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尊老演讲稿(经典6篇)

时间:2012-06-06 07:18:4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敬老尊老演讲稿 篇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敬老尊老”。

中国有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师长的尊重和敬意。而在现代社会中,尊敬老人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信息迅速传播的时代,老人们在这个时代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也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推崇敬老尊老的价值观念,为老年人提供应有的尊重和关爱。

首先,敬老尊老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在中国,敬老尊老的思想根深蒂固,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先辈们教导我们要尊敬年长者,照顾他们的生活和情感需求。这种传统美德不仅仅是出于对老年人的尊重,更是为了维护家庭和社区的和谐稳定。只有我们尊重老人,关心他们的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敬老尊老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社会的进步使得老人们在面临新的挑战时需要我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老人们曾经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是我们回报他们的时候了。我们应该给予老人们更多的尊重和关心,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敬老尊老是我们个人道德素养的体现。一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仅仅取决于政府的努力,更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贡献。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将尊敬老人作为一种道德底线,将关心老人作为一种责任和义务。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才能真正实现敬老尊老的理念。

亲爱的同学们,敬老尊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进步和个人道德素养的体现。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尊敬老人,关心老人,为老年人提供应有的尊重和关爱。让我们共同建设一个和谐、温暖的社会!

谢谢大家!

敬老尊老演讲稿 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敬老尊老”。

在我们的生活中,老年人是我们最亲近的亲人和最可信赖的伙伴。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的忙碌和生活压力的增加,老年人往往被忽视和边缘化。敬老尊老不仅是我们的道德底线,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老年人提供应有的尊重和关爱。

首先,敬老尊老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老年人在我们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过去的见证者,也是我们未来的支持者。我们应该尊重老年人的意见和建议,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只有这样,我们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我们的未来才能更加美好。

其次,敬老尊老是文明社会的标志。一个文明的社会应该以人为本,关心弱势群体的生活和需求。老年人是弱势群体中的一部分,他们在生活和社交方面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尊重和关爱,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文明社会的目标。

最后,敬老尊老是我们道德素质的表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将尊重老人视为一种基本的道德底线。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工作场所,我们都应该尊重老年人的意见和建议,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关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展现出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亲爱的同事们,敬老尊老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尊重老人,关心老人,为老年人提供应有的尊重和关爱。让我们共同建设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社会!

谢谢大家!

敬老尊老演讲稿 篇三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来为大家作国旗下讲话,我讲话的主题是《重阳敬老,说美德》。

  明天,是农历的九月九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重阳节,也叫老年节。在唐诗宋词中,有许多的有关重阳节的诗词佳作。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插茱萸少一人。”说的就是王维在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作为一名中学生,更要发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心老人,多为他们着想。

  在此,我向大家发起倡议:在家里,对待老人要有礼貌,多陪陪老人,多跟老人说说话,散散步,给老人盛饭、夹菜、倒茶,让老人在晚年不会感到孤独。在外,我们要学会礼让老人,给老人让座,排队时遇到老人,也应让他们先排,看到老人迎面而来,我们要让出路让他们先走,给老人们最大的方便。

  让我们大家从今天做起,从尊敬、关心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做,说一句敬老话,读一本敬老书,做一件敬老事。同学们,虽然重阳节一年只有一天,但是尊老、敬老不仅仅是重阳节一天的事,更应该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帮助老人解决生活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尊重老人,爱护老人是传统的美德;是社会的责任。

  让我们把最美丽的祝福送给全天下的老人!做到让老人笑在重阳,笑在每一天。父慈子孝,子孝父心宽,家庭才和谐安宁。同学们,让我们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他们为我们撑起的这片蓝天,让我们为争做一个知礼明礼的好孩子而努力,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永放光彩。谢谢大家!

敬老尊老演讲稿 篇四

尊敬的老师、同学:

  大家好!

