、窑货下寨、三边、火烧寨、濑岩、仰天窝**个自然寨,17个村民小组,824户,3372人。其中,享受低保**4户456人,五保户2户2人,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参合率达98%以上;精准扶贫户218户945人,贫困发生率为;劳动力人数**52人,其中外出务工458人;摆泥党总支部委员会,下设摆泥、杉堡、窑货三个支部,10个党小组,2个寨管委,有正式党员92人,其中妇女党员11人,预备党员11人。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温湿气候,年均日照**小时,年均温度.6—摄氏度,无霜期252-283天,常年降雨量**50mm左右。四季分明、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海拔700-800米,地势相对平缓,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农、牧、渔业发展。主要居住有苗、汉、水、侗等民族,

其中少数民族占80%。村内地势相对平缓,海拔800-850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农、牧、渔业发展。森林覆盖率40%以上。20xx年人均纯收入27**元。近年来,在上级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按照县委“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结合摆泥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以精品水果有中药材种植和黑毛猪、蛋鸡、林下养鸡养殖。现有蓝莓20xx亩、金银花250亩、太子参220亩烤烟、220亩、枣子180亩;蛋鸡20xx0余只,林下养鸡**000余只。建立种植养殖农村合作社2个。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是在高坡和半高坡地带,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二是资金紧缺,种植技术缺乏,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三是群众思想观念落后,老百姓等、靠、要现象严重。

三、帮扶计划

摆泥村“两委”通过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致贫原因分析,结合召开党支部会议与村民大会、逐户走访村民了解的情况,为尽快解决贫困村、贫困户致富需求,大力发展农户经济和村级集体经济,结合该村村情制定《发展规划》,围绕“十大小康工程”和“五户联保”、“精准扶贫”、“一村一品”等工作重点,制定以下帮扶计划。

1、立足根本,深入开展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三实三同”为总载体,以村两委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为重点,以转变作风、联系群众为突破口,提高基层干部为民服务水平,提高村干部亲民办事能力。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州委十二项规定和县委十四项规定作为切入点,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对照“理念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生、先辈先进”四面镜子,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按照““五户联保”模式,真正实现“党群连心、干群贴心、小康齐心、幸福同心、对党忠心、事业诚心”的“六心”目标,加快摆泥村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在摆泥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争先锋、打头阵、走前列、作表率

2、夯实基础,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办公设施和条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想法解决摆泥村各个自然寨的庭院硬化、通组公路、联户步道、小水利建设、垃圾池建设等项目,完善村级办公场所,创造一个优美的工作环境,建好计划生育、便民服务等活动阵地。开展党员群众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群众增收致富能力。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努力实现增比进位、赶超跨越。组织开展慰问困难党员群众活动,开展“精准扶贫、手挽手一帮一”活动,全面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群众。

3、围绕发展,抓住重点,确保群众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围绕“精准扶贫”和“一村一品”工程,结合摆泥村实际,制定《摆泥村发展规划》、依托农业园区引进企业,大力发展精品水果、中药材种植、养殖等产业,确保群众增收致富。抓好常规农作物生产,搞好科技培训,引导农民种植优质新品种,提高单产。大力推广科技农业,重点鼓励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特色种植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搞好山地综合开发与利用,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抓好劳动力再培训工作,增加劳务输出,通过多种渠道增加群众家庭非营业性收入。整合资源,极力打造“甲娘冲休闲农庄”项目,落实好各项涉农、惠农、富农、强农政策,举全村之力,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早日建成小康。

四、工作要求

一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二是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街道报告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院系调整实施方案范文 篇四

8月26日,山东大学院系调整大会举行,并定出调动迁出时间表。

1952年9月初,山大院系调整方案全面实施,再加上随后几年的调整,具体为:

(一)政治系迁至济南,组建成山东省政治学校,现为xxx山东省委党校。

(二)艺术系的戏剧组迁至上海,与上海戏剧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现为上海戏剧学院。

