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精简6篇)

时间:2018-07-05 03:28:4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篇一

随着学生课业负担的增加,大课间的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实施大课间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活动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1.1 目的: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1.2 意义:大课间活动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安排和精心设计的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活动内容和形式

2.1 活动内容: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我们将开展多种多样的大课间活动,包括体育运动、文艺表演、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等。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2.2 活动形式:我们将采取集体活动和个体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大课间活动。集体活动包括班级集体活动和年级集体活动,通过班级和年级的集体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个体活动包括学生自由选择的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参与相应的活动。

三、活动组织和管理

3.1 活动组织:我们将成立活动组织委员会,由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负责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活动组织委员会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活动内容和形式,并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

3.2 活动管理:我们将建立健全的活动管理制度,包括活动场地的安排、活动时间的安排、活动人员的统计和管理等。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活动的监督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四、活动评估和反馈

4.1 活动评估:我们将建立活动评估机制,对每次大课间活动进行评估和反馈。评估内容包括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和效果、活动的创新和实用性等。评估结果将作为改进活动的依据,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4.2 活动反馈:我们将定期向学生和家长反馈活动的情况和效果,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案,我们将更好地组织和实施大课间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活动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我们相信,在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大课间活动将成为学校的亮点和特色,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篇二

大课间活动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实施大课间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活动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大课间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大课间活动的意义在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活动内容和形式

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来确定,包括体育运动、文艺表演、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等。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活动的形式将采取集体活动和个体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体活动包括班级集体活动和年级集体活动,通过班级和年级的集体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个体活动则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应的活动。

三、活动组织和管理

我们将成立活动组织委员会,由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负责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活动组织委员会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活动内容和形式,并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活动的管理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活动场地的安排、活动时间的安排、活动人员的统计和管理等。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活动的监督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四、活动评估和反馈

我们将建立活动评估机制,对每次大课间活动进行评估和反馈。评估内容包括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和效果、活动的创新和实用性等。评估的结果将作为改进活动的依据,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需要定期向学生和家长反馈活动的情况和效果,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案,我们相信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实施大课间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活动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我们将共同努力,使大课间活动成为学校的亮点和特色,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篇三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4.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二、活动地点

  学校田径场、篮球场、及校道。

  三、活动结构

(整个活动过程都在音乐的旋律下进行,历时30分钟)

  1、出队:

  2、准备部分:广播体操

  3、基本部分:形式多样的活动项目20'

  4、结束部分:放松与归队3'

  四、活动进程。

  1、出队(按照行政班集合,在动感音乐下跑步进入操场)

  要求:各班体育委员组织本班同学集队,队伍整齐有序,听指挥跑步进场。

  2、广播体操要求:播放广播操音乐,做操节奏感强、整齐、有力,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

  3、形式多样的活动项目

  活动内容:篮球、排球、游戏、毽子、羽毛球、跳绳等。

  五、朱庄中学大课间活动安排表

  1、活动时间

  9:20——9:50(9:20—9:27广播操)

  2、活动项目、场地安排

  羽毛球:北楼西路道

  乒乓球:乒乓台区

  绳、毽:南楼小操场

  橡皮筋、呼啦圈:田径场

  排球:排球场

  篮球:篮球场

  3、人员安排

  1、体育教师负责活动的组织、指导。

  2、班主任或留班教师负责本班的活动管理,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3、各班体育委员负责器材的借还。

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篇四

  一、指导思想: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意见)精神,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决定开展大课间活动,以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的时间,增强学生体质,,促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实施措施

  (一)建立保障体系统,确保大间活动有序开展

  1、时间保障。学校作息时间相应调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为每天上午9:20---10:00这段时间,早操包含在大课间活动里,早操结束后进行分班、分年级活动。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遇阴雨天改在室内进行,如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

  2、制度保障

  为使大课间活动有章有序,杜决活动开展随意性,要求各年部班级班主任课教师、任课体育教师组织负责,学校建立督查制、班主任现场督促、艺体教师指导制、大课间评比等制度,保证大课间健康进行。

  3、人力、物力保障

  要求教师全体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指导者和学生的保护者,师生共活动,这既体现了国家所提倡的身心全面健康目的,双能体了师生融洽关系,有利于构建绿色校园、和诣平等的师生关系。大课间活动器材由学校提供大部分,另一部由学生自已提供一部分来充实大课间活动。

  4、安全保障

  每次活动前班主任向学生进行简短的思想工作,并要求学生穿运动服装,活动要分年级分班划定活动区域,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区域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确而乱现向,要求班主任体育教师现场参与活动指导。保障活动安全。

  5、组织保障

  动真正落实到实处,促进该项活动高质量进行。

  (二)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

  1、实考核激励

  大课间活动情况和效果纳入三项红旗竞赛和班主任、教师岗位考核,同时学校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定期平比,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为文明班级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

  2、鼓励活动创新

  大课间活动除时间有具体规定、保证外,在活动形式、内容、空间上学校均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学校可发挥现有资源优势,打造学校特色,学校鼓励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班主任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干,开发创新体育、舞蹈、球类游戏等多种项目。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

  1、队形队列

  2、两操和体育趣味活动

  3、长跑活动

  4、放松活动

  四、注意事顶

  1、大课间开始一段时间必须由体育教师班主任同时到场负责管理,做到必须的技术指导,等活动进行正常时副班主任指导教师可轮换管理。

  2、加强安全防范管理,各班主任可多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参加各项活动。使大课间健康的进行,绿色校园,运动课间,让校园运动长久、让生命更加丰采。

