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宝贝散文(精选3篇)

时间:2012-03-07 09:44:3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儿时的宝贝散文 篇一

小时候,家里最值钱的宝贝就是我那只破旧的玩具熊了。这只熊是我从小到大的好伙伴,陪伴着我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那只破旧的玩具熊是我爷爷从外地带回来的,当时我只有三岁。爷爷抱着我,递给我这只破熊,说:“这是给你的礼物,希望你能好好照顾它。”我接过熊,发现它已经破破烂烂的了,眼睛也掉了一个,但我还是非常开心,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拥有的玩具。

从那以后,这只破熊就成为了我的玩伴。每天晚上,我都会把它放在枕边,和它说说话,分享我的小秘密。白天,我也会带着它去玩耍,和其他孩子们一起玩游戏。有时候,熊会被我抛来抛去,有时候,它会成为我做游戏的道具。无论做什么,我都会把破熊带在身边。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只破熊也越来越残旧了,毛发脱落,肚子里的棉花也掉了一大块。但是我却更加珍惜它,因为这只破熊见证了我的成长,是我童年最宝贵的回忆。

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破熊也早已被我收起来,放在箱子里。每当我打开箱子,看到那只破熊时,心中总是涌起一股暖流,让我感到幸福和满足。那只破熊虽然早已不再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它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永远的宝贝。

儿时的宝贝散文 篇二

小时候,我最珍惜的宝贝是一本厚厚的绘本。这本绘本是我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里面装满了各种精美的图画和动人的故事,让我陶醉其中。

那本绘本是我五岁生日时,妈妈送给我的礼物。我打开绘本的第一页,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熊在森林里冒险,我就被吸引住了。从此以后,每天晚上,睡前我都会翻开这本绘本,看着里面的图画,听妈妈为我讲述每一个故事。

绘本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感到非常兴奋和快乐。有时候是小动物们的冒险故事,有时候是童话故事中的勇士与公主。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沉浸其中,忘却了周围的世界,只专注于那个美妙的故事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本绘本也变得越来越珍贵。封面上的图案已经有些磨损,页边的痕迹也越来越多,但我仍然如初见时一样珍惜它。每当我翻开这本绘本,看到里面的故事和图画,心中总是涌起一股暖流,让我感到幸福和满足。

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那本绘本也早已被我收起来,放在书架上。但它永远是我心中的宝贝,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是我生命中永远的珍宝。它见证了我的成长,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快乐的时光,永远珍贵。

儿时的宝贝散文 篇三

儿时的宝贝散文

  星期天下午到街上去买菜,路过一家玩具店门口时,我突然发现一个6岁左右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模一样的两个变形金刚,从店内跑了出来。再一瞅紧跟着跑车出来的那个看护他的老人,手里竟还拿着一个。我笑着问了句,咋一下给孩子买这么多的变形金刚,老人告诉我说,孩子就喜欢这个,家里已经有5个一模一样的了,只是颜色不同。这种金刚一共8个,这次算是买齐了。我笑着摇了摇头,忍不住摸了摸那个孩子冻得有点发凉的小脸蛋,说了句现在的孩子真富有后,便跟祖孙俩道了别。

  去买菜的路上,我的脑海里竟浮现出了我儿时的一些情景。

  (一)洋茄子

  那是一个鹅毛大雪飘落的下午,我和小伙伴们在已经封冻的麦子地里疯跑着玩。看到天已经开始飘雪花,就赶紧跑回了家中。那时,母亲已经开始准备晚饭,见我冻得小脸通红,就让我到灶口前暖和暖和。当我伸着手烤火时,却突然想起了装在棉袄口袋里的洋茄子(一种带竹哨的气球)。赶紧用手一摸,然口袋里空空如也。我一下子慌了神,拔腿就往外冲去。母亲问我又去干啥,我说洋茄子丢了,我得去找回来。

  很难想象,在一个天昏地暗、雪花纷飞的傍晚,茫茫一片麦地里,一个瞪大眼弯着腰的孩子,是怎样找那只丢失的洋茄子。要知道,那只洋茄子是老绿色的,身上布着几个不规则的白点,跟落雪后的麦苗的颜色简直就毫无差别。但就是凭着一种喜爱、一股韧劲,我愣是将那只遗落在麦地里的洋茄子给找了回来。如获至宝的我赶紧鼓起腮帮吹了一下,气球霎时就鼓了起来,竹哨那清脆的响声也立时弥漫在了的旷野里。

