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高林散文(通用3篇)

时间:2017-02-08 08:11:4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见证高林散文 篇一

高林,一个平凡的小镇,却承载着我整个青春的记忆。每当我踏入这片熟悉的土地,那些曾经的画面就如电影般在脑海中闪现。高林,不仅是我成长的地方,更是我心灵的归宿。

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照耀着整个高林,温暖而宁静。我喜欢在这时候漫步在小镇的街头巷尾,感受着晨光洒在身上的温暖。路过那家老式的面馆,记忆中那碗热腾腾的牛肉面依然令我垂涎欲滴。而那间小书店,陈旧而充满故事的书籍总是吸引着我驻足片刻。

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我常常选择一个安静的角落,静静地坐下来,翻开手中的书籍。那些富有哲理的文字,总能唤起我内心深处的共鸣,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意义。

傍晚,夕阳西下,天边泛起一抹橙红色。我喜欢漫步在高林的山间小径,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祥和。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滞,我只想让这份宁静永远延续下去。

夜晚,星空璀璨,高林的夜晚总是那么宁静而美丽。我喜欢独自走在小镇的街头,看着窗户里温暖的灯光,感受着来自心灵深处的平静。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一种朴实的生活节奏,让我感到无比舒适。

高林,见证了我的成长,留下了我青春的足迹。每一次回到这里,都让我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安宁和温暖。这片土地,是我心灵的归宿,也是我永远无法割舍的情感。愿高林永远如初见,如同这篇散文一样,永恒而美好。

见证高林散文 篇二

高林,一个被岁月温柔包裹的小镇,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淡淡的生活气息。我曾在这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那些记忆如同一幅幅画面,清晰而美好。

在高林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一些老人在阳光下悠闲地晒着太阳,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我喜欢和他们聊天,听他们讲述关于高林的往事,那些故事总是让我感动而动容。

高林的自然风光也是无比迷人的。每当我走在山间小径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远眺着远处的群山,心情总是格外愉悦。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我找到了内心深处的平静和安宁。

夜幕降临,高林的夜晚总是那么宁静而美丽。我喜欢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声,看着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感受着这份宁静带给我的放松和舒适。在这里,我可以完全放下一切烦恼,只享受当下的美好。

高林,见证了我的成长,留下了我青春的足迹。每一次回到这里,都让我感受到一种莫名的亲切和温暖。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我对这座小镇深深的眷恋和热爱。愿高林的美丽永远长存,愿我的心灵永远与这片土地相依相伴。高林,永恒而美好。

见证高林散文 篇三

见证高林散文

  2013年“打起陀螺唱起歌”三月三中越民间文化旅游节在防城区那良镇高林村举办,我有幸被组委会邀请参加,见证了这别具一色的民族节日盛会。

  高林地处中越边境,与越南一衣带水,是北仑河的发源地,因地势较高,四面青山环抱,林荫树翠而得名。全村3000多大板、细板瑶族群众长年居住在这四季如春,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好地方。

  阿宝节是大板瑶的传统节日。据说,寅卯二年,天旱粮绝,瑶民被迫离家南迁,途中遭遇灾难,瑶人许愿求祖先盘王保佑,后来平安度过灾难,于是瑶族人以后就还愿以祭祀盘王,子子孙孙相传至今,因此,阿宝节又叫感恩节。我虽然知道有个阿宝节,也听说过阿宝节是瑶民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的情人节,还见过身着大板瑶服饰的瑶家靓妹,并为大板瑶服饰的大红威仪,色彩斑斓而称赞。然而,未能亲临高林见证瑶寨,心有不悦。这次有幸到访,去心似箭。

