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红萝卜散文(优选3篇)

时间:2015-01-03 09:34:2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家乡的红萝卜散文 篇一

家乡的红萝卜

在我家乡的农田里,有一种特别受欢迎的蔬菜,那就是红萝卜。每到秋天,农田里的红萝卜就成熟了,那鲜红的外皮和肥厚的身躯吸引着无数人前来采摘。记得小时候,我总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去地里摘红萝卜,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家乡的红萝卜是那么的新鲜美味。摘下来的红萝卜冲洗干净,削去外皮,露出里面的雪白身躯,清脆爽口,带着一丝丝的甜味。我喜欢用红萝卜来炒菜,或者榨成汁喝,清甜爽口,让人回味无穷。有时候,奶奶还会用红萝卜来腌制泡菜,那种酸甜的味道让人难以忘怀。

红萝卜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食材,更是一种健康的食品。它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对眼睛和皮肤都有益处。我家乡的人们都喜欢吃红萝卜,因为他们知道,红萝卜不仅味道好,而且对身体健康也很有好处。

每当我想起家乡的红萝卜,就会想起那片金黄的农田,想起那些忙碌的身影,想起那些红萝卜的香甜味道。家乡的红萝卜,是我生活中最美好的回忆。

家乡的红萝卜散文 篇二

红萝卜的传说

在我家乡,有一个关于红萝卜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遭遇了一场旱灾,庄稼都枯萎了,人们饿得连根草都吃光了。就在人们绝望的时候,一位仙人带着一袋红萝卜出现在这片土地上。

仙人告诉人们,只要种下这些红萝卜,就能得到满满的收获。于是,人们怀着一线希望,开始在土地上种植红萝卜。不久之后,红萝卜就长成了硕大无比的身躯,鲜红的外皮闪闪发光,人们欣喜若狂,仿佛看到了生机勃勃的希望。

从此以后,人们在家乡大力种植红萝卜,不仅仅是为了食物,更是为了纪念那位带来希望的仙人。红萝卜成为了家乡的象征,人们吃红萝卜,就仿佛在吃着希望和幸福。每年秋天,人们都会举办红萝卜节,庆祝着这个丰收的季节,感恩红萝卜带给他们的一切。

红萝卜的传说流传至今,成为了我家乡的一个美丽传说。每当我看到那些红红的红萝卜,在家乡的农田里静静生长,我就会想起那个传说,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温暖和希望。家乡的红萝卜,不仅仅是一种食材,更是一种传承和信仰。

家乡的红萝卜散文 篇三

家乡的红萝卜散文

  在我的家乡,庄户人的菜地里栽种萝卜,其品种有胡萝卜、白萝卜和红萝卜,又以红萝卜种植的为最多。

  红萝卜,人们习惯地称之为辣萝卜,也可能叫腊萝卜,其种子也叫做辣(腊)萝卜籽。萝卜籽多是自家先一年培育留下的,则很少上集市去购买。

  我永远也改不了自己是一个乡下人,特别地喜欢吃家乡的红萝卜。色泽鲜红的红萝卜,成为我生命中永恒的元素,也是我永远难舍的一种乡情。

  近日,家乡连续地下了两场瑞雪,我虽说只身在异地,看到网友发在论坛上那一张张老家瑞雪照片,我不禁怀念起家乡冬日的雪景来,也让我想起小时候自家菜地里,被大雪覆盖着的那一片嫩绿叶的红萝卜。

  红萝卜,既是家乡的著名土特产,也是远近闻名的萝卜优良品种,其栽培历史悠久。

  家乡的红萝卜皮薄滑润,色泽鲜红,肉质脆嫩易裂,口感清甜多汁,含糖量高,被当地人誉为“土人参”。

  小时候,我常跟母亲到菜园地去扯萝卜,将扯出的萝卜,用萝卜叶擦去泥,再用衣角拭干净,咬上一口水灵灵的,清甜爽口又解渴。

  家乡的红萝卜好吃,尤其雪后的红萝卜,经过雪水的浸润,有如地方戏文中的那句唱词:“三九天的萝卜——冻(动)了心。”冻心的红萝卜,更是肉嫩酥脆,清甜多汁,味甘而不辣,醇厚又可口,生吃脆如梨,素烧或荤汤,味道鲜美。

  农谚说:“寒露籽,霜降麦。”在南方,当季节进入寒露,就是家家户户拈白菜籽、撒萝卜籽的时候。小时候,记忆最深的就是种萝卜了。夏天菜地里种植的香瓜、金瓜、冬瓜、南瓜等,这些瓜藤要先卷园,收拾出地来后,经过翻整,再去种萝卜。母亲在卷园时,我总是盯着瓜藤上连着的那些没有成熟的小瓜,特别是黄橙橙的.小金瓜,摘来就吃。

