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读书笔记(精选6篇)

时间:2013-04-06 05:41:4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篇一

在阅读《苏东坡传》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苏东坡这位文学巨匠的博学多才和豁达开朗。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更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苏东坡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时代,他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在政治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使他成为了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词不仅在当时广为传颂,至今仍被后人传颂不衰。他的文学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洞察,令人耳目一新。

除了文学上的成就,苏东坡在政治上也有着非凡的才能。他在历任官职的过程中,以清廉正直、公正无私著称。他努力为民众谋福利,提倡改革,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不畏权贵,敢言敢行,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苏东坡的生平事迹让我深受启发。他勤奋好学,不断追求进步,始终秉持着对人民的忠诚和对事业的热爱。他的宽容和豁达让我深感钦佩,他对文学的热情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更是让我深受触动。

通过阅读《苏东坡传》,我更加了解了这位文学巨匠的生平和成就,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他的博大精深和令人敬佩的品质。苏东坡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文化名人,他的形象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篇二

《苏东坡传》这本书让我对苏东坡这位文学巨匠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更是一位充满智慧和才华的思想家。

苏东坡的文学成就令人惊叹。他的诗词洋溢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人性的敏锐洞察。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至今仍被后人传颂不衰。他的文学风格独特,内容丰富,给人以无尽的思考和启迪。

除了文学方面的成就,苏东坡在政治上也有着非凡的才能。他在历任官职的过程中,以其清廉正直和公正无私著称。他尽职尽责,努力为民众谋福利,提倡改革,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的政治理念深受人民的拥护和尊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苏东坡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勤奋好学,不断追求进步,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他的宽容和豁达令人感动,他的智慧和才华令人折服。他的生平事迹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阅读《苏东坡传》,我对苏东坡这位文学巨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感受到他的博大精深和令人敬佩的品质。苏东坡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文化名人,他的形象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篇三

  自从接触语文,苏轼这个名字就在小学课本中屡次出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文、书、画在宋代登峰造极,但仕途上却屡遭迫害贬官。公元1101年,苏轼病逝与常州,享年65岁。但是仅课本对苏轼的介绍,往往不多。于是,我翻开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认真读起来。

  这本书介绍了苏轼坎坷曲折的一生,展现了一个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形象饱满、和蔼可亲的一代文豪形象。读罢此书,我对苏轼一生印象最深的有三点。

  一、苏轼从小刻苦努力学习,不断攀登艺术顶峰,取得巨大成就。他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六岁入学后,每天回家,都要把课本上的古诗词抄在笔记本上。这不仅让他记得更加牢固,还可以练习书法,这为他后来的成就奠定了基础。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只有像苏轼那样从小勤奋刻苦学习,才能取得巨大成就。

  二、苏轼在人生遭遇重大转折时,依然乐观面对。在苏轼被流放之前,是杭州太守这样一位大官。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宋哲宗听信小人谗言,将苏轼一贬再贬,不断流放。仕途上接连挫折,使他生活极其艰苦。但他从不怨天尤人,依然乐观如故。因为乐观,他纵情山水,而且完成了《易经》《尚书》《论语》的注解,写出至今脍炙人口的佳句。

  我在佩服苏轼的同时,也反省了自己。从前,我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一些小困难、小挫折,就只知道抱怨、逃避,一心只想打退堂鼓。如果是我面对如此逆境,就容易悲欢失望,丧失坚定的信念。所以从现在起,我向苏轼学习,像他那样做个乐观向上的人!

  三、苏轼始终做到心系百姓,关心百姓疾苦。苏轼担任杭州太守时,他发现,杭州人口虽多,却无一家公立医院,导致一些病人还没来得及治疗就一命呜呼了。苏轼为了让跟多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公立医院——安乐坊。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篇四

  《苏东坡传》里提到过曾有一天饭后,苏东坡捧腹踱步,问道:“我肚子里是些什么?”侍者们分别说,满腹都是文章、识见。而他的侍妾朝云却说:“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捧腹大笑,连胜称是。

  “不合时宜”就是苏东坡独有个性。

  苏东坡一生几乎从没做过大官,这绝不是他的才华不够,而是灵感来的总是不合时宜。在宋朝那个做任何事都需要小心翼翼的时代,像苏东坡那样,显然是不明智的。他也不是不明白,只是生性豪爽的他怎么能忍住自己的心里话呢?明明有能力却不被重用反而被一贬再贬,纵然是苏东坡也会对这个社会无奈吧?太多人的眼里容不下他啊!即使是他随手送给朋友的诗词也会遭到别人的舆论。

  “伏念臣性资顽鄙……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隋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苏东坡这样说过。

  “新进”一词,在王安石口中是指突然升迁的无能后辈。在朝为官的却误认为是苏东坡不信任他们,认为他们必会在朝廷造反。(虽然是事实,但被人一语道破也没面子。)于是,众怒难犯,就是皇帝也不能放着那么多人的抗议。苏东坡的“不合时宜”终究还是害了他,自己被官兵追捕,朋友们被牵连。对那些酒肉朋友,他表示后悔,但对他的知心朋友,他却表示绝不后悔。对社会现状作出正确评论的苏东坡,有什么理由要后悔?好在后来有两首送给子由的诗传到了了皇上手上,他见子瞻措辞悲惨,这才使苏东坡的案子虽有御史强大的压力,但是最后却判得很轻。这也许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苏东坡的“不合时宜”帮了他。

