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英雄作文(精简6篇)

时间:2019-08-02 07:46:4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抗震救灾英雄作文 篇一

英雄的背影

地震来袭,生命面临巨大考验,但抗震救灾的英雄们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为灾区带来了希望和生机。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整个国家,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

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一位名叫李明的抗震救灾英雄冲进了震中的废墟中,不顾自己的安危,寻找被困的人们。他用尽全身力气,不停地挖掘,不停地寻找,直到最后一刻,他救出了十几名被困者。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展现了超乎常人的勇敢,还体现了对生命的无私关爱。他的行动让人们感动,让人们敬佩,他成为了地震中的一颗闪亮的星。

除了李明,还有许许多多的抗震救灾英雄们,他们是医护人员、消防员、志愿者等各行各业的人士。他们冲向灾区,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灾区人民提供救援和医疗服务,他们的奉献让人们无比敬佩。他们不计较个人安危,只顾着救助别人,他们的行动证明了人性的伟大和善良。

抗震救灾的英雄们并不是神话中的人物,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然而,面对巨大的灾难和危险,他们却能够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英雄”的真正含义。他们是生活中的榜样,是我们学习的对象,他们的事迹将一直激励着我们。

抗震救灾英雄作文 篇二

英雄的精神

地震是一场灾难,但也是一面考验人性的镜子。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一些人选择逃离,一些人选择畏缩,而一些人选择挺身而出,成为了抗震救灾的英雄。

英雄的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地震发生后的救援行动中,许多英雄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冲向灾区,用自己的力量为灾区人民提供帮助。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只想尽快地救出更多的人。他们的行动展示了人性的光辉一面,让人们看到了善良和勇敢的力量。

英雄的精神是一种无畏勇敢的精神。在地震灾区,救援人员需要面对废墟、泥石流和其他各种危险。然而,他们不畏艰险,不怕困难,毅然投身于抗震救灾的事业中。他们用自己的勇敢和坚强,为灾区带来了希望和力量。他们的勇敢行为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救援行动中,共同为灾区人民提供帮助。

英雄的精神是一种团结奋斗的精神。在抗震救灾中,不仅有专业的救援队伍,还有许多志愿者加入进来。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职业,但面对灾难,他们团结一心,共同为灾区人民奋斗。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只想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他们的团结合作,为抗震救灾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抗震救灾英雄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对人性充满了信心。他们的精神将一直在我们心中闪耀,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要向这些英雄学习,传承他们的精神,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每个人都可以发光发热,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抗震救灾英雄作文 篇三

  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已经过去了,但地震救援过程中的许多场景依旧历历在目,许多事,许多人,依旧撩动着我们的内心,激荡着我们的情感……巴金曾说过:“友情就像一盏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这句话,在大地震中,不止一次的听到,不止一次的见到,不止一次为这句话而伤心、流泪……困难与灾难是强大的,坚持与信心也是强大的。这两种强大的力量在战争、在对抗。即使灾难毁坏了我们的房屋,困难把我们置于死亡边线。但我们,仍旧不气馁、不沮丧。勇敢地面对明天,面对将来!林浩,这个名字我们都十分熟悉,他是一位2年级的小学生,他在大地震中表现出了一种特有的力量!虎头虎脑的林浩是一个懂事、可爱的孩子。地震中,他勇敢的救出了两名同学。谁能想到,这个在危难时刻勇于救人的小英雄,年龄仅有9岁。地震发生时,林浩两次救人,两次被压在楼板下面。每一次,小林浩都表现出惊人的成熟与镇定。第一次被压在楼板下时,他鼓励被吓哭的女同学:“不要哭,我们一起来唱歌吧。”

  在那首他们熟悉的《大中国》的歌声中,女同学镇定下来了。林浩几经努力终于爬出了废墟。死里逃生的林浩并没有离开,他勇敢的营救了两个被埋在废墟中的同学。当他再次跑进教学楼救人时,灾难又无情的降临了,垮塌的楼板把林浩又埋在了下面。这一次,是老师把他救了出来。当人们问林浩为什么去救人时,他平静地说:“因为我是班长!”六一儿童节时,林浩说:“以后,我要当工程师,要造震不垮的房子!”在他稚嫩的小脸上,洋溢着梦想的光亮……一句:“我是班长!”感动了所有的人们。这个“幼小的班长”身上体现出了“强大的力量!”在小林浩的心里,这场大地震是挥之不去的,可他用他那甜美的笑容,渐渐地让灾难、让困难望而却步。他用他那一句“我是班长!”,震慑住了死亡,感动了大家……在神话中,凤凰是生命顽强的象征。这种鸟一旦经历了生死离别,便会更加强大。在512的那次生死离别之后,许许多多的人都成为了强大的“凤凰”!在灾难中,他们不顾自身的安危,将他人转危为安。他们为重建后的家乡摸上了一抹永不褪色的温暖……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一本抗震纪念册,这里面包含着泪水,包含着欢乐,也包含着坚强……

