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活动方案(通用6篇)

时间:2011-08-06 06:15:3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诵读活动方案 篇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习惯。诵读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在学校中,我们也应该加强对诵读活动的开展与推广。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种诵读活动方案,以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习惯。

一、活动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诵读活动,让学生能够流畅、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2. 增强学生的阅读习惯。通过诵读活动,让学生能够主动阅读,培养他们的兴趣和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诵读活动,让学生接触到各种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活动内容

1. 选取适合年龄段的诗歌、散文、寓言等文学作品。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阅读水平,选择一些简单易懂、富有意境的文学作品。

2. 分组进行诵读比赛。根据学生的人数,将他们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作品进行诵读比赛。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让他们自由选择作品。

3. 评选优胜组和优秀个人。根据诵读的准确度、语言表达的流畅程度、语气的把握等方面进行评选,选出优胜组和优秀个人,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

4. 开展诵读分享会。让优秀的诵读者有机会分享他们的诵读经验和感受,让其他学生受到鼓舞和启发。同时,也可以邀请一些专业的演员或诵读者来校进行诵读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三、活动安排

1. 活动时间:每周一次,每次诵读时间为30分钟左右。

2. 活动地点:可在学校的报告厅或多功能厅进行,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良好的音响设备。

3. 活动组织:由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共同负责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活动。

4. 活动宣传:将活动的目的、内容和安排通过学校的校园广播、班级公告等方式进行宣传,让学生和家长们都能了解到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通过以上的诵读活动方案,相信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习惯。希望学校能够重视并积极推行这一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诵读活动方案 篇二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注重实用性。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文学的魅力和对人的影响力。诵读活动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学表达方式,正在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艺术修养,我们决定开展一系列的诵读活动。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具体的方案。

一、活动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诵读活动,让学生能够流畅、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2. 增强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通过诵读活动,让学生接触到各种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诵读活动,让学生欣赏到经典文学作品的美,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活动内容

1.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我们将选取一些经典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供学生阅读和诵读。

2. 分组进行诵读比赛。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兴趣爱好,将他们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作品进行诵读比赛。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让他们自由选择作品。

3. 举办诵读会和分享会。每个小组可以定期举办诵读会,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诵读成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分享。

4. 邀请专业的演员或诵读者来校进行讲座和示范演出。通过专业人士的指导和示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诵读的技巧和艺术。

三、活动安排

1. 活动时间:每周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为1小时左右。

2. 活动地点:可在学校的报告厅或多功能厅进行,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良好的音响设备。

3. 活动组织:由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共同负责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活动。

4. 活动宣传:将活动的目的、内容和安排通过学校的校园广播、班级公告等方式进行宣传,让学生和家长们都能了解到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通过以上的诵读活动方案,相信能够有效地弘扬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艺术修养。希望学校能够重视并积极推行这一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诵读活动方案 篇三

  活动宗旨:

  活动举办小学生诗歌朗诵比赛,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普通话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与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沐浴文化的恩泽,接受传统的洗礼,享受阅读的快乐。

  活动主题:

  吟诵诗词,书香校园。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热情,使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借优秀诗歌朗读的平台,更新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对诗词浓厚的兴趣。

  参赛对象:

  六一班所有学生。

  活动要求:

  1、学生参赛的诗词是学生认识的或感兴趣的。参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切合主题,适合少年儿童朗诵。

  从诗词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综合评分。

  2、参赛采取抽签为序。

  3、参赛选手必须脱稿朗诵。

  4、参赛选手必须用普通话朗诵。

  5、选手朗诵时间为3——5分钟

  6、各班可在朗诵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可播放背景音乐,以创造良好的欣赏情境,获取良好的艺术效果。

  7、朗诵要求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表情达意、仪表得体大方具有感染力。

  活动步骤及过程:

  1、任课老师宣布诗歌朗诵会的意义、活动设想及注意事项;

  2、每位同学认真收集自己喜欢的诗歌,并要谈谈自己喜欢这首诗歌的原因。

  3、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诗歌相互交流,并互相朗诵,作好准备;

  4、选出对诗歌有一定欣赏能力、有一定文学基础的同学担任评委,并宣布优秀诗歌评选的标准;(也可请相关老师担任评委)

  5、在班级中举行诗歌朗诵会,组织学生评委选出优秀诗歌朗诵者名单;

  6、请老师或学生给获奖的同学颁奖;

  7、将学生选出的部分优秀诗歌贴于班级布告供其他学生欣赏;

  8、请获奖同学以座谈会的形式畅谈自己的对诗歌欣赏的感受。

诵读活动方案 篇四

  为了更好的推动教科局的阅读工程及我校的读经诵典的水平,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全校师生深入体味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达到人人都能背诵经典的要求。我校特制定了活动方案,以促使全体师生更加积极背诵经典古诗文。

