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寓言故事《缘木求鱼》【最新3篇】

时间:2013-09-02 07:36:2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成语寓言故事《缘木求鱼》 篇一

从前,有一只聪明的猴子住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每天早上,猴子会跳上树枝,观察着清晨的湖面,等待鱼儿跃出水面。然后,猴子就会用手伸向水中,试图抓住鱼儿。可是,每次都是徒劳无功,鱼儿总是在他的手指间溜走。

猴子感到非常沮丧,他想到了一种新方法。他决定用树枝作为钓鱼的工具,这样就能把鱼儿钓上岸了。于是,猴子找来一根长长的树枝,绑上一根绳子,悄悄地靠近湖边。他小心翼翼地将树枝伸入水中,等待着鱼儿上钩。

可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湖水中依然没有鱼儿上钩。猴子开始焦急起来,他拉动绳子,试图让鱼儿上钩。然而,无论怎么努力,树枝上依然是空空如也。

就在这时,一只老狐狸悄悄走到了猴子身边,他笑着对猴子说:“猴子啊,你这样用树枝钓鱼是不行的。因为鱼儿不会上钩,它们只会在水中游来游去。你不如试试别的方法,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猴子听了老狐狸的话,心中恍然大悟。他明白了自己一直以来的错误,于是放弃了钓鱼的念头,转而学会了游泳。从此以后,猴子不再缘木求鱼,而是学会了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

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我们可以得到启示:生活中我们不应该一味地固守旧有的方法,而是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尝试新的方式,才能在面对问题时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成语寓言故事《缘木求鱼》 篇二

在另一个森林里,也有一只狐狸在寻找食物。这只狐狸每天都会到湖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儿,就会跃跃欲试地想要捕捉它们。然而,无论怎么努力,狐狸始终无法抓到一条鱼。

一天,狐狸遇到了一只聪明的老猴子。老猴子看到狐狸一次又一次地缘木求鱼,便走上前去劝告他:“狐狸朋友,你为什么每天都要在水中追逐鱼儿呢?你没有想过其他的捕鱼方法吗?”

狐狸听了老猴子的话,感到有些不解。老猴子继续说道:“你可以用巧妙的方法来捕捉鱼儿,比如搭建一个简易的渔网,或者用一些食物引诱它们上钩。只有不断尝试新的方法,你才能获得成功。”

狐狸听了老猴子的建议,决定放弃原来的缘木求鱼的方法,转而尝试新的捕鱼技巧。他开始学习如何制作渔网,如何利用食物引诱鱼儿上钩。经过不断的尝试和努力,狐狸最终学会了一种有效的捕鱼方法,成功地捕捉到了一条大鱼。

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不应该一味地坚持原来的方法,而是要不断尝试新的方式,勇敢地面对问题,才能获得成功。

成语寓言故事《缘木求鱼》 篇三

  【成语】: 缘木求鱼

  【拼音】: yuán mù qiú yú

  【解释】: 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举例造句】: 若想善出此关,大王乃缘木求鱼,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

  【成语故事】:

  战国时,齐宣王想称霸天下。孟子劝他放弃武力,用仁政征服天下。

  孟子说:“大王动员全国军队攻打别国,这是为什么?”齐宣王回答说:“为了满足我最大的欲望。”孟子问:“您最大的欲望是什么?”齐宣王却笑了笑,不答。孟子接着问:“是因为好东西不够吃吗?是因为好东西不够穿吗?是因为没有好艺术品看吗?还是因为侍候您的人太少?”齐宣王连忙说:“不,不,我不是为了这些。”孟子说:“那么,我明白了。您是想征服天下,是不是?如果是,我看好比爬树捉鱼,是不能达到您的目的的。”齐宣王说:“会有这样严重吗?”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树捉鱼,最多是捉不到,不至于有什么祸害。如果以武力满足自己独霸天下的欲望,不但达不到目的,其后果不堪设想啊!”

  拓展

  缘木求鱼的故事译文和寓意

  原句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原文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盍亦反其本矣。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译文

  孟子说:“大王的最大愿望是什么呢?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齐宣王笑了笑,却不说话。

  孟子便说:“是为了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吗?是为了轻暖的衣服不够穿吗?还是为了艳丽的色彩不够看呢?是为了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吗?还是为了身边伺候的人不够使唤呢?这些,您手下的大臣都能够尽量给您提供,难道您还真是为了这些吗?”

  宣王说:“不,我不是为了这些。”

  孟子说:“那么,您的最大愿望便可以知道了,您是想要扩张国土,使秦、楚这些大国都来朝贡您,自己君临中原,安抚四方落后的民族。不过,以您现在的做法来实现您现在的愿望,就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宣王说:“竟然有这样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要严重哩。爬上树去捉鱼,虽然捉不到鱼,却也没有什么后患。以您现在的做法来实现您现在的愿望,费劲心力去干,一定会有灾祸在后头。”

  宣王说:“可以把道理说给我听听吗?”

  孟子说:“假定邹国和楚国打仗,大王认为哪一国会打胜呢?”

  宣王说:“当然是楚国胜。”

  孟子说:“显然,小国的确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口很少的国家的确不可以与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的确不可以与强国为敌。海内的'土地,方圆千里的共有九块,齐国不过占有其中一块罢了。想用这一块去征服其他八块,这跟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区别呢?大王为什么不回过来好好想一想,从根本上着手呢?”

  “现在大王如果能施行仁政,使天下做官的人都想到您的朝廷上来做官,天下的农民都想到您的国家来种地,天下做生意的人都想到您的国家来做生意,天下旅行的人都想到您的国家来旅行,天下痛恨本国国君的人都想到您这儿来控诉。果真做到了这些,还有谁能够与您为敌呢?”

  寓意

  缘木求鱼的道理没有什么深奥,大家都一说就懂,甚至不言而喻。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中的许多人,包括一些修养不低的人,稍微不注意就爬上树去了而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当人家问他干什么时,他还会理直气壮地高声回答:让我们捉鱼去!

成语寓言故事《缘木求鱼》【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