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学科实践活动方案【优质6篇】

时间:2011-05-07 02:17:3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科学学科实践活动方案 篇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小学科学学科实践活动方案。

1. 实践活动名称:植物生长观察

活动目的:通过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命特征和生长环境的影响。

活动步骤:

- 学生自行选择一种植物,并在花盆中种下种子。

- 学生每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发芽、生长速度、叶片的数量等。

-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植物的生长规律,并做出相关的总结。

2. 实践活动名称:水的沸腾实验

活动目的:通过观察水的沸腾过程,让学生了解水的变态特征和温度的影响。

活动步骤:

- 学生将一定量的水倒入锅中,并放在火上加热。

- 学生观察水的沸腾过程,并记录水开始沸腾的温度。

-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水的沸腾规律,并探讨温度对水的沸腾的影响。

3. 实践活动名称:磁铁吸引实验

活动目的:通过观察磁铁的吸引作用,让学生了解磁性物质的特征和磁场的作用。

活动步骤:

- 学生使用磁铁吸引一些常见的金属物质,如铁钉、铜片等。

- 学生观察被磁铁吸引的物质,并记录吸引的情况。

-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磁铁吸引的规律,并探讨磁场对物质的作用。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科学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同时,这些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学科实践活动方案 篇二

随着科学教育的发展,小学科学学科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小学科学学科实践活动方案。

1. 实践活动名称:物体的浮沉实验

活动目的:通过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让学生了解物体的密度特征和浮力的作用。

活动步骤:

- 学生选择一些常见的物体,并将它们分别放入水中。

- 学生观察并记录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并观察物体的形状、材质等因素对浮沉的影响。

-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物体的浮沉规律,并探讨浮力对物体的作用。

2. 实践活动名称:光的折射实验

活动目的:通过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情况,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征和折射定律。

活动步骤:

- 学生将光线射入不同介质中,如水、玻璃等。

- 学生观察并记录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情况,并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

-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光的折射规律,并探讨折射定律的原理。

3. 实践活动名称:电路连接实验

活动目的:通过搭建简单的电路,让学生了解电流的流动特征和电阻的作用。

活动步骤:

- 学生使用导线、电池和灯泡等器材搭建简单的电路。

- 学生观察灯泡的亮灭情况,并记录电路中的电流的流动情况。

-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电流的流动规律,并探讨电阻对电路的作用。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同时,这些活动也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小学科学学科实践活动方案 篇三

  一、活动主题:

  培养学生实践活动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设计意图:

  在三到六年级的科学教材里,都涉及了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内容,如:三年级的《观测风》、四年级的《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五年级《垃圾处理考察》、六年级的《绿色社区调查》等,为了上好这些内容,必须让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大自然里,社区里实地考察、观察,通过调查研究,写出自己的研究报告。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达成教学目标。

  三、背景分析:

  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科学学习,已经掌握了很多调查研究的方法,自己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调查,会对调查来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展示自己的调查研究成果,这也是对学生科学素养的一次全面考核。

  四、活动目标:

  1、使学生学会制定调查计划,能用适当的方法开展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写出调查报告。

  2、通过调查研究,使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3、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

  五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活动前,确定好实践活动的时间、地点;准备好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材料。

  2、学生准备:以组为单位,制定好研究计划。准备好记录本、瓶子、镊子、照相机等。

  六、活动时间:

  各年级根据教材内容和进度,自主安排活动时间。

  七、活动过程:

  1、将每个班的学生按照居住地集中情况,分成若干研究小组,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做好活动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2、利用节假日,在家长的带领下,按照小组制定的计划,开展实地考察研究活动,获取第一手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

  八、活动成果的交流和总结: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对实践活动获取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以多种方式(图表、照片、统计图、调查报告等)进行表达与交流,展示实践活动的成果。

小学科学学科实践活动方案 篇四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我校少年儿童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此举办实验小学科技节活动。活动期间将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激发广大学生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促进学校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本次科技节以“体验创新”为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活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展示实验小学师生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

  二、活动主题

  放飞科技的梦想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7日―11月30日

  四、活动要求

  1、时间安排:

  11.7~11.9宣传动员阶段;

  11.10~11.25活动竞赛阶段;

  11.28~11.30总结表彰阶段。

  2、体现特色、突出个性。各班在组织活动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实效,做到以班为本,以学生为本,紧密结合我校科技教育方面的特色,注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发挥创造性、能动性,突出每个班级的个性特色。另外学校将在活动期间组织有关的指导活动。如:通过国旗下讲话举行“科技节”开幕式;红领巾广播电视台播放科普科技影片节目,让学生获得作文、制作等的创作灵感;科技信息组将会同美术组老师在课余时间安排科技绘画创作的讲座和指导。

  3、做到分工负责、责任明确、准备工作充分、宣传到位、发动有力、体现协作精神。各个活动的负责人要尽职尽力,全程参与,有始有终,确保本次科技节圆满、成功的进行和完成。学校将视情况专门设立优秀组织奖和科技辅导员奖。

  五、活动内容

  (一)科普宣传

  1、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做好校主题科技节宣传发动工作。

  2、校电子显示屏更改宣传横幅,组织各班进行以“放飞科技的梦想”为主题的板报设计与班级布置,创设浓郁的科技节氛围。

  3、利用红领巾广播进行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在师生中倡导热爱科学、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4、组织好《科学大众》的阅读、使用和比赛。

