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散文华山(精彩5篇)

时间:2012-03-08 09:34:1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游记散文华山 篇一

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也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圣地之一。我有幸在一个晴朗的周末来到了这里,体验了一次难忘的徒步之旅。

早晨,我们一行人从华阴市出发,乘坐缆车到达了华山的北峰。站在北峰巨大的石碑前,我感受到了这座山的雄伟与壮美。开始我们的徒步之旅,沿着陡峭的山路向南峰进发。一路上,奇石嶙峋,悬崖峭壁,令人望而生畏。但是每当我爬上一个陡峭的梯子,看到脚下的山林被云雾缭绕,心中的恐惧都被美景所替代,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兴奋与快乐。

终于,我们来到了华山的东峰,站在“东天门”前,俯瞰着脚下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仙境。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秘,也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与和谐。

下午,我们顺着山路徒步返回北峰,一路上不时会遇到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或是年轻人,或是老者,或是情侣,或是家庭。但不管他们是谁,都被这座山的魅力所吸引,感受到了独特的山水风情。

傍晚,我们乘坐缆车返回华阴市,结束了这次难忘的徒步之旅。虽然身体疲惫,但心中却充满了满足与感慨。华山之行,不仅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也让我感受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融合。这是一次难忘的徒步之旅,也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

游记散文华山 篇二

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也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圣地之一。我曾经有幸来到这里,体验了一次别具特色的登山之旅。

清晨,我和朋友们一起来到华山的西峰,开始了我们的登山之旅。一路上,我们穿越崎岖的山路,攀登陡峭的梯子,不时会遇到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但是无论山路多么险峻,无论体力多么透支,我们都坚定地向前走,因为我们知道,在山的顶端,将会有一片属于我们的壮丽风景等待着我们。

终于,我们来到了华山的南峰,站在峭壁边上,俯视着脚下的山谷,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秘。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山的壮美,也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与和谐。这种感觉让我们心灵上得到了一种净化,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快乐。

下午,我们顺着山路返回西峰,一路上欣赏着山间的风景,感受着山风拂面的清凉。虽然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但是心中充满了满足与快乐。登上华山,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融合。这是一次别具特色的登山之旅,也是一次难忘的心灵洗礼。

游记散文华山 篇三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对“五岳”的理解,华山游记。她们就如那“中华五行阵”掌管各个区域。早已欣赏东泰山和中嵩山的雄奇,也闻南衡山及北恒山的秀美;但对“西岳”华山的认识只有金庸笔下的神奇。暑假,终于如愿以偿了,前往华山游览,心中无限感慨!

  来到山脚下,仰望那挺拔伟岸、壮美超群的重峦叠嶂,真是让我激动不已。由下至上那一座座雄奇险峻的山峰,就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霄,牵着朦胧的烟雾在山颠弥漫。山颠上的小亭忽隐忽现,仿佛“雾中仙阁”!顿时,一行大雁从两山之间穿过,形成了“绝雁薄雾”的佳境。此时此刻,我不禁摇动扇叶,悠哉游哉地陶醉于此,深深地感叹:华山之美险奇雄,关中屏障西岳峰。

  乘坐缆车正向山上仰首驶去,窗外的美景尽收眼底。那大大小小的花岗岩山峰怎么不见几丝绿色?使我顿生疑团……啊!正因为没有绿色,才兀现奇峰怪岭;还有那道道齐刷刷的被水侵蚀的痕迹,好似在向游人述说着那亿万年前的沧桑。我恍然悟道:这不就和我家乡的缙云山佛光崖因光和水的形成是一样的?这便是华山的奇特之处了,中学生作文《华山游记》。

  下了缆车,拾级蜿蜒而上,就来到了俗称“云台峰”的北峰。我连忙想起了“智取华山”那段历史:北峰是登临其它四峰的要冲,高虽不及它峰,但山势非常险峻,三面都是绝壁,只有一条修长细窄的山径通向西南,形势十分险要,是易守难攻之地。“智取华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1949年,国民残部想借华山北峰之险负隅顽抗,解放大军在老乡的带领下,用竹杆和绳索从绝境登上,从而全歼守敌。北峰顶上还有道观真武宫,倚山而建,造型别致,风景宜人。我情不自禁摆弄着手中的DV将这雄奇的景色尽收其中。

