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新年的抒情散文【实用6篇】

时间:2017-09-09 05:27: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描写新年的抒情散文 篇一

春节的钟声敲响,新的一年开始了。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温暖而明亮。我揉揉睡眼,从床上坐起来,感受到了新年带来的喜悦和期待。

走出家门,街上已经是一片喧闹的景象。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笑容满面,互相道着新年好。红红火火的春联挂在门口,年画贴满了窗户,处处洋溢着新年的气息。

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头,我看到了满街的灯笼和彩灯,五彩斑斓的装饰点缀着整个城市,仿佛给这个冬日增添了一丝暖意。远处传来锣鼓声和爆竹声,让人仿佛置身于欢乐的海洋中。

在新年的第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共享团圆的幸福。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父母亲人围坐在一起,聊着家常,笑语盈盈,幸福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家庭。

夜幕降临,璀璨的烟花绽放在夜空中,绚烂而美丽。我仰望星空,闭上眼睛,许下新年的愿望。愿新的一年,我能健康快乐,事业有成,家人平安幸福。新年的钟声敲响,带着希望和美好,让我们一起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描写新年的抒情散文 篇二

新的一年,带着无限的希望和憧憬来临。我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雪花飘落,像是为新年带来了一层银装。冬日的清晨,寒风凛冽,但内心却是温暖而充实的。

踏着新年的脚步,我感到无比兴奋和期待。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机遇。我怀着梦想和勇气,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洒在脸上,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温暖和力量。我决心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努力地工作,追求更高的目标,不断提升自己。

新年的钟声敲响,告诉我,时间在流逝,生命在变迁。我要珍惜每一个时刻,过好每一天,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和有意义。

在新的一年里,我要坚定自己的梦想,勇敢地追逐,不畏艰难困苦。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努力拼搏,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美好的明天就在不远处。

新的一年,让我们怀着希望和梦想,勇敢前行。让我们用行动去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让每一个新的一天都充满阳光和希望。愿新的一年,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描写新年的抒情散文 篇三

  一直想写写过年,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中国地大物博,整个版图像一只大公鸡,今年又是鸡年,鸡年值得写。看现在的春节,现代时尚气息浓,没有小时候年味重;虽然小时候穷,但年有味道。今年在合肥过春节好像就鞭炮声有印象,或者到酒店吃喝;这个春节被炸得晕晕乎乎,可爱的大合肥何时才能禁放烟花爆竹。

  我的老家天长是典型的皖东农村小镇,春节过得很有意义。小时候常听长辈说:“大人怕过年,小孩盼过年”,这句话到走上工作岗位后才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那时家里穷,一到过年,父母们要想办法筹钱置办年货,给小孩子添件新衣服;还有一到过年要结清所有往来账目;儿时印象中就发生过几次要债的就赶在年三十到欠钱的人家里要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不还钱大家都不要过好年。小孩子就盼着过年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

  到了腊月就离过年很近啦,二十三就是祭灶,也有二十四祭灶的。意思是在外奔波的人要赶在这一天回来,过了这一天后也不再出远门。从这天起,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了,特别是家里的卫生要打扫干净;农村都有土锅土灶台,不像现在城里面的整体厨房。街镇上便热闹起来了,赶集购置年货;原来四五天逢一次集,过祭灶后,天天逢集,年味也越来越浓了。大街小巷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天长老家的风俗还要赶在年三十前干三件大事:杀年猪和蒸年糕、磨豆腐;家境富裕的可以杀大一点的猪,家境收入一般的就杀小一点猪,反正家家都要杀,杀猪的师傅也要预约,十里八村的会这门手艺的不多,自带大木桶和杀猪工具,关系不错的亲戚、朋友还会被主人邀请到家里面吃“头刀”,主要品尝新鲜的猪血和猪肉;磨豆腐,也是在自己家里完成,印象中,许多家里人也趁此机会忙完了在家里洗个澡(因为一个乡镇也就一个澡堂子,白天男同胞、晚上女同胞,洗澡十分困难)磨豆腐都是大人在家自己干,从泡豆子、和面、发面,到用石磨把豆子磨碎等十几道工序,都是纯手工操作,要忙上一两天。

