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随笔散文(优秀6篇)

时间:2014-03-01 05:29:1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城市的随笔散文 篇一

在城市里,时间仿佛不曾停歇过,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仿佛整个城市都在奔波不息的前行中。每一天,每一刻,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上演。

清晨,城市缓缓苏醒,晨曦透过高楼大厦的缝隙洒下,霓虹灯熄灭,白领们匆匆赶往办公室,街边的小贩早已开始忙碌地准备当天的生意。路上,身着运动装束的人们在晨跑,骑行,让城市的生机勃勃感油然而生。

午后,城市的喧嚣达到巅峰,商场里人头攒动,购物者们手里拎着大包小包,匆匆忙忙地挤进地铁,汽车,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角落。街头巷尾,艺人们开始表演,小贩们推着小车叫卖,流动摊贩摆摊贩卖各种小吃,城市的烟火气息尽显无疑。

夜晚,城市的灯光闪耀,霓虹灯闪烁,夜店和酒吧里传来阵阵音乐,年轻人们在夜幕下尽情释放自己。街头,夜宵摊点纷纷张开,烟火气息在城市的夜空中回旋,构成一幅独特的夜色画卷。

城市是一个不停运转的机器,每一个个体都是机器的一个部分,机器运转,城市奔波,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这庞大的机器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演绎着自己的故事。

城市的随笔散文 篇二

城市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每一个人都是这场戏中的角色,而城市的景色,也在不同时刻展现着不同的风采。

清晨的城市,被一层淡淡的薄雾笼罩着,高楼大厦在晨光中若隐若现,街头的树木在微风中摇曳,城市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在这个时刻,城市里的人们,或是晨练,或是赶着上班,或是忙着准备一天的生意,每一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奔波。

午后的城市,阳光透过高楼大厦的缝隙洒下,街头的商贩们开始忙碌起来,匆匆的行人们匆忙赶路,这时的城市,充满着繁忙和喧嚣。然而,也有人在这个时刻,找到一处角落,静静地坐下,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思考着自己的生活。

夜晚的城市,霓虹灯闪烁,街头的小贩开始摆摊,城市的烟火气息在夜空中弥漫,这时的城市,仿佛是一个不夜城,每一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而在这个时刻,有人选择在夜色中畅饮,有人选择在夜店中狂欢,而也有人选择独自漫步在城市的街头,享受这份宁静。

城市是一个大舞台,每一个人都在这里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而城市的景色,也在不同时刻展现着不同的风采。在这个喧嚣的城市中,每个人都在追寻着自己的梦想,每一处景色都在述说着一个个故事。城市,是一个永远不会停歇的舞台,而我们,都是这场戏中的主角。

城市的随笔散文 篇三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是有些惶恐的,自我出生到现在短短二十来年,认真呆过的算城市的,大概就两个地方,长沙和京都,说来好笑,京都居然是我第二个呆过的能算的上大城市的地方,偶尔会打趣较之大阪相比,这地方大约也算得上荒凉了,我们戏称为乡下——这是一个需要买衣服的时候必须要坐半个小时地铁去中心的地方。如今合算起来,我已经在这个地方呆了整整九个月,还有一个月,我就会离开这里了。

  大约是十几天前去了一趟神户,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不远,因而选择了早去晚回。从神户回京都的时候其实不算晚,几点也记不分明了,只是日本五点几乎就失了光亮,也就算作晚上了。我坐在JR的列车里,里面灯光明亮如白昼,暖气几乎要熨的人后背渗出汗来,而一窗之隔的外面飘着小雨,远方几乎淡的看不清的霓虹绰绰闪烁,落到眼中的时候被黑暗晕染开来,所以看不真切,窗外的寒意便借着如水的黑暗荡漾开来,几乎要隔着玻璃入侵温暖如春的车内。