  苏东坡总是受到历代皇后的庇护。元佑年间,朝廷在短时间内使苏东坡升至第三级翰林。不过苏东坡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大官——元柏四年三月十一日,在苏东坡恳请之下,朝廷终于降了他的职位,让他出任杭州太守。

  苏东坡的不合时宜大概是他唯一的缺点了吧。在元佑八年的秋天,苏东坡的两个守护神相继离世,自那以后苏东坡的倒霉日子又开始了。直到他六十四岁去世的时候,一切才全部结束。

  终了。世上再没有第二个像苏东坡这样不合时宜的伟人了。再没有了……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篇五

  《苏东坡传》被誉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在林语堂笔下,讲千年前的苏东坡的故事娓娓道来,这是一位豁达乐观的智者,天才横溢,是乐天达观随遇而安的伟人,随着林语堂的笔触,一个生动形象的苏东坡向我们走来。

  中国文化史上,苏东坡无疑是一座巍峨的高山。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对于诗词、文赋、书法、绘画,苏东坡几乎无一不精,无一不能。散文方面的“唐宋八大家”,苏轼位居其列。宋词方面有“苏辛”之说,苏轼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书法上宋四家的“苏黄米蔡”苏轼排名第一,行揩《前赤壁赋》、行书《黄州寒食帖》享誉书史。苏轼的画是文人画的典型代表,他明确提出“诗画一律”的概念,林语堂评价说:“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而不移,二则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

  从人生经历上看,苏东坡的遭遇坎坷、磨难深重,亦十分罕见。“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33岁时苏东坡一度进入中央政权的中心,但很快由于政见不合,他便开始了大半生的颠沛流离,但一生也未能逃离波谲云诡的政治漩涡。35岁时他正当盛年,被贬往杭州任通判,从此开始了恶梦般的贬谪流放生活,按时间顺序大致排列如下: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颖州、扬州、定州、惠州、英州、儋州。这个路线图总的趋势是离政治中心越来越远,而离黎民百无耻政客的中伤、流言、攻击、陷害,他不屑反驳与回击,只是莞尔一笑,然后收拾收拾行李奔赴下一个流放地。

  在惠州的松风阁流连漫步时,他想到的是“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能放下的是个人恩怨以及功名利禄。而百姓万民之忧乐却总是挂在他的心间。兴修水

利、赈济灾民、减免租税、平反冤情、为民请命……每到一地,苏东坡总是造福一方。所以,林语堂称他是“百姓之友”。他把任何一个流放地都当作文化传播的场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西湖因东坡而灵动,而“苏堤春晓”成为西湖十景之首。他把长江边的荒僻之地黄州打造成一座文化高地,“东坡赤壁”由此名扬天下。惠州的“玉塔微澜”、徐州的“放鹤亭”、扬州“三过平山堂”,莫不浸润着苏东坡的旷世情怀。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篇六

  谁说的和原话都记不得了,大意是传播中国文化就要像林语堂一样,他是能用英文写作的少数中国作家。此前我只读过林语堂的一些文章,全本的书这是第一次读。选了他的《苏东坡传》。看了前言他对苏东坡的喜爱,我就完全可以确信,这是一本一等的书,毕竟作者的全部热情都在其中。

  说到大才子,唐,想到的第一个大多是李白;宋,想到的第一个大多是苏轼。从流传的民间小故事里,可以看出李白和苏轼这两个天才的些许不同。李白,或是下水捉月,或是骑鲸飞升,或是粲花之论,或是力士脱靴贵妃捧砚,无不带有浓浓的仙气和浪漫色彩。

  人们心中,李白是学不来的,他的浩荡才气和仙气绝无可复制性,五千年,只出了一个李白。而苏轼则不然,他修的河堤叫苏堤,研究出的做猪肉的法子叫东坡肉,还有个了杜撰的妹妹苏小妹,还常常和佛印调笑嬉闹。是如果说李白是活在天上,那么苏轼就活在人间,他更真实,更可亲。

  李白那样的仙气不能复制,东坡那样的魅力同样是无法复制的`。用儒家的精神入世,用道家的精神出世,用佛家的精神超脱,他完美的诠释着宋代文人儒释道三家融合的趋势,是北宋文人最精彩的一位。

  我最敬佩东坡的是他的真旷放,他不像陶潜一样把出世作为无法实现人生抱负的末选,也不像辛弃疾一样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在苏轼的眼中,世上没有坏人,一切都很美好,不管是流放还是牢狱,似乎都不能成为击倒他的箭矢。谪居黄州,没钱买别的肉,就买当地最便宜的猪肉,专心研究怎么做的才能做的好吃,又发配到岭南,一片蛮荒之地,也能因为有荔枝可以吃,便一笑置之。

  读完后对照林语堂的一些事迹,不免觉得两个人有很多相通之处,我想林语堂为苏东坡作传,大概也是因为苏东坡是他希望达到的境界,自勉也勉励后人吧。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精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