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的小故事简短100字(通用6篇)

时间:2019-04-04 02:37:1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抗击疫情的小故事简短100字 篇一

在疫情期间,小明的家乡也受到了影响。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但他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志愿者工作。他每天穿着防护服,为社区的居民送去食物和医疗用品,还帮助消毒公共场所。虽然身心俱疲,但他觉得这是自己应尽的责任。最终,小明和其他志愿者们的努力让家乡的疫情得到了控制,人们也重新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抗击疫情的小故事简短100字 篇二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医护人员是最坚强的战士。小玲是一名护士,她毅然决定前往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支援。她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日夜奔波在医院的病房里。虽然工作环境艰苦,但她从不退缩,一次次冲在最前线,尽心尽力地救治患者。最终,她和同事们共同守护着生命的康复,为抗击疫情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抗击疫情的小故事简短100字 篇三

  李文亮(1985年-2020年2月6日),男,籍贯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生前为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因最早于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

  2020年1月8日,他接诊了一位82岁的女性患者,就诊的疾病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他说:“我们平时接触患者也没有做特殊防护,病人来的时候也没发热,我就大意了。不过,第二天也就是9号,她就发烧了。等她CT做完,我就高度怀疑她是病毒性肺炎。因为CT显示,她的症状是‘双肺磨玻璃样病变’,这是病毒性肺炎的表现。而且,已经排除了常见病毒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情况。不过,因为医院还没有用于检测确诊病人的试剂盒,当时并没有给她确诊。她1月8号住院,我1月10号就出现了咳嗽症状。随后他的病情也发展出现严重症状,并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在住院期间他说:“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恢复以后还是要上一线。”

抗击疫情的小故事简短100字 篇四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护士单霞,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在投入一线工作前,她剃光了及腰长发,单霞说:

  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人。

  武汉汉口医院呼吸科二病房主任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

  在增员的医护人员还没有到武汉前,武汉的很多医护人员超负荷应对疫情,一周每天只睡2个小时,直到增员的医护人员到后,压力才得到缓解。

抗击疫情的小故事简短100字 篇五

  “我们的.年夜饭,是一份简单的盒饭,没有桌椅,就站在一边,蹲在角落捧着碗吃。”

  1月24日的除夕夜,注定是个不眠夜。挖机工人王伟接到施工通知,当天下着雨,他戴着厚厚的口罩,踩着泥泞的地面,像战士一样,扎进火神山医院的施工现场。

  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如期交付。10天10夜,这背后是近7000余人的鏖战。高强度劳动下,每一名建设者虽然非常疲惫,但王伟说大家都很亢奋,像“打了鸡血一样”。

  还有一个开挖掘机的小伙子,听说自己驾驶的挖掘机被称作“蓝忘机”,通过直播成为网红之后,忍不住对着记者侃侃而谈:“以后我的小孩子大了,我肯定也是要当爷爷的嘛,我可以跟我孙子讲讲,我们以前为了大武汉,为了祖国,做出过贡献!”

抗击疫情的小故事简短100字 篇六

  一个95后的护士名叫李慧,响应医院应征参与一线工作,从除夕坚守工作到现在,这是她给医护部发来的一段话:

  到现在我的家里人不知道我在干嘛,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做研究攻破病毒,请大家也不要告诉我父母,唯一的要求请妥善安排我的家人。我虽然工作能力不强,但是关键时刻不会做逃兵。

  来自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的护士佘莎,今年24岁,报名请战前往武汉加入救援工作,但是第一批选派的是重症监护室和呼吸科的护士,小姑娘又再次请战加入第二批医疗队。

  她给出的理由是:1、我年龄小,如果不幸被感染了,我恢复的肯定会比年长的护士老师快;2、我没有谈恋爱,也没有结婚;3、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

  莎莎回答:这几天的新闻,让我想到了汶川地震的场景,我觉得我应该去,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的呀!一句:我是汶川人。让看到的人热泪盈眶,这种大爱相传的同胞情,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这些医疗救护队的天使们,很多只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他们或许跟我们身边的弟弟妹妹,或者哥哥姐姐的年龄相仿,看着他们稚嫩的脸庞,再想想他们的勇气和一颗大爱之心,让人既心疼又感动。

抗击疫情的小故事简短100字(通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