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干部演讲稿(精彩3篇)

时间:2011-09-02 09:50: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援疆干部演讲稿 篇一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我是一名援疆干部,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和工作经历。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与许多来自新疆的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见证了这个地区的巨大变化。

作为援疆干部,我们的职责是为新疆的发展做出贡献,帮助当地人民改善生活。但是,这并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新疆地处边疆,地理条件恶劣,民族文化多元,社会稳定面临挑战。然而,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决心。

在援疆工作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新疆人民的善良和热情。他们对我们的援助充满感激之情,对我们的工作充满期待。我曾经与一位新疆的农民进行过深入的交流,他告诉我,援疆工作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也更加坚定了我投身援疆事业的决心。

在援疆的工作中,我们不仅要解决当地的经济问题,更要关注民生福祉。我们帮助农民改善种植技术,开展职业培训,推动乡村振兴。我们关注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我们也关注社会稳定,努力推动民族团结,减少社会矛盾。这些工作都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心血和努力,但是每一次的成果都让我觉得非常值得。

援疆工作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机遇。新疆是我国的重要边疆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援疆的过程中,我有幸参观了新疆的一些景点,了解了当地的文化传统。我惊叹于新疆的美丽景色和多元文化,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我们国家的伟大和多样性。

最后,我想说,援疆工作不仅是一种责任和机遇,更是一种荣耀。我们作为援疆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我们要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努力为新疆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字数:605字)

援疆干部演讲稿 篇二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我是一名援疆干部,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新疆的工作经历和感受。

援疆工作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事业。作为援疆干部,我们承担着推动新疆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任务。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亲眼见证了新疆的变化和发展。

首先,我想说的是新疆的经济发展。随着援疆工作的推进,新疆的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我曾经参与了一项扶贫项目,帮助当地农民发展种植业。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他们的收入得到了大幅提升,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其次,我想谈一下新疆的社会稳定。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在援疆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发展,更要推动民族和谐。我们积极开展民族交流活动,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通过这些努力,新疆的社会稳定得到了有效维护,民族团结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新疆的文化传承。新疆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援疆的过程中,我有幸了解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到了它们的独特魅力。我们积极推动文化交流,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让新疆的文化繁荣兴盛。

援疆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事业,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但是,每一次的成果和收获都让我觉得非常值得。我衷心希望,我们援疆干部能够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为新疆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书写新疆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字数:605字)

援疆干部演讲稿 篇三

  两年援疆路,一生和田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来自杭桂乡小学的教师魏芳。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两年援疆路,一生和田人》。

  从首都北京到大漠戈壁,八千里云和月,印证着援疆干部们志存高远的奉献情怀,记录着援疆干部的无怨无悔。他们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力推动以干部支援为龙头,积极发挥岗位职能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为和田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力地推动了地区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从1997年,首批援疆干部进驻新疆,至今中央已先后为新疆选派了七批共超过6000多名援疆干部支援西部建设。在天山脚下、在帕米尔高原上、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周缘……援疆干部犹如一条条连接祖国内地与新疆的彩练,传递着援疆省市和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支援西部建设,共同走向繁荣富强的美好心愿,用他们对边疆热土与各族人民的大爱,谱写了一支昂扬的新时代“边塞曲”,成为助推新疆经济社会大发展的不竭动力。

  “两年援疆路,一生和田人”。这句发自内心而饱含深情的话语,承载了多少援疆干部对和田各族人民的依恋之情。

  初到和田,恶劣的自然环境让许多援疆干部深切体会到了和田的苦,但他们没有惧怕,没有退缩,顾不得一路的风尘和疲惫,便很快投入到了当地的工作之中。他们深入到贫困乡村、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送去慰问金,有的直接参与到所在单位的招商引资活动中,他们把自己当成了一名真正的和田人,把和田当作了第二故乡,为发展和田积极建言献策。