  天刚蒙蒙亮,我便早起,紧张的洗漱和狼吞虎咽昨晚的残羹剩饭后驱车出发。走在那条坎坎坷坷的沿边公路上,窗外虽景致迷人,秀色可餐,然而无心观赏,脑海中总是浮现父亲描述瑶胞生活的情景:茅寮木屋,竹碗石凳,刀耕火种,薯芋馊粥,女的穿千钉万补的瑶族服,男的着粗布短衣,甚至袒胸露乳,披头散发,虱子成抓,浑身臭熏熏……而且,小时候,玉米收成时,我也见过瑶民(俗称山佬)背着网袋或麻包到村子拾玉米苞,父母总是说:“山佬来了,谁不听话就叫山佬用网袋装走。”吓得我们东躲西藏,夹着尾巴走。

  胡思乱想中,车已到高林,瑶寨大门是用杉木柱搭建而成,宽约5米,高达8米,门楼顶上呈“人”字形,“人”头高高挺起,寓意深刻,四角翘起,颇具特色,门额上“高林瑶寨”四个鲜红大字熠熠生辉。门前立着一块巨石,上书: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高林。门口站着十多个身着大板瑶服饰的.靓丽女子笑脸盈盈,手拿盛满瑶家米酒的竹杯向你致意,凡想进瑶寨的嘉宾、游客必须先饮瑶妹的敬酒方可进入。我看见几个不会推辞的嘉宾被瑶妹们敬了一杯又一杯,喝得面红耳赤,步履飘摇。我左躲右闪,千推万辞,还是被灌了三杯,不过,瑶家的米酒醇香,瑶妹靓丽热情,只有陶醉,不会酒醉。

  会场里人山人海,有来自美国、加拿大的外宾,有“漂洋过海”而来的海南寻根团,也有人靓歌美的越南山歌队,以及区内外的参赛歌手、陀螺比赛选手、记者、嘉宾、观众等5000多人,把宽大的露天广场站得水泄不通。我挤进人群,见缝就钻,好不容易才钻到舞台前沿,终于能看清歌手们的尊容了。他们身穿漂亮的民族服装,各具特色,风情万种,站在舞台上一展歌喉。一队队,一双双,一个个,你唱罢歌我登场,歌唱党的富民政策,歌唱瑶民的美好生活,歌唱爱情歌唱希望,歌声优美动听,引来观众阵阵热烈掌声……

  来到陀螺比赛现场,看上去选手们多数在40—60岁之间,几十个选手身穿不同款式的服装,虽说年纪较大,但打起陀螺像小顽童,虎虎生威,你吃我的,我劈你的,陀螺旋来转去,呼呼生风,令人目花缭乱,围观者不断喝彩加油。最让我称奇的是那个“陀螺王”,平头、光滑、桔红,直径足足有一尺多。“陀螺王”只作表演,飞转起来,呼呼作响,

能转一个多小时,令人惊叹。

  离陀螺比赛现场不远,是一块空地,几个瑶家壮汉身着节日盛装,在一老者弹打盘王鼓乐中跳起盘王舞。那轻盈的舞步,悠扬的鼓乐,引得围观者也舞动起来……

  放眼会场旁边的楼宇走廊上,一群瑶胞吹奏起“喃嘟嗬”,那声音雄浑有力,震得地动山摇。

  午餐在一个宽阔的场地上进行,几十张桌连成一片,桌上摆满五色糯米饭、五花肉、鸡肉、山竹笋、芭蕉心、飞机菜、红薯、豆腐等,都是高林瑶族群众自产的农家菜,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彰显绿色环保。我们一边畅饮一边聊天,谈见闻,谈感受,谈……

  午餐过后,我漫步瑶庄,一栋栋高楼整齐干净。楼外是一块块梯田,田里的庄稼长得翠绿,招人喜爱;田外是一片片柑橘树,生机盎然;再往外,是一座座青山,漫山遍野都是八角林和肉桂林,这就是瑶民的绿色银行啊!

  回家的路上,车在颠簸,我的思想却在震动,瑶民的住所不是父辈所说的茅寮木屋,瑶家的生活也不是薯芋馊粥,他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在少数民族政策的优惠下,瑶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想,瑶民未来的日子,将像他们头上的大红威仪,过得红红火火,快快乐乐。

见证高林散文(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