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师教育随笔(优质3篇)

时间:2018-08-01 02:23: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初中地理教师教育随笔 篇一

地理教育是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和理解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首先,地理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传授上,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学科具有跨学科的特点,需要学生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更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地理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和实践能力。地理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因此,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地考察、户外探究活动,让他们亲自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最后,地理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地理教师不仅要传授地理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和地球村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会结合时事热点和环保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总的来说,初中地理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兴趣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作为地理教师,我会不断探索创新,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地理学习和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中地理教师教育随笔 篇二

在初中地理教师的教育工作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首先,地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观察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其次,地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地理知识庞杂繁多,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他们如何有效地学习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最后,地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因此,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地考察和实验活动,让他们亲自动手,亲身体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总的来说,初中地理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地理教师,我将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字数:613】

初中地理教师教育随笔 篇三

  近几年来,为实施素质教育,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由于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而优化教学过程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效益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地理教师教育随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过程的核心是课堂教学,而如何改革传统输灌式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教改的重要课题。各地教师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合作、引导、探究等新的教学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为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在这两年的地理教研实践过程中,运用“学案导学”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近几年来,为实施素质教育,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由于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而优化教学过程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效益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而“学案导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通过这一教改,可使优化课堂教学具体化、直观化。通过地理学案这一载体,引导学生探究,合作、讨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通过学案,使自主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很强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易于实现和推广,同时,把部分时间还给学生,学生自我学习、检测、评价,有成就感,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减轻学生课后负担,很受学生欢迎。

  “学案导学”教改体现师生间、生生间“沟通”与“合作”活动,突出“自主、探究、合作”等特点,而这一特点适应了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因为课改的突出特点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这一教改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课改后的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编写好学案提纲,提纲是学生自学的向导,编写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自我探究的原则。按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同时,提纲应反映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反映知识体系和结构,

  学案内容在使学生自主获取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更要精心设计出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问题,特别在读图问题上,引导学生读图、思考与分析,让学生交流与探讨,体现合作学习特点。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出典型的练习,学生通过自我检测,反馈自学能力与自学效果,然后通过“学生相互评价→学生个人自评→教师评价”过程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效果。

  “学案导学”为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结构提供了载体,它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重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把传统的备教案转化为备学案,并与导学有机地结合,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思想。

  由于学案针对学生特点,学生易于接受,并通过自我学习与评价,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教训,大大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学案把练习引入课堂,减轻了大量课外作业负担,达到了课内完成地理学习任务的要求。

  学案通过“知识体系”、“反馈练习”、“学习小结”等,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自学能力。通过“问题讨论”则进一步启发学生去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及解决问题,在读图方面,既培养学生读图的方法,又提高了通过地图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本教改在教学实践中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值得反思。

  反思一:导学内容问题:导学内容设计是否恰当与合理,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在设计导学内容时,能否提纲挈领,紧扣教学目标;能否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能否对课本内容进行册减、合并和重组;能否联系生活实际等都是重要环节,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学习,要钻研新大纲,新教材,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导学的艺术和技巧。

  反思二:自学效果问题。一些学生适应不了课堂上较长时间的自主学习,特别是自学能力较差的后进生,习惯于“你讲我听”模式,懒于动手、动脑,过分依赖教师,若教师辅导,督促不力,他们就不会利用时间去阅读课文,不会去思考问题。影响了学习效果。

  反思三:教师备课问题。该教学法要求教师课前充分准备好材料、深入备课:既要备好所教学的内容,又要根据学生实际,备好学法,备课量较大。因此,如何建立与教材同步的课堂教学材料,以便每节课施教时随时提取和应用,以减轻教师备课量,这是需要探讨的现实问题。

  为此,在今后的学案教学中我们要注意:

  1、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差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要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切忌顾此失彼,把整个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或教师放任自流变成“放羊式”的教学。

  4、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它能使学生所学的内容当堂巩固,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初中地理教师教育随笔]

初中地理教师教育随笔(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