  虽说这白菜萝卜籽很容易生起来,但母亲在播种时,仍然很仔细,将菜地施足底肥,整碎土块。拈白菜籽是先选定一块苗床,待白菜苗生长至拃长后再去移栽。拈白萝卜籽是一行行的,白萝卜长得大,要留出适当的株距和行距来。红萝卜籽是撒播,力求均匀。

  冬天里,我家那几分田的菜园,种有白菜、萝卜、窝笋,还有用来腌咸菜的雪里蕻等。一株株乌油白叶菜,薄霜降在肥厚的叶面上,煞是好看。

  物质匮乏的年代,青菜萝卜是我们普通百姓人家的主要蔬菜之一。冬至前后,即到了红萝卜食用和贮藏的时候了。红萝卜的贮藏主要是干贮,如切丝、切丁、切片去晒干保存,也可以去腌制。但很少像贮藏红薯去采用窖藏。

  家乡的炒米是人们以备不时之需的一种方便食品,简单说来:炒米先将糯米浸泡后,用木甑蒸熟成“阴米”(也叫饭米),阴干后,再用河沙炒成米泡,即为炒米。吃的时候,将炒米放在碗内,用开水冲泡加盐或加糖,便可饮食。老家的炒米有多种:有用糯粟制作粟米(小米)炒米;有用糯高粱制作的高粱炒米;但主要还是用糯稻制作的大米炒米。

  冬闲家家户户蒸饭米,也正好是在吃红萝卜的时候。蒸饭米时,主妇是一定是要用饭米垫甑底,来蒸出几碗这红萝卜蒸菜,全家人和外公、外婆等至亲来尝鲜的。蒸萝卜同蒸肉鱼一样,也得拌以米粉。把红萝卜切成细丝后,加米粉拌匀后上甑去蒸,蒸熟后用油盐、调料在锅里烩制,即可食用。

  萝卜蒸菜青鲜绵甜,入口让人齿颊生香。

  红庙萝卜生长在家乡的红庙集,故得名。是流传于家乡民间的土特“三宝”,即沙湖盐蛋、红庙萝卜、沔城藕。如旅行在我的家乡,能够吃上这红庙的萝卜蒸菜,着实是你的口福。

  母亲手巧,能以萝卜为原料,变着花样能做出许多美味菜肴,如煮片、炒丝、腌萝卜丁,腌萝卜叶咸菜,也晒干萝卜片等。月光下,摊着簸箕,垫着俎板,把用大木盆洗净的红萝卜切成片,几个太阳晒阳干后,用木甑蒸过,再摊到帘架上去晒枯,食用时交几片腊肉、一绺粉丝去做汤,土黄色的干萝卜皮,软绵润滑。

  冬天里吃冻小鱼也少不了这萝卜丝,鱼汤的腥味,蒜苗的香味,萝卜丝夹杂在鱼冻子里,让人食欲大开。

  煮萝卜汤削下的萝卜嫩皮,用盐腌过,入口脆嘣,是过早下稀饭的好菜。

  呛萝卜用的是红萝卜,又以体小的为主,也就是在萝卜还未完全长大,间苗时拔出的又长又细的小萝卜。把萝卜切成丁,倒入开水锅里烫一下捞起,再去放盐、酱油醋等,最好是淋几点麻油去搅拌均匀。呛萝卜白里透红,肉质嫩而清脆。

  昔时的乡村,孩子们不像现在有水果吃,充饥解渴就去吃生萝卜。不过萝卜这东西,多汁甘美,营养丰富,通气清肠,利于消化倒是符合实际的。但生吃过量就会打嗝,从口而出的气味难闻。小时候,我很少去吃生萝卜,特别是辣萝卜。因为,我怕辣,辣萝卜含有呛鼻的辣气。

  鲫鱼萝卜汤,牛肉炖萝卜是家乡酒席宴上的美味佳肴。

  鲫鱼萝卜汤做法:洗好的鲫鱼擦干水分,用生姜在锅里涂一下以防沾锅,然后倒油将鲫鱼煎至两面金黄;鱼煎好后,在锅里加入凉水,加入葱和姜煮至沸腾;水初沸时,加入萝卜片,盖上锅盖,中小火慢炖半小时;炖至汤色奶白,加盐即可。

  牛肉炖萝卜做法:将牛肉切丁,入油锅爆炒一下,倒入砂锅内,加水煮沸后用小火去炖。再将白萝卜切成小块,放入水中煮沸,倒掉水,加入牛肉汤内,放盐,继续用小火炖至萝卜牛肉酥烂为止。调好味,放些葱花,起锅上桌。

  怀念昔日那些与降雪有关的乡村往事,怀念与母亲一起种萝卜、拔萝卜的温馨时光。家乡的红萝卜,我想对你说,如果你走进了蔬菜大棚,住进了温室,则枉费了我对你的一片思念,你的苦心我将无从包容。

家乡的红萝卜散文(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