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人,请伸出你的手散文(精选6篇)

时间:2014-09-03 03:41:4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关爱老人,请伸出你的手散文 篇一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老人们常常被忽视和遗忘。他们或许已经退休,孩子们也都长大成人,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让人们很少有时间去陪伴和关心老人。然而,老人们正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他们经历了风风雨雨,承载了家庭的责任和爱。因此,我们更应该关爱老人,伸出我们的手,陪伴他们,照顾他们。

关爱老人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一句问候,一次陪伴,一顿美味的饭菜,都能让老人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陪伴老人,听他们讲述往事和生活经历,倾听他们的心声和感受。我们也可以帮助老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购物、看病、整理家务等,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除了实际的帮助和陪伴,我们还可以给老人更多的心理关爱。老年人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我们可以多和他们交流沟通,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尊重。我们也可以鼓励老人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扩大他们的社交圈子,让他们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动。我们还可以帮助老人保持健康的心态,引导他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未来。老人们曾经是我们的父母,他们用尽全力抚养我们长大,现在是我们该回报他们的时候了。让我们伸出我们的手,用爱心和耐心去陪伴老人,让他们晚年的生活充满温暖和快乐。

关爱老人,请伸出你的手散文 篇二

老人是我们社会中最宝贵的资源,他们承载了家庭的责任和爱,经历了风风雨雨。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老人们常常被忽视和遗忘,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往往被忽略。因此,我们更应该关爱老人,伸出我们的手,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

关爱老人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一种美德和品德。我们应该尊重老人的尊严和价值,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可以多陪伴老人,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关怀。我们也可以帮助老人建立更好的社会支持网络,让他们有更多的社交和交流机会。

除了实际的帮助和关心,我们也应该给予老人更多的尊重和理解。老人们往往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产生一些身体和心理上的问题,我们应该耐心倾听他们的抱怨和诉求,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我们也可以帮助老人建立更好的心理素质,让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未来。老人们是我们的父母和长辈,他们用尽全力抚养我们长大,现在是我们该回报他们的时候了。让我们伸出我们的手,用爱心和耐心去陪伴老人,让他们晚年的生活充满温暖和快乐。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关爱老人,让他们在晚年得到更多的尊重和关心。

关爱老人,请伸出你的手散文 篇三

  我的姑姑在老年公寓上班,所以我有很多机会接触到这些老年人,说实话最初看见他们的时候我没觉得怎么样,可渐渐地我开始牵挂他们。时常通过姑姑打听他们的情况,偶尔有时间的时候我也会去看看他们,给他们喂喂饭,陪他们说说话,他们高兴我也开心。

  前几天听说他们那里要包冻饺子,我特意跟单位领导撒谎请了一天的假去帮忙(领导知道了还不知道要气成什么样呢?),去的时候也没忘记带上儿子,家人说我有病,并说那种场合不适合小孩子。可我觉得正因为他还小,更应该多接触一下特殊的环境,对他的身心成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忙了一个上午,中午老人们开始吃饭时,我就去给一个老太太喂饭。以前我每次去的时候都会给这个老人喂饭或是陪她说说话,可等你再去的时候她就会忘记你是谁。我端着饭笑着问她:“我是谁呀?”她使劲的眨着眼睛,很警惕的看着我,在我又问过一次之后反问我:“你是谁呀,端的什么东西,想害死我呀?”我忍不住笑起来:“傻瓜,我怎么舍得害死你呀,你这么漂亮。再说我是你姐姐,疼你还来不及呢,你看我特意给你做的好吃的,你先尝尝。”她愣愣的看我很久,我就一直笑着回视她,终于她伸出手拉住我:“姐姐,你做我身边来,让我摸摸你。姐姐我想死你了,你亲亲我吧。”我亲亲她的脸,她猛地嚎哭起来:“你真的是我姐呀!你说你一春带八夏的把我带大,我却跑这里躺着了,我真的对不起你呀。”我吓唬她:“你要是再哭,我就不来看你了,也不给你做好吃的了。”她很听话的马上就停止了哭声,乖乖的吃饭了。

  儿子就陪在我身边,很好奇的看着我们俩。她的牙已经残缺不全了,吃饭的时候饭在嘴里出来进去的,真的很让人反胃。儿子受不了了,捂住嘴跑到卫生间猛吐,我就笑,她也跟着笑。儿子吐过之后站在门口,眼泪汪汪的看着我,我笑呵呵地向他招手,他犹豫着慢慢走过来了。反复几次之后,儿子已经能够很正常的看她吃饭喝水,而且主动给她擦嘴什么的,我真的很欣慰。