  一、活动目标:

  (一)质的方面

  1.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积淀孩子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然后浩浩荡荡地走向世界。

  2.探索开展传统经典诵读和丰富学生人文底蕴,培育民族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相互关系。

  3.诵读中华优秀古诗文对提高儿童智力,发挥学生潜能的研究。

  4.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力争总结出一些值得推广的教学案例,教学方法。探索适应新课标要求的传统经典文化诵读的形式和方法。

  (二)量的方面

  1.每学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词15首。背诵格言警句、名人名言、谚语、歇后语各10句。

  2.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够整体感知古诗写了什么。能够初步意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把古诗文诵读活动融入生活,拓宽学习的渠道。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古诗文,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

  5.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欣赏古诗文的能力。

  6.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积极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活动内容:

  (一)对培养学生热爱和诵读中华优秀古诗文的方法、途径的研究。

  (二)诵读中华优秀古诗文对提高儿童智力,发挥学生潜能的研究。

  (三)对做人、做新世纪中国人所具备的素质进行研究。

  (四)对做新世纪中国人学校家庭共育方法的研究。

  三、活动过程:

  (一)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1.在教室显眼、学生看得到、摸得着地方补充装饰古诗文的内容。

  2.每天定时间朗诵,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通过系列的活动,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3.利用教室外边的宣传栏出一期诗文专刊。

  4.有条件的班级在教室张贴、悬挂师生的诗文书法作品。

  5.充分利用好黑板报,让教室的墙壁动起来,开辟“古诗乐园”、“今日格言”、“精彩段落”等栏目。

  6.图书室面向学生开放,保证借书渠道畅通,并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到阅览室读书。

  7.古诗文背诵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必须营造班级、家庭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优化背诵的文化环境。鼓励学生家长为孩子订阅报刊、购买图书,建立小书柜,班级将评比出优秀家长,家长作为特邀佳宾,将出席班级组织的有关诵读活动。

  (二)精心筛选,编制古诗文背诵篇目。(附表一、表二、表三)

  (三)因地制宜,诵读的形式丰富多样。

  1.集中指导。班级的黑板上方留有“每周诗角”和“成语沙龙”两块园地,每周由书法比较好的同学书写一首古诗,作为每周的必背篇目,教师在诵读课上进行音、韵律及抑扬顿挫的背诵指导。

  2.分散训练。每天老师都要布置相应的古诗文背诵作业,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背诵。

  3.注重活动渗透。

  (1)唱古诗选择适合的民族音乐,真正把诗变成歌,更易背诵。

  (2)对古诗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检测古诗的背诵情况。

  (3)诵古诗齐声背诵,声势浩大,使学生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宏大和壮美,油然产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4)赛古诗各班定期举行古诗擂台赛。

  (5)画古诗我们让学生根据对古典诗文的理解,想象古诗的意境,用绘画的形式把古诗的内容画出来。

  (6)古诗改写要求学生根据古诗内容将其改写成散文、记叙文等,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4.加强指导,领会诵读方法。

  (1)寓背诵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动中读背。

  在动态的表演中进行背诵。传统的读书、背诵方法重在语感的传达,缺少动态的体验。诵读应该是:在得意之处,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心花怒放;在愤怒之时,眉倒竖,眼圆睁、拍案而起;诵读应该吐人之心声,展人之神采,舒人之动作。应该是全身心地投入,全方位的展示,与文本神谋,与作者心印,如同一把锋利的刻刀,能够在学生记忆的底板上划下深深的印痕。在动态展示的过程中令学生心驰神往。

  (2)据意而育,分门别类,在横向的对比中进行背诵。

  诗按内容来分,有写景的,有叙事的,有抒情的,在背诵的过程中,可以把表达同一主题的诗整合到一起,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理解上的难度,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横向的对比中感悟诗的情韵。例如可以让学生搜集以“送别”为主题的诗,把《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等诗归纳到一起。

  (3)据时而背,借助季节变化,跨越时空界线,穿越时光隧道,面对自然风光,身临诗中境界,把诗人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化为眼前大千世界。这种方法是根据古诗文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背诵,例如春天来临,万物复苏,花红柳绿,春光烂漫,就可以让学生背诵与春有关的古诗《草》、《早春》、《清明》、《绝句》等,让学生浸润于自然风光与翩翩诗情之中。当盛夏来临之际,可让学生背诵与夏有关的诗文,如《小池》、《夏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步入了秋的高远,让学生背诵《秋思》、《秋浦歌》、《枫桥夜泊》、《明月几时有》;当隆冬到来时,可让学生背诵《梅花》、《卜算子咏梅》、《江雪》等。

