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散文随笔(优秀3篇)

时间:2011-08-02 06:32: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散文随笔 篇一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圣人和大盗一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圣人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智慧被后人所崇拜和传颂,而大盗则以其狡诈和贪婪给社会带来伤害和危害。然而,尽管圣人已逝,大盗依然存在,这让人不禁感叹人性的复杂和世界的无常。

圣人之所以被称为圣人,是因为他们在人世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用他们的智慧和善行影响着世界。他们可能是伟大的思想家,如孔子、耶稣;也可能是杰出的政治家,如林肯、曼德拉。无论他们的领域如何,他们都以崇高的道德标准和卓越的才华展现出人类的伟大和尊严。尽管他们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的精神永存于世,激励着后人不断向前。

然而,与圣人相对的是大盗。大盗们以其贪婪和狡诈为生,不择手段地获取财富和权力,给社会带来混乱和危机。历史上有许多臭名昭著的大盗,如罗宾汉、李小龙,他们以偷盗和掠夺为生,给无辜的人们带来痛苦和损失。尽管法律对大盗进行了惩罚,但他们的存在似乎永远无法根绝,总有新的大盗不断涌现。

圣人虽逝,大盗犹在,这似乎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命题。尽管我们向往圣人的高尚品德和智慧,但大盗的存在却让我们感到不安和担忧。或许,正是因为有了大盗的存在,圣人的光芒才显得更加耀眼和珍贵。只有通过不断抵制和打击大盗,才能让圣人的精神在人类社会中得以延续,让人类文明得以持续发展。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不仅是对人类历史的总结,也是对人性的反思。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或大盗的潜质,唯有选择了正义和善良,我们才能走上圣人之路,让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和和谐。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散文随笔 篇二

第二篇内容

在这个充满诱惑和挑战的世界里,圣人和大盗的对立似乎永远存在。圣人代表着善良和正义,大盗则代表着邪恶和贪婪。然而,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圣人和大盗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清晰,人们往往会在两者之间徘徊。

圣人之所以被人们敬仰和崇拜,是因为他们代表着高尚的品德和理想。他们以智慧和善行引导人类走向光明和希望,成为社会的楷模和榜样。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圣人的形象似乎越来越模糊,人们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圣人也产生了质疑。

与此同时,大盗的存在也让人们感到不安和恐惧。他们以贪婪和狡诈为生,不择手段地获取财富和权力,给社会带来危害和危机。然而,有时候人们也会对大盗心生敬意,觉得他们的勇气和智慧值得称赞。这种对大盗的仰慕和认同,使得大盗的存在变得更加复杂和深刻。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多变。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往往会面临选择的困境,不知道应该选择圣人的道路还是大盗的路线。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圣人和一位大盗,我们需要在道德和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圣人。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停止对善恶的探讨和辨别。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和道德提升,我们才能走上正义和善良的道路,让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和和谐。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位真正的圣人,让世界充满爱和和平。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散文随笔 篇三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散文随笔

  不到十岁的时候,就接触了先秦诸子,有幸在那个只注重“教育”而不注重“素质”的时代抛开世俗的偏见进行广泛的阅读是一件好事。在很小的时候就在诸子百家的海洋中畅游。他们的言论中总会有几句话让人难以忘怀,最令人记忆深刻的就是《庄子·外篇·箧第十》里的那句震古烁今的话:“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在我国流传数千年的儒家学说中有一种“圣人崇拜”,也就是说他们把一些观点都说成古代圣贤的观点,认为他们的观点就是对的,人们就必须按着他们的要求来做,不能有异议。而庄子则提出了他的观点: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在他的眼里,人们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不良状况就是因为有了所谓的圣人。如果没有了圣人,那也就不存在大盗了。

  圣人的教诲是什么呢?是我们身边那些熟悉的道德:有人摔倒要主动伸手、弱势群体上车要主动让座;是尊老爱幼;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忠孝仁义礼廉耻信;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和别人一样,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总之是把习俗当成必须,用一种标准衡量天下。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把人的思想和行为牢牢锁在这个框架内无法超越。因为那样是有悖祖训的,是与普通的行为规范不符合的。或许有很多的抗争,但是最终还是难以摧毁“圣人”这座大山,难以击碎人们的思维惯性和惰性,最终不得不屈服,“泯然众人矣”,做一个圣人膝下的顺民。

  近年来,我们总会看到很多的“道德绑架”:有人以“人情”为由护犊子,有人倚老卖老为老不尊,让人们痛恨地骂出“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话;有人以保护动物为理由去做伤害他人的事情。看到这样的新闻的时候我们都会义愤填膺,指责他们的道德绑架。但是他们的根据也没有错,也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规则,也是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也是“圣人之教”。也正因为此,他们才认为他们的所作所为理所应当。既然他们的根据充分,那我们为什么要反对呢?难道是我们错了吗?我们要没错,因为我们的.理由同样十分充分,也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规则和所谓的“圣人之教”。那为什么会出现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和立场呢?是规则本身出问题了吗?

  民间有这么一句俗话:“经是好经,让歪和尚念歪了”。其实不管和尚是不是歪,关键他念的确实是经。这些经就是“圣人”传下来的,是要我们必须要遵守的。如果别人有违反的就要去口诛笔伐,就要成为别人嚼舌头的对象。这样的情况给当事人造成的痛苦可能别人永远也不会知道,但是我们却应该反思了,我们该不该再去念那些经?“圣人”立规则到底可不可取?

  或许庄子这句话是正确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只有有了圣人,才会出现大盗。有了白才会出现黑。“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只有没有了所谓的“圣人”再去立什么规则,才不会出现什么“道德绑架”,不会出现那么多嚼舌头根,不会出现那么多伤害人们自尊心的事情。天下的道理是自然存在于天地之间的,并不需要任何人提出,或者主张。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圣人,都只是凡人,不要用自己所谓的道德去绑架他人。我们不追随那些人为捏造的精神,不盲从那些别人灌输的信仰。明白那些唱高调的都是些“窃国大盗”而不是什么“圣人”,把“圣人”扔进垃圾桶吧,“弃胜绝智”过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不去绑架他人,也千万不要被他人绑架。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散文随笔(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