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俗作文(优秀6篇)

时间:2016-09-03 04:35:5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民族风俗作文 篇一

传统的中国民族风俗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在这里,我想重点介绍一下中国汉族的民族风俗。

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群体,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风俗,其中一项著名的风俗就是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在农历正月初一庆祝,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开始。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习俗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走亲访友、吃团圆饭等等。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是舞龙舞狮表演,舞龙舞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话传说,它象征着吉祥和幸运。

另外一个重要的汉族民族风俗是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在农历四月初四或初五庆祝,用来祭祀祖先和扫墓。在这一天,人们会整理祖坟,烧纸钱,祭拜祖先,并且会举行一些纪念活动。清明节也被称为“踏青节”,因为这个时候正是春天的开始,人们会踏青郊游,欣赏自然的美景。

除了春节和清明节,汉族还有许多其他的民族风俗,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人们欢庆的时刻,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通过参与这些民族风俗的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汉族民族风俗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使得它们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也吸引了许多外国人的关注和喜爱。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研究中国的民族风俗,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民族风俗作文 篇二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在这篇文章中,我想介绍一下我国的少数民族——藏族的民族风俗。

藏族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和四川等地。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藏族的民族风俗以藏传佛教为核心,它与藏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紧密相连。

在藏族的民族风俗里,最为著名的要属藏戏。藏戏是藏族人民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是一种集舞蹈、唱歌、表演和杂技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藏戏通常在节日、婚礼和其他庆典活动中演出,是藏族人民欢庆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

除了藏戏,藏族的民族风俗还包括藏族服饰、藏医药、藏族建筑等等。藏族服饰以藏袍为代表,它是藏族男女传统服装的一种。藏袍由精细的刺绣和饰边构成,色彩鲜艳,寓意着喜庆和吉祥。藏医药是藏族人民的传统医学,它综合了藏族的草地、草原、森林和高山的植物资源,具有独特的疗效。藏族建筑以拉萨布达拉宫为代表,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古代宫殿,也是西藏最重要的建筑遗址之一。

藏族的民族风俗不仅仅是藏族人民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和传承这些民族风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总之,民族风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传统和习俗,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了解和传承民族风俗,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民族风俗作文 篇三

  在茫茫的的大草原上,响彻着蒙古族男儿的声音。这就是蒙古族的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是蒙古语,“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每年六月初四开始。

  “那达慕”有着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记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了检阅自己的部队,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

  射箭是那达慕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为许多不同的部落,他们的经济生活大体可分为游牧经济和狩猎经济两种。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虽然狩猎经济的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但狩猎时期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却保留了下来,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射箭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

  那达慕大会一般举办7到9天,蒙古族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民族风俗作文 篇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藏族就是这些民族的其中之一。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吉青海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存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袍是藏族主要服装款式,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间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40公分高,扎上腰带。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落花领氆氇袍,男女穿的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衫高领女士多翻领,女杉的袖子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姿态优雅。

  藏族有着各种各样的礼仪。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的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这就是藏族,一个少数民族。藏族的服饰别具一格,多姿多彩,享誉世界。

民族风俗作文 篇五

  在不同的民族里,都有着不同的节日,都蕴含着不同的含义。对我们汉族中所有的人来说,最开心的节日就是春节。

  对我们来说,春节是最快乐的日子,在春节里,我们会长一岁,还会收到压岁钱,还能穿新衣。我们过春节时,都会把家里里外外的打扫干净。还有去街上买灯笼、对联、福字、窗花、还有买屋里需要贴的神灵。

  买回家后,把灯笼挂在屋里的四个角上,把对联贴在门的两旁,横联贴在门的上面。还要拿一个大点的福字倒着贴在门上,表示福到了。窗花有各式各样的,我做喜欢的事,就是把剩下的窗花上漂亮的图案剪下来,收藏好。令我最好奇的就是贴神灵,这神灵有很多种,少一个都不行,有时候晚上还需要给神灵烧香。

  每次拜年的前一天晚上,有些孩子都会迫不及待的把新年衣服全部穿上,好好的看一看,然后在脱下来放到一处。等着第二天醒来,孩子们就穿着新买的衣服去拜年。到了那里,晚辈们都会跪下,给长辈磕头,然后长辈们就给每个孩子压岁钱,去亲戚朋友家拜年,也会收到压岁钱,不管是小孩还是18岁以上的大孩子,到最后,孩子们都会把压岁钱交给家长,让家长保管。

  在春节的这几天里,所有的男女老少都过得非常开心,非常快乐。过完年后,大人就又开始忙了,孩子们就又开始了学习旅程。

民族风俗作文 篇六

  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那么每个民族中也有各种风俗节日,比如苗族,我最喜欢苗族的花山节。

  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定花村的人(又称花杆头)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踩花山”这天,首先由“花杆头”向前参加“踩花山”的人敬酒,祝福,随后宣布“踩花山”节开始。这时,花山场内外锣鼓齐鸣,鞭炮声,铜炮枪声此起彼伏,鲜花、朋旗迎风招展,各种欢庆活动先后开始进行。青年男女有的对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脚舞,有的跳狮子舞,还有的斗牛,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

  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过“踩花山节”。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伤心落泪。一年六月初六,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吹芦笙,这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从此后,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

  苗族花山节,是不是很热闹呢?有机会你也可以参加参加。

民族风俗作文(优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