  下午包饺子的时候我偶尔发现一个老头的眼睛一直跟着我,不管我在哪里,在做什么,他就那么直直的看着我,我的心里真的很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一直延续到我回到家,晚上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我说起这种感觉,他对我说:“你不要把他当做男人,也不要刻意的把自己当成女人,你只当他是一个老人,而你只是他的孩子,给自己定好位了,感觉也就变了。”我豁然开朗:是啊,真的没有什么,是我自己放不下。想到姑姑和阿姨很自然的给他们端屎接尿,擦洗身体,甚至爱抚的搂搂抱抱,真的感觉自己思想过于狭隘了。

  其实他们要的不多,只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那只温暖的手,需要谈心时递过来的那颗滚烫的心,需要关心时飘过来的那句真诚的问候,让他们感到这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远离孤独,欣慰的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

  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敬老爱老助老是每个人的本分,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之所以历尽沧桑仍生生不息,之所以明了血浓于水人情味浓厚,其中尊老敬老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是我们民族的魂,代代传承。

关爱老人,请伸出你的手散文 篇四

  一早,坐公交。

  早高峰余威犹在,车内拥挤,我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座位,赶紧落坐,人多路远,老是站着确实也有点累。

  稍顷,上来一老者,年纪绝对八十以上,步履蹒跚白发苍苍,满脸刀刻般的皱纹,也不言语,看了下车内无空座,众目睽睽之下,直接就坐到公交车后车厢部位的台阶上。当时我正低头玩微信,眼角余光看到颤颤巍巍的老人坐下后,由于公交车刹车的惯性,不由自主地前倾又后仰,看得人胆战心惊,出于本能,我立马起身让座。老人笑逐颜开,开心地说着“谢谢”,想站却站不起来,还没等我扶呢,旁边一中年男子早就伸出双手,稳稳地将老人搀扶到了座位上,老人连声道谢,满脸的皱纹也舒展开来。坐稳后,老人大声打听震元堂在哪一站下车?早有人热心作答,公交车不去震元堂,不过可以在移动公司站下车,往前走100米就是。老人点头,但似乎不放心,一会儿又在嘀咕,那是白马畈前面一站吧?旁一男子怜悯得不行,“啊呀我有急事,不然我陪你过去,这么大年纪了还出门,怎么放心?”另一乘客答,对对,到移动公司了我们叫你下车,别急别急啊。

  结果还不到移动公司站呢,车正在拐弯,老人就迫不及待地起身往后门走,所有人喊他等车停稳再下车不迟,可老人执意慢慢挪步,早早地等在了车门口,车门一开,极其艰难地扶着车门下了车。忽然,我们发现老人居然反方向行走,旁边一美女连忙打开车窗,想喊老人换向,幸亏一同时下车的年轻男子发现不对劲,上前叫住老人,耐心指点方向,并搀着老人往震元堂方向而去,见者不由松了口气。

  欲开窗指点老人的美女一声叹息,说了句:“自身难保的老人出门怎么没人陪啊?太危险了!这么多人让他慢慢下车,他老早就去后车门口等,是因为老人知道自己动作慢,提前作准备呢,好可怜。”我深有同感,这美女冰雪聪明且心地善良,颇为难得。于是我们俩就探讨起来,觉得或许也不是子女晚辈不孝顺,或许老人有不得已的苦衷,上了年纪的老人往往特别固执,有的与子女分居,凡事喜欢亲力亲为,子女晚辈根本不知情,否则他们也不会忍心让行动不便的老人自己上街配药,有些事情让晚辈代劳一下易如反掌,到了老人那儿就是难上加难。可不管怎么说,耄耋之年独自出门,委实欠妥,让有正义感的人无不为此揪心。

  不得而知,这是子女的不孝,还是老人的无奈?

