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古镇游记散文(实用4篇)

时间:2019-06-01 04:45: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青岩古镇游记散文 篇一

我来到了被誉为“小苏州”的青岩古镇,这座古镇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郊,距离市中心约有3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一进入古镇,我被它独特的水乡风情所吸引,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画卷中。

古镇的街道狭窄而曲折,两旁是粉墙黛瓦的古建筑,飞檐斗拱,小桥流水,处处透露着浓厚的江南水乡风情。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我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与恬淡,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古镇内保存完好的建筑群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氛围。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明清古宅,这些宅院大多为木结构,雕梁画栋,门楼高耸,庭院深远,每一处都透露着主人的身份和地位。我在古宅中漫步,仿佛可以听到主人的低语和欢笑声。

除了古宅,古镇内的庙宇、祠堂也是一大亮点。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岩寺了,这座千年古刹坐落在古镇的最高处,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我登上岩寺,俯瞰整个古镇,远处的山峦、近处的江河尽收眼底,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融入自然的宁静之美。

在青岩古镇的小巷里,我品尝了当地的特色小吃,尝遍了各种美食。古镇内的茶馆、酒楼也是不可错过的地方,我在那里品茗、品酒,与当地人闲聊,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温暖。

青岩古镇是一个让人留恋的地方,它那独特的水乡风情、历史悠久的建筑、美食文化都让我流连忘返。我带着满满的回忆离开了这座小镇,但它的风景和人文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

青岩古镇游记散文 篇二

我再次来到了青岩古镇,这座我深爱的小镇,每一次来都能发现不同的美。这一次,我更加专注地感受着古镇的魅力,细细品味着它的历史与文化。

古镇的街道上人来人往,生意兴隆,但我却能感受到一种宁静与恬淡。古镇的商铺大多为传统手工艺品店铺,我在其中逛了许久,看着那些工艺精湛的木雕、瓷器、织锦,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

古镇内的庙宇、祠堂也是一大亮点。除了岩寺,我还去参观了古镇内的其他庙宇,祈福祷告,祈求平安和幸福。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种虔诚和宗教信仰的力量。

古镇的美食也是一大亮点,我品尝了各种当地特色小吃,口味独特,让人垂涎欲滴。古镇内的茶馆、酒楼更是吸引了我,我在那里品茗、品酒,与当地人交流,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融入感。

在这次的游记中,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青岩古镇的历史文化,每一处建筑、每一道美食都在述说着这座古镇的故事。我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小镇,它那独特的水乡风情、浓厚的历史底蕴、美食文化都让我流连忘返。

离开青岩古镇时,我带走了满满的回忆,但它的风景和人文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我知道,我还会再次来到这座小镇,发现更多的美,感受更多的温暖。愿青岩古镇永远如此美丽,永远如此迷人。

青岩古镇游记散文 篇三

  到贵阳出差,可游之处颇多。在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中,矗立着峻美的黔灵山林,秀丽的花溪水流经市区形成古朴的南明河,那南明河畔的甲秀楼与东山脚下的阳明祠都是著名的古迹。这些名胜都让人惊叹,贵阳的友人却说青岩古镇更值得一游。想起来了,青岩古镇就是姜文主演的电影《寻枪》的外景地,决定到青岩感受一番古镇风情。

  周末一日,与友人相约结伴游青岩古镇。时逢高原上深秋里的一个晴天,驱车从贵溪大道出城,远离那些市中心的高楼大厦,一路上仿佛天更高云更淡,大路左边是从花溪留来的一江秋水清清,河畔两岸依然是草儿青青、树儿菁菁,大路右边是起伏的小山,山上是满山的红叶似火。

  出城十余公里就到了著名的风景胜地花溪,这里被称作是贵州高原上的一颗明珠,以不是江南胜似江南而闻名。近观花溪,果然好风景,只见溪水清,园林美,山秀丽。面对着这大好的风光,我们停车小歇后又驱车继续前行,向目的地青岩古镇奔去。

  汽车驶离贵溪大道后又在乡间公路走行了十多公里,就到了青岩古镇。下车走进小镇,浓郁的古镇风情迎面而来。但见那青砖鳞瓦的民居,幽幽的青石板路,斑驳的粉墙,居民身着的蓝布土衫,还有那古朴的民风,宛如回到明朝的当年。是呀,友人说道,青岩是贵阳市周边保存相对完好的一个古镇,由明朝洪武十一年明军设堡后拓展而成。

