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随笔(优选6篇)

时间:2013-04-08 01:12: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人生随笔 篇一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有时候我们感到迷茫和无助,甚至想要放弃。但是,正是这些挫折和困难,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我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法解决。我感到非常沮丧和无助,甚至想要逃避这个问题。但是后来,我决定冷静下来,重新审视问题的本质,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案。这个经历让我明白,遇到困难时,不应该选择逃避,而是应该勇敢面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要放弃。每一次挫折和失败,都是人生的一次历练,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正如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所说:“人生就像一本书,没有翻过去的一页,就无法继续往下读。”

人生随笔 篇二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前行,不知道前方会遇到什么样的风景。有时候,我们会迷失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但是,正是这种迷失和困惑,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感到迷失和无助,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四处寻找,却找不到答案。直到有一天,我决定停下脚步,静下心来,仔细思考自己的内心。最终,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明确了自己的目标。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外界的干扰所迷惑。只有坚定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行,才能走出迷茫,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景。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说:“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应该尽可能的享受每一段风景。” 所以,让我们珍惜眼前的一切,不断前行,迎接人生的挑战和风景。

人生随笔 篇三

  人生,是一个不断放下、拾起,不断失散、遇见的繁复过程。习惯一些存在,习惯一些失去,每一次相逢,都能微笑相迎,每一次分离,都能好言好语地道别。一处光阴的回廊,任流年将人世偷换,一片云影掠过心空,优柔地淡成是年的一缕风岚,终是,飘飘不见。

  人生,就是一条有无限多岔口的长路,永远在不停地做选择。小到选择读一本什么样的书,大到选择读什么科系、做什么工作,每一个选择都影响深远,而不同的选择也必定造就完全不一样的人生。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就在于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每一个岔口的选择其实没有真正的好与坏,只要把人生看成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就不会频频回首假设当初做了不一样的选择。

  世事无常,也许人生太多的选择使你烦恼,使你迷惑。当你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举足不前,也许你正失去整个世界。有时候我们的承受要大于接受,懂得放弃,也是人生的必修课之一。

  我们都从对错中走来,又往对错中走去,在人生路上,对错总是形影不离;不必纠结于错过了一次机会,也不必气馁一次判断的对错,对错本来就是孪生兄弟,在人生的经营过程中,所有的“错”带来的成本,都可以通过“对”赢得的利润去消化解决。

人生随笔 篇四

  记得与她初见面,人约黄昏,春风软软。夕阳的余红,铺满水中,水流潺潺,波光潋滟。她兴奋得像个孩子,下到河床,掬水在手,河水映着光洁的脸蛋,竟红成了苹果。从没有和女孩子单独相处过的我,呆呆的看着。她羞涩的低头,向岸上爬上来。“来拉我一把,”我迟疑着伸出了手,平生第一次握住了一个女孩的手。那样温暖,那样柔软。一种电击的感觉传遍全身。她被我拉上了河岸,可我竟还紧紧地抓住她的小手,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失态。她的脸一红,轻轻地抽出了自己的手。我的脸也红成了苹果。那是一个红彤彤的黄昏。定格在暮色的风里。

  在那个黄昏里,我们相见恨晚,相谈甚欢。就这样我和她拉开了相约的序幕。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频频相约,她光洁的额头,倩倩的笑意,天真无邪的目光,一直萦绕在我的心间。我一度以为她就是我今生的至爱。随着交流的深入,我们的关系亲密起来。在一个春风温润的黄昏,我们献出了彼此的初吻。我们信誓旦旦,缘定今生。那条绿草青青的小径见证了我们的爱情!从小缺少关爱的我,是那样的珍惜她的情意。忘不了她含情脉脉,嘘寒问暖,忘不了她给我削的第一个苹果,忘不了小屋门前促膝长谈。她美丽聪慧,但却有着林黛玉般的忧郁,因为家庭的原因,她一直生活在姐姐的家里。也正因为此,便特别在意姐姐的看法。她的姐姐一直对我不冷不热,只因我生在农村,家境贫寒。我们的关系一直笼罩在她姐姐带来的阴影中。

