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生活日记(精简6篇)

时间:2018-08-06 03:16:3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数学生活日记 篇一

今天是星期一,数学课上老师讲解了三角函数的应用。虽然我之前对三角函数还不是很了解,但是老师的讲解让我豁然开朗。原来三角函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如此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建筑工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函数来计算建筑物的高度和角度;在天文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函数来测量星球之间的距离和位置。这让我对数学产生了更深的兴趣,觉得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回到家后,我又翻开了数学书,重新温习了一遍三角函数的知识。通过不断地练习,我发现自己对三角函数的理解越来越深入,解题也变得得心应手起来。这让我更加坚信,只要肯下功夫,数学并不是一座遥不可及的高山,而是一座可以攀登的梯子。每一步的努力都会让我离数学的世界更近一步。

在晚上的自习课上,我又开始做起了数学题。虽然有些题目还是很难,但是我不再像之前那样急于求成,而是耐心地思考、慢慢地解决。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我终于解出了那道一直困扰我的难题,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我意识到,数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一种思维训练和逻辑推理的过程。我要继续努力,让数学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让它成为我人生路上的一座灯塔,指引我不断前行。

数学生活日记 篇二

今天是星期五,数学课上老师讲解了概率和统计。概率和统计是数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老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应用,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概率和统计的概念和原理。比如在赌场中赌博就是一个概率问题,而在调查中收集数据就是一个统计问题。这让我对概率和统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意识到数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工具。

下课后,我和同学们一起组队做了一个关于概率和统计的小实验。我们设计了一个掷骰子的游戏,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收集,来验证概率和统计理论中的一些规律。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概率和统计的理解,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实践动手能力。这让我意识到,数学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习,更是在实践中应用和体会。

回到家后,我又开始研究起概率和统计的相关知识。通过阅读书籍和做题练习,我发现概率和统计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难,只要掌握方法和规律,就能够轻松解决问题。这让我更加坚信,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和思考的学科,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和思维训练,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的精髓。我要继续努力学习,让概率和统计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让数学成为我前行路上的一座坚实的桥梁。

数学生活日记 篇三

  今天,我高兴在家里看着我《聪明数学》,我看着看着,看到一个春联中有关于数学方面趣味数学题。里面内容是语灵部落汉末央长老过生了,魔数王国女王带领下他们臣子去给长老祝寿。到了以后,魔女小星看到长老白胡子长长,就忍不住问:“请问长老有多大年纪了。

  啃啃兽精灵长比较调皮,他对魔数王国臣民数学能力早有耳闻,他今天决定见识一下。

  于是,他出了一道题是用对联形势写:

  上联: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开始我一直不知道从哪入手,因为我不知道花甲和古稀是什么意思,后来,妈妈说:“花甲是指“60”岁了,古稀是指“70”岁了。现在,我终于有头绪了,上联“重开”就是,下联两个60,“三七岁月”是3×7=21岁,上联年龄是60×2+3×7=141岁,下联:“双庆”是两个70,“一度春秋”是1年,下联年龄是70×2+1=141岁,所以长老年龄是141+141=282(岁)。

  啊!原来数学是那么有趣。

数学生活日记 篇四

  我是一个喜欢研究数学推理问题的,觉得那些逻辑推理很有趣,能给我带来心灵的满足。一天,当我遇到这样的题后,我就开始沉思,那道题是这样说的:

  有甲乙丙三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一个信筒,甲房信筒的标签上写到:小王在此房。乙房信筒的标签上写到:小王不在此房。丙房信筒的标签上写到:小王不在甲房。提示:三个信筒上的标签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问:小王在哪个房间里?

  或许是当时脑子有些迷惑,或许是看到这满满的三行字发怵,大脑一片空白。我又仔细的从字里行间寻找条件,决定用尝试法来进行假设。

  假设一:如果甲房信筒上的标签是正确的,说小王在甲房里,那么乙房信筒标签上说小王不在乙房也是正确的,不符合题中”只有一个标签是正确的“的条件。所以,假设一不成立。

  抬头一看,爸爸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得到了肯定,我对于接下来的解题思路更加有信心了。

  假设二:如果乙房信筒上的标签是正确的,说小王不在乙房,那么甲房信筒的标签上说小王在甲房和丙房信筒的标签上说小王不在甲房也都是有可能的。但如果丙房信筒的标签上说的是错的,甲房信筒的标签上说的也是错的话,那么就表示小王应该在甲房又应该不在甲房。两者矛盾,所以假设二也不成立。

  假设三:如果丙房信筒的标签上说的是正确的,说小王不在甲房,那么甲房信筒的标签上说小王在此房就是错的,这一点符合条件。乙房信筒的标签上说的是错的也不是不可能,就是说小王在乙房。由此可见,假设三成立,结果就是小王在乙房。

  算出来后,我一蹦三尺高,兴高采烈的'把算好的题目拿给爸爸看,爸爸夸我思维活跃,又使我对数学更加感兴趣了。从此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这些趣味数学题,在数学王国中探寻奥秘。

数学生活日记 篇五

  几天前数学课,邵老师带我们去体验一千米有多长。

  老师告诉我们操场一周是200米,要走几圈是一千米呢?同学们异口同声说:“5圈”老师有点担心又有点神秘地说:“你们走得下来吗?”我们自以为是说:“能”。

  开始了,我才走了2圈就筋疲力尽了,但是我还是艰难地走完了5圈,别人也都像我一样。有同学还记录了我们走得时间,我们走完一千米用了15分钟。老师问我们:“感受如何呀?”一位同学说:“累、苦、腰酸背痛、全身乏力”老师笑着说:“还自以为是吗?”我们有气无力地回答:“不了。”

  这就是邵老师带着我们到操场体验一千米故事。

数学生活日记 篇六

  同学们,你们喜欢数学吗?也许由于数学比较抽象,比较复杂,所以有的同学不喜欢数学。但是生活、工作离不开数学,目前正处于电子计算机时代,离开数学就会寸步难行。如果把枯燥的数学算式编成故事般的趣题,那么他就会引发你的兴趣,使你怀着好奇而兴奋的心情去做他。下面,我向大家举一个例子:

  相传有一天,诸葛亮把将士们召集在一起,说:“你们中间不论谁,从1到1024中任意选出一个整数,记在心里,我提十个问题,只要求回答‘是’或‘不是’。十个问题全答完以后,我就会‘算’出你心里记的那个数”诸葛亮刚说完,一个谋士站起来说,他已经选好了一个数。诸葛亮问道:“你选的数大于512?”谋士答:“不是。”诸葛亮又接连向这谋士提了九个问题,谋士都一一作了回答。诸葛亮最后说:“你记的那个数是1。”谋士听了极为惊奇,因为这个数果真是他选的数。你知道诸葛亮是怎样妙算的吗?

  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把1024一半一半的取,取到第十次时,就是“1”。根据这个道理,连续提十个问题,就能找到所需的数。可如果把这道题编成普通的文字题,那该多没意思阿!

数学生活日记(精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