  那天去邮局,未及入内,早就听到里面人声鼎沸,有点诧异,什么状况?进去一瞄,室内聚集了二三十位大概六七十岁的老人,正在狭窄的休息区兴高采烈玩问答游戏,工作人员出题,老人作答,答对了,奖励小礼物,比如不值钱的餐巾纸、小包洗衣粉、小块肥皂之类,老人们兴致高昂,接礼品时笑得嘴巴都合不拢,气氛相当热烈。好奇心起,遂取了宣传资料,边看边乐,原来,邮储银行推出新的理财产品,美其名曰“欢乐客户节”,设立了换购专区,存款换积分,积分越高换购礼物越好,限额5万以上送精美礼品,多存多送,还有幸运抽大奖,诸如电饭煲、柔丝被、抱抱枕、玉米油、酱油、8斤装大米等等,这是最最诱人的大件,小的嘛,那就是餐巾纸之类顶多几毛、块把元一样的小东西。现场参与的老人们,必须先实名登记理财额度,提前预约至少5万元以上的理财,开好单据,才有资格得到小小的奖励。工作人员颇费心思,那些五花八门的礼品,被摆放得极其艺术感,颇具诱惑力。于是,老人们的存款量在现场一路飚升,有几位老人的存款额,从一开始的二三十万增至四五十万。看来,可千万不能小觑这些老人啊,除了贴补子女之外,他们从牙缝里省下的不仅仅只是退休工资,若是宣传工作到位,老人的理财能力会给储蓄所带来惊喜哟。

  看老人们排排坐着,全神贯注,踊跃举手抢答工作人员很低级的提问,得到小礼物后喜形于色,咧着嘴,那状态像极了幼儿园孩子,忍俊不禁感慨万千,也有点怜悯老人,猜测喜欢热闹的老人无所寄托,有大把时间可以用来排解孤独与寂寞,哪怕理财收益不高,但心里开心,比什么都强,于是乐呵呵前来捧场,也或许,工作人员态度谦恭笑容可掬,一如邻家女孩,让老人如沐春风,这便是情感攻势的杀手锏。于是乎,老人们一呼百应趋之若鹜,他们沉浸在被重视被认可的精神愉悦中。

  忽然心里一阵酸楚,当自己老了,到那个年纪,是否也会扮演如此无趣的角色?若此,岂不可悲?

  所幸,这儿的老人们除了贡献点理财金额外别无损失,这至少比时不时搬回耗费不菲的各类保健品、保健器材强得多得多,那些被美化得可以包治百病的好东西,动辄几千几万元,节俭惯了的老人往往眼睛都不会眨一下,痛痛快快就往家里搬啊。如果子女稍有不满或阻拦,老人可能一下子就暴跳如雷,臭脾气让人忍无可忍。那时候的老人,即便子女再反对,老人也固执己见,认定子女忙于工作疲于应付,疏忽了自己,远不如这些年轻人掏心掏肺心肠热,嘘寒问暖情义长,让子女束手无策无计可施,里外不是人。

  这是情感空虚还是精神脱节?

  那天在街角,看到一对老夫妻推着一辆婴儿车缓缓而行,心里转过一念头,如此年事已高还要替晚辈带孩子?太不容易了吧!殊料走近一瞧,婴儿车里面躺的居然不是孩子,而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宠物狗,正悠闲地四处张望着,虽说如此场景似乎并不鲜见,但终究让人霎那间五味杂陈。

  想起了那次去社会福利院看望一亲戚,她因高血压导致小中风行动不便后,被忙碌的子女送入福利院。不能说那儿条件差,四五人一个套房,所有设施齐全,由于吃喝拉撒都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极其难闻的气味,护理员一人管着二三个房间,忙得脚不沾地。而入院的老人,大多属于子女有钱无闲类型,子女少有时间现身,一切依靠福利机构来承担赡养重任,遇上大事才会联系子女前来商磋。亲戚所住的那一间,花甲之年的她属于小妹妹,其他都是八九十岁高龄,有的行走自如,生活完全自理,并不需要别人伺候。可是,这些老人或许缺失了亲情,孤独寂寞太久,她们的眼睛灰暗无光,眼神空洞无物,面无表情,与喜怒哀乐绝缘,貌似真的只是等吃等喝空耗时日,让人不寒而粟,活着,仅仅只是活着,而已。

  心里又一次涌动冰凉,倘若如是,让人情何以堪,这样的活着,又有何益?

