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若水判案原文翻译

时间:2016-06-08 07:39:1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钱若水判案原文翻译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知州性情急躁气量狭小,多次凭臆测决断事情而不恰当,若水坚持争论但不能达到目的,就说:"又该陪着你一起交纳赎罪的钱了。以下是钱若水判案原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奴父母讼于州,州命录事参军鞠之。录事尝贷钱于富民,不获,乃劾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弃尸水中,遂失其尸;或为元谋,或从而加功,皆应死。富民不胜榜楚,自诬服。具狱上,州官审复无反异,皆以为得实。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之不能,上下皆怪之。若水一日诣知州,曰:“若水所以留其狱者,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知州惊曰“安在?”若水因密送女奴于知州。乃垂帘引女奴父母问曰:“汝今日见汝女识之乎?”对曰:“安有不识也?”因从帘中推出示之。父母泣曰:“是也。”若水因密送女奴于知州。乃垂帘引女奴父母问曰:"汝今日见汝女识之乎?"对曰:"安有不识也?"因从帘中推出示之。父母泣曰:"是也。"乃引富民父子,悉破械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矣。”知州曰:“推官之赐也,非我也。”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曰:“知州自求得之,我何与焉?”知州以若水雪冤死者数人,欲为之奏论其功,若水固辞。于是远近称之。

  句子翻译

  1.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狱:案件)

  只有若水怀疑这个案子,留下了这个案件,好几天都没有决断。

  2.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

  (趋:奔赴;趋向。诣:到,旧时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那人奔到若水的厅堂,若水关上大门,拒绝他进来。

  解释

  1.微使君之赐(赐):赏赐,恩赐。(微;没有)

  2.不知所之(之):到……去;(所之:去的地方。)

  3.女奴父母讼于州(讼):诉讼,打官司

  4.州命录事参军鞠之(鞠):审讯犯人;审问

  5.富民不胜榜楚(榜):泛指各种酷刑;(楚);痛楚

  6.自诬服(诬服):含冤服罪

  7.皆以为得实矣(以为):认为

  8.知州屡趣之不能(趣):催促

  9.上下皆怪之(怪):以……为怪,对……感到奇怪;

  10.若水一旦诣知州(诣):拜见

  11.录事参军:州府低级官职,一般掌管文书

  12.乃劾富民父子共杀女奴(劾):审决讼案

  13.富民不胜榜楚(榜):泛指各种酷刑(楚):痛楚

  14.自诬服(诬服):含冤服罪

  15.知州屡趣之不能(趣):通“促”,催促

  16.悉破械纵之(悉):全部(械):枷锁

  17.留之且旬日(且):将近

  18.若水固辞(固):坚决

  19.知州以若水雪冤死者数人(以):因为

  20.欲为之论奏其功(为):担任

  参考译文

  钱若水担任同州推官,有个富民家的小女奴逃跑了,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女奴的父母告到州里,知州命录事参军(州里掌管文书的官)审问这件案子。录事曾向富民借过钱,没借到,于是就审决富民父子数人共同杀死了女奴,富民受不了鞭杖拷打的酷刑,自己含冤服罪。录事呈报知州,知州等人复审后认为并无相反或异常的情形,都认为审出了此案的真实情况。只有若水怀疑这个案子,留下了这个案件,好几天都没有决断。留下案子将近十天了,知州多次催促他也没有结果,州里大小官员都感到奇怪。有一天,钱若水去见知州,屏去他人后对知州说:“若水拖延此案的`原因,是我在秘密派人寻找女奴,现在找到了。”知州于是叫人带来富民父子,全部卸下枷锁释放了他们。富民哭着不肯走,说:“如果没有您的恩赐,我们一家就要全完了。”知州说:“这是钱若水帮的忙,不是我。”那人又赶往钱若水的议事厅,若水关上门不见他,说:“这是知州自己求得实情的,我又参与了什么?”知州因若水替几个被判死罪的洗雪了冤情,想为他上奏请功,钱若水坚决拒绝。于是远近都一致称赞钱若水。

  相关阅读:

  《钱若水传》阅读练习题

  钱若水,字澹成,一字长卿,河南新安人。若水幼聪悟,十岁能属文。华山陈抟见之,谓日:“子神清,可以学道;不然,当富贵,但忌太逮尔。”雍熙中,举进士,释褐同州观察推官,听决明允,郡治赖之。淳化初,寇准掌选,荐若水五人文学高第,召试翰林,若水最优,椎秘书丞、直史馆。岁余,迁右正言。会置理检院于乾元门外,命若水领之。俄同知贡举,加屯田员外耶。诏诣原、盐等州制置边事,还奏合旨,翌日改职方员外郎、翰林学士,与张洎并命。尝草赐赵保忠诏,有云:“不斩继迁,开狡兔之三穴。”太宗大以为当。

  真宗即位,加工部侍耶。数月,以母老上章,求解机务,诏不许。若水请益坚,遂以本官充集贤院学士。俄诏修《太宗实录》,成八十卷。真宗览书流涕,锡赉有差。

  俄知开封府。时北边未宁,内出手札访若水以策。若水陈备边之要有五:一曰择郡守,二曰募乡兵,三日积刍粟,四日革将帅,五日明赏罚。

  未几,出知天雄军兼兵马部署。时言事者请城绥州,屯兵积谷以备党项。边城互言利害,前后遣使数辈按视,不能决。时已大发丁夫,将兴其役,诏若水自大名驰往视之。若水上言:“绥州顷为内地,民赋登集,尚须旁郡转饷。自赐地赵保忠以来,人户凋残,若复城之,即须增戍。刍粮之给,全仰河东。其地隔越黄河、铁碣二山,无定河在其城下,缓急用兵,输送艰阻。且其地险,若未葺未完,边寇奔冲,难于固守。况城邑焚毁,片瓦不存,所过山林,材木匮乏。城之甚劳,未见其利。”复诣阙面陈其事,上嘉纳之,递罢役。初,若水率众过河,分布军伍,成有节制,深为戍将推服。上谓左右曰:“若水,儒臣中知兵者也。”是秋,又遣巡抚陕西缘边诸郡,令便宜制置边事。还拜邓州观察使、并代经略使、知并州事。

  六年春,因疾灸两足,创渍出血数斗,自是体貌羸鼛,手诏慰劳之,俾归京师。数月,始赴朝谒,因与僚友会食僧舍,假寝而卒。年四十四。赠户部尚书,赐其母白金五百两。其死也,士君子尤惜之。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五》,有删改)

  8.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决明允,郡治赖之?听:倾听。

  B.真宗览书流涕,锡赉有差锡:通“赐”,给予,赐给。

  C.前后遣使数辈按视按:巡查。

  D.俾归京师俾:使。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遂以本官充集贤院学士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

  B.且其地险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边寇奔冲,难于固守?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D.深为戍将推服?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10.把第I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复诣阙面陈其事,上嘉纳之,遂罢役。(4分)

  (2)数月,始赴朝谒,因与僚友会食僧舍,假寝而卒。(4分)

  11.第I卷文言文中,传主钱若水是怎样一个人?请概括作答。(5分)

  12.请用(/)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划8处)(4分)

  以通览古今、秘隐传记无所不记为贤乎?是则儒者之次也。才高好事勤学不舍若专成之苗裔有世祖遗文得成其篇业观览讽诵若典官文书若太史公及刘子政之徒有主领书记之职,则有博览通达之名矣。(王充《论衡》)

  10.(8分)

  (1)(4分)(钱若水)又到朝廷当面陈述这件事,皇上赞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停止招募劳役。(“诣”“纳”各1分,大意通顺2分)

  (2)(4分)几月后,(钱若水)才前往(京师)入朝拜见,于是与僚友们在僧舍聚餐,和衣打盹就去世了。(“谒”“假寝”各1分,大意通顺2分。“假寝”翻译为“小睡”、“临时睡觉”均可给分)

  11.(5分)聪慧有文才,断案公允,孝顺母亲,体恤民情,见识深远,深知军事(每点1分,任答5点即可)

  12.(4分)才高好事/勤学不舍/若专成之苗裔/有世祖遗文/得成其篇业/观览讽诵/若典官文书/若太史公及刘子政之徒/有主领书记之职。(断对两处给1分)

钱若水判案原文翻译

手机扫码分享

Top