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活动方案设计(最新4篇)

时间:2011-04-03 05:15:1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科技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篇一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科技教育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设计一项科技教育活动方案,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活动名称:科技创新展示大赛

活动目标:

1. 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

活动内容:

1. 报名阶段: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科技创新展示大赛,可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参赛。学生需提交参赛项目的简介和目标。

2. 项目筛选:根据报名情况,从中筛选一定数量的优秀项目进入初赛。

3. 初赛:初赛阶段学生需要进行项目的详细规划和设计,并进行初步实践。评委将根据项目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评分。

4. 决赛:决赛阶段学生需要完善项目的实践和展示,包括实验结果、成果展示和科学报告等。评委将根据项目的实用性、创新性和展示效果进行评分。

5. 颁奖仪式:为决赛获奖者颁发奖状和奖品,并对所有参赛学生进行表彰。

活动时间:

1. 报名阶段:每年9月初至9月底。

2. 初赛:每年10月初进行。

3. 决赛:每年11月初进行。

4. 颁奖仪式:每年12月初举行。

活动评估:

1. 活动成果评估:评估学生参赛项目的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展示效果。

2. 学生反馈评估: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活动的满意度和收获。

活动资源:

1. 资金支持:向学校申请经费支持,用于奖品和活动场地的租赁等。

2. 专业指导:邀请科技领域的专家和教师担任评委,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建议。

3. 实验设备和材料:学校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材料,或向相关单位借用。

通过此次科技创新展示大赛的开展,学生将有机会自主选择科技项目、深入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并通过展示和竞赛,锻炼表达和沟通能力。此外,活动的成功举办也将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能和创造力的平台,激励他们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探索和进取。

科技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篇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科技教育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技素养,我们设计了一项名为“科技创客实践营”的科技教育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2.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应用能力。

3.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

活动内容:

1. 活动介绍:向学生介绍科技创客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2. 团队组建:学生自愿组队,每个小组由3-5名学生组成。

3. 创客项目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创客项目,并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

4. 实践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项目规划进行实践,包括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编程等。

5. 项目展示:学生将自己的创客项目进行展示,向其他小组和老师进行展示和演示。

6. 活动总结: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和反思,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活动时间:

1. 活动介绍和团队组建:第一周。

2. 创客项目选择和规划:第二周。

3. 实践阶段:第三周至第六周。

4. 项目展示和总结:第七周。

活动评估:

1. 项目成果评估:评估学生创客项目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完整性。

2. 学生反馈评估: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活动的满意度和收获。

活动资源:

1. 资金支持:向学校申请经费支持,用于购买实验设备、材料和奖品等。

2. 师资支持:邀请科技领域的教师和专家担任指导老师,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建议。

3. 实验场地和设备:学校提供必要的实验场地和设备,或向相关单位借用。

通过参与“科技创客实践营”活动,学生将有机会在实践中学习科技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他们还将锻炼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该活动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成果和交流学习经验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科技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篇三

  活动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要一提起玩具,就会想到商场里那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玩具。很多学生家里已堆放了一箱一箱的从小玩到现在的玩具,他们对很多玩具如数家珍,见惯不怪,而对爷爷奶奶辈自制玩具充满了好奇,抓住这一契机,就让学生参与一次自制玩具的活动吧。

  设计理念

  在小学科技活动中,科学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要让学生关注科学与社会的联系,从身边的小处去感受,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

  在小学阶段,对科学学习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自制玩具”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开动脑筋、发展个性、发挥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这项活动的方式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适合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是有益的拓展和延伸。

  活动目标

  1、培养敏感的科学触觉,训练动手技能,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准确的分析能力。

  2、掌握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科学实践方法,善于从身边进行科学实践。

  3、培养进行科学实践的勇气,意志力和耐心,促进团队协作精神。

  活动准备

  1、参加人员

  活动辅导老师:四年级科学老师

  活动参与学生:四年级全体学生

  2、学生可准备的材料

  ⑴。收集废旧物,变废为宝。

  纸类 线类 布类 橡胶、塑料制品 瓶罐 瓶盖 吸管、雪糕棒

  ⑵。利用自然物,就地取材。

  植物类(农作物、蔬菜、水果及其他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动物类(动物身体的某一部分或残留物,如贝壳、羽毛、蛋壳、骨骼、珊瑚等)