  步入老年社会,耳濡目染多是老人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会一直在倡导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让辛勤了一辈子的老人颐养天年,然而见多了老人晚景中令人唏嘘的境况,觉得各种制约因素太多,真正让老人晚景幸福并非易事。健康才是第一,开心才是正道,有正能量的兴趣爱好才能拥有好的心态,予人快乐自己快乐,那种源自肺腑的快乐,方能馈赠给老人精神上的富有。因而,也许,让老人依然被关注、被需要,让老人生活丰富多彩,让老人活得有滋有味,尽情感受新形势下的美好,这应该才是境界。

  联想自身,因了文字进入站,遇见了那么多志趣相投的写作高手,尽可能在学习中努力提高自己,欣欣然自我陶醉,那是一份局外人根本无法体味的愉悦,无价的精神财富。想必,若干年以后,我依然会迷醉其中,那么也就避免了无所事事空虚无聊带来的一系列不如意,那便是小确幸。

  有这一份幸运在,后顾无虞也。

关爱老人,请伸出你的手散文 篇五

  爸很高兴,因为他以前的祖宗三代没有一个活过五十岁的,而他竟然做了七十大寿。父亲找过八字先生,他说,几个八字先生都说,父亲最多只能活到七十四岁。我找了很多的例子,企图说服父亲,这些“八字”的说法不可信,但父亲还是相信“八字”不相信我。我说,八字先生不是说大奶奶能活一百零三岁,结果只活了八十四岁。我又说,八字先生不是说三爷只能活四十岁,因为三爷有鼻咽癌,结果三爷不是也快做七十大寿了?父亲没法反驳我,就沉默着不说话,但父亲的很多事情告诉我,他相信的是“八字”而不是我。

  父亲的越来越小气,让我很担忧。

  去年回家去上坟,自留坡里有几根树子。爸说:“哪天有时间了,把这些树砍回去做柴烧。”我看了看一边烧纸,一边说话的父亲,轻轻地说:“不用吧。只有这么几根树子,你砍了,大家都砍了,这坡就光秃秃的了。再说,现在不缺柴烧,”父亲没有生气,平静地说:“你不在家,这老房子你也不会再要了。这些树子留着,最后还不是给了人家,为什么要给人家?”我惊讶地看着父亲,父亲变了,这是我的第一反应。变得不潇洒了。哥是残疾,地震那年就死了。妹出嫁了,有她自己的家;我教书的,确实不会回老家住了,更不会回老家和乡里争夺一草一木,我的儿子更不会,他走得离老家更远。有一点父亲不明白,我有点书呆子气,就是不愿意破坏树林,要保护生态。但这些道理和父亲说有用吗?就像给他说“八字”不可信一样。我只好说:“不用吧。我们家不缺这些东西啊,也卖不了几个钱,留着吧。”父亲没有说话。我以为,父亲听了我的话,不会砍那些树子了。端午节回家,说到这个话题,后娘说:“你爸还不是砍回来了。”我才感觉到父亲真的变了。

  父亲变得小气,而且变得固执了。

  西瓜地老板请父亲他们去干活,记了工天。可给父亲少算了半天,说所有人的天数是一样的。父亲自己也说不清楚,少算了就少算了吧,没有什么的。可回家,和后娘一合计,确实少算了半天。那半天是其他人没去,父亲是去了的,帮老板管浸西瓜地的水。夜里,父亲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想不通,想不明白,做了活没有工钱,没有这本书卖。后娘的劝说也没有用。第二天一早,父亲就去找算工钱的老板,这老板还是不认账。父亲气愤愤地回家,午饭也不吃。下午,他去找另一个老板,这老板看着父亲是一个七十老人,又听父亲说得有理有据,就自己摸了二十元钱给父亲。父亲拿着钱回家,虽然不那么气了,可发誓说,再也不帮这西瓜老板了,太抠了。父亲说话的语气里可以看出,他没有那种胜利的喜悦;当然也看不出父亲还有怒气。付出劳动获得报酬天经地义,可我高兴不起来。我感觉到的不是父亲的明理,而是感觉到父亲真是越来越小气,一点不对就会生气。才二十元钱,何况都是熟人,折了又怎样呢?今天的二十元钱算得了什么呀!要是在以前,父亲出去盖房子,让主人家的都不是这个数,可今天父亲。我没法去和父亲理论值与不值,这些理论,只会让父亲更加生气。

