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三呼“过河”的历史典故(精简3篇)

时间:2018-01-08 07:40:2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宗泽三呼“过河”的历史典故 篇一

宗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将领,他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被誉为“神勇宗泽”。然而,宗泽的名字也因为一个有趣的典故而被广为人知。这个典故就是宗泽三呼“过河”的故事。

据史书记载,当时宗泽所在的部队在一次战役中需要渡过一条宽阔的大河,以便迅速攻击敌人。然而,由于水势湍急,河面波涛汹涌,让人们十分头疼。宗泽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决定亲自带领部队渡河。

宗泽命令士兵们准备好长长的绳子和木桩,并指挥大家分成三个小队。第一个小队负责在河岸上系牢绳子,以确保后续的行动安全稳定。第二个小队负责将绳子抛入河中,让绳子浮起来。第三个小队则负责抓住绳子,渡河过去。

然而,当宗泽下达命令时,士兵们却面露疑惑。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分成三个小队,而且宗泽的命令也显得有些奇怪。

宗泽看出了士兵们的困惑,他解释道:“我们需要分成三个小队来渡河,是为了确保安全和顺利。第一个小队的任务是系牢绳子,这样我们才能保持稳定。第二个小队的任务是将绳子抛入水中,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渡河的线索。第三个小队的任务是抓住绳子,这样我们才能安全地渡过河流。”

士兵们听完宗泽的解释后,恍然大悟。他们纷纷表示理解并开始按照宗泽的命令行动起来。不久之后,宗泽带领的部队成功地渡过了河流,顺利击败了敌人。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指令对于团队的成功至关重要。宗泽的三呼“过河”虽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管理智慧。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和解释,才能让士兵们理解并全力以赴地执行任务。

宗泽三呼“过河”的历史典故 篇二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个有趣的典故与宗泽的三呼“过河”相关。这个典故发生在南宋末年,当时南宋面临金朝的入侵,国家岌岌可危。宗泽作为一位重要的将领,被派往前线指挥作战。

这一天,宗泽所率领的军队遇到了一条宽阔的大河,但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渡河方法。宗泽经过观察后,决定采取“三呼过河”的方法。

宗泽大声呼喊:“过河!”士兵们纷纷表示困惑,因为他们并没有看到任何渡河工具或者计划。

宗泽再次高声喊道:“过河!”这一次,士兵们已经开始有些恼火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宗泽只是一味地重复同样的命令,而没有给出具体的指示。

就在士兵们开始怀疑宗泽的指挥能力时,宗泽又一次大喊:“过河!”然后他迅速向河边跑去,士兵们也纷纷跟随着他的脚步。

当宗泽和士兵们来到河边时,他们看到了一根根木桩和绳子。原来,早在宗泽呼喊“过河”的第一声时,他已经安排好了一切。第一声呼喊的目的是为了让士兵们迅速集合并追随他的指示。第二声呼喊是为了让士兵们意识到他们需要渡河,并加快速度。第三声呼喊是为了告诉士兵们他们的目标已经到达了河边。

通过这个巧妙的安排,宗泽成功地引导士兵们渡过了大河,最终击败了敌人。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作为一名领导者,有时候需要运用一些巧妙的手段来激发员工的潜力和执行力。宗泽的三呼“过河”虽然简单,却起到了调动士气和集结力量的作用。领导者应该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和动力,以应对复杂的挑战。

宗泽三呼“过河”的历史典故 篇三

宗泽三呼“过河”的历史典故

  宗泽,宋朝名将。他因壮志难酬,忧愤成疾,七月,临终三呼“过河”而卒。死后追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号忠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宗泽三呼“过河”的历史典故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宋灭亡以后,原来留在相州的康王赵构逃到南京(今河南商丘)。公元1127年五月,赵构在南京即位,这就是宋高宗。这个偏安的宋王朝,后来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历史上称做南宋。

  宋高宗即位以后,在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把李纲召回朝廷,担任宰相。但是实际上他信任的却是黄潜善和汪伯彦两个亲信。

  李纲提出许多抗金的主张。他还跟宋高宗说:“要收复东京,非用宗泽不可。”

  宗泽是一位坚决抗金的将领,北宋灭亡之前,宋钦宗曾经派他当和议使,到金京议和。宗泽跟人说:“我这次出使,不打算活着回来。如果金人肯退兵就好;要不然,我就跟他们争到底。宁肯丢脑袋,也不让国家蒙受耻辱。”

  宋钦宗一听宗泽口气那么硬,怕他妨碍和谈,就撤了他和议使的职务,派他到磁州去当地方官。

  金兵第二次攻打东京的时候,宗泽领兵打击金兵,一连打了十三次胜仗,形势很好。他写信给当时的康王赵构,要求他召集各路将领,会师东京;又写信给三个将领,要他们联合行动,救援京城。哪知道那些将领不但不愿出兵,反嘲笑宗泽在说疯话。宗泽没办法,只好单独带兵作战。有一次,他率领的'宋军遭到金军的包围,金军的兵力比宋军大十倍。宗泽对将士说:“今天进也是死,退也是死,我们一定要从死里杀出一条生路来。”将士们受到他的激励,以一当百,英勇作战,果然杀退了金军。

