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二十四孝图的读书笔记【优选4篇】

时间:2016-01-03 04:13:2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看二十四孝图的读书笔记 篇一

在现代社会中,二十四孝这一概念可能已经有些陌生了。然而,在古代中国,二十四孝是一种被广泛传颂和推崇的价值观念,被认为是孝道的典范。最早的二十四孝图可以追溯到宋代,后来又有许多版本的二十四孝图陆续问世。这些图画以其生动的形象和感人的故事,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孝道的理解和追求。

在翻阅二十四孝图时,我被其中的一些故事深深打动。比如《刘海戏金蝉》中的刘海,他为了治好母亲的病,不惜卖掉自己的家当去请名医。他忍饥挨饿,最终得到名医的治疗,母亲也得以康复。在这个故事中,刘海展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感叹孝子的伟大。

另外,《孝感动天》也是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孝顺的女儿为了不让母亲受冻,不惜割下自己的手掌,用来烧火取暖。这种无私奉献和忍辱负重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中似乎已经很难见到了。

通过阅读二十四孝图,我不仅对孝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古代人们的孝道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些孝子孝女们的形象,无疑对我们现代人也是一种启示和榜样。他们的行为和精神,不仅是对家庭关系的尊重,更是对人性的高度理解和弘扬。

看二十四孝图的读书笔记 篇二

二十四孝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人伦情感。通过研读这些孝道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人们对家庭、对父母的敬重和感恩之情。

在二十四孝图中,每一个故事都展现了不同形式的孝道表现。比如《潘母挟弟》中的潘母,她为了保护自己的弟弟,不惜被鞭打,最终感动了父亲的心。这种为了保护家人不惜牺牲自己的情怀,让人感叹孝子的伟大。

另外,《孝感动天》中的女儿更是展现了无私奉献的极致。她割下自己的手掌用来烧火取暖,只为让母亲不受寒冷之苦。这种对母亲的深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感叹孝子的伟大。

通过观赏二十四孝图,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人们对孝道的高度重视和强烈的感恩之情。这种孝道精神不仅是对父母的尊重和孝顺,更是对人性中高尚道德品质的追求和传承。希望我们能够从二十四孝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孝道之风在当今社会中继续传承下去。

看二十四孝图的读书笔记 篇三

放假第三天,按照原计划我每天在《朝花夕拾》的这册散文集中阅读一篇先生的文章。而今天所读的便是先生的《二十四孝图》。

鲁迅先生的此篇文章更像是《二十四孝图》这本古籍的读后感,而我所写的则是先生的这篇读后感的读后感,这边让我感到不少压力了。

鲁迅先生是20、30年代新白话运动的领袖人物,而这篇文字也正是从白话运动入手。先给予那个所谓的绅士冲击,阐明先生对于白话运动的立常为了加强说服力,先生便以而是读过的《二十四孝图》入手,揭开封建卫道士羊皮下的真狼面目。

为了读懂先生的这篇文章,我还将《二十四孝图》的原文找出,加以对比阅读,让自己能够更好地理解先生的这篇文章。“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卧冰求鲤”,这些文章都是传扬封建礼教中的“孝”的脍炙人口的文章。

文中表达的这些“孝”不少都是愚孝,违背了人性的孝道,甚至是为了人颂之为“孝”而“孝”,封建时代也讲求“礼仪孝悌”,但这些所谓的“孝”实在是无法用当下的孝道观念去衡量的。郭巨可谓至孝,家里贫困,孝母之心值得称赞,但杀儿之举,却有违人性,实在违背了人本观念。看似大孝,其实是残忍。这样的故事在书中随便翻翻举目全是!随便一翻《二十四孝图》,这样的字眼映入眼帘:“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哭竹生笋”。“刻木事亲”、“埋儿奉母”让人感到冷酷无情;“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这样一种封建的吃人的礼教,实在让人感到可悲!

封建时代的信仰与理念并非都是要继承或抛弃的。但是孝乃百善之首,如何正确地进行理解才是最正确的。作为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理当传承发扬!但这样的愚孝是可悲的,而捍卫这些的披着羊皮的卫道士们更是可耻的!

看二十四孝图的读书笔记 篇四

《二十四孝图》图文并茂,非常感人。我发现,百事孝为先,小时候那些孝顺的人,长大都有了很大的成就。

二十四孝有:孝感动天、亲尝汤药、啮指痛心、百里负米、芦衣顺母、鹿乳奉亲、戏彩娱亲、卖身葬父、刻木事亲、行佣供母、怀橘遗亲、为母埋儿、扇枕温衾、拾萧异器、涌泉跃鲤、闻雷泣墓、乳姑不怠、卧冰求鲤、恣蚊饱血、扼虎救父、哭竹生笋、尝粪忧心、弃官寻母、涤亲溺器。其中,我最喜欢刻木事亲,意思是: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南(今河南黄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见面,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子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虽然这篇文章里木头人的手指会流血不现实但古代人真的是孝顺。现

在有很多人特别是我们这代人一天到晚都是在想自己该怎么样,自己吃的好不好,玩得好不好,向父母要这要那,达不到要求就发脾气,有时对父母和长辈说话、行为很不礼貌。和前人相比我真的对“孝顺”二字没有做好。读了这本书,我以后一定要孝顺父母,尊敬老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德。让我们从点滴做起吧!

看二十四孝图的读书笔记【优选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