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冲闸散文(优质3篇)

时间:2013-09-05 09:30:4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黄冲闸散文 篇一

黄冲闸,是一座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古老水利工程,也是乐山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座闸门建于明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乐山市一道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

黄冲闸位于青衣江上,是连接乐山市区和沙湾区的重要通道。闸门由数十块巨大的木料拼接而成,整体呈现出古朴的风格。每当江水涨至一定高度,工作人员就会操作闸门,让水流通畅,以防止洪水灾害的发生。黄冲闸的存在,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安全的生活保障。

除了实用功能,黄冲闸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清晨或黄昏时分,阳光透过闸门的缝隙洒下来,投射在江面上,形成一道美丽的光影。这一景象常常吸引许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成为乐山市的一处风景线。

走近黄冲闸,可以感受到这座古老建筑的沧桑和庄严。闸门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木料上的纹路仿佛在述说着历史的变迁。站在青衣江畔,远眺黄冲闸,仿佛穿越时光,一切都显得那么悠然宁静。

黄冲闸是乐山市的一处历史遗产,也是一座承载着乡愁和记忆的建筑。它见证了乐山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水利文化。每一次走近黄冲闸,都能感受到这座古老建筑的独特魅力,让人对历史和传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黄冲闸散文 篇二

黄冲闸,是乐山市的一处历史名胜,也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古老水利工程。它位于青衣江上,连接乐山市区和沙湾区,是乐山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黄冲闸建于明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闸门由大块木料拼接而成,造型古朴典雅,展现出传统的工艺技巧。每当江水涨至一定高度,工作人员就会操作闸门,控制水位,以防止洪水灾害的发生。黄冲闸的存在,为乐山市的居民提供了重要的水利保障。

除了实用功能,黄冲闸还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见证了乐山市的发展历程,承载着乡愁和记忆。每逢节假日,游客们纷纷前来参观黄冲闸,感受这座古老建筑的魅力。站在江边,远眺黄冲闸,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感受到岁月的沉淀。

黄冲闸是乐山市的一处重要景点,也是一座承载着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它不仅是乐山市的标志性建筑物,更是一座见证着乐山人民智慧和勤劳的古老水利工程。每一次走近黄冲闸,都能感受到这座古老建筑的独特魅力,让人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

黄冲闸散文 篇三

  1959年,著名的淠史杭工程开工,在肥西将军岭街北黄冲建闸,开渠穿越江淮分水岭,沟通淮河与长江,可通行百吨机动船舶,江淮分水岭变成了鱼米之乡。

  黄冲节制闸,如都江堰的宝瓶口,将滁河水分流入滁河干渠和南淝河,成就了滁河干渠沿线最美的景致。每逢周末,一群群骑友和户外运动者纷纷沿着滁河干渠向西进发,有的是为了看节制闸奔腾的放水景观,有的是专程来品尝鲜美的黄冲鱼饺,也有途经黄冲闸去长岗探寻南淝河的.源头。

  不过大多数人都以为黄冲闸就是滁河干渠上的一个节制闸。其实,黄冲闸包含着两层意思。一个是大家都知道的节制闸,隶属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将军岭管理处,单位大门就在黄冲鱼饺馆隔壁;另外一个是指将军岭船闸,隶属六安地方海事局直属海事处将军岭海事所,单位大门在节制闸大桥北面。不过那儿早已是门庭冷落,杂草丛生。

  但是,八五年以前六安经滁河至长丰双墩通航,黄冲船闸的业务还十分繁忙。每到黄沙、煤炭运输高峰期,过闸的船只往往要排队等候好几天。那时我姑妈家就在双墩港,姑父是双墩港口的一名管理干部。姑父八六年退休十几年后,没想到随着表哥住到了黄冲船闸。

  表哥初中毕业后下放在我们老家,七九年返城后安排到省航道建设单位工作。没想到五年后我学校毕业也分到了这个单位。因为他在疏浚船上工作,所以我们平常见面的机会也不多。

  九十年代初,兴起下海热潮。表哥毅然决定弃船经商,先后做过生意,办过加工厂,开过饭店,忙乎几年也没忙出什么头绪。后来还是听从姑父的意见,就住进了黄冲闸闲置的宿舍,利用废弃的厂房和封闭的大院搞起了家禽养殖。因为姑父是本系统退休职工,每年象征性缴纳一点房租,据说经济效益还不错,可具体情况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每年去姑父那拜年,鸡蛋肯定是不需要带了。

  但去年冬天闹禽流感,据说给表哥带来不小损失。

  今年春节,陪父母一起来到黄冲闸参加姑父九十大寿。

  沉寂了二三十年的老船闸大院,异常热闹。房前屋后,树丛路边,停满了前来祝寿的车辆。因为表哥以前开饭店做过大厨,中午七八桌宴席全部在家里做,分两次就餐。表哥亲自掌勺,几个表姐表妹帮忙打下手。因此也就在这里多逗留了几个小时。

  荒废的船闸大院,坐落在滁河节制闸北岸。当年船闸闸门控制室的二层小楼,办公室及职工宿舍平房依然保存完好。只是闸门上锈迹斑斑,一楼电机房间只剩下一个偌大的减速机,四周尽是些不相干的杂物。二楼电机的控制柜只剩下了几个空壳。不过这里的生态环境却十分理想。河滩上树木成荫,河面上碧波荡漾。周围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不失为居家养老的好地方。

  如今,正真看守和居住在将军岭海事所大院里只有老陈师傅家和表哥家两家。还有一家,老年人回城住了,子女只是每隔一两个月来看看房子。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双墩作业区停办船运业务,上游黄冲船闸这里也随之停止了办公。

  十几年前,表哥凭借自己是海事局退休职工子女的的关系带着姑父就租住在了这里。姑父是为了养老,表哥则是为了创业。那时表哥表嫂在空荡荡的大院里养殖鸡鸭、鸽子,姑父则开荒种菜,帮着做些家务。忙活了十几年,虽然没能发家致富,但一家人也生活得其乐融融。尤其是姑父,今年九十高龄了,健康长寿与平日里的劳动锻炼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

  再说隔壁的陈师傅,比姑父整整小十岁。不过也快八十的人了,身体特别硬朗,看上去只有六十多岁。中午快吃饭的时候,陈师傅家门口响起了一阵清脆的炮竹声。炸得表哥家养的几百只鸡不知从哪里都跑出来了,到处乱飞。随着炮竹的烟幕散去,只见陈师傅家门口开来了一辆崭新的电动代步车。听陈师傅介绍,他平常带老伴上集喜欢骑摩托车,速度经常在60码上下,跟年轻人似的。子女担心他们

的安全,今天便给他买了这辆电动代步车,据说最高速度只能跑到40码。

  不过今天还真的要感谢陈师傅,要不是他的炮竹声,还以为表哥如今不再养鸡了呢。

黄冲闸散文(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