  记得在我们相恋的那个秋天,一次我们到家乡的水库游玩。天空湛蓝,白云朵朵,那景色美得惊心。我们并排躺在岸边平滑的石坝上。脚下是碧绿的秋水,天上白云变幻。她幽幽地说:“要是只有我们两个人该有多好啊!”少不经事的我只是沉醉在爱情的氛围里,没去深想其中的含义。不久,她去一个职业中专上学,要拿很多钱。但我偏偏拿不出多少钱来。这引起了她姐姐极大的不满,尽管她依然很在意我,不愿埋怨而伤我的自尊。但是她也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寄人篱下,钱要姐姐出,尽管姐姐很爱她。但她越来越不能违背姐姐的意愿。“要是只有我们两个人该有多好啊!”她再次哀叹!她的情绪变得越来越不稳定,有时抱着我说:“我做你的情人吧,我真的愿意做你的情人。”可是当时的我还是单纯的小伙子,宁愿相信爱情能战胜一切!我想方设法安慰她,关心她。

  开学的日子到啦,我亲自送她到学校。报到注册,安排床铺,忙活了整整一天。临离开时她恋恋不舍,象一个小女孩。只怪我那时太不懂人情世故,没有想方设法讨好她的姐姐。她承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分离的日子里,她的信有时热情似火,有时又若即若离。每逢星期天,我总是欢天喜地的到她姐姐家去看她。起初她总是高兴地等着我,我们紧紧拥抱,互诉离情。可渐渐地,她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少。去她姐姐家询问,总是告以学校太忙。我天真的以为真的是这样。苦苦地等待,又一个周末,她终于回来。见到我,她急切的抱住我,嘤嘤哭泣,再三追问,她就是不说原因。我看到她的床上放着一本算命的书。那天晚上,她把我留在她的屋里......

  第二天,我去看她,她竟然十分冷淡!并淡淡的说:“我们分手吧。”仿如晴天霹雳,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是为什么?!为什么?!”“昨天还浓情蜜意,今天怎么说分手就分手了呢?”我实在想不清楚!可她不做解释,只是说缘分已尽,只是在那里哭泣。我百般挽留,想起自己心里早把她当做了亲人,不禁流下泪来。半天过去啦,我知道已无法改变,再加上自尊心的驱使,我违心的说:“好吧,分手就分手!我绝不求你!”

  仿若一场梦,我的初恋结束啦!

  以后我又见过她几次,可是她竟然装作不认识,默默地擦肩而过。原来的情侣变成了陌路!

  初恋的打击,对我影响很大。人生若只如初见,那默默的相视,美丽的心跳,羞涩的相约,会永存情侣心间!可是每一个爱情悲剧会允许那么多如果的存在吗?

人生随笔 篇五

  不知从哪一本书上看到,说:“每一个人都不是完整的,更确切的说,每一个人都是病人。”以前听这句话似懂非懂,今天再次体会,才豁然开朗。也许写这句话的人,本身就是一个病人,通过某种方式,在某一刻,突然明白了事情的真相。的确,生命何尝不是一个修复和疗愈的过程。

  而所谓真正的病人,一定是身上存在某种残疾、痛苦、或者常人无法理解的方式,所以被定义为病人。这几天自己的状态就极像个病人,多疑、敏感、脆弱、蛮横无理。喜欢在鸡蛋里挑骨头,常常会为了一件不起眼小事,大动肝火,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莫名其妙的状态,连自己都惊讶诧异。我这是怎么了?是因为驻村太久了,与社会隔绝的缘故?还是缺乏关系上的链接,形成了自己心灵孤岛?也许当一个人的自恋无法满足时,他会把这种不满转化成一种负面情绪,用宣泄或者泄愤的形式表达出来。