  (4)创设背诵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音乐走进课堂,用音乐烘托情感,为学生配乐诵读;要用动态的画面展示诗文中描绘的风光,让学生看图背诵……

  (5)多种形式综合背,走出机械背诵的狭窄胡同。

  为了调动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兴趣,可以采用两人赛、小组赛,可以限时背、师生背、快背、慢背、轮换背、接龙背,可以据意背、据时背、据画背,可以抄写背、听记背、问答背等。要让多种形式的综合背,交织于学生背诵的过程之中,要让灵活而富有变化的方式激发起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诵读活动方案 篇五

  一、活动目的:

  经典诗文是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人类伟大的精神财富。为进一步促进全校师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倡导阅读经典,与高尚对话,与智慧碰撞,在诵读中继承弘扬优秀文化遗产,营造书香校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普通话和朗诵水平,特举行经典美诗文诵读比赛活动。

  二、活动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弘扬校园文化

  三、选文要求:

  参赛的经典美文需围绕“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优良传统”为主题,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展示当代儿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推进全市”思想道德建设六项引领行动“的发展。

  四、活动过程:

  1.以学年为单位,人数在6--50人

  2.语文老师负责诵读指导,协助做好各种材料准备(诵读文本和背景音乐)。

  3.4月26日—5月8日,参赛人员自行布置任务,自主排练。

  4.5月10日前,以学年为单位,把本学年的诵读内容及参赛选手名单报少先大队辅导员。如有配乐,需提前交到政教处。

  5.5月9日在四楼大会议室举行经典美文诵读比赛。

  6.经学校教师评选小组评选出2个精选节目,上报穆棱市教育业务股,参加市里评比

  五、活动要求:

  1.以学年为单位参赛,单人或组合均可,不得弃权。参与人数上可以单人、双人、多人;参与形式上可以上齐诵、领诵、表演诵等。

  2.赛前,请语文老师悉心指导,在选编内容、朗诵形式等方面给予指导,确保本次比赛活动的丰富性和实效性。

  3.参赛内容:红色经典:革命传统诗文、经典论著;国学经典:古典文集类;地方文化经典;丹江文化类。时间限制在8-10分。

  4.比赛顺序:抽签确定比赛顺序,主持人主持。

  5.比赛地点及时间:四楼大会议室,20XX年X月XX日下午。

  6.设奖办法: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其余为三等奖,获得一等奖的班级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

  六、评比细则:

  1.诗词内容: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具备较高的文学欣赏性、还有一定的爱国教育宣传性。

  2.语言表达:普通话标准,语言流畅,正确把握诗词节奏,有诗韵。(20分)

  3.感情处理:在诵读中较好地融入情感,富有表现力,诗情并茂。(25分)

  4.表演形式:团体赛,表演形式大胆创新展现班级特点,形式与内容配合恰到好处(20分)

  5.仪态风度:服装整洁,精神面貌良好,进退场整齐有序,朗诵大方镇定,台风好。(15分)

诵读活动方案 篇六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

  阅读是一项伴随孩子生命成长的长久工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95年起,将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目的是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推广阅读和写作。学校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地方,家庭是孩子栖息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学校是孩子一生受教育的两个重要阵地。家校、社会携手,开展“好书伴我成长”亲子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培养孩子读书习惯,从小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发明创新、自主知识产权意识,营造书香社会氛围。

  二、活动组织及职责分工

  主办单位:xx市xx区出版物反盗版协会

  xx市xx区知识产权局

  xx市xx区教育委员会小教科

  xx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德育研究室

  承办单位:xx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京南卫星图书城基地

  三、活动对象:

  xx区五万多名小学师生、家长

  四、活动主题

  读书伴我成长

  五、活动时间:

  20xx年4月至6月

  六、比赛内容:

  小学协作区初赛和区级决赛现场亲子诵读展示活动;

  七、组织形式

  1.全区各学校在校级开展诵读比赛活动的基础上,推荐参加区级现场赛。

  2.区级展示。诵读展示活动分低、中、高三个学段组织,由专家组现场评审。统一标题:好书伴我成长——大兴区第六届“京南杯”小学生诵读大赛。

  八、活动要求

  (一)诵读展示活动

  1.诵读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类,革命历史题材类,科普科幻、发明创新、知识产权理念类等等,内容要求积极、健康、适切。时间在3-5分钟(可配乐)。

  2.诵读形式:亲子诵读

  3.时间安排:

  3月进行校级初选。

  3月28日前直接跟班主任报名,年级组长统计报名人数

  4月16日将参赛视频(最好是刻录成光盘)交给班主任

  4月16日-18日学校评审组(其他年级老师代表、外聘专业教师、家委会代表)进行评选

  4月13日之前区级展示报名。

  4月23日区级现场展示。

  4.奖项设置:活动将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

诵读活动方案(通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