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麻雀散文(实用3篇)

时间:2013-03-08 07:23:2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养麻雀散文 篇一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上,一只小小的麻雀正在窗外欢快地跳跃着,它的歌声清脆悦耳,让人感到无比惬意。我静静地坐在桌前,看着这只可爱的小鸟,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

几个月前,我在路边捡到了一只受伤的麻雀,它的一只翅膀受了伤,无法再飞翔。我心生怜悯,便将它带回了家。经过细心照料,这只麻雀逐渐康复了,但却再也没有飞翔的能力。于是,我决定留下它,给它一个温暖的家。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会给它喂食,它也变得越来越亲近我。它不再害怕我靠近,甚至会在我的肩膀上停留片刻,仿佛在跟我说着它的故事。我喜欢看着它在家里自由自在地穿梭,展翅欢舞,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让我感到幸福。

养麻雀并不需要太多的麻烦,只需每天给它喂食、换水,它就会陪伴你度过愉快的时光。它们的歌声清脆动听,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与其说是我在照顾它,倒不如说是它在陪伴着我,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虽然它不能再飞翔,但它却在我的生活中留下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每当我感到疲惫不堪时,看着它在家里欢快地跳跃,我心中的烦恼也随之烟消云散。养麻雀,不仅是一种爱心的体现,更是一种心灵的抚慰。

养麻雀散文 篇二

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一群麻雀在草地上觅食,它们的叫声清脆悦耳,让人感到一种恬静的美好。我坐在长椅上,静静地欣赏着它们的活动,心情也变得平静而愉悦。

小时候,我家里养了一只麻雀,它的名字叫做小雀。小雀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经常一起玩耍、互相依偎。我总是给它喂食、换水,它也总是跟着我到处跑。我们之间没有语言的隔阂,只有深深的默契和无尽的情谊。

然而,岁月无情,小雀悄然离去,留下了我对它的深深怀念。从那以后,我对麻雀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感,每当看到它们在天空中飞翔,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和小雀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麻雀,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动物,更是一种情感的纽带。

养麻雀并不需要太多的麻烦,只需给它们一个温暖的家,它们就会陪伴你度过愉快的时光。它们的叫声清脆动听,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与其说是我在照顾它们,倒不如说是它们在陪伴着我,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养麻雀,是一种情感的延续,也是一种心灵的抚慰。它们用它们独特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无限的温暖。让我们珍惜这份情感,让麻雀永远在我们心中飞翔。

养麻雀散文 篇三

养麻雀散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应该都对散文很熟悉吧?狭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相信很多人都觉得散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养麻雀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给我一个,给我一个”,几个玩童围着个子高高的大孩子,翘着脚尖向他讨要,大孩子手里捧着一窝麻雀,刚刚从房顶抠出来的,随着小孩唧唧喳喳麻雀般的吵闹,他的手不时地高高举起。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养麻雀,而麻雀大都在高高的房顶安家,因而不敢攀爬,向大孩子乞求的场面多次参加过,有时很幸运,能讨到一只小麻雀,有时也被大孩子忽悠了,记得有一年春季,麻雀开始下蛋,一位大孩子告诉我,人也可以孵出小麻雀,说着递给我几个麻雀蛋,并嘱我千万不能让大人知道,每天晚上我就把麻雀蛋搂在胸前,白天藏在被子下,有天夜里睡梦中不小心把蛋压碎了,黏黏的蛋黄沾满了肚皮,挨了母亲的巴掌。

  养麻雀也有学问的,刚刚拱出蛋壳的“光腚猴子”太娇气不好养,羽毛长齐了的根本不能养,这种麻雀懂事了,知道自己离开了父母,即便强行把食物塞进嘴里也不咽,目光呆滞,羽毛刺刺着,不几天就会绝食而死,因而常常后悔当初该放了它。最好养活的算是只长出几根老翎的,这种麻雀身体比“光腚猴子”强壮了些,喂得食物稍多了不会撑死,一顿不喂不会饿死,最重要的是这个年龄段的麻雀还没有思维能力,不识父母不识家,有奶便是娘,看到跟前有人便发出单调的叫声,张开小嘴要东西吃。

  我已记不清曾经喂过多少麻雀,记忆中只有两只印象最深,其中一只是身有残疾的,它的左腿是被人从窝里往外抠时弄断的,那人要扔给猫吃,被我拦住了,虽然是个残废,总比没有强。每天下午放学后,我就提着麻雀笼子到田野里捉蚂蚱给它吃,母亲曾抱怨说:“不就是个麻雀啊!这么上心,等我们老了,你有一半这样的孝心俺就知足了。”那只残疾麻雀在我的精心护养下长大了,虽然留下了后遗症,但蹦蹦跳跳的很有精神,我有位大我十几岁的二叔,腿有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我常常把他比作我养的麻雀,有时干脆喊那只麻雀二叔,惹得母亲大笑不止。那只麻雀大约养了半年后,有一次我忘了关笼子门,被猫叨走了,为此我很是伤心了一番。

  另一只印象深的麻雀是邻居大叔送给我的,那麻雀特别精,曾经巧妙地躲过猫的追捕,被大叔解救了。我把它关在笼子里,第二天喂它时,这小东西忽然有了背叛之心,展开双翅落在树枝上,父亲拿杆子试图打下来,哪知瞬间便飞得无影无踪了。第二天,当我望着空空的笼子掉眼泪时,忽然觉得有个东西落在了膀子上,还没看清,那东西又飞在了笼子上,呀?这不是那只逃跑的麻雀吗?我喜出望外,一把将其捉住再也不敢撒手。父亲回答了我的疑惑,这只麻雀被人喂养惯了,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是被饿回来的。父亲的解释对我启发很大,小孩子不能像麻雀一样总是依赖别人,否则,漫长的人生之路遇到荆棘,便束手无策难以应对。后来的.日子,应验了父亲的分析,这只麻雀彻底没有了离去之心,白天,我把笼子门打开,它飞出来在院子里玩耍,天热时找个坑倒点水,它就趴在水里洗澡,两个翅子全部展开,胸脯紧贴着地面,不时地抖擞一下羽毛,那样子十分惬意。有时,它也飞在树枝上,但不远去,即使有其他麻雀与它交流,只要我吹声口哨,便毫不犹豫的飞在我的膀子上或站在笼子上。到了傍晚,为了接受那只残疾麻雀的教训,笼子门是必须关好的,

  有一天中午,麻雀站在我的头顶,母亲叫我帮她抬东西,大概我转身太急了,麻雀忽然掉了下来,正踩在我的脚下当即毙命。我痛苦极了,紧紧地捧着麻雀抽泣,母亲也后悔不迭。小孩毕竟是小孩,为了那只我喜爱的麻雀,我和二妹给它建了座“坟”,还煞有介事的在“坟”前烧了一些纸,并致了悼词。

  日月如梭,养麻雀的年龄早已逝去,但记忆的底片上永远留着那段经历,当蹒跚学步的一双儿女趴在地上等待我去搀扶时,自然想起那只去而复返的麻雀,在我的目光鼓励下,儿女终于凭着自己的努力站起来,在自信中长大成人,走向自己的生活。

养麻雀散文(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