  默默无闻献真情 一腔热血建边陲。在一片青翠的枣林间,鸡蛋般大小的红枣,将枝条压得低垂。看着园子里的45亩枣树,艾力〃买买提明一家一边轻轻地摘着果子,一边估算着今年的收成。每公斤80元,这是红枣商人今年给出的收购价格。“全园产量有7吨多吧。”艾力〃买买提明笑得合不拢嘴,拍着身边一个中年汉子的肩膀说:“这园子你刘海涛功劳大得很”。艾力〃买买提明口中的刘海涛是和田洛浦县林业局的一个普通技术干部。作为北京市第六批援疆干部工作队的一员,从来到和田的第一天起,刘海涛就默默扎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传授当地农户特色林果种植技术。从剪枝修叶,到叶面施肥,从病虫防治,到林木过冬,正是这一项项看似简单的果园管理技术,让艾力〃买买提明家的枣树产量提升了15%,一年增收数万元。两年来,刘海涛等北京援疆干部先后组织培训2000多人次,农户不花一分钱。蓬勃发展的林果业已逐渐成为洛浦县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每一名援疆干部,都有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每一名援疆干部,都是对口支援单位工作的一面旗帜。北京市援疆干部团成员很多都是首都各所学校的教师,在地区二中工作的教师们每周平均授课23节,每天工作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上,实际工作量是在北京时的两倍,但他们无怨无悔。为搞好教学工作,学校提供不了的设备,他们自己出钱买;在学校做不了的课件,他们就回宿舍做,有的老师因水土不服,依然带病坚持上课。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变化,北京市援助和田地区总价5700万元的95500台电视机运抵和田并送到贫困农牧民家中;北京市怀柔区援建的洛浦广电大楼如期竣工;北京市平谷区援建的援疆干部楼拔地而起;北京市宣武区捐资成立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会及墨玉多家企业;无私扶贫济困,积极招商引资,一批批和田当地的干部、专业人才奔赴北京学习考察,和田与北京两地的交流沟通日益频繁,所有这一切,为和田各项事业的发展增添了腾飞的翅膀……

  “两年援疆路,一生和田人”。2010年12月25日,北京市第七批援疆干部正式进疆,为北京对口支援和田工作注入新鲜血液。他们远离了家乡远离了亲人,只为了和田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和田的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为了和田美好的明天,援疆干部们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努力着,默默地奉献着,默默地谱写着一首首感人的.诗篇;为了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他们把自己的一腔热血献给了和田这块充满了希望的热土,献给了和田的各族人民。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让我们永远记住有一种爱叫奉献,有一种情叫无私。

  让我们永远记住为了和田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而无私奉献的一批批援疆干部们。

  让我们,深深的对他们说:你们,辛苦了!

  篇二:欢送援疆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欢送援疆干部座谈会,表彰对十四师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援疆干部。刚才,大家的发言饱含深情、感人至深,听后让人感动,也深受教育。在此,我代表师党委向你们为十四师的改革发展稳定事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和付出的辛勤努力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通过你们向中建总公司、国家外交部和全国总工会多年来对十四师的大力支持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新疆和兵团选派援疆干部,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为进一步促进兵团事业发展,维护新疆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而采取的一项重大决策。你们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从条件优越的内地城市来到大漠边缘的新疆和田,投身十四师的开发建设,把十四师当作第二故乡,时刻牢记自己的光荣使命,与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努力克服语言、生活、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困难,主动深入到团场连队,深入到职工群众中,加强调查研究,全面熟悉了解十四师的情况,很快进入了角色,找准了工作的切入点,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各自特长,求真务实,勤奋工作,在为十四师各族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方面,在扩大十四师与内地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方面,在对外宣传十四师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体现了援疆干部很高的思想境界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你们以自己的优异成绩和出色表现,展示了新时期援疆干部的良好精神面貌,谱写了新时期援疆工作的新篇章。

