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堂怀想散文(实用3篇)

时间:2017-06-07 05:35:1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永和堂怀想散文 篇一

小时候,我常常听到关于永和堂的传说。那是一座古老的建筑,坐落在村庄的中心,被一片茂密的竹林环绕着。据说,这座堂已经存在了数百年,是村里人祖辈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每当夜幕降临,永和堂的屋檐上会飘起袅袅炊烟,如同在述说着自己的故事。

我记得,有一次夏日的傍晚,我独自漫步在村庄里,偶然走进了永和堂。门口的石狮子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座古老建筑,我踏进它的庭院,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庭院里种着各种花草,一棵古树挺拔而又苍劲,它的树干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仿佛在述说着它见证的一切。

我走进永和堂的大厅,那里摆放着古老的家具和瓷器,一股淡淡的檀香扑面而来。我闭上眼睛,仿佛听见了曾经在这里欢声笑语的人们,他们在这里品茶聊天,共度一生的欢乐和悲伤。我走到一个窗前,透过窗纱可以看见远处的竹林,月光洒在青翠的竹叶上,犹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在永和堂里,我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安宁和宁静。这座古老的建筑承载着太多的记忆和情感,它是村庄的灵魂所在,也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会再次回到这里,细细品味永和堂的美丽和神秘,用心感受那份久远的怀念和眷恋。

永和堂怀想散文 篇二

每当我走进永和堂,仿佛回到了一个古老的时代。这座古建筑悠然静谧,屋檐上的瓦片斑驳,墙壁上的青苔斑斑,岁月的痕迹无声地述说着它的历史。在永和堂里,仿佛可以听见古人的低语和叹息,他们在这里留下了太多的情感和记忆。

永和堂的大厅里摆放着古老的家具和瓷器,一股淡淡的檀香扑面而来。我闭上眼睛,仿佛看见了曾经在这里品茶聊天的人们,他们在这里谈笑风生,共度一生的欢乐和悲伤。我走到一个窗前,透过窗纱可以看见远处的竹林,月光洒在青翠的竹叶上,犹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永和堂是村里人祖辈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它承载着太多的情感和记忆。每当我走进这里,我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安宁和宁静,那种沉静而又神秘的氛围让我感到无比舒适。在这座古老的建筑里,我仿佛可以与古人对话,我听见他们的声音,感受他们的情感,我感觉自己仿佛融入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与永和堂融为一体。

永和堂怀想散文,是对这座古老建筑的一种怀念和眷恋,也是对历史和传统的一种珍视和传承。每当我走出永和堂,那份沉静而又神秘的感觉仍然萦绕在心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愿永和堂永远留存于村里人的记忆中,成为我们心灵的永恒驻足之地。

永和堂怀想散文 篇三

永和堂怀想散文

  ·当年永和何处寻?

  前几日回老家,看到大堂内悬挂的“翰墨凝香”的匾额,明清时期的`条几、桌椅、神龛、烛台摆设宛然在目,不由怀想永和堂之盛衰沉浮,百年往事,注上心头。“永和”乃太爷行医时的堂号。太爷通读四书五经,善书法,好文章。十八岁时便开始悬壶济世,太爷重医德,行医以

善为本。清光绪二十七年,太爷医好鹿邑知县于沧澜之母的重病,沧澜万分感激,奉上银元宝三枚。太爷却婉言拒绝,只求于知县为“永和堂”题写一匾额。沧澜撰以黑底金字,请名匠以白檀制成,用红绫包好送往永和堂。那年是1901年,至今已有110年了。

  永和堂盛时占地五六顷,声名远播。可惜太爷积劳成疾,四十三岁便病故了。后来永和堂又传了三代,到了大跃进时期,匾额被搜去,沦为大食堂的托盘。几经动乱,后来便杳无踪迹了。一说是葬身于锅炉,一说是被外姓人偷走转卖给南方古董商。乱世之中,风雨飘摇,人尚不能保全,何况一匾额乎?

  时至今日,唯有一坐榻一外柜和太爷爷所书“堆金积玉”和“福”字尚存,隔着玻璃窗望去,遥想当年永和堂门前车水马龙的胜况。永和堂的印象已在后辈子孙的记忆里淡去,唯有那裂痕斑驳的药柜,在夜深人静时,对着陈旧的坐榻,怅然哀叹……

  ·古床犹记千年梦

  爷爷收集数百张古床,用半生积累办起中原古床文化展览馆。其中收藏有“贵妃榻”“王爷御榻”“千金床”“一品诰命诰命如意榻”等。多为明清时代的遗物。2010年金秋,诗联诸位诗人相约到永和堂,品佳酿。览风物,赏古床。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聚,贤主,嘉宾二难兼得。众位诗人诗兴大发,流觞曲水,诗文互赠。其中有诗云:

  红尘滚滚时空转,当年富豪今灰烟。主人不知何处去,唯留卧榻供人观。

  好一个“主人不知何处去”,每一张古床都是一本书,埋藏着一段斑驳悠远的故事。古床主人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庶民百姓。帝王将相三春梦,百姓黎民一枕香。广厦三千,所需也只不过一寝之地。

  ·踏遍山川不老情

  爷爷躬身于女书研究和民间文学创作,笔耕不辍。他自嘲道:作垂死挣扎窜到全国各地游山逛景,约朋会友,谈笑风生。渴饮山泉水,饿了啃烧饼。有时人模狗样,有时恰似济公。

  “独居斗室对晚霞,一生笔墨作生涯。爱的是幽静,恶的是繁华,田园野岭景如画。栽几盆如意花,约三、五同仁说话,直到月西沉,梅影上窗纱。”爷爷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

  ·物换星移几度秋

  桑麻无恙,鸡犬不惊。村夫野老,散坐瓜棚豆架下,笑谈永和遗事,和古床主人的是是非非。什么陈圆圆,什么弥勒逍遥榻,什么将军榻,半真半假,若有若无。大江东去浪淘尽,我已不能触碰一个久远时代的脉搏,不能守望一份古旧的温情。几代繁华,暗逐逝波声。山,空自愁。水,空自流。

永和堂怀想散文(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