  总以为看过很多关于心理方面的书,会明白一些大道理,明白自己的缺陷在哪里,问题在哪里,而自己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正确的方式,把这种负面情绪化解,或者疏导。我以为真正的成熟就是不论遇到任何问题,都能泰然处之,也许那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我依然会暴躁如雷,找各种理由,证明对方错的一无是处。一旦那个疙瘩无法化解,就会在心中郁结,并且慢慢的越积越大。伤害别人不承担任何责任,把自己的不满、抱怨、一股脑的砸向身边最亲近的人。

  前段时间阅读一本关于写作方面的书,说是写作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打造个人品牌链接外界,认识更多的朋友,并且它还可以疗愈心灵的创伤。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也许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顽皮倔强的熊孩子,他会时不时因为好玩,生气、耍点小脾气,撕开自己的伤口。

  写作与穿针引线极其的相似,在思考中,把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从身体里抽离。在情绪平复的时候,也会思考,自己当时为什么那样失态?引发自己失控的,难道仅仅是事情本身吗?同样的事情,放在平常的日子,或许不值一提。而放在那一刻,为何就变的不能接受?

  通过思考,我认为导致情绪失控,有以下几种原因:

  1、内心一定有某种自己非常看重的东西,它在内心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分量。又极度恐惧那件东西会离自己而去,只想把那件东西紧紧攥在手里。说白了,就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2、情绪失控,有时只是希望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希望得到尊重。当这种愿望无法满足时,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和不公正的对待。内心的变化,是因为来自外界的映射。

  3、感觉自己付出,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自己的价值,没有得到别人的充分肯定。有点像,“我一面付出,生活一面给我好处,当自己发现这种交换不对等是,就会自然而然心生怨气。

  4、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一切的资源、关系、好处,就应该围着自己转动才对。一旦某些东西,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或者超出了预期,就会有一种失控感。

  5、把不存在的东西,或者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当成了事实。就像书上说的,属于“假烦恼”。自己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下一个并不是事实的结论。别人心里其实并没有那样想,也叫“自寻烦恼”。

  在现实生活中,真诚对人,并没有什么错。但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到别人身上,让别人像自己一样的循规蹈矩。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权、保留权,也许绝对的坦诚并不存在,那只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保持相应的距离,就是保留一份神秘和美感。

  审视自己,可能最近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那些琐碎的事情上去,思考的问题一旦过深,就会钻牛角尖形成管窥效应。还是应该提醒自己,没事的时候多想想“什么重要?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应该把有限的注意力放在那些重要且重大的事情上去。

  当前,对自己来说,成长和学习依然重要。虽然日更六百多天,但文章还是缺少某种张力,缺少骨架。知识的界面依然很窄,需要大量的阅读来充实。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自我管理的能力基本具备,但还是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或者缺乏一个成熟的条件或者机会来激活。

  最大的焦虑,可能来自工作方面。无论是学习还是成长,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急需一群志趣相投的人,一个适应自己发展的氛围。而现在的环境,对成长无疑是一种制约。想过辞职,但又觉得时机不太成熟。情绪失控,可能是由于想法暂时还不能达成,对于现状的一种厌倦。

  今天第一次开始对自己质疑,甚至讨厌自己。自己对自己的现状一直沾沾自喜,但这样的生活方式,就一定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吗?自己只不过是在补自己以前欠下的账。无论是对于家庭,还是现在的工作,自己都在背离正常的轨道。每天花不小于5个小时学习和写作,却无法折现,产生虚无感,是很自然的事情。

  在常人眼里,自己是一个不务实的人。从昨天与朋友的喝酒中,明显感觉到,自大、自恋、抱怨、甚至骨子里的那份狂妄,还是会不自觉的表现出来。自己三年来苦行僧式的修为,在酒桌上瞬间原形毕露。本来讨厌的东西,却统统在身上复原,再怎么折腾,自己依然俗不可耐。