  当我冻得瑟瑟发抖地回到家后便一头扎进了温暖的灶口门前。母亲见状,赶紧将灶里的柴火往外拖了拖,以便火焰能够烤着我。此时,我又忍不住掏出了那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回来的洋茄子,吹了起来。没料想吹起来的气球,在火的高温下竟急剧膨胀起来,突然叭地一声爆裂了。四分五裂的气球皮在我还没回过神来的工夫,竟落在了火里,瞬间便被烧着了。落在我手上的仅有一个竹哨和一点点的气球皮。

  我顿时呆住了。满心欢喜找回来的洋茄子,到最后竟是这样的一个结局。

  母亲见我那副怅然若失样,忍不住笑了起来。她拿过我手中的那点洋茄子皮,左抻右拽了好大一会,然后将嘴贴到上边,瞬间给我嘬出了一个鸡蛋大小的气球来。末了,母亲用细线给我绑了起来。

  就是那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气球,我也足足玩了好几天。瘪了,再吹;吹了,再瘪。

  (二)弹弓

  对生长在农村的男孩子来说,都有制作弹弓,都有打鸟的经历。那时,农村有的是树,有的是成片的树林子。一年四季,鸟儿们赶着时令的脚步飞来,再赶着时令的脚步飞走。这期间,打鸟便成了男孩子们的一大乐事。找一个粗细适中的Y型树杈,剥去上边的树皮,露出树干青白的底色,上缚两条长约30厘米宽约不到1厘米的自行车内胎皮子,两条皮子的另一端拴上一块大小合适的坚韧的牛皮做弹弓包,一个弹弓便做好了。然要想找到一个模样好看的Y型树杈却也非常不容易,伸出的两根杈要么是一根粗一根细,要么是两根杈的角度与底下的主干不一致。好在那时树木很多,只要有心,总能寻得着。

  那时,要是哪个好脾气的家长给自己的孩子用粗铁条制作一个精巧的弹弓架,再在上边缠上花花绿绿的漆包线,那简直会把那些没有的孩子们眼热死了。

  我记得我的弹弓是我心灵手巧的二哥给我做的。那是一个用一根粗铁条弯成的弹弓,拿在手里大小合适,灵巧轻便。我用那个弹弓甚至打下了一个非常漂亮的鸟,那鸟头顶上长着一撮漂亮的羽毛,像鸡冠子的形状,并随着它的叫声而时倒时立。当时,大人们都管这种稀罕的鸟叫山里和尚。后来,当我把它带到学校里玩耍时,教我数学的那个公办老师说它的学名叫戴胜。因我上课期间拿出来玩,一不小心,那只鸟竟飞了起来,满教室里扑扑棱棱地乱飞,害得老师课也没法讲了。逮住那只鸟后,数学老师把我的弹弓和鸟一块没收了,还足足让我站了一节课。下午临放学时,老师把我留了下来。他把弹弓递给了我,并嘱咐我说以后再不要在学校里玩弹弓了,弄不好会伤着同学们的眼睛的。要不是看在我平时学习好的面子上,弹弓就彻底没收了。我还等着老师将戴胜鸟还给我,但老师却只字未提给鸟的事。放学以后,我看到老师平时回家所骑的自行车把上多了一个用线捆绑着的'粉笔盒子。我断定,那鸟肯定是被老师拿回家给他的孩子玩了。

  前几天出差途中在青州高速公路的一处服务区逗留时,我无意中发现了服务区的超市里摆着几个用黑色的木头制成的精巧的弹弓。那弹弓,通体乌黑,闪着一种黑亮的光泽,掂在手里沉甸甸的,摸起来,缎子面一般的油光水滑。服务员告诉我,这是一个用黑檀木制成的弹弓,有收藏价值。我问多少钱一个,她很干脆地说90元一个,不打折的。我狠了狠心买了下来。同事们见状都笑了起来。

  回到车上后,同事们仍笑我买得太着急,又没人跟你抢,何必那么着急着付钱,真是个老小孩子。然我却无心和同事们开玩笑,手中把玩着宝贝一样的弹弓,一任思绪随着飞速转动的车轮和一闪而过的车窗外的风景回到了我那遥远的从前。

  (三)泥模

  家乡的池塘边有一种胶样的红泥。用红泥做出的东西即坚硬又漂亮。那时的孩子,谁没有掘泥的经历,谁没有一箩筐象样的泥模?