(三)艺术系的音乐、美术两组迁至无锡,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华东艺术专科学校,现为南京艺术学院。

(四)工学院的土木工程系与原山东工学院的土木、纺织两系合并,成立青岛工学院。后来迁至武汉与有关院校的系科合并,现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五)工学院的机械、电机两系迁至济南,与原山东工学院合并,成为山东工业大学。

(六)农学院的水产系留校,农艺、园艺和植物病虫害三系迁至济南,与原山东农学院合并,现为山东农业大学。

(七)理学院的地质矿产系、工学院采矿工程学系迁至长春(原计划中是留在山大),与有关院校的系科合并,组建成长春地质学院。

(八)厦门大学海洋系理论组部分教师并入山东大学,组建新的海洋系。

(九)医学院因受校舍的限制,暂缓调整。1956年青岛工学院迁去武汉时,使用该院校舍组建成青岛医学院。

按照迁出时间表,9月6日,农艺、园艺和植物病虫害三系迁至济南;

9月7日,政治系迁至济南;

9月10日左右,机械、电机两系迁至济南。

由此可见,院系调整,雷厉风行。

在调整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山东大学工学院独立建制,改校名为“青岛工学院”。

在这次调整中,山东工学院与青岛工学院在胶济铁路两端,交相辉映。

经过调整,原山大工学院的机械、电机两系迁至济南,并入山东工学院;

山东工学院的土木、纺织两系迁到青岛,与山大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合并,组建青岛工学院。

因青岛是闻名全国的纺织工业城市,纺织系迁到青岛,符合青岛纺织业的发展方向。

青岛工学院只存在四年,1956年,迁到武汉,可谓昙花一现。

综合大学迁出理工类,合并同类项,形成独立的理工类院校,完全符合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家的工业发展服务,集中高等教育和学术资源,培养专门人才。

院系调整实施方案范文 篇五

学生人数:236;

教师人数:43

外语系

商务英语

2019招生

应用英语

协同创新中心11层(南面部分房间):继续教育学院

协同创新中心11层(南面3个房间、北面):理学部

协同创新中心12层(西面):马克思主义学院

(九)实训工厂和静苑球类馆北跨:工程技术教育中心

机械加工工程训练中心(冷、热加工)。

(十)科苑餐厅三楼(东面307-310房间,南面314-318房间):体育部

教务处

2019年4月9日

院系调整实施方案范文 篇六

根据xxx办公厅《关于巩固和推进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xx]60号)文件精神,按照国家批准同意的20xx?20xx年**新通电行政村和5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总体方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广播电视局认真总结了**来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扩大有效覆盖、有利于维护管理”的原则,进一步研究了工程建设的实施和管理办法以及资金配套原则,建设了示范项目,先后召开四个片区的工作会议,逐一落实各县的建设计划和采用的技术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省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实施方案。

一、“村村通”建设的四种技术方案

(三)卫星中频分配方案此方案适用于经济基础较差、居住相对分散的自然村。从在瑞丽、新平、文山几个示范点的覆盖效果看,每座卫星电视接收站可辐射半径200米以上范围内的住户,一个自然村构建三座卫星接收站能满足覆盖50户以上的住户,且用户可收看到26套节目。这一模式受到山区群众的普遍欢迎,是**“村村通”建设的一种主要方案。

(四)(4 2)开路发射方案此方案采用无线开路发射覆盖,主要在山高谷深、村落分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用其他三种技术方案难于建设的村寨。用户收看的节目套数为4套电视和2套广播(“4 2模式”)。

以上四种技术方案的建设数分别占建设总数的24.8%、12%、56.7%、和6。5%。

二、“村村通”建设资金补助和配套方案本着“共同负责、分类指导”的原则,我省村村通建设的资金补助和配套方案如下。

(二)地方配套资金

2.(4 2)开路发射方案无线开路发射的主要设备每座站需资金约12500元,州、市只需补助施工安装费用。

院系调整实施方案范文(推荐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