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经典名句(推荐3篇)

时间:2011-02-01 02:33: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佛经经典名句 篇一

《心经》中有一句名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被视为佛教中最重要的一句经文,也是许多人在修行中常常引用的名句之一。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想,即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的,没有永恒的实体存在。色即是空,指的是一切外在的形式和现象都是虚幻的,没有真实的实体。空即是色,指的是虚空中包含了一切事物的因果关系,一切现象的产生和消逝都是由于空性的存在。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要超越表面的现象,要看到事物的本质,要明白一切皆为虚幻,没有永恒的实体存在。只有通过洞察空性,我们才能摆脱束缚,达到心灵的解脱。这种对于虚幻和真实的认知,对于我们的修行和生活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佛教中还有一句经典名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微妙的禅宗思想,即一切事物都包含了整个宇宙的真理和法则。一花一世界,意味着每一个微小的事物都包含了整个宇宙的真理和法则,每一个微小的存在都具有无限的潜力和可能。一叶一如来,意味着每一个微小的存在都具有如来的本质和智慧,每一个微小的存在都是完整和完美的。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要珍惜每一个微小的存在,要认识到每一个事物都有无限的潜力和可能,要明白每一个存在都是完整和完美的。只有通过洞察微小事物的真理和法则,我们才能领悟宇宙的奥秘,体会到生命的无限可能性。这种对于微小事物的认知,对于我们的修行和生活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佛经经典名句 篇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有一句名言:“若以善心念佛,即得无上菩提。”这句话被视为佛教中最具启发意义的一句经文,也是许多人在修行中常常引用的名句之一。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修行方法,即通过善心念佛,可以获得无上菩提的境界。善心念佛,意味着以善良的心念念佛,以慈悲的心念念佛,以智慧的心念念佛,以无我之心念佛,通过念佛修行,可以开启菩提心,实现菩提境界。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修行的关键在于心念,只有用善心念佛,才能达到无上菩提的境界。善心念佛,不仅可以净化心灵,还可以增长智慧,提升修行境界,最终实现心灵的解脱。这种对于善心念佛的修行方法,对于我们的修行和生活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佛教中还有一句经典名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禅宗思想,即菩提本身就是无所依托的,明镜也不是固定的存在。菩提本无树,意味着菩提本身就是无所依托的,没有固定的形式和实体。明镜亦非台,意味着明镜也不是固定的存在,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属性。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要超越形式和实体,要看到事物的本质,要明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只有通过超越形式和实体,我们才能达到菩提的境界,洞悉心灵的奥秘,实现心灵的解脱。这种对于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认知,对于我们的修行和生活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佛经经典名句 篇三

人于浮世,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无量寿经》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
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当行至趣,苦乐之地,
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无量寿经》


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人我兼利。
《无量寿经》


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
《无量寿经》


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豫修善,临时乃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
《无量寿经》


天道施张,自然纠举,茕茕忪忪,当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伤。
《无量寿经》


人在爱欲中,独来独往,独生独灭,自得喜乐,无有旁代。
《无量寿经》


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
《无量寿经》


开彼智慧眼,灭此昏盲暗,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无量寿经》

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鸠摩罗什《金刚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金刚经》


"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鸠摩罗什《金刚经》


念起即觉,觉即不随。
《金刚经》


迷途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金刚经》


如筏喻者,法尚舍,何况非法。
《金刚经》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金刚经》


布施要无相,度生要无我
《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金刚经》


无诤三味
《金刚经》


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华严经》


善男子!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複如是;入于众生心室,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烦恼业,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释迦牟尼佛《华严经》


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华严经》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华严经)
——佛经《华严经》


净心水器,莫不影显,常现在前;但器浊心之人生,不见如来法身之影
《华严经》


时日已过 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华严经》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华严经》


念起即断,念起不随,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金刚经》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金刚经》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释迦牟尼佛《金刚经》


应无所住处生其心!
《金刚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金刚经》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法华经》


无情何必生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
《楞严经》


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楞严经》


未证言证,未得言得,是大妄语
《愣严经》


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愣严经》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大佛顶首愣严经》


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楞严经》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
《愣严经》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一切随缘,一生随缘,方得自在。”
《心经》


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释迦牟尼《心经》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释迦牟尼《心经》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心经》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释迦牟尼《心经》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释迦牟尼《心经》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佛语语录十大经典

2.佛语人生感悟

3.2015年佛语励志经典语录

4.关于佛语经典语录2015

5.佛语100条经典语录

6.禅心佛语

7.佛语禅心 感悟人生

8.禅学十大经典语录

9.佛家十大经典语录及解析

佛经经典名句(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