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校规章制度

时间:2012-01-05 02:24: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培训学校内的大大小小事物也是要好好规划和管理好的,以下是unjs小编搜集并整理的有关内容,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培训学校规章制度

规范办学管理制度

1.规范校务管理,坚持依法治校,实行校务公开。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民主管理学校。

2.规范招生行为,依法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划片免费就近入学制度,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严格执行山东省中小学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

3.规范收费行为,按照国家规定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等所需的合理支出从公用经费中开支。

4.规范教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课程方案,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开齐开足课程,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

5.规范学生的作息时间,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

6.规范学生作业设置,提高作业质量,建立质量监控措施。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控制在1小时以内。

7.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不随意增加考试次数。

8.自《香港路小学规范办学管理制度》执行之日起,严格按照制度中的规定规范办学行为。

课程设置管理制度

1.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2.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

3.严格执行课程设置方案,切实保障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

4.学校在每周总授课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秉承学校责任教育的

特色开设责任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学校根据实际,指导各学科教师挖掘相关课程和教材内在联系,有效整合课程和教材内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6.自《香港路小学课程设置管理制度》执行之日起,严格按照制度中的规定执行课程设置的相关安排。

作业设置与批改要求

一、认真贯彻市教委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规定”文件精神。

二、作业布置要适量,要有明确的目的,以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使其能体现科学性、趣味性,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分析能力。

三、教师课后要依据教学内容布置适量作业,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四、根据区教育中心各学科年级段教研员的要求,建立课堂作业练习本。各学科教师还可根据学科特点及所任教学实际情况等,自设1--2套作业本。

五、严格执行教委关于课外作业总时间的规定。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法惩罚学生。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强的家庭作业,防止机械重复性作业。

六、一至二年级各学科作业书写一律用铅笔;三年级上学期作为铅笔字到钢笔字的过渡,除生字作业用钢笔外,其他语文学科作业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放宽要求;三年级下半学期至六年级语文、英语学科作业一律用钢笔书写,学阶段途尽量不换用不同颜色的墨水,以确保作业清洁美观。

七、教师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对不正确的地方要用红笔标出或打“X”,正确的要在每道题后打“√”。批改符号要规范,在每次作业后用“优”“良”“达标”“待达标”进行评价,并写清楚批阅作业的时间;对有待提高生应有简短评语进行鼓励。每次批阅作业后应督促学生及时改错。在批阅等级后,隔一行的中间,写上“改错”二字,最后将错题写在下面。教师须及时进行批改。

八、作文批改要细致,用规范的批改符号进行修改,要有较详细的总批与眉批,对待病句、表达不清的段落可让学生在作文后重写或用其它颜色的笔在原文上进行修改,教师注意二次批改。倡导在教师指导下,生生互批互评作文,但学生批改评价后,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批改做最后的总评。

延伸阅读:

一、培训学校实施制度管理的必要性和作用

马克思曾经说过,管理工作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是人们共同协作劳动的产物。人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在一起协作劳动,就要有管理。要管理,就要按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学校管理也是如此,大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就必须重视学校规章制度的订立。管理离不开制度,要保证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建设。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规章制度就是校区全体员工必须共同遵守的规章、规定和规范。它是实行科学管理,办好学校的重要保证。就学校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建立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其一,有助于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学校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系列、多结构的复杂的综合体,要把这个综合体里的每一个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并最优化地组织起来,高质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就必须要有一整套规章制度,使学校一切工作和所有员工有规可循,有矩可蹈。实践也证明,凡是这样做的学校,也就会有一个正常的工作秩序,学校的各项工作就能按规律有序地运转。

其二,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于每一所学校来说,只有在它的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并形成一种集体教育力量时,这所学校才能办得好。当学校建立起符合教育规律,符合现代管理原理的规章制度时,就会使全体员工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以及自己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它对整个学校工作具有什么意义和作用。这样,就能把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成为推动校区工作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

其三,有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井然有序,蓬勃向上的校风是办好学校的重要条件,也是学校办得好的重要标志。学校规章制度的显著特点是具有实践性。规章制度一经制订,就要求员工按章办事,行为有所规范,并在日积月累、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和优良的工作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校风。而良好的校风是任何学校办学成功的关键。

二、培训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人本管理

1、校区实施人本管理的必然性。

近年来,人本管理的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开始渗透到校区管理工作之中。就学校管理而言,人本管理涉及的“人”有学校领导、员工、学生,还有家长等,这些人对学校管理的实施都有重要的影响。明智的校长都懂得,没有钱诚然难以办好学校,但是,仅有钱而没有得力的人,肯定也办不好学校。因此学校管理实施人本管理也是理所当然的。

2、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的区别。

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的区别就在于人本管理重视的是“人”,而制度管理重视的是一些“条条款款”,尤其是当这些“条条款款”制订得太多太细时,它又会越来越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难以张扬人的个性,使学校变得像一潭无波的水,难以形成学校的特色。人本管理突出的正是在管理实践中“人”自身应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也是管理的重要目的。

3、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最佳结合。

对于一些新建校或学校管理还未走上规范化道路的校区来说,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建设仍是首选之路。因为它可以使学校迅速走向规范化管理的道路。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平等的社会,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让我们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学校规章制度建设与人本管理的最佳结合点,共同推动人,包括教师和学生,甚至校长本人的全面发展吧。

培训学校规章制度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