  5、举行以“放飞科技的梦想”为主题的大型图片展。

  (二)科普实践

  1、主题宣传

  以“放飞科技的梦想”为主题,邀请科学方面的专家举行科普讲座,向学生宣传科技节活动方案,并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各种比赛活动。

  2、科技小发明

  (1)参赛对象:各班组织学生开展小发明活动,每班上交1份科技小发明实物和作品介绍。

  (2)作品要求: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入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求创新、实用,贴近生活。作品要区别于普通的'小制作,鼓励原创。

  (3)上交时间:11月28日前

  (负责人:陈斌)

  3、科技小论文

  (1)参赛对象:3-6年级,三、四年级每班上交2篇科技小论文,五、六年级每班上交3篇科技小论文。

  (2)作品要求:观察类、实验类、说明类均可。针对发现的某一现象,通过观察、实验、文字说明或图解等方式写一份小论文。探究过程要完整,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等几个步骤;数据材料要准确,可附表格,图解,照片等。字数不限。

  (3)上交时间:11月28日前。

  (负责人:蔡敏)

  4、儿童科技幻想画

  (1)参赛对象:全校学生,每班上交作品不少于2份。

  (2)绘画要求:以“放飞科技的梦想”为主题,参展作品尺寸为210mm×297mm(A4纸),画种及材料不限,横竖均可,

  (3)参赛办法:作品一律在背面右下角贴标签,写上班级、姓名、作品名称。

  (负责人:洪颖琪、美术组)

  5、快乐动手

  人有多大胆,纸能有多长(测试时间2分钟)

  (1)要求:徒手撕1张A4纸,越长越好。

  (2)材料:A4纸2张(1张备用)

  (3)工具:双手

  (4)规则:

  1、制作纸条时,纸条不可断裂,发生断裂情况可以在较长段纸条上进行再制作,不可将已断裂的纸条以打结等各种方式再行连接;

  2、在测试区域,两名学生各按一段固定,悬空平行拉直,示意裁判测量边缘与边缘之间的垂直距离;

  3、测试时间2分钟,按照长度排出名次。

  (负责人:甘智刚、冯涛、马蓉)

  (三)成果展示

  11月28――29日评比黑板报、科普绘画作品、科技小制作。

  黑板报及班级布置按年级设一、二等奖。

  科普绘画作品、科技小制作、科技小报按年级设一、二、三名单项奖。

  六、总结表彰

  1、通过校园网站、红领巾广播、校报等多途径展示在科技节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学生作品。

  2、科技节闭幕式上颁发科技节“优秀学生奖”、“优秀组织奖”以及“优秀科技辅导员”奖。

小学科学学科实践活动方案 篇五

  一、活动目的

  1、通过顶不同形状的纸板和木棍,感受物体有重心;通过用作图方法寻找物体重心并用实践检验的过程,理解物体重心的存在是有规律的。

  2、通过亲手制作和调试重心玩具的过程,体验重心原理的应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遇事观察思考的习惯,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学生准备硬纸板1块、图钉1枚、螺丝帽1个、线1段、制作平衡玩具用的材料若干。

  2、工具:学生准备剪刀、铅笔、尺子、砂纸。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活动过程

  1、找一找:重心在哪里?

  通过顶方形、圆形及任意形状的纸板,感受物体重心的存在;用作图法寻找不规则纸板的重心,并成功地顶起不规则形状的纸板,从而加深对物体重心的理解。通过顶不同形状的木棍,在理解纸板重心的基础上,感受立体物的重心特点。

  2、做一做:“平衡玩具”

  利用前述活动得到的“只要使支撑物支撑在物体的重心处,物体就会平衡”的道理,动手制作平衡玩具,将已经掌握的关于重心的知识用于技术开发,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学生对科学与技术关系的理解。

  2、巧用小棍做游戏

  五、活动思考:

  “创造力人皆有之,创造力可以培养”,是创造学的的基本原理。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进行思维训练,使学生掌握思维的规律和技巧,就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小学科学学科实践活动方案 篇六

  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提升,进一步提高我区小学生动手实践、发明创造的能力。根据区教育局的统一安排,本学期将举行主题为小学生“学科学,爱创新”学科系列活动,具体事宜如下:

  1、参赛对象:三~六年级学生。

  2、参赛作品:科学小制作、小发明或自制教科书上的实验器材均可(要求配有说明书)。

  3、参赛名额:各中心校和直属小学每单位各1名。

  4、活动程序:

  第一阶段:(3月――4月)基层组织比赛,选拔参赛选手。

  第二阶段:(5月中旬)区教研室组织评比。(具体形式、时间另行通知)

  5、比赛要求:

  (1)3月――4月,基层组织比赛,选拔参赛选手。4月25日之前将参赛表(后附)发到区教研室小教组公共邮箱,联系电话:7174831)

  (2)各单位要将活动方案及具体安排(纸质)在2月29日之前上交区教研室。依据各单位活动安排,区教研室要下去巡视,了解有关情况。

  (3)基层组织比赛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学校对参赛的学生及辅导教师要给予奖励。活动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要留有痕迹,如相片、录像等,作为年终考核内容之一。

  (4)比赛结果设团体奖、个人奖。

  希望各单位严格按照安排事宜组织比赛,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小学科学学科实践活动方案【优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