  铁道两旁的一排排奇形怪状的几乎掉光了叶子的小树慌张地从窗外迅速的逃走,搅开眼前浓如墨的黑暗,一盏盏路灯则顶着昏黄的光线在后面不紧不慢的追着,很快跟随着这些小树消失在眼前。

  玻璃窗硌着脸有些凉,我把耳朵里面牢牢塞着的耳机扯下来,双手圈着放在额头挡住四周有些晃眼的日光灯,将脸紧紧贴在玻璃上极力睁大着眼睛想要看的更清楚一点。窗外一座座不知名的,空无一人的小站自黑暗中慢慢的显现出身形然后消失,它们低着头,在昏黄的灯光下落寞的放佛是在这里歇了很久的老人,却是奇异的安详。外面雨声渐渐响起来,雨水一滴滴沿着玻璃坠落下来,然后渐渐的将玻璃霸占起来,于是窗外的东西也几乎看不见了,哈口气抹开窗上附上的似有若无的白雾,在玻璃上刮出一道道水印子,景便糊了,莫名就想到了长沙的雨。

  长沙的天气时好时坏,如今突然间细细回想的时候,满满铺满记忆的天空里,最多的,大概是灰色。那是从某个方向开始,似乎是被谁不小心抹了一笔缁色,那缁色就着有些厚重的白云润润的浸没了整个天空,就成了淡淡的灰色,偶尔抬起头望一眼的时候,似乎还能瞧得见分明的层次,莫名有些喜欢,可是这种时候,分明是预示着快要下雨了——长沙跟雨总是分不开的。

  埋着头走路的时候,脖子上总是突然传来一点湿凉,这个时候不用抬头都知道,这座城市又下雨了。这种雨不是招人喜欢那种,雾雾的,固执地一丝风也不夹带,落在脚下的人行道上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声音,绵软无力,然而却意外的能持续上一周。

  从学校回寝室的漫长的路上种着密密麻麻的香樟树,有些该是有些年头了,它们生机勃勃又肆意洒脱的生长着,将整条街染得透亮,树冠向着天空延伸开一片,极力证明着自己在这条街上的主人位置。而每当雨落下的时候,这些绿都失了那么些亮光,透过溅着几滴雨水的眼镜,暗淡的落在眼里,令人突然生出些烦躁来。更令人烦躁不止如此,脚下一块块地板砖在雨中变成了陷阱一般,雨水汇聚潜伏在下面的小坑里,只待人猝不及防地踩上去,便携着些泥土一起迫不及待的跳出来溅在那人的脚上。

  其实京都也经常下雨,而且是说下就下,十分任性,大部分时候一丝征兆也没有,令人无可奈何。总是赌气看着早上的蓝的发亮的天空顶着今日有雨的天气预报出门,理也不理门廊斜插的伞,如果快要到第二节课的时候还没下雨,这种时候就开始影影约约有了些无聊的愉悦感,心满意足的感叹:“果然我的生活经验才是对的。”——仿佛赌赢了几百万块钱,然而这喜悦总是还未持续一个小时,就被偶然上课期间朝着窗外的一瞥打破:外面已是湿湿一片。

  大概是因着这些无聊的小情绪,我在日本生活期间几乎每每下雨必忘记带伞,偶尔太大不能横冲直撞的跑回宿舍的时候,只能去便利店买上一把伞,于是有段时间我的寝室放了五把伞,一个雨衣,再后来,我给楼下公共区域“捐”了四把,宿舍还有三把。

  很早的时候为了参加新概念的作文比赛,啃了整整好几届的优秀作品出版集,奉为圣经,对于里面有一篇写南京的文章印象深刻,那应该是我想去南京念大学的根源,也是因为那篇文章,我坐在宿舍里,将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性格当做至理名言,在小小的几平方米里想象着这些城市不同的性格,想象着我踏入这土地之后跟这些不同性格的城市谈着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后来写了篇不知所谓的文章参赛没有什么后续不提,待我后来上了大学,又游荡过几个地方之后发现,这大约都是放屁。

