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里乡风纯散文(优质3篇)

时间:2018-02-05 05:19: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山村里乡风纯散文 篇一

在小山村里,乡风纯朴,仿佛时光停留在了几十年前。清晨,农民们早早地起床,忙碌地赶往田间,种植着各种农作物。他们的劳作不仅仅是为了生计,更是为了传承着家族的农耕文化。在这里,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追求过度的发展,保持着与土地的亲密联系。

乡风纯朴的表现还体现在村民们的待人接物上。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陌生人,来到这里都能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村民们热情好客,乐于助人,让人倍感温暖。他们虽然生活简朴,但心地却宽广,乐于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悲伤。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亲情,相互扶持,相互关怀。

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小山村里的乡风纯朴还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村里的老人们常常会组织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如舞狮、庙会等,让年轻人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在这里,古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等依然被重视,人们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小山村里的乡风纯朴,让人仿佛穿越回了过去,感受到了那种简单而真挚的生活。在这里,人们保持着最纯粹的情感,尊重自然、待人亲切、传承传统文化,这些价值观在现代社会显得格外珍贵。或许,正是这种乡风纯朴,让小山村成为了人们向往的乐土。

小山村里乡风纯散文 篇二

在小山村里,乡风纯朴,透露着一种宁静和平的气息。清晨,阳光穿过稻田,洒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唤醒了沉睡的村民。他们悠然自得地开始一天的农事,没有繁忙的城市生活,只有静谧的山野风景。在这里,时间仿佛变得缓慢起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慢生活的美好。

乡风纯朴的表现还体现在村民们对土地的热爱和珍惜上。他们视土地为生命之源,尊重土地、呵护土地,用心耕种,用心守护。他们知道,只有尊重土地、与土地和谐相处,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在这里,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微妙的联系,让人感受到一种平和与谦卑。

除了对土地的热爱,小山村里的乡风纯朴还体现在村民们的勤劳和朴实上。他们劳作勤劳,从不抱怨辛苦,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生活。他们朴实善良,不计较得失,只求心安理得。在这里,金钱和物质并不是唯一的追求,人们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追求心灵的宁静。

小山村里的乡风纯朴,让人感受到一种淳朴和真挚的生活态度。在这里,人们保持着对土地的热爱和珍惜,坚守着勤劳和朴实的品质,这些传统的美德在现代社会显得格外珍贵。或许,正是这种乡风纯朴,让小山村成为了一座宁静而美丽的人间仙境。

小山村里乡风纯散文 篇三

小山村里乡风纯散文

  燕山脚下是故乡,无时无刻不怀想。

  故乡那个山村很小很小,偏僻遥远,山环水绕,只有一百多户人家,四,五百口人。

  雄伟神奇的云彩山造就出乡亲们粗犷彪悍如大山一样的性格,奔流不息的青龙河打造出乡亲们如水一样的外柔内刚和细腻善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满族文化成就了乡亲们知书达理,

张驰有度,爱憎分明,尊老爱幼,童叟无欺,礼义廉耻的品德。严格的家风,浓浓的乡情,邻里和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纯朴的乡风流传延续,约定俗称,与时俱进。

  在我的家乡,孩子们刚刚懂事,就会受到家风礼仪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学校的那样中规中矩,而是长辈们的口口相传,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尊长敬上,尊重客人,恪守信义,日常礼仪……那是平时劳动生活中的点点积累,渗透到我们的血脉和骨子里。

  记得小时候,我们一大帮孩子围坐在鹤发童颜的爷爷身边,缠着他给我们讲”瞎话儿”,爷爷给我们讲起满族老祖宗努尔哈赤,他说咱们的祖先在当年打江山的时候,就下达了文书,规定小辈儿对长辈二儿,年幼的对年长的怎么做的礼仪,满清进入中原,特别是康熙,乾隆爷多次举行敬老宴席,让天下人都尊敬老人。自此尊长敬上就成为我们满族的重要习俗了。

  小时候,总感觉老妈不停地对我们唠叨,她是满族正蓝旗,礼仪礼节特别多,她告诉我们早晚要给爷爷奶奶老爹老妈和长辈们问安,对长辈要处处恭顺,不许和老人顶嘴,老人说话时要好好听,别插嘴,和长辈同出门,不能并排走,要随走在后面,请安也好,问事情也好,都要站立着,老人让坐下了,才能坐下,老人喝茶抽烟时要给泡茶,倒水,点烟,要学会”三人同行小人受苦”。过年过节要给老人叩头拜年…… 她就认准一个朴素的常理儿,她说,没有老人哪有你们,你们现在不敬老人,将来你们老了,你们的`孩子能敬你们吗?

  我们那个小村热情好客是出了名儿的,无论谁家来了客人,都是热情接待,把平时自己舍不得吃的东西拿出来给客人吃。客人 来家时,一进屋,先敬烟,再沏茶倒水,男主人陪伴交谈,女主人操持饭菜,吃饭时,客人坐上座,主人坐下座相陪, 老豆腐,小豆腐,走油肉炖粉条,粉咯吱儿汇大白菜,就上当地的小烧酒,宾客谈天说地,气氛浓浓。

  小村里的父老乡亲,敦厚朴实,自古就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民风,小时候,老爹经常告诉我们,宁可饿死,宁可穷死,也不做偷鸡摸狗的事情,要是偷拿别人家的东西,自己磕馋不说,大人也在村里抬不起头来。谁家有难处,如缺柴少米,盖房种地,挑水担担,都要主动帮忙,要做傻瓜,傻瓜长的大,做凡人,凡人没烦恼,投机取巧,不务正业,算计别人,迟早不会有好结果的。我们在懵懵懂懂中逐渐长大了,长大后才体会到,乡风对我们的影响以及小村那种邻里和睦的氛围,怎么是用什么政策用什么硬性规定比拟得了的呀?

  小村满族乡亲们的礼仪很多很多,施礼,讲的是礼貌和敬意的表达,请安礼,说的是晚辈对长辈,对尊贵者的敬重,跪安礼,鞠躬礼,执手礼,抱腰接面礼,叩头礼,握手礼,以及红白事,各种禁忌,林林总总……尽管带有一些封建迷信色彩,但那是满族文化的传承,是满族乡风的延续。

  故乡搬迁20年了,无论走到哪里,只要遇到家乡人,那礼仪,那风俗是必不可少的。

  小村的乡风呀,令人留恋,令人难忘,小村的乡风呀,浓烈,甘醇,小村的乡风呀,影响教育着一代代人,小村的乡风呀,那是传统道德的承传,那是民族生息的文脉!

小山村里乡风纯散文(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