  到了大年三十,家里面的一家之主,要早起煮猪头,一般凌晨两三点,然后端上猪头去周边土地庙敬香放鞭炮,预示着新年新气象。在中午十二点前贴春联、门神、对联,还有的在门上把福字倒着贴,表示福到啦的意思。家里这一年中要是有人去世,不能贴红春联,要贴黄色的或者绿色的春联,而且要连续贴三年;吃饭时也要装满一碗饭,放一双筷子,空一个座位;都表示悼念。中午要烧上一大桌鸡鱼肉蛋,特别要煮两条整鱼(是不吃的,一直放到正月十五回锅煮,寓意为看灯鱼)

  晚上是年三十“守岁”的重头戏,守岁全家人聚在一起,一定要吃汤圆或者饺子,寓意团团圆圆;一般家长要总结一年里家里的大小事,计划新年如何干;然后给每个家庭成员发“压岁钱”……还要熬夜守岁,家里面所有灯是不关的,全家人休息后,大人还要在大门里面贴上“封条”,外面人不能进来,家里人不能出去。(原来农村电视少,不像现在有电视春节晚会等)到了年初一四五点钟时,大人们带着孩子欢天喜地的放鞭炮和烟花,迎接新年的到来,还要在门口空地上画鱼,表示年年有余;空中燃放的烟花像是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把家乡漆黑的夜晚点亮的像白天一样,同时也点燃了希望,点燃了愿望……

  大年初一拜年,天长老家有规矩的,不能乱拜年。全家人换上新衣服,见面要招呼新年好,拜年!年初一上人年(爷爷、奶奶、父母)、年初二丈人年(岳父、岳母)、初三四舅舅、姑姑等长辈。拜年一般吃两顿,先是喝茶,吃点年糕之类的,然后吃正餐,喝酒等。

  到了初五,老家简称“财神节”,中午要做几个菜,敬逝去的人,烧香叩头,下午要把家里面的所有坟头烧一遍纸钱。

  还有就是十五“元宵节”,中午要烧上一桌丰盛的菜肴,把年三十的看灯鱼煮了吃;晚上一定要吃元宵(汤圆);有条件的地方会看灯会、逛庙会。元宵节后,人们陆续开始外出,干农活。

  到八十九十年代,农村条件逐步好转,开始有镇村组织文娱宣传队,挨家挨户表演,主要有狮子、旱船、龙灯、麒麟等。丰富多彩,其乐融融;整个春节文化娱乐活动和拜年走亲访友一直持续到正月结束。过年,实际前前后后忙一个月。

  送走猴年,迎来鸡年;大吉大利、大鸡大利;随着年龄的增长,动笔的机会少啦,想写也写不了几句。有时静静思索,扪心自问,要钱干啥?提升生活质量;现在生活好了,应该舒心、想写就写,想锻炼就锻炼;但现实人们生活却是浮躁的。

  鸡年啦,祝福所有朋友们平安、健康、好运、精彩、美好、愉悦、甜蜜、开心、快乐。

描写新年的抒情散文 篇四

  早早的睁开眼,毫无睡意,外面刚蒙蒙亮,心中感慨:新的一天开始了!

  冬天的清晨很安静,没有风儿呼啸,没有鸟儿嘈杂,就连太阳公公也懒懒的不想钻出温暖的被窝。正是数九寒天,凉气袭人。

  新年临近了,心中多少还是有点感动,新与旧的代谢,苍老的是自己的年轮。

  要过年了,心里有点激动,不仅仅因为节日的喜庆,是因为是个团圆节日,虽说过完年又年老了一岁,离死神又接近了一步,但是还是期待着过年,唯有这个时节才是全家团聚的日子,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以往孩子在身边对过年倒是没有什么感觉,吃的喝的都充足,平时跟过年也没什么两样,再说走亲戚串朋友没个消停,有时心里就有点厌倦,特别是看到酒场上那些肆无忌惮男人心里就烦。