  所以,对于一个过客来说,城市的概念缥缈而又虚假,甚至抵不上他日在某座城市的公交车上,前面一张张如同长在挂于护手上的手背或手臂上一起在闷热的车厢中东倒西歪昏昏欲睡满是倦意的脸。这些或年轻或衰老的脸组成了这个城市,而这个城市却不止这些脸,它们消失在那日黄昏时候拥挤的车厢里,偶尔也消失在这个城市。

城市的随笔散文 篇四

  东方红,太阳升,朝霞如火,又是一天清晨到。

  风,清爽而温柔。

  街上,车水马龙。汽车的马达声和着铃铛声,喇叭声,三五个鸟儿的啼叫声太宛转,没人倾听它们情话。

  电动车如此灵活,在车流中左右逢源,见缝插针,越过一辆辆龟行的小汽车,什么宝马、奔驰,全超。司机们瞪大双眼,精神高度集中,全力以赴,以防演绎一段无责但需要赔钱的交通故事。有时,明知按喇叭不管用,还是习惯性地按下去,如此,喇叭声起,像傍晚池塘里求偶的青蛙,叫成一片。

  绿灯刚一亮起,憋足劲的车流、人流像开闸泄洪般,急驰而去。

  也许是拥挤,也许是着急,也许是风,一顶帽子不知时地地飘落在道路上,帽主一脸惊恐,逆流而回,然,车轮滚滚,避帽而行。捡到帽子,除了少许的尘土,帽子完好无损,帽主露出一丝昙花般欣慰,极短,却甚美。

  广场上,一群大妈族在“最美民族风”的劲唱里,可劲扭动身姿,汗水已透背,但神采正飞扬。她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生命在于运动”是真理。广场的另一端,有人在打着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动与静、快与慢、阴与阳的太极。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责任重大。

  一队全副武装的“驴友”急驰而过,他们身材骄健,腿部肌肉分明而有力,他们是环保的倡导者,他们在寻找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同时,也重温儿时的记忆。

  早市上,商贩们各就各位,心安理得地兜售蔬菜和水果。有的背井离乡,将孩子托付给老人,大多数人本着挣钱就是硬道理,坚信有钱就有明天有信条,不怕吃苦,努力挣钱。像浮萍般努力扎根,再扎根。没有滩位的商贩,偶有占道经营,东张西望,监视着城管的一举一动,就像抗日时期的哨兵一样,其情可谅。

  学校门口,正值拥堵高峰。送学生的私家车,竞相争靓。从车里钻出的小胖子,背着重重的书包,一手揉着睡意仍在的双眼,一手拿着五花八门的小吃。见到值班的教师,条件反射性地喊“教师好”。 然后,急冲冲奔向学校。学校就像一块巨大磁铁,把学生从四面八方的被窝里吸了过来。

  我,一个网虫,在鏖战一夜后,在城市的清晨,伴着电脑屏幕上最后的战斗画面,酣然睡去。

城市的随笔散文 篇五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如是说。

  现在,似乎正是城市建设的好时光,伴随着轰鸣声响与扬起的沙尘,前不久还渺小平凡的小城市,转瞬间就便得耀眼而庞大。

  这就是城市建设的速度。

  几年前看到过这样一则消息,广州天桥下,浇满了密密麻麻的水泥锥,原因很简单-天桥下多是流浪汉居住,有碍市容。

  听起来似乎是个有创意而且行之有效的政策,让无数流浪汉望而生畏。可是,“一锥了之”真能解决问题吗?