  其实写到现在,内心里的愤懑和抱怨已经消失大半。正如一本书里所说:“那些看似过不去的坎,无法超越的痛苦,都是一种幻觉,那些幻觉只不过被自己的大脑夸大罢了。用文字疗愈自己心灵的伤口,也许是最好的回归方式。

  有些东西无法在关系里化解,最好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想办法自己与自己和解。解铃还需系铃人。学会包容自己,别人再好,也不可能住在你的心里,能拯救你的只有自己。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完美,也没有过分的差劲,甩掉所有背在身上的负累,轻装前行。

人生随笔 篇六

  “用冷漠的文字书写温暖的人生。”这是一个老师教给我的格言。他不是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而是我在南方网情感小筑里认识的一个朋友。我加入涂鸦文字的行列,得益于他的鼓励和指导。所以,他是我写作的启蒙老师。

  他叫火山冰,身材并不魁梧,深邃狡黠的眼睛镶嵌在坚毅的面容上。是一个遭遇如冰坚冷的现实,却仍然“用火山岩浆般的热情拥抱亲情和生活”的人。20xx年毕业于湘潭大学中文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活阅历。毕业四年曾在湖南华天集团、TCL空调事业本部、东莞奇声电子、中域电讯、阶梯英语、《品牌真言》杂志社、格兰仕集团等单位工作过,现就职于康富来集团企划部。

  火山冰是个才子,他写的文章有时深沉隽永,有时激情四射,有时睿智幽默,深受大家喜爱。除此之外,“真”是他和他的文章最吸引我们的要素。他那“对往事的真实回忆和记录”,用浓重的情分和忏悔的笔调写的《亲情向左,爱情向右》的连载文章,点击率达点,回帖171个。而那篇情挚深深地回忆父亲苦难生涯的《父爱——情深似海,恩重如山》的点击率更高,达到点,有188个回帖。他把自己真实的经历:恋人分手、亲情决裂、事业黯淡、严父辞世等一连串的打击融入这两个长篇中,让我们感受到霜刀雪剑破空而来时,火山冰的热血也在一点点冷却。但我们同时也看到,“火山”的性格最终战胜了“冰”的坚硬,火山的岩浆融化了冰的锋利,炼狱般的日子过后,爱情和亲情都向他伸出了温热的手,从而使他坚信:用“冷漠的文字”可以书写出“温暖的人生”。

  作为文艺工作者,火山冰是一个高产作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在南方网的[岭南茶馆][文心雕楼][休闲酒吧][情感小筑]等版块发表了不下20篇文章。我们看看他关注的“国计民生”问题,对他“用冷漠的文字”书写生活,从而创造“温暖的人生”应该有更深刻的认识。

  《洪峰不敌超女?——对湖南卫视的一张“大字报”》,严厉谴责湖南卫视在 20xx年四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到来时,没有尽到传媒应尽的责任。

  《我们如何处置这样一个乞丐?》呼吁社会关注弱势人群,提倡传扬中国传统美德“同情弱者,关注民生”,提醒世人“任何生命,都不容漠视。”

  《警惕:以“维和”与“反恐”的名义制造恐怖》揭露某些西方国家在“维和”、“反恐”的幌子下,给无数无辜平民制造流血和灾难的事实。

  《我发帖,我容易吗?》的调侃笔调让我们窥见了BBS网民的情态心态。

  …………

  窥一斑可见全貌,火山冰捏着“冷漠的文字”,书写出“温暖的人生”,温暖了千千万万的读者,也温暖了我这个初学写作者。

  20xx年7月,初涉南网又不会写作的我,小心翼翼地在那些名家的帖文后看帖回帖,然后写帖。我在南方网的成长,火山冰将它概括为“无目的‘随便’跟帖——无内容‘盲目’跟帖——尝试写帖——尝试回帖——写帖多元化——有方向性地引导回帖、引发讨论。”确实如此。正是他的引导和鼓励,才慢慢激发了我写作的兴致。