  今年就特别的期待过年,盼了儿子盼女儿,都来到身边了,一家人团聚了,过年也就开始了。不像小时候惊着过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食欲和小小的虚荣心。

  记得小时候一进了腊月门就开始瓣着手指头数天数,那日子过得是真慢,盼一天不到,再盼一天还不到,直到掰的手指头酸疼酸疼了,年下才懒洋洋到来了。欢蹦乱跳的迎接新年,就为了大年三十的中午能够甩开腮帮子尽情地吃一顿大肥肉。喜形于色梦里笑醒就为了大年初一可以穿上只有过年才能穿的新衣服。压岁钱虽然不多,只有一块钱,那可是平时见不着的大票。慌慌忙忙给你爹娘磕个头,喜滋滋地双手接过那一元的钞票,膝盖上的尘土都来不及拍打,欢喜地捧着钞票在屋里跳几个圈,再小心翼翼把它放在贴身的衣兜里,唯恐丢了,然后才放心的相继跑出去,到街上找小朋友们显摆谁的衣服漂亮,谁的鞋子俊秀。虽说那时候我们家比不上他们好过,买不起洋布,可是娘有一双巧手,用染过的粗布做的衣服别具一格,比他们那洋布穿出来都好看。特别是脚上的插花鞋,虽然是用旧布做的,但是那插花线是崭新的,五颜六色的一对蝴蝶儿跟鲜活的一样,伏在脚尖上,随着踢毽子的姿势一上一下,那鲜活的蝴蝶就好像飞了起来,一高一低的展翅。这时候,周围的小朋友羡慕的不得了,眼巴巴的随着我脚上的蝴蝶上上下下的眨眼睛。心里那个得意啊,踢毽子的样子就更神气了,头随着脚的动作一抬一磕,就好像给小蝴蝶逗乐玩儿呢……这是最美好的时刻,最幸福的记忆。

  这时候又想起娘来,已经四十多年没有穿过娘亲手插的花鞋了,以后就更没机会了,娘两年前离开我去了另一个“国度”,世人喜欢将那地方叫“天堂”。娘在天堂也一定过得很幸福很快乐,因为她的小女儿时刻想念着,牵挂着,惦记着,娘一定不会寂寞。要过年了,我还是第一时间想起了远在天堂的娘,心,默默陪伴,默默祝福,默默地为娘祈祷“娘在天堂里新年快乐!”我想娘一定很安慰,很满足,也很开心。娘在天堂也一定是幸福的,就像活着时候一样,儿孙满堂,尽孝于膝下,闭眼无憾。

  过年,是传统的节日,张灯结彩迎新春!春节,是末年的结束,新年的开始,心绪免不了很忙乱,要总结过去的一年,还要准备迎接新的一年到来。一方面是对过去的缅怀,一方面是对新开始的喜悦。一年的磕磕碰碰,酸甜苦辣,就要成为历史的一页永远翻过去了,不再留恋,把遗憾丢给过往,把美好留做记忆。过去的就让它永远的过去吧,重新期待下一年的美好。

  一年又一年,转眼一瞬间。虽生活是艰难了一点,岁月是残酷了一点,世事是沧桑了一点,毕竟还是寄希望于未来,期待未来的日子随心逐愿,顺从人意。只要热爱,只要期待,只要信心在,那么,未来的日子就一定会如希望的一样美好和完善。只要心中充满希望,有梦陪伴,就会开心,就会快乐,一定是幸福的。真的很希望自己能在新的一年里有个全新的开始,放开所有,把痛苦遗忘,留住美好的回忆,给心灵一个安慰。

  小年到了,已经感觉到了过年的喜气,心里激动着,兴奋着,总想用尽文字,写尽心中对未来美好的那份强烈的渴望。感慨明天,庆幸所拥有的一切美好。突然有一份冲动想要拥抱明天,亲吻明天,紧紧地抓住明天——感动无限。已经逝去了昨天,没办法挽回,不能再轻易放过明天,好好地把握。明天,如是生命,要好好的珍惜,把握好了,就不会留下遗憾!