  记得去年,父亲收了菜籽,除了他们自己榨油的,剩下的就分给我和后娘的子女。我和妻子商量,不要,让父亲把它卖了,我的想法是,父亲卖了能有充足的零用钱,平常的伙食才不会太节俭。还有一个想法是:这是父亲辛辛苦苦的血汗钱我不能要,父亲老了,我都没给父亲什么,还要倒拿父亲的,我的良心过不去。电话拒绝父亲后,我总感觉到不安,我是否想到了什么。隔了半个小时,我又打电话回家。后妈说:“看你把你爸气的,他现在都还在生气,不吃饭。”我的担忧真的出现了。我笑着对后娘说:“好吧,你喊爸接电话。”我笑着给爸说:“爸,别生气了。我下午或者明天就回来拖菜籽。”“好吧。我在家等你们。”电话里,父亲的声音一下轻快愉悦起来。我接受了父亲的菜籽,其他子女才会接受,父亲的心意才满足了。

  这次菜籽,我除了感觉到父亲对子女们的爱意外,还有的就是担忧。父亲真的老了吗?父亲真的是越来越爱生气了。我想帮父亲打破那“八字”的魔咒,我要做的事情就是让父亲少生气,多高兴。家庭里面,很多事情,我可以顺着父亲的心意,尽量不让他生气。我祈祷神灵,如果要让我父亲生气,就让他在家里生气,千万不要弄外面的事情让父亲生气。家里我会尽量顺着父亲,如果父亲会生一个小时的气,我就想法让他只气半个小时;如果要父亲生半个小时的气,我就让他只气十分钟。生气伤肝,如果父亲经常生气,他真的还有几年可活?父亲家里生的气,我能消除,可外面的事情让父亲生气,我怎么帮父亲?

  是上周星期一吧。我正在上课,电话响了。“你快点回来吧。你爸倒床了!”“什么?怎么回事?爸不是好好的吗?”我在电话里着急又不敢相信地问后娘。“你回来吧,回来再说。”我赶紧找人调课,打了一个摩的跑回家。

  父亲收了一千多斤菜籽,端午节回家我就说我今年不要了,因为去年要的,菜油都还有一百多斤,父亲同意了。他的菜籽分给了需要的儿女,或者卖给外面打工的子女的兄弟;他们商量好一起拖进榨油房。榨油房为了抢生意,拖菜籽、送榨油人回家,都是榨油房做。傍晚,榨油师傅喊了一个三轮车师傅去帮他拖,父亲他们也没有去人。第二天,父亲他们一早去榨油房,他把菜籽一包一包抱到榨油机旁边排队,可菜籽少了一包。榨油师傅说,菜籽拖来就放在哪里,他忙,没有亲自点过,也没有动过。父亲说,上车的时候,那么多人看见的,数了几遍,哪里会有错?打电话问拖菜籽的师傅,他说,当时只是写了名字,没有写包数的序号,父亲他们说是多少就是多少,下车的时候也没有数,因为没有想到会出这种事。

  榨油师傅说,他怎么知道父亲他们有没有骗他,这菜籽他不可能赔。父亲说,上菜籽的时候那么多人在场,每个人都数了一遍的,可以问他们。一路和父亲来的人也说是。榨油师傅说:“这些都是你的亲戚,他们肯定帮你说不帮我说。”争吵了一场,结果榨油房还是不赔。父亲回家后总想不通,一包菜籽七八十斤,近两百元呢,要用多久啊!在丝瓜地一天才挣四十元,这要做多少天啊!就这么白白给人了?是偷了抢了,总还知道个下落,可这包菜籽就这样莫名其妙没有了。菜籽没有了,钱没有了,可那师傅还说父亲是讹诈他。父亲唉声叹气,饭也不吃,就这样倒床了。