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篇五

  一、指导

思想

  为认真贯彻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精神,提高体育活动质量,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让学生有选择的参与体育、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励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进行锻炼。

  3、提高学生的同伴交际、竞争意识和协作能力。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4、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校传统项目跳绳和踢毽运动的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5、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组织学生练习体质健康测试内容,为检查做好准备,争取优异成绩。

  (二)原则

  1、改进学校大课间活动,优化大课间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能自觉锻炼。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3、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条件,尽力提高活动有效性,发挥其育人效益。

  三、实施措施

  1、校长室统筹管理,大队部具体组织实施,体育组、各班主任及配班教师作好相关安全工作,确保活动有效有序开展。

  2、体育教师负责师生体育项目培训和开发,体育组做好大课间场地指挥。

  四、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组长:许建锋(校长)副组长:姜耀清(副校长分管体育)

  成员:吴建彬、蒋旭良、宋碧辉、俞建锋、王国新、蒋振华、

  活动协调组:

  组长:宋碧辉副组长:王国新

  成员:顾习军、蒋振华、蒋红其

  五、活动形式

  (一)时间: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后(8:40—9:10)下午第一节课后(2:00---2:15)

  (二)活动形式:

  1、活动以增强学生体质,体现学生特长为根本,活动内容要体现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锻炼。

  2、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年段为组织,体现学生自主、创新的精神,力求各种活动在合作与竞争的氛围中完成。

  3、安排活泼多样的武术、游戏、身体素质练习、器械练习、舞蹈练习等内容。体现快乐校园,快乐体育,快乐成长的新理念。

  (三)活动项目:

  分常规项目和自选项目两类。常规项目必须人人学会。

  规项目:跳长绳、短绳、踢毽子

  1.自选项目:

  1~3年级室内活动(雨天):扳手腕、击鼓传花、抢座位、纸球入篓。

  4~6年级室内活动(雨天):拾子、棋类游戏、游戏棒、叫号起立。

  1~3年级室外活动:跳皮筋、接力赛、丢手绢、拍手游戏、、角力游戏、老鹰抓小鸡。体质测试项目: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米。

  4~6年级室外活动:羽毛球、板羽球、小篮球、乒乓球、小排球

  体质测试项目:立定跳远、50米、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和跳绳。

  以上这些活动项目供各班参考和选用,全体教师可以集思广益,挖掘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所需活动器材请正、副班主任及早安排。

  六、分散活动场地安排

  一年级:1、2号楼间东面天井;

  二年级:1、2号楼间西面天井(包含小篮球场)

  三年级:2、3号楼间天井;

  四年级:(1)班和(2)班校门大通道,(3)(4)班在操场活动

  五、六年级:操场。

  七、管理措施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采用教师集中学习、黑板报、校园广播和红小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大课间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和增强体质,开阔心胸的作用,使师生达到共识:大课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带动学校的其他工作健康和谐的向前发展。

  (二)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为使大课间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高质量的进行,我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以外,还要在制度上为大课间活动给予保障。(领导督导制、体育组负责制、教师量化管理制、课间操评比制)。

  (三)重视全面,安全监督

  为了使大课间活动顺利的进行,我校切实加强集体活动的安全管理。即要求全校师生在活动中要做到“三个必须”:活动前必须对学生集中进行安全教育;必须制定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必须有完善的教师安全监督制度。在活动中学生如果有特殊要求的必须及时与值日教师交流,并征求值日教师的同意。通过全面的安全管理使学生能开心的活动,放心的游戏,真正体验大课间活动给学生带来乐趣。

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篇六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广泛开展师生阳光体育运动,通过开展冬季长跑活动,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增强体魄。

  二、参加人员

  全校师生

  三、活动项目

  1.基本项目:长跑+体育活动

  初三年级每周一、三、五进行冬季长跑活动,二、四体育活动。

  初一、初二年级每周一、三、五体育活动,二、四进行冬季长跑。

  2.体育活动项目:广播体操、跳长绳、跳短绳、跳皮筋、踢毽子、呼啦圈、轮滑、羽毛球、排球、拔河等。

  四、长跑的路线:

  1.初一年级跑步地点:大操场塑胶跑道1---4道内。

  2.初二年级跑步地点:大操场塑胶跑道5---8道内。

  3.初三年级跑步地点:大操场塑胶跑道

  各班站成广播操的队形,三条纵队集体慢跑三圈。

  五、实施措施

  1、每天上午两节课后各任课教师不得拖堂,全体同学迅速到指定场地集合,由班主任协助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参加长跑。

  2.三个年级在长跑时必须在指定的跑道内进行长跑,不得跑到其他年级的场地,特别是初一、初二年级。我们将在第四道跑道上画出一条白色的线以示区别。

  3、各班要保证学生全员参与,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可以灵活安排,如,体质较弱的学生可进行跑走结合的活动。有病有事不能参加长跑的,提前得到班主任核实批准,方可不参加。其他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班主任老师要清点人数,对学生参与情况的检查纳入班级量化。

  4、活动结束后有相关老师组织学生迅速回到教室,做好上课准备。

  5、提倡教师领跑,锻炼身体,追求“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六、评选与表彰

  学校将对学生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分别评选出最佳运动班级和最佳运动学生。

  以上是我们这次活动的方案,希望全体师生踊跃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全身心地投入到阳光体育活动中去,强健我们的体魄,展示我们的活力,让运动成为我们终身的兴趣爱好,让健康成为我们全面发展的不懈追求。

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精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