  看到很多城市提出建设“阳光城市”的口号,在我看来,的确是没有比阳光更好的建设目标了。太阳就在那里,恒久远,永流传。阳光愿意包容一切美和丑,或崇高或渺小的事物发展,哪怕你只是一只弱小的爬虫,一朵枯败的矢车菊。

  所以我说,水泥锥,不仅不是发展建设的绝妙途径,甚至,是一种野蛮的驱逐方式。一座城市的建设中,可怕的不是流浪汉的有碍市容,而是另外一种流浪-人性的流浪。

  《罪金书》里有这样一句话-黑暗里有黑暗的火焰,只有目光敏锐的人才能看见。有时候我们的眼睛能看见宇宙,却看不见社会最底层最悲惨的生命。

  我想,一座城市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本就决定了他该如阳光一样,平等而又仁慈地散落在每个角落。

  我看感动中国,生活贫困的老人节衣缩食帮助失学儿童,感动之余,也在思考,我们何以让弱者来帮助弱者?城市的阳光去哪儿了?

  我们总是叫嚣着建设,叫嚣着发展,却又总是忽略了城市中最应该得到发展,得到阳光的那群人。我们总是乐此不疲地建起一座座高楼大厦,创造一个个建筑奇迹,却也总是忘记还有一群未寻得安栖之处。

  巴尔蒙特说:“我来这世上,就是为了看看阳光。”

  如太阳一样永在,如阳光一样,滋润每一个生命的发展。

  这就是我对城市建设的理解。

  这就是我对发展的理解。

  这就是我对中国梦的理解。

城市的随笔散文 篇六

  城市的夜晚,是某些人眸子里的贪婪,却不是我的期盼,想起家乡的老妈妈,情不自禁地泪水在眼里打转,又让人不由自主的寝食难安……赡养不是负担,鸦有反哺之孝世代传,伺候老人是儿女的责任我甘心情愿;可是为了生计不得不告别熟悉的伙伴,不背井离乡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城市的夜晚,灯红酒绿甚是好玩,可恋人的心事谁会看穿?峰回路转,思念的路程有点太远,貌似山路九拐十八弯;虽然城市霓虹灯璀璨,点亮了黑暗,点亮了港湾,却照不亮家乡的庭院,赶不走身边的孤单。伊人隔着万水千山,牵挂翻山越岭累得满身是汗;思念是世界上最勇敢,无论距离如何远困难如何多都敢翻攀;虽然牵挂的远方看不到岸,可是思绪义无反顾使劲地追赶;爱是一份激情一份永远,是男人责任就要勇于承担!

  看午夜和白天不停地在窗台上的交换,春夏秋冬不厌其烦,我不知道是喜欢阳光的灿烂,还是月亮的委婉;摇晃的影子游走在街头不紧不慢,一个人看别人节日的狂欢,听莺歌燕舞的浪漫,这些所有的快乐都和我无关;频繁的工作让人很心烦,自己梦寐以求的事业却没有丝毫进展,披星戴月在陌生的城市里搬砖,虽然是心有不甘,多少次不止地在深深的太平洋的心底呐喊,但是前人说做事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按部就班,让人顾忌貌似格言使人不好轻易动弹,任凭时间缓缓……

  是谁在我世界里呼唤?犹如黎明的太阳驱走了黑暗,让我的天地不再混沌不再平淡;让我停止了在虚拟网上的神侃,不再夸夸其谈。没有爱情的陪伴我日子真的好简单,忧愁郁闷不敢来侵犯,得过且过有点僧道的风范;稀饭一碗,油条二根这就是我的早餐,一个疲于奔命的流浪汉,对待饮食还有多少选择权,背井离乡欲把梦想圆,餐风饮露早已习惯!没有爱情的日子我真的好茫然,整天就像丢了灵魂一般,除了上班下班和睡觉就是吃饭,美丽的青春年华任凭她在岁月的蹉跎中锈迹斑斑,我的心仿佛坠入无底深渊,不是被幻想和思念填满,而是深深地掩埋着遗憾!

  城市的夜晚,浓郁的思乡烈酒将我紧紧地纠缠;我没有为昨天的一事无成而埋怨,也没有对明天的到来有丝毫怠慢,收拾好记忆里琐碎和现实中的懒散,我要为家庭的幸福而战,要为光鲜的爱情撑起保护伞!

城市的随笔散文(优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