  活动计划

  我们进行的活动把焦点放在生活中常见的事实,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最后解决问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用敏感的心灵去寻找最真实的科学道理,改善我们的生活。

  1、活动步骤及完成时间

  9月20日-9月21日 制定活动计划

  9月22日-9月23日 查找相关材料,设计小组活动方案。

  9月24日-9月28日 学生讨论可行方案

  9月29日-9月30日 学生动手制作

  10月8日-10月10日 完成实践报告

  2、活动形式

  活动参加人员为四年级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3、活动要求

  ①各小组要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②组员每天及时向组长汇报活动进展情况。

  活动实施情况

  一、问题的形成。

  经常看到学生带玩具到学校来玩,并且互相攀比,谁的玩具好,谁的玩具贵,这时的我心里总有那么一点颤动。现在的学生并不缺少玩的东西,他们缺少的是动手的能力,创造性的能力。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看我们怎样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让学生去感知、认知、实践。

  二、分组制定计划3---4为一个小组,选择好材料。

  纸类(可利用普通纸、包装纸、挂历纸等制成拼图、头饰、交通工具、花瓶、家具等)

  线类(用毛线、绒线等编织小动物、包、头套、花等)

  布类(可制作小布书、多用袋、娃娃、服饰、沙袋等)

  橡胶、塑料制品(用旧轮胎、篮球、乒乓球、唱片、塑料包装盒等可制成秋千、话筒、小飞机、小汽车等)

  瓶罐(用塑料饮料瓶、药瓶、易拉罐、食品罐等制作餐具、茶具及“娃娃家”的用品)

  瓶盖(各种大小不一的瓶盖可制成转盘、拨浪鼓、棋、积木等)

  吸管、雪糕棒(可制作木房子、运动器械、桌面玩具等)

  植物类(农作物、蔬菜、水果及其他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动物类(动物身体的某一部分或残留物,如贝壳、羽毛、蛋壳、骨骼、珊瑚等)

  三、指导制作玩具。

  1、从材料自身的特点出发,考虑自制玩具的可能性

  体积:体表的外形像什么?怎样巧妙利用?

  容积:内部是否有容积?怎样利用?

  截面:其横截面、纵截面的形状和内层结构是否可以利用?

  累加性:多个物体从不同角度累加或重叠组合后是否可以利用?

  2、从所需制作的玩具出发,考虑利用材料的可能性。

  利用技巧:

  ⑴根据材料的性质选用合适的辅助材料、工具及特殊的技法。如水果、蔬菜制中可用大头针、牙签连接、镶嵌;而玉米皮、秸秆制作中就需要用绳、线,贝壳、蛋壳、石子要用水、彩色笔帮助组合造型;而玉米皮、长叶草、柳条等只有用编结技法才能充分表现其特色。

  ⑵制作中保持自然素材自身原有的特色。如大松果壳表面呈鱼鳞状,制作时,便可以利用其作鱼身、鸟身、插入松针作小刺猬等,都比较生动形象。

  ⑶制作后的玩具应该美观安全,并尽可能保持材料原有生命力。有些自制物存在不安全因素,在制作中要排除。有些自然物是个生命体,制作成玩具后要设法保存其生命力。

  四、活动总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自制玩具这一活动自始至终保持着高昂的兴趣,每天向老师汇报着他们的制作情况。面对学生亲手制作的玩具,有一种久违的感觉,我深深的体会到。

  1、“自制”玩具是一个动脑、动手,调动孩子全员积极参与的过程。

  从确定做什么,找什么材料、制定计划、尝试制作,不断修改、补充,最后形成一个与最初想法较一致的“玩具”。这个过程,本来就是“玩”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创造“玩”的过程,它使孩子主动参与及获得成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激励了孩子的创造与实践。

  2、自制玩具过程有利于孩子了解“玩具”。

  在提问想了解玩具那方面的知识时,有些学生提出了想了解玩具是怎样做出来的,有了自制玩具这个过程,可以使孩子明白地了解玩具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认知能力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3、自制玩具创造了多人参与的可能性。

科技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篇四

]

科技教育活动方案设计(最新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