  中国有个传统的节日,就是——重阳节。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又称为尊老、敬老、助老的日子。

  在重阳节这天,向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重阳节时,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多陪他们聊聊天,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们的乖孙女儿。当然,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安慰。

  尊老、爱老,是一项神圣的使命,它传递着阳光,让温暖撒到老人的心。然而,有些不懂反哺之恩的人,却做出一种令人不齿的行为,当你看见那街头蜷缩的身影,难道你会熟视无睹吗?当你听见空荡的屋里回荡的为你担心的叹息,你难道不会感到心酸吗?当你看到那弯曲的身体还驮着沉重的书包,难道你不会上前驮着吗?那些终日在垃圾箱门口徘徊等待拣拾垃圾的上了年纪的阿公、阿婆,路过时难道你们就没有同情之心吗?老人对我们的`爱,博大而无私;我们对老人的关心,渺小而稀少。

  同学们,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所以让我们现在开始爱护老人、尊敬老人吧!

  祝天下的老人,永远快快乐乐。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完毕!

敬老尊老演讲稿 篇五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我是xxx班的xxx,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敬老,从我们做起》。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九九重阳,因与“久久”同音,在数字中又是,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加之秋季也是一年中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便显得更加深远。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以前就开始过此节日。而今天的重阳节又赋予了新的含义,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重阳节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有数据表明: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超过了1.3亿,占全国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将达4亿,占全国人口的1/4。现在的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进一步发扬尊老敬老的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个国家对老人的态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敬老、爱老、助老的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后辈们怎能妄加践踏,肆意改动呢?再者,重视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尊重老人是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表现。君不知中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一做人的一个准则?

  “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老人。作为金牛实验中学的学生,我们应该发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昨天,他们为社会的发展挥洒汗水;今天,我们要为他们劳累的身心擦汗送温。重阳节是人们向父母、长辈和身边的老年人送上祝福、传递爱心、表达感恩的日子。

  老年人对我们这个社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我们的国家,共和国的大厦是用他们辛勤的双手甚至生命建造起来的。今天,他们年纪大了,没有劳动能力了,社会就应该关心、帮助、尊敬他们,让他们幸福地度过晚年。

  当然,敬老爱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灵上的慰藉。因此,我提议,每一位同学都用实际行动向老人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邻居的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比如:帮他们洗衣、洗碗、扫地、叠被,多为他们着想,少让他们做那些本来应该是我们自己做的事;把好吃的让给他们,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让他们开开心心生活,愉愉快快度余生。“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当我们奉出一颗颗爱心的同时,我们的内心也会感到阵阵温暖。

  敬老爱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敬老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需要谈心时,递上来的一颗火热的心;需要关心时的一句亲切慰问。只有生活在这种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远离孤独,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让我们在新世纪高举敬老爱老的旗帜,献出我们全部的爱心与孝心,抛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观念,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为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和谐的环境,优越的条件,让世界处处阳光灿烂,爱心闪烁!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敬老尊老演讲稿 篇六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人,因为美德而变得美丽。社会,因为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和谐。世界,因充满美德而更缤纷。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国是一座文明

之邦。但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

  自古以来,“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为有这样的传统美德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一直以来,有许许多多尊老爱幼的事例,如春风一般感染着我们,打动着我们纯洁幼小的心灵。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称。尤其以勇敢为名。但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亲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亲的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袋小米,看到父亲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我也做过一件好事。那是在我上学坐的车上,发生的一件事:在那位老人上车之前,车上的人们在我看来普通极了,没有年老、体弱的。而当年老的奶奶上车,售票员叫到:“请车上哪位好心的同志让个座?”时,原本平凡的人们开始焦躁起来,有的人说我身体不舒服,有的人并没有说什么,但她的脸上却多了一种焦虑的表情。看着每个人的神情,那位老人似乎感到可惜、难过。每个炎黄子孙最为平凡的“中华美德”,到哪去了?我很庆幸,我让了座,我没有失去那高尚而又细小的“中华美德”我在老人的眼中又看到了安慰、希望。

  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矢志爱国、善待自然、宽以待人、尊师重道的事迹如中国的瑰宝,数不胜数,“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这是保护中华美德的一次行动,让我们保护好那一颗中国心,不要让它日积月累没有了往日的风采!

  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我相信中华美德会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迹;中华美德会在这个多姿人间流芳百世;中华美德都会影响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所有的中华儿女,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让中华美德永驻吧!

  谢谢大家!

敬老尊老演讲稿(经典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