  青岩古镇不大,我们穿街过巷,半天时间游完小镇的古旧城墙四门,游遍镇内的各个景点。镇内古建筑颇多,古镇方圆3平方公里范围内,祠宇林立,均为明清两朝建筑,有九寺、八庙、五阁、三洞、二祠、一楼、一宫等30余处庙宇祠堂,其中不少至今保存完整。看了几处已开放的古建筑,只见布局合理,气势雄伟,雕梁画栋,重檐飞角,建筑工艺精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那些小院里,亭台小榭,杨柳依依,很有江南的韵味。

  青岩虽曰古镇,其历史也不算太悠久,只能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然而却给人以厚重的古朴之感,皆因其人文荟萃,文化氛围极为浓郁。游览了古镇的赵状元府,好一个书香门第,那是明清时期贵州最出名的状元赵以炯的故居。

  青岩还是个四教同时存在的地方,从1573年到1946年,佛教、道教、天主教相继传入青岩这样一小镇,这在全国也是独特的。现如今,那些寺庙、道观、教堂依然保持完好,并非只是游览的景点,却也是附近居民中各类教徒的活动场所,可见香烟缭绕,可闻诵经声声。

  抗战时期,青岩这个西南边陲小镇仿佛是个世外桃源,引来了许多避难的'下江人,也让这个由明朝时由江南移民兴起的小镇的江南之风味更浓。周恩来父亲周懋臣和邓某的母亲杨振德均在青岩住过,遗址至今仍在。

  午饭时,我们去到一家古城墙下的小饭馆,厅堂不大却洁净,家常饭菜也可口,自然要点一些当地的名小吃,诸如卤猪脚、鸡辣角、豆腐果、羊肉粉之类。青岩的小吃也是一绝,现烤现吃的豆腐果满街飘香,卤制的猪脚味道不错又取名为状元蹄、状元膀,还有用新鲜玫瑰酿制的玫瑰糖、玫瑰糕、玫瑰酱,特别是用麦芽、糯米、芝麻和玫瑰制作玫瑰糖,吃后唇齿留香。

  当我们驱车返回时,青岩古镇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独特和深刻的。在这边远贫穷的贵州省,还保留着这样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镇,确实是难得可贵的。我告诉友人,青岩古镇,真的值得一游。

青岩古镇游记散文 篇四

  这个夏天我回到了我的故乡贵阳市。

  那天我和妈妈去青岩古镇游玩,古镇是600多年前明清时候的建筑,整个古镇都是由石片、石板和石块建成的,简直是石头的世界。

  在古镇内差不多逛了一上午,我们从一个纪念品小店里面出来时,被一股卤香味吸引了,顺着香味我们走向那家餐厅准备大吃一顿。可是在餐厅门口,我突然发现了他。

  他坐在餐厅门口,旁边放着一个像喇叭花一样的背篼。妈妈告诉我,他是一个靠卖力气,用背篼帮别人背东西挣钱的人。可是我有点讨厌他,因为他身上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衣服又脏又黑,感觉上面还有着一层厚厚的油渍,头发几乎黏在一起,黑黑的脸上鼻毛爬出了鼻孔。

  正当我拉着妈妈准备换一家餐厅的时候,只见他忽然站起身来,把位子让给了一位老奶奶。我心里一动,那一瞬间觉得他仿佛没有那么讨厌了,反而有一点小小的佩服。

  看着他渐渐走远的背影,我的心里突然有了一点小小的内疚。

  吃完中餐,我们准备去坐公交车回家。这时,我又发现了那个熟悉的面孔是他。

  他靠着电线杆在路边席地而坐。那个喇叭花一样的背篼被当成了桌子,他一边抽烟一边在画着什么。走近一看:哇,简直太像了。

  他在画青岩古镇的房子,每一根线条都是那么精细,每一笔不仅纯熟,更透露着一种独特的美感。我能明显感觉到,他的画里藏着对中国建筑深深的热爱。

  看他一笔一笔地画着,感受到他的背篓里装下了一个乡野之人对美的认识,对生活困境默默的承受

  他是我心中最美的喇叭花!

青岩古镇游记散文(实用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