  泥模,故名思意,即用红泥制作而印成有花草、鸟兽或人物图案的模子。可别小瞧这样一个泥模,它上面的每一幅图案,都是一幅绝纱的图画。若非能工巧匠的精雕细刻,绝不会有那样美妙绝伦、微妙微肖的图案。

  当然,绘制泥模图案孩子们是不会的,要得到泥模印板除非用破鞋、烂布到走街串巷的货郎摊上去换。常常是四、五双布鞋才换一个烧成瓦质的图形泥模。倘若是塑料底的鞋子,则可一双就换一个。但那年头,庄户汉子有几个能买得起塑料底的鞋穿。有时为了换一个好看的泥模,孩子们竟将大人们还穿在脚上的破鞋偷偷拿出去换了。虽说落一顿揍,但却拥有了一个丰厚的满足。有了这个满足,就有了伙伴们之间相互交流的快乐时光。

  玩泥模是有季节的。最好的时候是三九严寒时节,农民们为了取暧,都把火炕烧得热热的。而为了保持火炕的温暖,晚饭时烧的柴草一般都比较坚硬,诸如棉花柴、棒子瓤、木棍子之类的东西,燃尽后留有炽热的火炭。借着火炭灰,将经过用冻红的小手揉了不知多少遍的红泥,比着在货郎摊上换来的印板印出的泥模埋在火堆里,然后静静地等上一夜。第二天早上,不等大人们早起扒灰时就溜下炕,小心翼翼地将烧成红色的泥模从灶中扒出,吹去上面的浮灰,一个鱼跃蹦到炕上,趴在暖烘烘的热被窝里借着透过窗棂的晨光仔细地端详,那份高兴劲甭提多让人激动了。

  但要想烧制一个好的泥模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做到的,这里面有一定的技巧。太湿,因水分大或灶中火炭不旺,泥模则烧不成红色,而成了黑色,抑或是红中带黑,颜色十分难看;太干,则容易爆裂。不是断成几半,就是将泥模上的图案崩掉一块。因而,孩子们在火中埋上泥模后,都静静地等上一段时间,害怕这时灶中会突然响起嘣的一声。只要有声响,泥模肯定报废了。要烧出颜色好看的泥模,不但揉泥时要尽量将泥挑好(拣除红泥中的沙泥、黑泥),揉匀,而且要用一段细线围着印板的样子划一弧形,将多余的泥刮下,这样待烧的泥模不但厚薄均匀,而且周边光滑、干净。然后便是凉晒,待泥模半干不湿时再烧,这样才不至于爆裂。倘若太干,则要用水浸泡,但泡的时间又不能太长。长则泥模变软,图案模糊。短则外湿内干,这样就更容易爆裂。

  一个泥模的印作烧制凝聚了孩子们多少心血,多少期盼啊!但大人们并不管这些,一些家长是反对孩子们玩泥模的。因为印制泥模需要在冰天雪地的湾崖边上挖泥,时间久了会冻伤手,更重要的是泥模的名声不好,“模”与“没”同音。那时经济状况拮据的人们最烦听到“没”的字音了。有些家长竟不管孩子们的哀求,硬是将孩子们积攒了一冬的希望在几分钟内摔得稀烂。

  模虽然被摔了,但大人们的日子并没有因此而好过。那些因家长脾性好而保留下泥模的小伙伴,这时便又悄悄地向被摔烂泥模的孩子们提供现成的印板。快乐的时光便又在孩子们唧唧喳喳的笑闹声中悄然流失。

  遗憾的是,带给我无限欢乐,丰富了我童年生活的诸多玩具,却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和时代的变迁而没有保存下来。倘若现在把一个那时的洋茄子、弹弓或亲手烧制的泥模拿给孩子们看,并向他们讲起那一段快乐的童年时光,不知该有多好!

儿时的宝贝散文(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