  我们继向西峰方向攀登。沿着崎岖的山路,到了那七十度的山崖处,我却显得有气无力。这里叫做“苍龙岭”,正因为像一条盘龙蜗居山间,便因此得名。据说古时韩愈攀登到此被吓得嚎啕大哭,便写下一封家书让大雁捎其回家。后人说他是被这里的美景所吓到的。我呢,此时既喜又惧,可谓成惶成恐了!。

  上山的路越来越难攀登,真是上气不接下气。正欲放弃,打道回府,但见一路上的挑山夫肩上挑着沉重的担子,盘跚而上,口中还唱着悠扬的陕北小调啦!这才使我鼓足勇气,勇往直前。

  伴着小调,我终于登上了西峰的“华山论剑”和华山之巅——南峰,那高秀云表的天外之峰,那红色尽染的圣奇灵山,真让人心旷神怡,眉宇大展……

  站在南峰极目远眺,那一座座崇山峻岭被我踩在了脚下。它们犹如我们学习上的难题,只要我们一步步地去攻克,去登攀,最终方能看到山那头的缕缕阳光!

游记散文华山 篇四

  抬起头,仰望着面前笔直陡峭的石阶,我心头禁不住一阵发怵,这该死的山路到底还有多远?

  华山,古称西岳,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也称太华山,座落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雄踞关中平原,北瞰黄河,南连秦岭。其历史衍化可追溯至27亿年,据《山海经》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主峰有三:南峰“落雁”,为太华极顶,海拔2160.5米;又有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另有北峰“云台”、中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文人谓之西京王气之所系。自古以来华山就以其险要著称于世,遍数中国的名山大川,历来有“华山天下险、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的说法。这次休假五天,约了两个同学一同来西安游玩,登华山自然就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一段行程了。

  “自古华山一条路”,从早上九点多走进“玉泉院”开始,我们已经在这蜿蜒漫长的山路上攀登了两个多小时,一路经过“五里关”、“莎箩坪”、“药王洞”、“青柯坪”、“回心石”等景点,才到了面前这段险要的天梯“千尺幢”。“千尺幢”乃华山一大险境,这里幢壁直立,坡度达到70度,是从山崖极陡处开出的一条小路,从上到下共有370多个台阶,皆不满足宽,攀登时必须弯腰侧身而行,如果没有两旁的铁链做为支撑,我真不知道如何才能通过。好不容易过了千尺幢,前面却还有个“百尺峡”,虽然只有91级石阶,没有千尺幢那么长,但同样是势危坡陡,而且上方有悬石摇摇欲坠,令人胆战心惊。过了百尺峡从群仙观上行,就到了“老君犁沟”,这是一条临崖深沟,传说这里原来没有路,是老子驾着青牛用铁犁开的,形如耕地时留下的犁沟,因此而得名。“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慢慢爬”,如果不乘坐缆车,这是登华山必经的一条险途。

  过了老君犁沟,就接近五峰中最低的北峰云台峰了,它也是华山的一个中转站,许多游客都是坐缆车直接到达北峰,然后从此处再向上面的四峰攀登。看着他们开始轻松地向主峰迈进,我们却已是气喘吁吁、双腿灌铅了,漫长的山路和石阶已经耗去了我们大量的体力。大鹏拄着拐杖喝着红牛,嘴里嘀咕着要是年轻十年就好了,ahan在后悔不该背着一大包的御寒衣服,结果发现山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寒冷,我则在一旁一边“幸灾乐祸”一边感叹:“好汉不提当年勇”,是啊,看那些挑着货物上山的老人,尽管已经年过花甲,挑着重担还能健步如飞,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的双肩磨砺得那般稳重扎实,而我们却已经在尘世的安乐中变成了孱弱书生。

  为了补充体力,我们在休息处要了三碗面,普通的鸡蛋面吃得却是津津有味。吃完面我们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征程,先不上北峰,而是直接向最高峰南峰华山极顶攀登,此时回望来路,山脚早已渺不可见,然而仰望头顶,离主峰却还任重道远。由北峰南上,经过一段跋涉,我们来到了一条长几十丈,宽仅二尺余的山脊,这便是华山的另一险境“苍龙岭”。这里两边都是千丈绝壁,仅有这条石脊通达对岸,行走其间让人心惊肉跳,过了苍龙岭可看到著名的“韩愈投书处”。相传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游华山,鼓足勇气爬上了“苍龙岭”,回头一望,见山路如此险绝,大惊失色,认为难以生还,于是写了遗书投下山涧,纵声痛哭,后人就把这里的逸神岩命名为“韩愈投书处”,看到这个典故,我不禁哑然失笑,原来大文学家也有此人性化的一面,历史的睿智与诙谐在此处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由苍龙岭而上,沿途美景佳亭不绝、奇峰异石不断,过“五云峰”、“金锁关”,取道“南天门”,历经千辛万苦,我们终于在下午三点多登上了华山最高峰落雁峰。登临绝顶,极目远眺,但见关山壮阔、白云蔼蔼,令人心旷神怡,一切俗世的忧愁和烦恼都仿佛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峰顶有一座石碑,上书“华山极顶”四个大字,众多游客争相在碑前留影,看着他们轻松写意的神情,我才仿佛真正体味到登山的乐趣所在,“登高声自远,何须籍秋风”,那是一种豁达豪迈、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