  我走进父亲房里,父亲两眼深陷,就像几天几夜没睡觉了。突然间,父亲瘦了很多,老了很多,难道“八字”说准了?父亲“活不过”七十四岁?看着父亲,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一切安慰的话都等于零,除非是找回那包菜籽。可怎么去找呢?哪里去找呢?那师傅有没有吞菜籽,还是榨油的人趁师傅忙抱了菜籽,说不清楚,但师傅的话是有道理和法律依据的,那就是帮父亲上车的人是父亲的女儿女婿和亲家,他们的话谁会相信呢?真的去打官司?不管输赢,爸折腾得起吗?现在都倒床了,还经得起官司的煎熬?看着爸,我不知道该咋办。我拉着爸的手,爸茫然地看看我,嘴唇动了动,挤出话来:“想不通啊!我这一辈子都没占过人的便宜,我怎么会去讹诈人呢?那包菜籽送人还有个人情,就那么莫名其妙给拖来没有了,唉——”爸的话就像一个濒危的病人,慢而无力。爸现在的性格我太了解了,我不知道怎样劝慰爸,我不知道怎样说话才有用。爸真的是老还小了吗?真的是小孩子性格还好,什么事情都是过了就过了,刚才还在哭,可以马上变笑;刚才才打了架,没隔多久,就又在一起玩了。爸不是,他一生气可以几天几夜,现在爸不就在他的气愤里倒床了吗?我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来剪断爸的怒气,但我又必须做,不然,爸就会在这怒气里过不了“七十四”。

  想什么法呢?去和榨油师傅吵架,甚至打架,父亲知道了,会怎样?这路不通,打官司的路也不通。我硬着头皮找到榨油师傅。

  师傅今天停工,我在师傅的对面坐下说:“师傅,对不起。有件事情必须请你帮忙,帮我救救我父亲。”师傅怎样看我,不管,我只管说着我的意思。“我今天来,不是和你吵架的,也不是来论过输赢,这些对我都没有价值和意义。我爸因为那包菜籽倒床了。”“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师傅怕找他的麻烦,赶紧打断我的话,开始争辩。我伸手制止师傅的话,接着我的话题。“我说了,我不是找你吵架,也不是要争过输赢,也不是说跟你有什么关系。我是想请你帮个忙,救救我爸。我们都是当后人的,你不希望看到你的父母因为这种事情气死,我也不希望。但我爸真的倒床两天了。我也知道你榨油的辛苦,挣点钱不容易,好热的天气啊!有时连续两个通宵。我来,不是要你赔的,也不是说你就拿了我爸的菜籽。我爸是个老好人,那么大的年龄了,他也不会来骗你一袋菜籽。至于哪个环节出的问题,也没有必要去计较了。一包菜籽一百多元,我们打麻将手气背点都不止输这点钱。真的,我只是想请你帮忙,让我父亲把气消了,从床上起来。”我的话很平静,语速很慢,师傅应该从话里感觉到了我对我爸的担忧。他望着我说:“好吧,你说吧,怎么帮?”我看着他的脸,有一种不自然。“你和我演一场戏,一场救我爸的戏。我给你两百元钱,你拿给我父亲,就说那菜籽弄出了问题,你应该承担责任,因为拖菜籽的师傅是你喊去的。”“这不是说责任在我,或者在拖菜籽的师傅身上?没有依据呀。这个污我不能背!不能这样!”师傅说着摇摇头。我说:“我的话已经说清楚了,拖菜籽的师傅是你喊去的,但我不给你计较这些。我只想救我的爸。师傅,我们都是做父亲的人,也是做儿子的人。摸着心窝问一下我们自己,究竟是这一百多元重要,还是一个老人的'命重要?我相信,你主动承担了赔付责任,可能你的生意会更好,大家对你更放心更信任。何况,这钱是我给你,又不让你掏钱。”

  师傅搭着我到了我父亲家。师傅走进门,看到床上的父亲,他愣了一下,弯腰对着我父亲说:“大爷,咋了?几天就瘦成这样?我来是给你老人家赔不是的。拖菜籽的师傅是我喊来的。这菜籽啊,我和那师傅一家赔一半。是我没有给他说清楚。如果我告诉他既写上名字,又写上编号,不就没有这回事了?都是我,都是我。”师傅连声地自责着,“也怪我忙,你看到的,你们晚上两点过来,我就要榨到第二天,我已经连续熬了几个通宵了。大爷,你就别生气了,原谅我吧。”父亲睁开眼睛,看着师傅,好像要从师傅的脸上找出什么来。“大爷,这是我们两个赔你的菜籽钱,你老收好啊!”师傅说着,双手捏着钱,递到父亲的枕头边。父亲动着身子,想坐起来。“大爷,你好好睡着吧。好了,到我榨油房来玩。你是好人,我也是好人,你不会骗我,我也不会骗你。但这件事,真的是我的责任。”师傅说话和神态的真诚,出乎我的意料。父亲动着嘴唇,说:“对不起了,师傅。我不会骗你,那天那么多人看到,帮我数了几遍。”“大爷!我相信!只是我一直忙,忙得离不开。今天老师有空了,我才让老师带我来看你老人家。我走了,你保重!”师傅说完,轻轻拍了拍我父亲的肩膀,出去了。

