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佛散文(最新3篇)

时间:2013-08-01 07:16:3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心中有佛散文 篇一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心中有佛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或许是一种平静,一种慈悲,一种智慧。佛在心中,心如止水,不受外在的干扰和诱惑。无论是喜悦还是忧伤,都能淡然面对,不为所动。这种心境,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让人感到安宁与坚定。

当心中有佛,生活也变得从容起来。无论是烦恼还是困难,都能够以一种超然的姿态来面对。金刚不坏的心,不被外在的变化所左右,不被世俗的纷扰所动摇。在佛的光明下,一切困难都显得微不足道,一切挫折都成为人生成长的阶梯。

心中有佛,也意味着慈悲与智慧。慈悲是对世界的关怀与爱护,智慧是对世界的洞察与理解。当我们以慈悲之心看待世界,便能够感受到一种无私的喜悦;当我们以智慧之眼审视世界,便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慈悲与智慧的指引下,我们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更加从容地度过人生的风风雨雨。

心中有佛,意味着内心的净化与升华。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物质和欲望所困扰,心灵常常被污浊的杂念所困扰。而当我们拥有了“心中有佛”的境界,便能够让心灵得到净化,让内心得到升华。这种境界不仅带来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更能够让我们找到生命的真谛,感受到生命的奥秘。

心中有佛,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修行。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修心养性,学习佛法,来逐渐培养这种境界。不求一时的成就,只求一颗平常心,一份善良心。只有在心中有佛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与意义,才能够找到人生的归宿与价值。

心中有佛,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境界。当我们拥有了这种境界,便能够在世俗的纷扰中保持一份内心的平静与从容。这种心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途,给予我们前行的勇气与力量。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努力修行,让心中有佛,让心中的光芒照亮我们的生活,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心中有佛散文 篇二

心中有佛,是一种修行,更是一种境界。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功名利禄所困扰,被欲望和贪念所蒙蔽。而当我们拥有了“心中有佛”的境界,便能够超脱这些尘世的纷扰,找到内心的平静与从容。

心中有佛,意味着内心的清净与宁静。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琐事所困扰,被杂念所扰乱。而当我们拥有了佛的境界,便能够让内心得到净化,让心灵得到宁静。这种清净与宁静,并非是逃避现实,而是在现实中找到一种内心的平静与从容。

心中有佛,也意味着慈悲与智慧。慈悲是对世界的关怀与爱护,智慧是对世界的洞察与理解。当我们以慈悲之心看待世界,便能够感受到一种无私的喜悦;当我们以智慧之眼审视世界,便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慈悲与智慧的指引下,我们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更加从容地度过人生的风风雨雨。

心中有佛,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修行。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修心养性,学习佛法,来逐渐培养这种境界。不求一时的成就,只求一颗平常心,一份善良心。只有在心中有佛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与意义,才能够找到人生的归宿与价值。

心中有佛,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境界。当我们拥有了这种境界,便能够在世俗的纷扰中保持一份内心的平静与从容。这种心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途,给予我们前行的勇气与力量。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努力修行,让心中有佛,让心中的光芒照亮我们的生活,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心中有佛散文 篇三

心中有佛散文

  暑假带孩子学习回来的那一天,我们到县城的各个地方去转悠了一圈。主要去了博物馆,报恩寺和清真寺。

  博物馆内展品挺多,分为九个展厅。分别是《楚都遗珍》、《汉魏流韵》、《古窑重光》、《佛都艺术》、《彩瓷缤纷》、《汉墨流芳》、《碑刻精粹》、《人物英华》和《馆藏精品》。每一个展厅我都进去慢慢观赏。幸运的是那天正好是周末,馆内全天免费开放,而且还有讲解员每个展厅逐一介绍。我带着孩子和一个学生总算有机会更进一步了解寿县历史。进入馆内,仿佛进入一个远古的神话世界中。里面光线较暗,朦朦胧胧,让人自然踏入历史的隧道。

  可惜得很,当时没有仔细去记忆,现在所有的一切又变得模糊了。唯有《汉墨流芳》厅至今还能记得少许。可是这时才发觉语言竟是如此苍白,不能表述一二。

  后来我们又来到博物馆的原址——报恩寺。

  这座古寺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了。报恩寺门前有一个七层高的香炉,里面装满烟灰。进门当面就看见弥勒佛,腆着一个大肚皮,笑容可掬。让我想起佛家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我恭恭敬敬地对着弥勒佛拜了三拜。

  跨过第一道门槛,来到一个院子里。这是一个四合院,院子两边各有禅房。因为接近中午了,天气也比较炎热,院子里静悄悄的。不,其实有一群年长的妇人们在诵经堂诵经。然而这经声让这院子越发静谧,肃穆。偶尔会听到一两声木鱼声。我的心霎那间也虔诚起来,不敢大声说话,甚至放轻脚步。我们一个一个逐一进去,逐一拜过,最后才来到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门前有两株千年银杏,它们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报恩寺的历史。大殿有唐宋木刻菩萨,或面颊丰腴,庄严静肃,或低眉默坐、逸然超脱;两旁十八罗汉形神兼备,形态各异。中间是释迦摩尼佛祖。这个最伟大尊贵的觉者,这个普度一切众生的佛陀,端坐在大殿中央,仿佛在思考着苦、集、灭、道的真理。我让学生去买了一柱香,心情很复杂点燃香,插在香炉里。佛祖面前有一团蒲,学生和孩子都不愿跪拜。是啊,他们人生经历还不丰富,从未历经沧桑,又怎肯去跪拜?他们还不理解释迦摩尼佛祖在菩提树下悟出的道理,他们还不理解烦恼即是菩提。你看那大殿内的'一位僧人,静坐漠然,双目紧闭,好像没了人间的一切烦恼与忧愁,任凭我们这些寻常百姓叩首跪拜,笑看芸芸众生为着蜗角虚名,蝇头小利弄得身心疲惫。

  跪在团蒲上,默默许下心中愿望,无言站起,转身离去。

  一路上想了很多,不觉间又来到清真寺。这是伊斯兰教的寺院。寿县人信仰伊斯兰教者居多。本以为清真寺和报恩寺一样,会给我很深的感触的。然而进去一看,萧条极了!里面杂草丛生,破败不堪,全然失去往日的威严与神圣。有一伊斯兰兄弟睡在一张长凳上,看到我们到来非常吃惊然而好像也很高兴。他带着我们来到大雄宝殿门前。大殿已经上锁,透过门缝向里面张望,只有一张张铺满灰尘的桌椅,想来是当初讲经时所用的。屋顶蛛网挂得到处都是。我很灰心,退了出来。可是转身时却发现门前的柱子上的对联还在。经过多年风风雨雨的洗礼,上面的颜色已经斑驳,依稀可辨是:“事由主定何须苦用机关,人心莫高只有生成造化”,我似懂非懂。对于伊斯兰教,我所知道的仅仅是霍达在《穆斯林葬礼》中所介绍的那一点。不过,也正是因为《穆斯林葬礼》,使我对穆斯林兄弟有很特别的感情,对伊斯兰教有特别的感情,对清真寺有特别的感情。

  佛教也好,伊斯兰教也好,他们的对联足以让我用我的一生去诠释。

心中有佛散文(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