抗震救灾英雄作文 篇四

  5月12日,汶川发生了大地震,有不少的学生们都十分的勇敢,为人着想,不管处境多么的困难,马健也是其中的一员。

  6月10日,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初三学生马健小臂上几道歪斜的伤痕依然醒目,那是他冒着余震的危险,独自在半垮塌的教学楼里挖刨4个小时救出同班同学的印迹。回忆那天的情形,马健告诉记者:“其实我也很害怕,但是害怕算啥子,我同学的命更重要!”

  5月12日,地动山摇之后,马健和几名胆子大的同学走近岌岌可危的教学楼,隐约听见倒塌的楼梯拐弯处传出哭喊声,仔细辨认,似乎是同学向孝廉的声音。他正打算去救,被赶来的老师制止:“这里有老师搜救,你们快到宽敞的坪坝去。” 然而到坪坝后,马健的心里始终有些不安:“老师他们肯定先救看得见、埋得浅的学生,向孝廉埋在里面,不知道老师找不找得到。” 随着夜幕的降临,这种不安更深了。摘着树上的樱桃充饥,马健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我坐在这里吃樱桃,向孝廉他们几个同学还压在底下,肯定好痛苦。”

  他想起以前读过的一个故事:一次地震后,一个班级的教室垮了,很多家长都放弃了,只有一名父亲坚持不懈地挖,终于奇迹发生了,救出了躲在角落里的孩子们。“我觉得这肯定是真事,我也应该像那个父亲学习,不放弃,去救向孝廉他们。”打定主意,晚上9点过,马健摸黑偷偷跑回学校。这时不仅下着大雨,且余震不断,大着胆子,马健走入已部分坍塌、非常危险的教学楼。“孝廉,你在哪里?”一声声呼喊叫醒了已有些昏沉的向孝廉。此时,向孝廉被压在一块水泥板下,四周全是碎砖碎瓦,将她与外面隔开来。

  这不是个容易施救的位置,不过马健并没有放弃。发现楼梯口的一块大预制板倒在旁边的一堵墙上,形成了三角形,马健决定从这里挖条通道接近里面的向孝廉。伏在坍塌的水泥板与地面之间40厘米高的狭小空间里,他一边用手清理向孝廉身边的碎砖碎瓦,一边鼓励向孝廉:“坚持,坚持住,你是我们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这点困难难不倒你!”“你会不会走啊?”向孝廉有些担心。“不会,就算我救不出你,我也会一直陪着你,等明天天亮大人来救你们。”马健坚定地回答。

  当时,看似镇定的马健心里也很慌乱,几乎几分钟就能感到一次余震。黑夜里,教学楼玻璃、砖头啪啪下落的声音,另一名同学遗体的冰凉触感,让又饿又怕又累的马健全身止不住发抖。“但我不能走,如果我走了,向孝廉肯定觉得没希望了,会坚持不住。”4个小时后,通道终于挖成,马健奋力拉出向孝廉,两个孩子抱头痛哭。

  我时常在想,如果马健不去就向孝廉,这个世界上就少一个年轻的生命,马健也失去一个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往往奇迹就出现在人们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上,我们要敢于挑战现实,奇迹就在眼前。

抗震救灾英雄作文 篇五

  现今,灾区的孩子们早已擦干眼泪,带着伤痕毅然走进帐篷学校,“安心学习,立德成才,报效祖国,回馈社会”是他们的肺腑之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段脍炙人口的文字,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崭新的诠释。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灾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为充分反映灾区少年儿童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的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高尚品质,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激励全国广大未成年人奋发向上、健康成长,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决定评选表彰一批“抗震救灾英雄少年”。