  现在,你们已经圆满完成援疆任务,即将返回。你们为十四师所做的一切,你们对十四师各族职工群众的真挚情意,将铭刻在十四师发展的史册上,你们永远是十四师的一名军垦战士,十四师各族职工群众永远不会忘记你们!衷心希望你们回到原单位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创造新的业绩,前程似锦。也衷心希望你们能够充分发挥对十四师情况比较熟悉的独特优势,继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一如既往地关心十四师、支持十四师、宣传十四师。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两次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的召开,为十四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大机遇,新一轮对口支援的大幕已经拉开,十四师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有自治区、兵团党委的坚强领导,有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真情援助,有和田地委、行署的大力支持,有所有在十四师工作过的援疆干部的关心关注,十四师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十四师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援疆干部一路顺利!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合家幸福!希望大家永远记住十四师这个第二故乡,常回来看看。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篇三:在援疆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我们喜迎建国61周年的历史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新和县河南南阳援疆干部工作座谈会,意义重大。主要是认真总结河南南阳援疆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当前援疆工作面临的形势,研究探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援疆工作的措施,促进新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7月,河南南阳援疆干部不远万里,抵达新和,揭开了新和援疆工作的新篇章。三年来,各位援疆干部在新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历经北京奥运维稳和安保的严峻形势,目睹新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全体援疆干部在县委李书记和杨振中县长的领导下,在各自的岗位上同新和的各族干部群众一起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同民族分裂分子作坚决斗争。为新和各族人民谋福利、求发展,积极深入到基层农村、医院、中小学校、各类施工现场和基层一线调研,认真落实上一批援疆工作队后续工作。

  各位援疆干部,通过一言一行,传播了新知识、新思想、新理念,推动了新和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围绕新和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不当外人,求真务实,积极贡献智力,促进了工作发展;顾大局,识大体,讲求团结,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自觉克服水土不服等现实困难,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新和干部队伍建设增添了 1

  光彩;充分发挥“工作队”、“宣传队”和“联络队”作用,为新和与内地各省市的交流与合作牵线搭桥,推动了援疆工作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

  研究2008年—2011年的援建项目,为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谱写了一曲血浓于水的援疆之歌。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党校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党校工作的李书记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李书记对县委党校工作的支持做以下发言:

  一、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培训党校干部。

  在对新和党校的援疆工作中,李书记注重加强与派出县市单位的沟通与联系,使新和与各对口援疆省市文化、教育等领域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在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新和与河南南阳市的联系日益密切,双方人员往来逐步增多,层次也越来越高。在2008——2010年的三年间,积极联络本省相关单位,为我校搭载培训平台,提高党校职工的理论水平,共为我校投入培训资金6万元,培训职工人数13人。

  二、发挥传帮带作用,提高党校教师理论水平。

  促进了新和县委党校全体教职员工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提高。援疆干部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自身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创新意识等方面的优势,注意研究新情况,开拓新思路,总结新经验,积极主动地与本单位、本部门干部职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带动和影响周围的同志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特别是利用便利条件,促成了2009年县委党校7名教师前往南阳市委党校学习,极大的提升了县委党校教师的眼界和教学水平。在分管工作中,各位援疆干部注重把先进 2

  的理念、工作方法和科学的管理经验努力运用到工作中,把自己所学所知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党校干部职工,为党校教职员工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组建队伍,拓宽进人渠道。

  县委党校核定编制19人,有12名教职员工,教师紧缺。李书记到任以后,专门招聘了2名大学生并协调县人事部门调入2名双语教师来我校工作。壮大了我校的教师队伍,增强了师资力量。

  四、从党校长远发展考虑,为县委党校提供强有力资金支持。

  除了上面提到的,赴南阳学习的费用由南阳市解决外,援疆干部从党校长远发展考虑,为党校新建大楼的建设提供了三百万的资金支持,使党校干部综合培训大楼能够顺利开工建设,为新和县干部培训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为县委党校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

  援疆工作是造福后代的崇高事业,我们的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保持和发扬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精神,保持和发扬蓬勃朝气、昂扬锐气,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做好援疆工作,为新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援疆干部演讲稿(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