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归来》教学方案【优秀3篇】

时间:2017-08-08 07:38:3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大雁归来》教学方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 《大雁归来》的背景介绍和作者简介。

2. 文本分析和阅读理解。

3. 创作活动:写一篇关于大雁归来的作文。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新课

通过引入一张插图或一段视频,引起学生对大雁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Step 2:背景介绍和作者简介

通过课堂讨论或小组合作,让学生了解《大雁归来》的背景故事和作者的写作动机。

Step 3:文本分析和阅读理解

教师分发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标注和理解。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答以下问题:

1. 故事中的大雁为什么要迁徙?

2.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们是如何帮助大雁的?

3. 故事中的农田改造对大雁有什么影响?

Step 4:创作活动

让学生自由发挥,以《大雁归来》为题材,写一篇关于大雁归来的作文。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描述大雁的迁徙过程和原因。

2. 介绍主人公的善良和勇敢。

3. 讲述农田改造对大雁的影响和意义。

Step 5:展示和分享

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文,可以进行小组评比或班级展示,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评估:

1. 学生对《大雁归来》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在创作活动中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3. 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分享中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大雁归来》教学方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1. 《大雁归来》的背景介绍和情节梳理。

2. 观察和描述:描绘大雁的特征和行为。

3. 创作活动:设计一个大雁迁徙的地图。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新课

通过一段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大雁的特征和行为,并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Step 2:背景介绍和情节梳理

通过课堂讨论或小组合作,让学生了解《大雁归来》的背景故事和情节,并梳理主要的事件和转折点。

Step 3:观察和描述

让学生观察大雁的特征和行为,然后进行口头描述。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1. 大雁的外貌特征:大小、颜色、形状等。

2. 大雁的行为习惯:迁徙、觅食、休息等。

3. 大雁的生存环境:湖泊、农田、山区等。

Step 4:创作活动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大雁迁徙的地图。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1. 大雁迁徙的起点和终点。

2. 沿途的重要地标和自然景观。

3. 大雁迁徙的路线和时间。

Step 5:展示和分享

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设计的大雁迁徙地图,并进行小组评价和分享。可以鼓励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提问和交流,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教学评估:

1. 学生对《大雁归来》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在观察和描述中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学生在创作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大雁归来》教学方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知识:1.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

2.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3.了解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

能力:1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训练学生们概括能力、理解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三.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几个难句。

四.教学安排:—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每当萧枫的秋季,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时常可见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飞行的`鸿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单行横空,宛如一个“一”字,双行交叉,形成一个“人”字,如纪律严明的军队般,行动划一。今天我们学习《大雁归来》,看看这篇文章能为我们增添哪些有关雁的记忆。

二.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要点,把握文意:提问:

1.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哪些个性特点?

明确:文章描写了三月大雁的归来,觅食前后的鸣叫,孤雁,四月间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

大雁是具有灵性的侯鸟,是报春使者,善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

《大雁归来》教学方案【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