  当无情的灾难袭来,灾区那些稚嫩的生命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谁曾想,在灾难面前,他们竟然挺起了幼小的脊梁,让我们看到了不幸之中的大幸。他们的英雄气概、先进事迹和可贵精神,无论对孩子还是成人都有深刻教育意义。他们无私无畏,智慧勇敢,舍己救人;那种对死亡的藐视,对险境的淡定,对他人的无私,对逆境的坚强,对生活的热情,对关爱的感恩,让人刮目相看,令人肃然起敬,感动了全国亿万人民。

  我们感动于灾区少年的坚强和英勇。在这场灾害中,灾区的少年儿童经受了巨大的伤痛和磨难,同时他们也表现出了超常的勇气和力量。女学生高莹双腿都断了,双手也被砸伤,不仅一直没哭,还一边微笑,对大家说“要勇敢”。灾害来临之际,中学生雷楚年在2分钟内,两次返回教室,带领7名同学脱险。12岁的女生廖桐,本可以自己迅速逃生,但看到班里惊慌的女生,就果断地叫大家跟她跑,安全带出十余名女生。

  我们感动于灾区少年的智慧和乐观。很多幸存的孩子,在自救和互救上表现了惊人的智慧,在等待救援和获救后表现出罕见的乐观。他们知道保持清醒,用歌声驱赶恐怖、伤痛和困倦;他们懂得保持体力,用团结、友爱和鼓励支撑生命。小女孩邓清清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被困废墟80小时的男生薛枭,被救出来后第一句话是“叔叔,我要喝可乐,要冰冻的。”这句话逗乐了电视机前很多悲伤的中国人。

  我们感动于灾区少年的仁爱和感恩。女生马小凤和男生薛枭被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营救人员发现薛枭受伤严重些,但薛枭坚持说“先救她”,而马小凤则说“不,先救他,他的伤势比较重”。这种仁爱之心让救援人员为之动容。3岁的小男孩郎铮被救出后,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朝救出他的武警敬礼。一些逃过劫难的孩子,在路边向前来救援的人们致谢,有的甚至加入志愿者队伍,积极贡献出他们微薄的力量。

  苦难是良师,逆境出人才。现今,灾区的孩子们早已擦干眼泪,带着伤痕毅然走进帐篷学校,“安心学习,立德成才,报效祖国,回馈社会”是他们的肺腑之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段脍炙人口的文字,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崭新的诠释。这些坚强而可爱的孩子,让我们看到了灾区的希望,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英雄少年,时代骄子。让我们向这些少年英雄致敬,并伸出我们热情有力的双手,共同托举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抗震救灾英雄作文 篇六

  汶川特大地震使北川羌族自治禹里小学在劫难逃,刚从午睡中醒来的学生们的校园顷刻尘土四起,房屋垮塌,学校老师和一些小英雄们奋起救人。烟滚滚中,一个小身影闪现在已成废墟的教学楼的楼道上,他就是禹里小学六年级一班学生——熊弼呈。

  熊弼呈是个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爷爷熊庭贵将他扶养大。他平时成绩中上,比较贪玩。但地震发生当天,熊弼呈是最后一个冲出教室的。当他来到楼梯口时,楼梯已裂开一道两尺来宽的大口子,使他被困在二楼。但是他机智地抓住伸进楼梯的一棵树枝,纵身一跃,抱住树干,滑到树下,回到操场。

  他成功逃生后,第一件事想的不是逃到安全的地方,在他听到一名家长呼喊着孩子,这名家长的孩子是他认识的一名同学,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刻跑回到楼上。冲进已塌下的教室,才发现没人,当回到楼梯转弯处时,看见老师正在刨砖救人,他立刻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没多久,便把这位受了伤的同学救了出来。

  接着,他再次地跑回了救援现场,寻找着受伤的人。他发现一名女同学的右腿被砖墙压住,不能动弹。他立刻用手刨走砖块,用红领巾扎住女同学不断往外涌血的腿,背着她跑了出去。

  我们从中可以知道:熊弼呈这种在生死攸关时刻,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的精神是崇高的、是高尚的。假如每人献出一点爱,乘以十三亿,就会变成很大的力量;再大、再多的困难,除以十三亿,就会变得无比地渺小。我相信,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有灾区人们的自力更生精神,地震震不垮灾区人民的信心和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战胜,灾区人民一定可以度过难关,重建美好家园,胜利一定属于坚强的灾区人民!

抗震救灾英雄作文(精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