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岑参边塞诗的特点

时间:2019-09-01 08:41:3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说明岑参边塞诗的特点

  岑参的诗歌较为集中于边塞题材,西域的奇丽风光,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本文就来分享一篇岑参边塞诗的特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说明岑参边塞诗的特点:

  盛唐自李白、杜甫之外,岑参以其边塞诗在诗坛占有一席之地。岑参两次出塞达六年,深刻的牛活体验和亲身阅历使他写出了许多斑斓光辉的边塞诗。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奇情壮采、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主要风格。归结其诗风的形成原因,首先归结于盛唐开明的政治环境,其次是盛唐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的文化气象,再是岑参两次出塞丰富独特的经历以及他个人对外部环境独特的关注与理解四方面。在边塞诗诗风特点上,岑参的边塞诗又可具体概括为“壮”“奇”两大代表特色。“壮”如:壮烈的志向,主要表现在诗人建功报国的'壮烈志向与宏伟抱负。壮伟的形象,表现在诗人笔下的众多雄壮、威武的边庭健儿形象。

  以及深邃旷远的壮阔意境,奋发向上,乐观执着,坚定不移的豪壮格调等。“奇”如:题材奇异,道人之所未见,叙人之所未闻,描写西域独特的景观,民俗,音乐舞蹈等。构思奇巧,立意构思新奇,出人意表,意象独造,充满奇思妙想。表现手法奇特,如想象奇异,修辞于法奇特,细节神奇等。语言奇异,如炼字奇,将口语运用到诗中,造语奇警等。另外还有诗体新颖,调、韵奇特的特点,岑参的边塞诗作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他的诗在《岑嘉州诗集》中三百六十首,其中约五分之一是在河陇、安西、北庭时所,这些诗歌题材广泛,以他独特的创作和审美给边塞诗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内容,既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又有强的传播意义,并且对于以中原文化为丰的唐文化中沉淀的民族心态也有很重要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岑参的边塞诗为人们提供了一条体验不熟悉的边疆事物、异域情调的途径,客观上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和相瓦理解。其次岑参边塞诗中豪迈慷慨,奔放昂扬,乐观积极的阳刚之气,对于盛唐文化审美情趣向壮美的转化具有直接的影响。

  岑参的边塞诗:

  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 碛中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4、《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5、《 山房春事》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6、《 秋思》

  那知芳岁晚,坐见寒叶堕。

  吾不如腐草,翻飞作萤火。

  7、《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8、《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梁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9、《 戏问花门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10、《 感遇》

  五花骢马七香车,云是平阳帝子家。

  凤凰城头日欲斜,门前高树鸣春鸦。

  汉家鲁元君不闻,今作城西一古坟。

  昔来唯有秦王女,独自吹箫乘白云。

说明岑参边塞诗的特点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