  我跟着师傅走了出去。来到门外,离父亲的房子远了,我才拉着师傅的手说:“谢谢师傅,我父亲老了,越来越爱生气了。对不起,委屈师傅了。”“老师,别这样说。都是为了老人。”

  师傅走了,我望着师傅的背影,心里不停说着:“谢谢了,谢谢了。”

  我不知道父亲还会遇到多少会让他生气倒床的事情,我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能让父亲不生气,只有遇到一件事情就做一件事情吧。这是为了爸能超越“七十四”的魔咒,也是为了我自己,为了我不带着遗憾去面对父亲。

  父亲没有文化,不会看书看报纸,只有自己的这个圈子,他的心智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脆弱。但我们这一辈呢?我们老了的时候也会走上我爸的心理世界吗?这是多么累人的事情啊,累自己,累后人。我们是有文化的一代,我们现在多看一点,多了解一点,养成一种阅读的习惯,这种习惯一直到很老很老的时候,我们的心胸或许在肉体老了的时候,才会像青壮年一样开阔。但愿这是一种医药学以外的最好的办法。

  多帮帮老人,从中积累老人的经验,这或许也是在帮将来的我们自己。

关爱老人,请伸出你的手散文 篇六

  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家庭中都有老人,他们已经忙碌了大半辈子,应该享受来自社会、家庭的温暖。我的身边就有一位尊敬、关心老人的人,他就是我的舅舅。

  我的舅舅五官清秀,为人和善,性格开朗,说话幽默。只要他一回家,家里就充满欢声笑语,好像舅舅从来都没遇见到烦心事。舅舅对工作认真,对身边的朋友热心,在家里又是一位好爸爸,但舅舅最让我敬佩的是他那种孝敬老人的品质。

  我的外公患了脑血栓,生活无法自理,哪一个家庭中有这样一位老人不会唉声叹气?可舅舅却不这样,主动担起了给外公洗澡、刮胡子、剪指甲的责任。由于外公身体瘫痪,按时剪发便成了一个问题。去理发店剪,上下楼梯非常不方便,看着外公得的头发日渐长长,舅舅就开始学理发,并且自己买了理发工具,按时给外公理发。舅舅理发时,外公听话得像个孩子,如果换了别人来理发,外公不是这疼就是那痒的。刚开始舅舅的手艺不怎么好,但剪完了拿镜子一照,外公总笑呵呵地说:“好,好!”舅舅的理发手艺慢慢娴熟,每次理完发,大家都说外公精神了许多。现在舅舅是个名副其实的理发师。

  外公吃饭时也像个孩子一样挑三拣四,就是不吃青菜。吃青菜的好处他也知道,但任凭家里人怎么说,依然我行我素,大家都无可奈何。有时我们主动把青菜放进外公碗里,他心情好时对青菜熟视无睹;如果外公听劝听烦了,就会偷偷把青菜扔在地上。为此,家里人特别伤脑筋。细心的舅舅发现外公特别爱吃鸡蛋和饺子,于是灵机一动,想出一条妙计:把青菜剁得很碎,在炒鸡蛋时把青菜和鸡蛋一块炒。果然,外公在这特别的炒鸡蛋面前挑不出青菜,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舅舅还故意问外公今天的菜怎么样,外公点点头,说:“不错,味道很好。”大家一听都乐了,只有外公自己还莫名其妙的。

  后来因种种原因,外公近一年住进了老年公寓。虽然外公不在身边,但只要有空,舅舅就去探望外公,给外公带好吃的,陪外公聊天,有什么事尽量不麻烦那里的工作人员,周围的人都说舅舅是外公的好儿子。虽然外公有病是不幸的,但由于有了舅舅,外公又是幸福的。希望所有的儿女都像舅舅一样,能让老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只有尊敬老人,我们才会有一个和谐的社会。老人们不求什么锦衣玉食,只求亲人多陪陪自己,多聊聊天,有时一句温暖的问候也能让老人感受到儿女的关爱。尊敬老人,关爱老人,从身边做起,也是对自己道德品质的一次测试。老人们虽然平凡,但他们身上那纯朴、善良的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关爱老人,请伸出你的手散文(精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