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研究生支教的故事:为青春留记忆【精简3篇】

时间:2013-09-03 05:48:2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90后”研究生支教的故事:为青春留记忆 篇一

在大家眼中,“90后”一代往往被贴上了懒惰、自私、浮躁的标签。然而,在这个群体中,也有一群人选择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这种偏见,他们是那些选择走上支教之路的研究生。

小李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90后的研究生,小李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了自愿支教的经历。每个寒暑假,他都会选择去贫困山区的小学,为那些缺乏资源的孩子们提供帮助。和他一起的还有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学,他们一起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孩子们提升综合素质。

在支教的过程中,小李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他看到了那些孩子们眼中的渴望和努力,也看到了他们因为贫困而面临的困境。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要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决心。

虽然支教之路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小李却觉得每一次的经历都让他成长了许多。他学会了耐心、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包容。他发现其实自己并不是那么渺小,只要用心去做,就能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

支教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那些献出青春的90后研究生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为青春留下了珍贵的记忆。

“90后”研究生支教的故事:为青春留记忆 篇二

在大学毕业后,许多同龄人选择了去城市里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然而,也有一些人选择了走上支教之路,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奉献自己的爱心和知识。

小王就是其中之一。在获得研究生学位后,小王选择了去西部的一个偏远山区支教。那里的孩子们缺乏基本的教育资源,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但小王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留下来,帮助这些孩子们改变命运。

在支教的过程中,小王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他看到了那些孩子们因为得到了好的教育而改变命运的例子,也看到了他们拼尽全力奋斗的决心。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要将自己的知识和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

虽然支教的过程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小王从未想过放弃。他觉得自己在这里能够真正做出一点贡献,让这些孩子们能够有更好的未来。他觉得自己的青春因为支教而变得更加有意义,也为自己留下了宝贵的记忆。

支教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情怀。那些献出青春的90后研究生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为青春留下了珍贵的记忆。愿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支教的行列,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世界。

“90后”研究生支教的故事:为青春留记忆 篇三

“90后”研究生支教的故事:为青春留记忆

韦薇,是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今年7月,她作为该校“大眼睛”公益团队的一员,来到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汤家汇镇笔架山小学,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爱心支教活动。“90后”的韦薇,是这支13人支教团队中唯一的一名研究生志愿者。

今年4月,韦薇在网上点击了一个微博,里面的照片瞬间点燃了她心中一直存有的支教梦想。照片上是一群山区的孩子,他们都有一双渴求知识的大眼睛。经过努力争取,韦薇被已经结束志愿者招募的“大眼睛”公益团队破格增补为志愿者。韦薇格外珍惜这次机会,认真参加各种培训,因为她知道,远方正有一群孩子在等着她,自己丝毫不能懈怠。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但到了支教点,一系列困难还是给这个“90后”女生和她的队友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从城市到大山,每个队员的心理其实都有挺大的落差,但从没见韦薇有过焦躁或后悔,也从没抱怨过。”团队里一名同行的志愿者说,“她一心投入支教工作中,确实给我们这些本科生队员做了表率。”

笔架山小学支教点的孩子们大都是山里附近村子的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的`孩子甚至连县城都没有去过,对大山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了解到这些情况,韦薇决定开设一些素质拓展类课程来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她结合自己的特长,为孩子们开设了音乐课和手工课,让孩子们接触到了他们从未接触过的东西。韦薇还积极与孩子谈心,主动前

往孩子们家里进行家访,打开他们封闭的心扉。慢慢地,孩子们与她成为了朋友。

“在带给孩子快乐的同时,我自己也收获了快乐。一个月的时间也许并不能给这些孩子的命运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但却能够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一粒‘希望’的种子,在未来‘发芽’、‘开花’!”韦薇信心满满地说。

等到支教结束,其他志愿者都可以回家休整,只有韦薇得马上赶回学校,补上因为支教落下的实验。对此,韦薇微笑着说:“我选择支教,其实就是想用不长的时间,去做一点让自己终生难忘的事,为青春留下一些不一样的记忆。”

“90后”研究生支教的故事:为青春留记忆【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