  由于计划晚上要赶回西安,在南峰稍作停留后,我们便开始了下山的旅程,沿原路返回到北峰下的缆道站我们乘缆车直接下了华山,也免除了再从百尺峡和千尺幢下山的痛苦。正是由于时间仓促,因此给我们这次的华山之行留下了诸多遗憾,华山五峰我们仅仅登上了最高的.南峰落雁峰,而其他四峰都无缘登顶,也错过了诸多著名的景点:如东峰的“赌棋亭”,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在这里将华山输给了陈抟老人;中峰的“引凤亭”、“玉女洞”,“吹萧引凤”的传说就发生于此;西峰的“斧劈石”、“舍身崖”,传说中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就发生在西峰。另外华山两大至险处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和华山第一险道“长空栈道”也没能亲自体验,可谓是一大憾事。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的这两句诗可谓道出了我的心声,这趟西安之行,我上过历经战火的长安古城墙,到过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西安碑林,目睹过因杨贵妃而风流千古的华清池,也见识了恢弘壮阔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然而这些都没有华山给我的印象深刻。或许是由于耳濡目染的缘故吧,一直以来金庸的小说已经给了我对华山太多的憧憬和想象,这里是五绝三次“华山论剑”的所在,令狐冲的独孤九剑也是在华山“思过崖” 修习而成,从那时起华山早就成为我梦中的常客了。如果没有意外,十年之内我当会重游华山,那时再遍游其余四峰,以弥补这次匆匆即过的缺憾。

游记散文华山 篇五

  五岳华山险居首,故有“自古华山一条道”之说。但无限风光在险峰,今年暑假,我随家人一览华山。不过,我们没有登山,而是在山脚下乘坐索道缆车上山的,因为从山脚到山顶,往返大约需要五六个小时。

  从缆车出来后,我们随着陡峭直立的险道爬上了华山北峰。这儿海拔1614.7米,是传说中“华山论剑”的地方。一到峰顶,环顾四周,前面悬崖峭壁,后面万丈深壑,对面层峦迭嶂,奇石耸立,尖峰挺拔,白云缭绕;沟壑间风声呼啸,翠浪汹涌,令人顿生超凡脱俗之感,真乃人间仙境!余秋雨先生曾说:华山是北方大汉的形象,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居高临下,俯视山腰的游人成了爬行的小蚂蚁,正往山顶走来,不时抬头仰望或停顿小憩。

  华山迎客松位于华山南锋。一松孤立悬崖,枝干苍劲多曲,形如躬身伸臂作迎客状,故名。迎客松又是华山所有树木中生长得最高者。登上南峰,凝视迎客松,我脑海不由浮起王履《南峰记》中记载:最高处,一松孓立,余依松望,信乎“诸峰罗列似儿孙”,即指此。

  回心石位于千尺幢崖壁下,此处是华山攀登主峰的必经之路,仰望千尺幢,绝壁千仞,势如刀削,天开一线,寒索倒挂。登山者到这里,上则畏险,退又不舍,徘徊犹豫,故名回心石。亲眼目睹,我心叹服。

  华山之所以神奇美丽,在于华山处处一石成一山,处处危崖高耸,高峻挺拔,巍峨壮观。站在从山脚仰望山顶,山峰如利剑直插云霄,万山在云海中飘动,组成一幅气势磅礴的浩浩长卷,让人不由生出许多赞叹和联想。

  回程,我们同样又乘坐缆车下山,胆战心惊,直至下山。山脚下花草繁茂,风光秀丽,石潭水清如明镜,水声丁冬似琴音,涧水旁松桧参天,美不胜收。

  美哉,神奇的华山!

游记散文华山(精彩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