描写新年的抒情散文 篇五

  天公作美,一场瑞雪为新春增添了几分祥瑞。孩子们在欢呼:过年啦,过年啦,过年长大啦!过年是孩子们的期盼。有副对联写的好,老者点头不觉重添一岁,少儿拍手欢呼不觉有过新年。

  我也经历过难忘的孩童时期,可如今我有了三个角色: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了。每到新年我一点也不轻松,总是乐呵呵地忙着过年。

  新年一早,我、妻子和女儿早早起床,按分工各自做事情,女儿负责拖地和准备茶点;妻子负责做菜;我呢,负责张贴春联和后勤。因为陪父亲过年,我的妹妹、妹婿和侄子和侄女也来凑热闹,一家三代人好不热闹。几句温馨的话语,几杯祝福的美酒,几个鼓励成长的红包,新年其乐融融!一桌美酒佳肴,妻子功不可没,她为了这桌年饭还特地上了省城的超市,桌子上摆满了美味菜肴,海鲜、野味端上了餐桌,五粮液走进了农家新年,父亲老了,一辈子没看见过五粮液的酒瓶子,我们特地让他品尝这中国最奢侈的名酒,父亲边品边唠叨:“真好喝,这一杯酒可买一直鸡啊!”看着老父亲的的笑容,我找到了新年一家亲的和谐与欢乐,也感觉到了小康就在眼前。

  吃年饭时,父亲说起我们小时候的新年,那时的过年真叫一个“难”字,爸爸妈妈张罗了好长时间,才拼凑了10个菜,但其中有几个菜叫“看菜”,是不准吃的,必须留着用来招待家里的客人,每年的年夜饭无非就是一碗千张烧肉、两碗咸菜、一碗粉丝、一碗大葱炒干子、两碗青菜豆腐、一碗看鱼、一碗看肉,外加一碟小菜。小时候的新年吃喝远不如我们现在的节日,父亲说:“那时没办法,按理说鸡鸭鹅鱼应该有,可那时是不准放养的,可家养又没饲料,况且那也是在搞资本主义。”我清楚地记得,那时人们的春节也过的津津乐道,每年的大年初一队里的民兵们就打着红旗干活,那时我虽然很小,可也感到生活向上的热情,因此盼望着新年,初一串门拜年也往往只能穿上一件新衣服,更不可能有红包的收获。

  父亲说:“现在的生活是在天上,你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都给老人家敬酒,给老人家夹菜,给老人家红包。再看看我的父亲,他每年春节,总是先仔细看那红包的图案,再让他孙女读红包上那祝福语,父亲微笑时像个“孩子”。此时,我忽然觉得,人们的生活并不在于物质,精神愉悦才是生活的主旋律。几个小客人一直围着女儿转,因为女儿在大学读书,自然是孩子们的崇拜者,饭桌上女儿带头敬酒并祝福爷爷、爸爸、妈妈、姑父、姑妈新年好,几个孩子也跟着敬酒,可称呼也偶尔说错了,逗得我们一阵好笑,孩子的童真给新年平添了许多情趣。

  也是,孩子们在新年之际多多接触读大学的大孩子们也的确有好处,榜样的教育力量无处不现。但我想:在新年中对孩子们进行简单的忆苦思甜教育也非常必要,让孩子们了解生活,学习如何做人,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学习如何适应社会,春节应是教育孩子生动的一课。

  是的,在这其乐融融的小康新年,祖国上下,大江南北,岂不是一个“乐”字了得!

