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陈村抒情散文(实用3篇)

时间:2014-03-07 05:16:2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又见陈村抒情散文 篇一

清晨,微风拂过,晨曦洒在村庄,显得格外宁静。我再次来到陈村,这个曾经让我留恋的地方。走在乡间小道上,青石板路铺就的小径,两旁是一片片翠绿的稻田,微风拂过,稻浪起伏,仿佛在跳动生命的旋律。

沿着小路往前走,迎面而来的是一片竹林,竹叶摇曳生姿,清脆的鸟鸣声不时传来,给整个村庄增添了一丝生机。我停下脚步,闭上眼睛,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感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

走进村子,一条小溪悄无声息地流淌着,沿溪边有一座小石桥,桥上是一位老人在垂钓。他头戴斗笠,身穿麻衣,悠然自得地坐在那里,仿佛和周围的一切融为一体。我悄悄走上前,不打扰他,只是远远地观望着,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走进村子的深处,一座古老的庙宇映入眼帘。庙宇门口的石狮庄严肃穆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庙内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地跪在地上,祈求平安和幸福。我也跟着走进庙里,闭目祈祷,愿一切安好。

夜幕降临,星光点点,村子里的灯光闪烁。我走在小巷里,看着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聊天笑语,温馨的场景让我感到一种亲切和温暖。这里的人们生活简单,却充满了幸福和感恩。

夜深人静,我静静地走在回去的路上,心中涌动着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和热爱。陈村,是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地方,我愿意再次回到这里,感受它的美好和纯真。

又见陈村抒情散文 篇二

初夏的陈村,绿草如茵,花香四溢。我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清晨,我走进稻田,看着金黄色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跳动生命的旋律。

走进村子,一幢幢古老的建筑映入眼帘,斑驳的墙壁,青瓦白墙,散发着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厚重。我走进一家老宅,院子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一位老人正在捡拾落叶,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和他聊了一会天,他告诉我这里的一切都是他的心血和希望,我感动得泪流满面。

走进村子的深处,一座小山坡上是一片桃花林。桃花盛开,花瓣洁白如雪,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美不胜收。我躺在草地上,闭上眼睛,感受大自然的恩赐,心中满是对生命的感激和珍惜。

夜幕降临,星光闪烁,我走在小巷里,看着村子里的灯火辉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唱歌跳舞,欢声笑语,温馨的场景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我也加入他们的行列,和他们一起分享欢乐,感受这份亲情和友情。

夜深人静,我静静地走在回去的路上,心中涌动着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和热爱。陈村,是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地方,我愿意再次回到这里,感受它的美好和纯真。

又见陈村抒情散文 篇三

又见陈村抒情散文

  “微博时代的阅读”,这是这次陈村讲座的主题。

  较之上次赵长天的讲座,陈村看上去比赵长天有趣。他们都是上海作协的副主席,都写了很多年,但都缺乏陈忠实《白鹿原》那样的作品。赵长天把新概念大赛搞得风声水起,陈村被人戏称为“网络文学的教主”,这倒是有趣的。

  他们俩都不约而同的谈到了韩寒,看来韩寒真的是一种符号了。

  昨天是一天的雨,我的心是温暖而安静的,甚至有隐隐的喜悦。我知道是我阅读的缘故,阅读让我的心美好起来。

  在图书馆挑选了几本书,掐着时间走进报告厅,已经开始,找个空位坐下。光线有些暗,陈村看上去比去年在书展的时候线条要柔和些,一开始讲的有些郑重其事,后来他慢慢放开来,也便偶有妙语。

  对于陈村,我是欣赏的,他不做作,他爱拍照,爱一种烟火的气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因为是专业作家,也因为他的脊髓炎,他多半都呆在家里,而他的心是活泼的,他朋友众多,我想他的日子也是风声水起的吧。

  他谈到一种变迁,谈到互联网的好处,他说到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而今网络的开放性让民众有了发声的机会,这是时代的进步。他也谈到写作与发表的不易,尤其是投稿纸媒,需要三审过关才行。而有些审查的人未必就真地懂得,一些好的作品在纸媒时代就有可能被淹没了。他是欣赏网络的,一个人在网上下盘围棋也是好的。这让我听到了一种孤独的声音,而孤独或许是写作者必须承担的,只有在孤独的沉静里,写作的心灵开始飞翔。

  “互联网时代,有朋自远方来,有敌人自远方来,也有苍蝇蚊子自远方来”,这开始透出他的幽默了。

  九九年他就兼职榕树下网站的'艺术总监,而那时安妮宝贝、路金波、宁财神还只是普通员工,尚未爆得大名。也许他倦了,二零零四年在99书城网搞“小众菜园”,尽可能过滤一些苍蝇蚊子,但也拒绝了一些新鲜的血液吧。

  他反复谈方舟子与韩寒的争论,他想说他们这种争论的无趣,他在此刻也是无趣的。倒是他谈新概念比赛是中肯的,新概念开始让学生渐渐远离八股,开始抒发自己的性情,也只为此,“7盏红灯照亮我的前程”的韩寒才能脱颖。《三重门》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一种标志,一种个性。

  他也谈到了互联网的局限性,尤其是微博,常常发出的是一种“碎片”,就容易滋生太多的误读,以至于就会出现一些不实的负面的“谬种流传”。这需要监管才好。

  他爱围棋,小时候练过,还笑说是芮乃伟的师兄,因为当时指导过他的老师也指导过芮乃伟,这是江铸久说的,这有趣。他吃过孔明珠做的孔娘子菜。这不仅仅是他的好人缘,这是因为他深知一个“宅男”的局限,他也尽可能的以交往的方式与世界同步吧。

  “一个人的事不太好玩,下个围棋要两个人,谈个恋爱要两个人,打个麻将要四个人,这才有趣。一个人只跟自己玩,这不好玩。”我心一乐。

  他说到他爱人是个记者,参加了记者合唱团,有自己的乐趣,说她们自费去欧洲唱歌,别有趣味,然后他调侃她爱人的合唱团一群老年女人在海边泳装露大腿,她们活的勇敢,呵呵,大家笑起来。

  又回到微博,“微博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心更广阔”。这说得好,尤其是文学爱好者,即使不能如曹雪芹般在《红楼梦》展示社会变迁种种,总也不能太枯。而微博有各行各业各色人等,阅读就变得丰富而有趣多了。

  他说到自己的长篇《鲜花和》附记中的话:纪念我们日常的生活。我欣赏这句话。《鲜花和》我多年曾在《收获》读过,但印象不深,哪一天找来再读读。倒是他细细地谈到他的小说《一天》让我很感兴趣。他强调,这虽然写了一个令人沮丧的生活,但这也是一种英雄主义,把平淡的日子坚持下去确实也是不易的,信之。我们平凡的人也是有历史的,也是有意义的,从出生到耄耋是一个痛苦而欢乐的过程,而这就是人生。

  “只要跑,人生就有希望,我们要善待自己,把自己做成一个可爱的人,可能有惆怅,生活中总有一些美好。”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真相可以流通的时代,这也是美好的时代。”

  美好的时代,美好的生活,这真好,这是我们共同的期许吧。

  讲座结束了,拍了两张照片,算作纪念。也浅聊了一会,他推荐我看李娟的文章。我说我看了《遥远的阿勒泰》,他笑了笑。我想他是喜欢那种自然的清新的心灵清澈的文学作品吧。

  他年纪渐大,他的确已是他自己戏称的“弯人”了,头发已斑白。因为长期的强制性脊髓炎,我想他和史铁生一样有对生命深刻的省察,为他祈福!

又见陈村抒情散文(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