  火山冰在论坛里有时激情飞扬,有时愤世疾俗,在我前面却永远热情沉稳随和,即使批评也不显严厉。他曾经批评我写的《荷花之恋》“感动与否,在于读者自己控放,多余的惊叹号容易让读者误解作者在扯着嗓子声嘶力竭”。又给予建议:“要提高自己作品的阅读率,先必练好六项‘内功’。”然后他从文章的行文段落、想象空间、个性立场、“抛砖引玉” 引发读者讨论、回帖的艺术、为人的原则等提出他的独特看法。还谆谆教诲我,写作“更重要的是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读写思三结合,一个都不能少。”这简直就是金玉良言,字字玑珠。他诲人不倦,向我推荐南方网多名写作名师、高手,使我获益匪浅,终于使后来的《荷花之恋》形成“清新的文字,淡雅的情愫,悦目的版式”,同时使文章的点击率和回帖率上升。

  为了激发我持续的写作兴趣,火山冰对我的鼓励和指点可谓用心良苦。他在《我的童养媳母亲》里说:“文章确实做到了‘以情动人’。”并提出他的看法:“个人认为,生产这个细节能够让天底下所有做子女的热泪盈眶。但在其它板块上也能写的如此细致、丰满的话,该文的感染力应该能更为出色。”

  在《山茶花》中跟帖说:“文章的确写得很好,很耐读,思考的余地和空间很广。”进而开悟我道“‘人不风流枉少年’,我们所能做的,无非就是在回忆某段青春时,除了淡淡的伤感外,更多的永存着无怨无悔。”

  在《近距离倾听您的世界》我引用太多诗句,火山冰告戒我:“‘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既然选择作一文艺工作者,最宝贵的应该是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语言。”

  我的文章有一个通病,即罗嗦,不精练。他就将自己的经验告诉我:“对自己的文字,通常我写完后,都会至少做两次改动:一则在向外投发前,自己先审查,将多余的、不必要的情节、话语,甚至标点符号都通通狠心砍掉;再则根据周围朋友、编辑和网友的意见作出改动。在这以后,倘使某天我对某篇文章有了新的不同的想法,可能还会一直改下去。所以,虽然我的创作速度看起来较慢,但就效率和质量来说,还算是对得住自己和观众的。”然后将大学写作学课程彭教授送给他的话转赠给我:“ 就艺术工作者来说,与其让读者看了你的作品后悔,不如让自己庆幸没有作品招来读者的谩骂。”

  得此箴言,我自是感激不尽。想一想,有哪个老师会倾其所有,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写作心得和方法如此详尽地告诉自己的学生?而且是一个没有真正拜师的学生?

  火山冰诚心指导,我的进步自是殷殷期盼的。他劝我把网友们反映好的文章《桂花溢香》试投纸质报刊。我试了,结果真的在报上发表,还获得当年一个征文的优秀奖。当我的帖子《今天,当了一回义务演员》入选“妙帖”时,他在我的文章后跟帖说:“今天在妙帖榜里看到你的名字,真的比我自己上榜还高兴(他的文章是经常上妙帖榜的)……感动得想流泪(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为你,为自己。保持你的热情和态度。火山不管在与不在,都将祝福你的成功到来得快一点,大一点。”

  看着他毫无私心的“冷漠的文字”,怎不令人快速升温,温暖得热泪盈眶?

  火山冰是我的老师,又是我的朋友。他最近一直忙于公司业务,很久没聊了。我特别想念在南方网快乐学习的日子,想念他的谆谆教导。

  写作之路是孤寂的,但我相信,只要有他的指点和鼓励,一定不会寂寞。人生之路是坎坷的,当行走中不慎摔倒,想想我的老师火山冰,想想他拥抱生活的热情,我想我一定可以学着他“用冷漠的文字”,书写出自己温暖快乐的人生。

人生随笔(优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