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日记【精选6篇】

时间:2011-01-06 01:21: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一

今天数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一个农场有10头鸡和兔子,总共有26只脚,那么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呢?听到这个问题,我觉得很有挑战性,于是开始认真思考起来。

首先,我假设鸡的数量为x,兔子的数量为y。根据题目条件,我们可以列出两个方程式来表示鸡和兔子的数量关系:

1. x + y = 10 (因为鸡和兔子的总数是10)

2. 2x + 4y = 26 (因为鸡有2只脚,兔子有4只脚,总共26只脚)

接着,我尝试用代入法或消元法来解这个方程组。经过一番计算,我得出了结论:鸡有7只,兔子有3只。这个问题并不算太难,但解出来的感觉还是很棒的。

通过这个问题,我发现数学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只要认真思考,耐心计算,就能找到答案。数学是一门需要动脑筋的学科,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二

今天数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关于分数的问题:如果一个糖果袋里有12颗糖果,小明拿走了其中的1/3,小红拿走了其中的1/4,那么袋子里还剩下多少糖果呢?这个问题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解题过程中也有一些小技巧。

首先,我计算出小明拿走的糖果数量为12的1/3,即12÷3=4颗;小红拿走的糖果数量为12的1/4,即12÷4=3颗。接着,我把小明和小红拿走的糖果数量相加,得到他们一共拿走了7颗糖果。

最后,我用总的糖果数量12减去小明和小红拿走的糖果数量7,就得到了袋子里还剩下的糖果数量为5颗。通过这个问题,我学会了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问题,也锻炼了自己的计算能力。

数学虽然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头疼,但只要多练习,多思考,就会慢慢变得简单起来。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相信自己能在数学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三

  今天下午,我在课外书上看到一数学题——空瓶换汽水。题目是:小明买了10瓶汽水,3个空瓶换一瓶汽水。求小明可以喝几瓶汽水?

  我一看到题目,心想:太简单了,我动动手指就可以写完。

  应该是这样10÷3=3瓶……1瓶,3÷3=1瓶,10+3+1=14瓶

  我迅速写出答案拍给老师看。老师说说不对。我顿时感觉自己的听力有点问题。老师不会做错了吧?

  我反复问老师:我明明对了呀,怎么不对呢?

  于是老师开始讲解。如果小明脸皮厚呢?他向老板要一瓶汽水呢?可以把以前的2空瓶和要来的一瓶加在一起呢?并用三个空瓶抵债,是不是也可以呀?

  哦!数学思维题不能看表面,要多动脑,多观察。要不,怎么叫奥数题了。从这道题,我又总结一条规律——奥数题一定有陷井。

  小小喝汽水里也有这么多的学问。我们解决这类问题一般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只要通过我们的灵感与机智就就能得到答案。

  老师,我又涨知识啦!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四

  今天我们家来客人了,妈妈叫我到超市里去买一些东西回来。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单独去买东西,是妈妈别有用心,锻炼和培养我的胆量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拿着妈妈写好的购物清单和100元钱,一路小跑着、唱着欢快的歌儿,兴奋地来到了丹阳超市。超市里的东西真多呀!各种各样的货物摆得整整齐齐的,我照着清单首先在货架上拿了一瓶老陈醋、一瓶酱油和一袋鸡精放在篮子里,我看了一下上面标的价格,每瓶老陈醋的单价是8元5角,每瓶酱油的单价是7元5角,每袋鸡精的单价是6元1角,这三样加起来是22元1角。接下来,我请营业员阿姨帮忙称了5斤大米,每斤大米的单价是4元4角,5斤大米一共22元钱,我提着篮子来到收银柜台,营业员阿姨拿着扫描仪对着每样物品的条形码一扫,电脑马上算出了我买的东西一共是44元1角,我拿出100元给营业员阿姨,说:“你应该找给我55元9角钱。”付完账,我高兴地提着蓝子回家了;妈妈夸我长大了,是个能干的小帮手。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五

  我从小就爱数学,爱做数学题,特别是数学广角。说起数学广角,我想起了这个学期的“鸡兔同笼”问题,起初我一听这名儿,便知道这个问题一定不简单。但我并没有被问题吓倒,难题反而能激发我的兴趣。我开始不断研究此类题,我一下子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这题可以用假设法、解方程和列表格多种方法。不过我更倾向假设法,因为我发现这种方法有很大的挑战性,十分有趣。

  先假设它们全是鸡,于是根据鸡、兔头的总数,就可以算出在假设条件下共有几只脚,再与原有的脚数相比较,看看差是多少,再从中求出兔的数量。从中我还发现了几个数量关系呢!

  ①兔=(实际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头的总数量)÷(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②鸡=(每只兔脚数×鸡、兔头的总数量-实际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而且这类题目在我们日常现实生活中也会随时遇到,前些日子妈妈带我去万寿宫买练习本,簿练习本0。8元/本,厚练习本1。5元/本,妈妈给我9。9元钱让我买8本练习本。我立刻就明白妈妈是在考验我呢!

  我可不能让她小看了我,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我买了5本厚练习本、3本簿练习本。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只要你乐于探索,你就会有更多奇妙的发现。

三年级数学日记 篇六

  斤和千克是一样的,而他们的用处却不一样,今天我问了奶奶,奶奶高诉我告诉我了斤和千克的互化方式。我简单地再这写一下;

  1斤=0.5千克=10两=500克而且告诉我“千克”是国家法定计量单位,1千克=1000克。 “斤或两”应为“市斤或市两”,俗称“斤或两”是国家废除的计量单位,1市斤=10两或1市斤=500克。因此,千克和克,斤,两在量值上的换算关系为: 1千克=1000克=2市斤=20两。

  而且我上网查了资料知到了《千克的认识》是培智学校数学教科书第九册中第四章《千米、千克的认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千克虽是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单位,但由于斤在生活中还未完全消失,学生并不十分熟悉千克,因此建立千克的概念对学习不好的学生来讲更加困难。再者,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借助工具、肌肉感觉来感知。

  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重量,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千克”的感性认识;又通过称同一物体的重量,得出千克与斤的关系,很具体地感知斤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和一些让学生能好好的认识千克和斤。

  如上堂课让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个调查作业,让我们去菜市场看看卖菜、卖水果小商贩是怎样叫卖的,但不知道我们完成的怎么样。也可这样说生:土豆0.5元一斤、葡萄2.5元一斤、豆角5元三斤……

三年级数学日记【精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