描写新年的抒情散文 篇六

  四季轮回而不息,岁月如水而长流,转眼间,冬去春回,年关将至,真可谓“杜鹃声里又一年,炮竹声中春满园。”

  满街张灯结彩,灯笼高挂,文化广场靓装点缀,街巷瓦肆游人如织,集市店铺热闹非凡。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商旅游客络绎不绝于途,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景象繁华,普天同庆其乐融融年味渐浓。

  大人们“腊八”节后便纷纷上城赶年集,置年货,孩子们穿上新衣新鞋多,再买些自己心爱的玩物,诸如烟花炮竹之类便甚是得意。飞越千山万水的祝福,传递着一种深情和渴望,团圆,相聚血浓于水。亲情友情洋溢在幸福温馨的节日里。

  春节是一个惠及千家万户,象征吉祥高照,温暖人心的节日,以家为中心,以亲情为血液,年年岁岁滋润着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家脉,毫不间断,从不离弃。远在天涯的游子,无论身居何处,无论闲忙与否,都会回家过年,送来祝福,报回平安。人生苦短,平安是福,温馨是美,团圆是喜,相聚是乐。一起吃顿水饺,把血浓于水的亲情和无比欢畅的情谊融入其中;一起嘘寒问暖,叙旧话新,把一年来对亲朋的思念,对乡情的不舍,对故土的眷恋在其乐无比,欢聚一堂的除夕之夜一起放飞让心中充满牵挂和对新年伊始的憧憬。

  在这个欢乐祥和,普天共庆的日子,所有的幸福源于亲情的维系和家庭和睦。在物欲横流,家临蛀虫的时代,营建一个美满温馨,相敬如宾的家庭需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需要时时用爱心穿针引线,用宽容呵护千般的令人憔悴但无比圣神的事业,给老人一些关怀问候,给爱人多一些浓情蜜意,给孩子多一些疼惜关爱。貌似平淡如水的日子随处可以播撒爱的种子,随时可以兑现爱的诺言,随意可以增进彼此的情缘。而那些不愿承担任何家庭责任的人,不愿付出爱的真诚,不愿为亲人付出真情的人,平日心猿意马,沾花惹草的人愈加飘摇凄凉,只能透过窗棂去阅读属于别人的欢乐。

  所有的家园都在临近春节之时扫舍,把沉积已久的陈旧和灰尘除去,意味深远,寓意着辞旧迎新,摧古拉朽象征着来年欣喜满堂,蓬荜生辉。而弥贵不易的亲情会把一切不利于家庭和睦,家和兴旺,彼此恩爱的阴云驱散,在春风拂柳,欢喜沉醉的日子里,让所有家庭拥有一片清新明朗的天空,永远那么惠风和畅,天朗气清。

  新年轻轻地开启一闪幸福之门,老人颐养天年,孩子风华正茂,爱侣琴瑟共抚,有什么风霜艰难可以毁坏这样的家园,自然风雨浇灌着庄稼疯长,而人性的阳光和充满爱心的耕耘使属于自己的家园永远萌生爱的花蕾,永远丰收亲情的甜蜜。春节是一个收获血亲之情,收获幸福美好,收获无限憧憬的节日。

  春节是凝聚四海之内情亲延续之节气,是辞旧迎新之吉日,是向往来年更美之吉庆。杀猪宰羊,扫舍贴花,新桃换旧,举杯畅饮,走亲访友送去彼此的祝福,加深相互间弥贵不易的亲情友情,对酒当歌,沸腾了整个料峭春寒,温暖了彼此心田。

  春节让离乡的人回家,让走离的心回家,一只只漂泊的小船穿越时空,穿越四季的风雨,穿越人生的五味陈杂,满载着无限的乡情亲情上岸回家了。一次次启航,一次次回归,只为平安归来,因为家是一切苦难的避风港,一切幸福的温床,是暗夜里不灭的灯塔更是心中难以割舍的根脉。

  经年累月的日子无异于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万象更新天地轮回,人生似白驹,恍惚间年复一年。新年呈现新气象,岁月峥嵘,开启新华章,蒸蒸日上,续写新篇章,再筑辉煌。年是大地回春之伊始,年是乡情亲情之凝结,年是心中难以割舍的幸福和满满的爱。

描写新年的抒情散文【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