  宋高宗早就了解宗泽的勇敢,这次听了李纲的推荐,就派宗泽为开封府知府。

  这时候,金兵虽然已经撤出开封,但是开封城经过两次大战,城墙全部被破坏了。百姓和兵士混杂居住;再加上靠近黄河,金兵经常在北岸活动。开封城里人心惶惶,社会秩序很乱。

  宗泽在军民中有很大的威望。他一到开封,先下了一道命令:“凡是抢劫居民财物的,一律按军法严办。”命令一下去,城里仍旧发生了几起抢劫案件。宗泽杀了几个抢劫犯,秩序就渐渐安定了下来。

  河北人民忍受不了金兵的掠夺烧杀,纷纷组织义军,打击金军。李纲竭力主张依靠义军力量,组织新的抗金队伍。宗泽到了开封之后,积极联络义军。河北各地义军听到宗泽的威名,自愿接受他的指挥。

  河东有个义军首领王善,聚集了七十万人马,想袭击开封。宗泽得知这个消息,单身骑马去见王善。他流着眼泪对王善说:“现在正是国家危急的时候,如果有像您这样的几个英雄,同心协力抗战,金人还敢侵犯我们吗?”

  王善被他说得流下了感动的眼泪,说:“愿听宗公指挥。”

  其他义军像杨进、王再兴、李贵、王大郎,都有人马几万到几十万。宗泽也派人去联络,说服他们团结一致,共同抗金。这样一来,开封城的外围防御巩固了,城里人心安定,存粮充足,物价稳定,恢复了大乱前的局面。

  但是,就在宗泽准备北上恢复中原的时刻,宋高宗和黄潜善、汪伯彦却嫌南京不安全,准备继续南逃。李纲因反对南逃,被宋高宗撤了职。

  宗泽十分焦急,亲自渡过黄河,约河北各路义军将领共同抗击金兵。他在开封周围,修筑二十四座堡垒,沿着黄河设立营寨,互相连接,密集得像鱼鳞一样,叫做“连珠寨”,加上河东、河北各地义军民兵互相呼应,宋军的防御力量,越来越强了。

  宗泽一再上奏章,要求高宗回到开封,主持抗金。但是奏章到了黄潜善等手里,这批奸人竟取笑宗泽是个狂人,把他的奏章扣了下来。过了不久,宋高宗就从南京逃到扬州去了。

  没有多久,金兵果然又分路大举进攻。金太宗派大将兀术(音wùzhú,又叫宗弼)进攻开封,宗泽事先派部将分别驻守洛阳和郑州。兀术带兵接近开封的时候,宗泽派出几千精兵,绕到敌人后方,截断敌人退路,然后又和伏兵前后夹击,把兀术打得狼狈逃走。

  又有一次,金将宗翰率领金兵攻占洛阳,宗泽派部将郭振民、李景良带兵袭击宗翰,打了败仗。郭振民向金军投降,李景良畏罪逃走。

  宗泽派兵捉拿到李景良,责备他说:“打仗失败,本来可以原谅;现在你私自逃走,就是目中没有主将了。”说完,下令把李景良推出斩首。

  郭振民向金军投降之后,宗翰派了一名金将跟郭振民一起到开封,劝宗泽投降。宗泽在开封府大堂接见他们,对郭振民说:“你如果在阵上战死,算得上一个忠义的鬼。现在你投降做了叛徒,居然还有什么脸来见我!”说着,喝令兵士把郭振民也斩了。

  宗泽又回过头对劝降的金将冷笑一声,说:“我守住这座城,早准备跟你们拼命。你是金朝将领,没能耐在战场上打仗,却想用花言巧语来诱骗我!”

  金将吓得面无人色,只听得宗泽吆喝一声,几个兵士上来,把金将也拉下去杀了。

  宗泽一连杀了三人,表示了抗金的坚定决心,大大激励了宋军士气。他号令严明,指挥灵活,接连多次打败金兵,威名越来越大。金军将士对宗泽又害怕,又钦佩,提到宗泽,都把他称做宗爷爷。

  宗泽依靠河北义军,聚兵积粮,认为完全有力量收复中原,接连写了二十几道奏章,请高宗回到开封。不用说,那些奏章都被黄潜善他们搁了起来。

  这时候,宗泽已经是快七十岁的老人了,他受不了这个气,背上发毒疮病倒了。部下一些将领去问候他,宗泽病已经很重。他张开眼睛激动地说:“我因为国仇不能报,心里忧愤,才得了这个病。只要你们努力杀敌,我死了也没有遗憾了。”

  将领们听了,个个感动得掉下热泪。大伙离开的时候,只听得宗泽念着唐朝诗人杜甫的两句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接着,又用足力气,呼喊:“过河!过河!过河!”才阖上眼睛。

  开封军民听到宗泽去世的消息,没有一个不伤心得痛哭流涕。

  宗泽去世后,宋朝派杜充做东京留守。杜充是个昏庸残暴的人,一到开封,把宗泽的一切防守措施都废除了。没多久,中原地区又全都落在金军手里。

宗泽三呼“过河”的历史典故(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